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性冠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和不稳定斑块的破溃和侵蚀。ACS的重要病理机制包括炎症反应和内皮细胞损伤,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血管的损伤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加重这些病理改变,造成机体凝血-纤溶系统失衡而处于血栓前状态甚至血栓形成,进而发生再狭窄。大量临床研究表明,利用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和斑块稳定性生物标志物监测和评估ACS的发生发展、预后以及PCI术后的死亡风险,有重要理论意义和治疗作用。本文侧重部分炎性因子的作用及与ACS的关系,为ACS的预防、评估和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炎性因子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药物球囊在冠治疗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26例冠再狭窄、分叉开口病变患者,均采用药物球囊成形术治疗,术后对其维持6个月的随访并复查冠造影,评估治疗效果、药物球囊扩张前后血管直径变化。结果 126例患者手术治疗即刻成功率为99.21%(125/126),1例患者更换其它治疗方案治疗。患者随访期间发生再出血2例,急性脑积水1例,有4例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术后即刻最小管腔直径大于术前,术后即刻管腔残余狭窄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冠造影最小管腔大于术前,复查冠造影管腔残余狭窄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管腔狭窄6例,再狭窄率为4.76%。结论 药物球囊在支架内狭窄、分叉开口病变等的治疗中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最小管腔直径、管腔残余狭窄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同时随访显示再狭窄较低,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药物球囊 冠状动脉 冠脉狭窄 支架内狭窄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心脏冠支架集采前后DRGs付费与单病种付费医保支付方式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在我院住院行PCI术治疗的10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其中研究组予DRGs付费,对照组予单病种付费医保支付方式。对比两组费用结算情况及疾病治疗情况、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两种支付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相同(P>0.05)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组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DRGs付费 单病种付费 医保支付 冠脉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冠介入治疗中采用药物涂层球囊的效果。方法:我院选取60例冠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平均分组,对照组普通球囊,观察组药物涂层球囊,对比效果。结果: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观察组最小管腔直径较长,晚期管腔丢失较短(P<0.05)。结论:冠介入治疗中药物涂层球囊应用效果确切,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药物涂层球囊 冠脉介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部B超对于肝硬化门高压疾病诊断的重要价值。方法:于2019年6月1日~2022年5月1日研究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进行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进行研究,其中肝硬化门高压患者60例,非肝硬化门高压患者60例,均接受电子胃镜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实施腹部B超诊断,评价其应用价值。结果:诊断后,电子胃镜检查结果与腹部B超诊断并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诊断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诊断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脾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存在明显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肝硬化门高压疾病诊断中采用腹部B超诊断效果好,诊断结果接近胃镜检查结果,并且能够依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与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脾静脉主干内径增宽关系,判断患者病情,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腹部B超诊断 肝硬化门脉高压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对于肝硬化门高压症脾切除术效果的影响。方法:针对80名接受肝硬化门高压症脾切除术的病人进行研究。同时以随机的方式将病人分到对照组和研究组,每个组分别有40名病人,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指标和并发症出现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手术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实施冠支架介入治疗临床效果。方法:笔者从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冠介入支架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选取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血脂水平、心功能、1个月和18个月不良事件发生率相对于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0.05,差异显著。结论:冠心病患者予以冠支架介入治疗疗效较好,不良事件较少,血脂功能有所改善,但是需要辅助治疗保证远期预后效果。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支架介入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冠介入治疗的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行冠介入术患者9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冠介入术并发症几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冠脉介入术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进步,人们逐步开始探索将传统中医诊这一主观性较强的诊疗手段,通过数字化技术转化为客观、可量化的数据,以提高诊疗的准确性和效率。借助数字化手段,中医诊可以更加精准地辨识病症,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客观的诊疗依据。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应用,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因此,中医诊数字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基于此,本文就针对中医诊数字化的发展历程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简要论述,旨在促使我国中医领域的持续性发展。

  • 标签: 中医脉诊 数字化 研究进展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早发冠心病的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并分析冠病变特点。方法 选择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共计100例,时间为2022年。按照是否患有早发冠心病进行分组,对照组50例(未患早发冠心病);观察组50例(患早发冠心病)。通过病历资料分析、体格检查等方式分析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总结冠病变特点。结果 早发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与吸烟率、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率、同型半胱氨酸等均有一定的相关性,两组患者在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 引起早发冠心病的因素众多,吸烟、家族史、高密度脂蛋白等均可致病,且此类患者冠病变多为单支病变,临床可基于患者状态可进行针对性干预,预防早发冠心病的发生。

