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用于中心静脉穿刺部位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80例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者按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138例,每周换药两次,换药时用0.5%碘伏消毒中心静脉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待干用透明敷料粘贴。试验组142例,换药消毒方法与对照组相同,使用长效抗菌材料洁悠神喷洒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及周围皮肤。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5%。对照组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为26%(5%比26%,P<0.05)。结论长效抗菌材(JUC)用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预防感染,与传统换药比较使用方便,持久抗菌、能有效隔离创面、增加患者舒适度,可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穿刺部位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洁悠神 中心静脉导管 预防感染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一组、对照二组,分别采用快速细钻孔颅脑室引流术、传统药物,以及Dandy,s钻颅脑室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总有效率83.3%;无效率16.7%,其中死亡率6.7%,有效率36.6%,显效率46.7%。对照一组总有效率56.7%;无效率43.3%,其中死亡率26.7%;有效率26.7%,显效率30.0%。对照二组总有效率为66.7%;无效率33.3%,其中死亡率20.0%;有效率30.0%,显效率36.7%。观察组较之对照一组和对照二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颅脑室置管引流术 快速细孔钻 脑室出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缓解PICC术过程中引起的血管痉挛的效果。方法对11例在PICC术中出现血管痉挛的鼻咽癌患者于PICC穿刺点上方5CM处沿血管向心方向擦拭利多卡因注射液并用2%利多卡因湿热敷。结果8例鼻咽癌患者PICC穿刺点以上的静脉无条索状,送通畅,无阻力,成功。结论利多卡因能够较好地缓解在PICC术中出现血管痉挛。

  • 标签: 利多卡因 PICC 血管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尿激酶联合肝素在疏通血透用深静脉堵塞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发生血透堵塞的患者20例,回顾性分析尿激酶联合肝素在疏通血透堵塞中的应用。结果20例发生血透堵塞的患者中有13例部分堵塞,7例完全堵塞,用尿激酶联合肝素进行疏通,19例再通,仅1例未完全再通转至上海,未发生与尿激酶和肝素有关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在血液透析中及时应用尿激酶和肝素恢复血透的通畅,能提高治疗的效果。

  • 标签: 尿激酶 肝素 深静脉置管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研究血液病患者在PICC后的精细化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比分析我院近一年来100例PICC后的血液病患者导管感染情况,分为对照组以及实验组,随机分组,每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精细化护理。分析两组PICC的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的发生感染仅3例(6%),远小于对照组的10例(20%)。结论血液病患者PICC通过精细化护理后对防止感染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血液病 PICC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引流术治疗脑室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到2011年4月之间收录的78例脑室出血患者随机的分为两组,对照组的39例患者采取Dandy’s钻颅器进行脑室引流术治疗,而观察组的39例患者采取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引流术治疗,观察两组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2.1%,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8%,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对于脑室出血患者采取快速细孔钻颅脑室引流术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快速的缓解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脑室出血 快速细孔钻 颅脑室置管引流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前PICC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PICC是长期导管,其末端到达上腔静脉右心房入口处,可留置体内长达1年。但是,管过程中由于病人自身血管解剖异常、体型消瘦、颈强直等原因,造成导管末端异位于颈内静脉,经多种常用方法(如抬高床头、头侧向侧、改变肢体摆放位置)干预仍未调整导管末端达上腔静脉。现针对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的病人采取B超定位纱块压迫颈内静脉的方法,均能成功调整导管位置。现报道如下

  • 标签: PICC 纱块 异位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PICC方法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情况。方法将120例需经PICC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肉眼直视下穿刺操作的方法,超声组采用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穿刺技术。结果两组比较PICC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塞丁格超声引导下PICC可以有效降低并发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 标签: 超声引导 PICC 机械性静脉炎 传统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新生儿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80例新生儿应用循证护理方法行PICC,提出问题,查阅资料,获得循证支持再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循证护理避免PICC在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科医疗护理风险。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避免PICC在新生儿并发症发病率,保证患儿安全,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置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化疗患者接受PICC后出现并发症的诱因深入分析,同时总结护理措施。方法对照观察62例因患肿瘤、于2014年5月至2016年9月间进入本院肿瘤内科接受化疗的患者,予以PICC的同时,30例常规组展开基础干预,32例观察组展开针对性干预,对两组并发症发生概率展开对比。结果30例常规组中并发症发生概率30.00%(9/30),32例观察组为9.38%(3/32),(P<0.05)。结论对于接受化学疗法的肿瘤患者,予以PICC时,建议展开针对性干预措施,防止并发症形成。