  • 标签: 早发冠心病 冠脉病变 危险因素 特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冠介入治疗后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接受冠介入治疗的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共3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依从性、自理能力、社会支持度、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的心脏康复护理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再次发作风险,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冠脉介入治疗 心脏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经桡动脉冠介入术后患者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原因及处理、预防对策。方法: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经桡动脉冠介入术治疗的200例患者纳入研究,统计研究对象术后穿刺口血肿发生情况,收集研究对象的详细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原因,根据具体的原因采取处理措施。结果:经统计,200例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00%,并发症的类型包括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闭塞、穿刺口血肿、假性动脉瘤,其中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最高,但与穿刺口血肿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其他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P<0.05)。经分析,患者术后发生穿刺口血肿的原因主要包括自身因素和操作因素两方面,在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后,患者的血肿均逐渐减轻消失。结论:穿刺口血肿为经桡动脉冠介入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患者自身因素和临床操作因素引起,医务人员应加强临床操作技能学习和患者的健康宣教,以进一步保证患者介入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术 并发症 穿刺口血肿 危险因素
  • 简介:本组资料来源于1987--2005年笔者工作过的3家甲医院烧伤科,共7例患者,其中男4例、女3例,年龄(30±8)岁,烧伤面积(48±24)%TBSA。致伤原因:蒸气烫伤1例、开水烫伤1例、汽油火焰烧伤5例。6例伴有面颈部烧伤,且其中2例伴轻度吸入性损伤、2例伴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发生窒息(伤后8h~16d),3例为面颈部和喉头水肿所致,3例为气管切开后处理不当所致,1例为颈部浅静脉穿刺输液所致。经心肺复苏,5例呼吸恢复,2例抢救无效死亡。

  • 标签: 阻塞性窒息 重度吸入性损伤 烧伤后 面颈部烧伤 浅静脉穿刺输液 气管切开后
  • 简介:目的探讨在腹腔镜切除(LC)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221例行LC的患者中,术中意外发现胆囊癌患者7例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全组意外胆囊癌的发生率为3.17%。未发现NevinⅠ期病例,Ⅱ期患者2例行单纯LC,3例Ⅲ期和1例Ⅳ期患者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1例Ⅴ期患者中转开腹行胆囊切除加T管引流术。Ⅱ期患者术后最长随访3年未见复发,Ⅲ期患者有3例,2例随访2年无复发,1例1年后复发再次行T管外引流+胃空肠吻合术,随访至今半年仍健在。而Ⅳ期患者预后较差,于半年内死亡。结论Ⅰ、Ⅱ期的意外胆囊癌行LC可达到根治目的。Ⅲ、Ⅳ期的患者,对于熟练掌握腔镜技术的术者可以行LC+局部淋巴结清扫术,术中做到无瘤的原则,可以提高胆囊癌的预后。

  • 标签: 胆囊肿瘤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肿瘤分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醚麻醉诱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患儿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使用氯胺酮进行麻醉诱导,观察组(n=40)使用氟醚进行麻醉诱导,比较两组患儿麻醉手术时间和麻醉前后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时的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醚麻醉诱导具有起效迅速、苏醒快的优势,且麻醉过程中对患儿血压、心率影响较小、不良反应少,是小儿手术理想麻醉诱导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七氟醚 麻醉诱导 外科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测定男性与女性患者氟烷吸入诱导下气管插管的半数有效浓度(MAC-EI50)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方法择期全麻患者,男性组(M组)31例,女性组(F组)35例,呼吸回路进行氟烷预充后行肺活量法面罩吸入,调节氟烷吸入浓度,进行序贯法吸入,首例患者设定浓度为4%,待气体浓度吸入(Fi)与呼出(Ft)均接近或达到设定的目标浓度(Fi/Ft=1)时,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维库溴胺0.15mg/kg,2min后进行气管插管,采用插管反应作为判断指标,出现7个交叉点(有效浓度-无效浓度)达到试验终点。结果M组氟烷的MAC-EI50为3.021(1.8MAC),其95%的可信区间CI为(2.208,3.520)。F组氟烷的MAC-EI50为2.744(1.6MAC),其95%的可信区间CI为(2.358,3.093)。两组间进行u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性别也是影响气管插管时气体麻醉的MAC值的一个因素,男性的MAC-EI50明显高于女性。

  • 标签: 麻醉药 吸入 性别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