  • 标签: 肿瘤内科 基础干预 PICC置管 针对性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中心静脉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尤其是肿瘤患者由于长期输液反复穿刺血管或输注高渗性、高浓度、强刺激性的化学药物,致外周浅表静脉血管内膜损伤,弹性较差,使患者外周浅静脉穿刺困难。需要长期治疗的肿瘤患者,在静脉治疗过程中极易出现药液外渗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应用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进行化疗,因其导管远端达上腔静脉,血管较粗,血流充分,化疗药物通过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注入血管后迅速被稀释,从而降低了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避免了因输入高渗性药物引起的外周浅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减轻患者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提高了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我科自2011年2月-2012年2月一共有56例患者使用中心静脉,现将在应用过程中一些常见问题及护理介绍如下。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患者 常见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分段开窗旷结合切扩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50例,治疗组采取分段开窗旷结合切扩挂线引流术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切扩挂线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种治疗的效果。结果①总有效率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较对照组84.0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②手术情况治疗组在手术时间、瘢痕面积、创面愈合时间上较对照组比较差异P<0.05;③切口愈合分级治疗组甲级49例,乙级1例,丙级0例;对照组甲级40例,乙级7例,丙级3例,比较差异P<0.05;④复发情况对两组进行一年的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8%,比较差异P<0.05。结论分段开窗旷结合切扩挂线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效果确切,手术时间少、瘢痕面积小、愈合快,且复发几率低,值得应用。

  • 标签: 分段开窗旷置 切扩挂线置管引流术 复杂性肛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在神经内科应用颈内静脉、股静脉与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三种方法的效果。方法选取在2009年3月至2012年月之间来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应用颈内静脉治疗的患者抽取50例为A组,应用股静脉的治疗患者50例为B组,应用外周静脉治疗的患者50例为C组,三组患者的年龄均在20-75之间,患者的病情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分析比对三组操作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操作时间、操作成功率以及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情况和患者的舒适情况。结果经过临床实验发现ABC三组的三种治疗方法的一次穿刺成功率无显著差异,P>0.05;导管留置期间并发症发生概率最低的是颈内静脉的方法,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采用股静脉的留置时间是最短的,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外周静脉的方法是使患者最舒适的方法,患者的舒适度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可以分析出每种方式所具有的不同特点。结论三种深静脉在神经内科应用时各有优点,护理操作技术都很成熟,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点,综合特点方便快捷以及安全,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及需求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神经内科 应用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40例椎体结核病灶清除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需行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围手术期锁骨下静脉的护理防护与关注。方法我科椎体结核病灶清除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术40例,选用锁骨下静脉穿刺至上腔静脉,提供通畅的静脉通道,用以进行围手术期大量输液、输血、静脉营养、化疗、测量CVP等。结果一次成功36例,反复穿刺4~5次者4例。操作时间10~30min。有3例由于误穿锁骨下动脉产生了局部血肿,但未出现心律失常、气胸、空气栓塞、血胸等并发症。经临床护理观察,锁骨下静脉穿刺管法可减轻病人的痛苦,固定好、不易脱出、不易感染、维持时间长,是一种可靠、实用、安全的方式。结论锁骨下静脉穿刺是围手术期对重要手术是有效重要措施,既能确保护理质量,又能提高护理人员专科护理技能。

  • 标签: 锁骨下静脉 围手术期 置管 护理关注与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PICC后过敏性皮炎改良固定方法,以达到有效防止PICC移位、脱的目的。方法将48例PICC后出现过敏性皮炎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取改良固定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有效防止了PICC导管的移位、脱,减低局部感染率(P﹤0.05),同时过敏性皮炎的严重程度减低。结论改良后的PICC固定方法能有效防止导管的移位、脱的发生,减低局部感染率,保持了导管的固定,使患者舒适,PICC局部洁净美观。

  • 标签: PICC 过敏性皮炎 改良固定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9号钢针在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中的应用方法和价值。为长期补液、血管条件差或化疗患者建立无痛、安全、有效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的静脉穿刺,防止各种药物外渗引起的静脉炎或局部组织坏死。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需长期补液或静脉化疗的患者行PICC,并观察其临床效果。其中157例经肘窝外周静脉穿刺,35例行9号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穿刺。结果传统PICC一次成功率为96%,少数出现并发症。9号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PICC的一次性成功率为99%,未有并发症发生。结论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快速、方便,并发症少。而9号钢针引导改良塞丁格尔技术的PICC对于血管条件差、长期补液、化疗患者更提供了一条安全、方便的输液途径,并且成功率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 标签: 9号钢针 改良塞丁格尔技术 PICC置管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呼吸功能锻炼对肺癌患者肺切除术后胸腔闭式引流管的天数的影响。方法对180例肺部切除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平均天数为7天±1.5天;对照组平均天数为9天±1.5天。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可以协助肺癌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促进肺扩张,避免肺不张,对患者的恢复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肺切除术后 呼吸功能锻炼 引流管护理 置管天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seldinger技术经心包穿刺在心包积液诊治中的应用。方法100例患者于心尖部或剑突下经心包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反复抽液或注入相应治疗药物,观察患者液体的引流变化及临床情况。结果100例心包积液患者全部安全、有效成功。心包积液有心脏填塞的患者引流后症状迅速缓解,有明确病因需治疗的患者因中心静脉导管可长期保留(2~16天,个别患者30天),方便,反复抽液和药物注入利于治疗。患者能获得有效救治操作,且并发症少。结论床边seldinger技术经心包引流心包积液法简单、安全、有效、经济,便于临床应用。

  • 标签: ?心包积液 seldinger技术 心包穿刺 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