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应用于供应室灭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5月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的方法设为对照组,将2015年6月采用汽化过氧化氢灭菌进行灭菌的方法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灭菌时间及灭菌效果。结果对照组灭菌时间(1.32±0.11)h,观察组(1.07±0.05)h,观察组灭菌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7.24,P=0.00)。对照组灭菌阴性率为94.28%,观察组为98.18%,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8,P=0.13)。结论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灭菌效果好,可明显缩短消毒时间。

  • 标签: 过氧化氢 供应室 消毒 灭菌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在手术室 器械灭菌过程中 的应用 价值。 方法: 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对手术室操作器械进行 灭菌 ,记录 2018 、 2019 两 年的灭菌情况,对所灭菌物品每批次采取管腔生物 PCD 进行监测,对灭菌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 在 2 年内共使用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执行 灭菌 1963 次,其中出现 9 次因操作不当所致的故障事件,故障发生率为 0.5% ,灭菌完成之后,化学指示卡、指示带均变色,对生物监测进行微生物培养,培养结果均呈现阴性,灭菌效果均符合标准。 结论: 在手术器械 灭菌 过程中,使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能够获得较好的灭菌效果,而且该方式操作便捷、稳定性高,符合手术器械灭菌需求。

  • 标签: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器 手术室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膀胱冲洗在双腔气囊导尿管间断膀胱冲洗中的作用。方法在自制改良膀胱冲洗的基础上,将124例行间断膀胱冲洗的患者按奇偶数分为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改良法和传统法进行间断膀胱冲洗,并在冲洗后对两组的冲洗效果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发生脱管和漏液例数及尿培养细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冲洗液浪费量、操作时间及冲洗器材料费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改良膀胱冲洗在间断膀胱冲洗中具有良好的冲洗效果,符合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要求,建议在临床工作中加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器具改革 膀胱冲洗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多功能治疗仪联合电动吸乳对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自然分娩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给予产后多功能治疗仪联合电动吸乳进行乳房护理,2次/d,持续4d;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湿敷、按摩、手法挤奶等)进行乳房护理,2次/d,持续4d。比较两组产妇乳房肿痛程度及肿胀硬度。结果产后4d内两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肿胀硬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产妇乳房胀痛程度及肿胀硬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结论产后多功能治疗仪联合电动吸乳器具有良好减轻产妇乳房胀痛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妇 乳房 胀痛 多功能治疗仪 电动吸乳器
  • 简介: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显像均是由电子计算机断层(CT)与核素示踪原理相结合的技术[1].示踪剂为核素,核素与不同的标记药物结合成不同的化合物,需静脉注射才能通过血液循环达到靶器官进行扫描成像.本研究对2009年1~6月在我院ECT室做骨扫描检查的360例患者分别应用注射直接静脉注射和连接静脉输液针注射核素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优劣,为探求一种较为快速、安全、有效注射核素的方法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核素示踪 静脉输液针 直接注射 注射器 CT扫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肺炎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时结合护士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儿科就诊的86例小儿肺炎患儿,均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全程组(43例)与对照组(43例)。全部患儿使用雾化吸入治疗,全程组结合护士全程护理干预模式,对照组结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儿血气分析、肺功能、临床症状。结果:全程组PaO2、FVC、FEV1、PEF高于对照组,PaCO2、肺部啰音消失、退热时间、咳嗽咳痰消失、X胸片恢复正常低于对照组,差距有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在使用雾化吸入治疗时,结合护士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患儿血气指标与肺功能指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可快速消退,其干预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儿肺炎 雾化器 吸入治疗 护士全程护理干预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脏永久起搏植入应用快速康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情况的影响。方法:方便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收治的永久心脏起搏植入患者100例,随机分做两组,即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50例)与观察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50例),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采用SF-36量表评价患者自身的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0%)低于对照组(32.00%),而生存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对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的患者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能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让这些患者生存质量获得大幅度的提高,值得推荐。

  • 标签: 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 生活质量 快速康复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大便失禁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大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重症监护室2020年5月-2021年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输液预防阿昔洛韦所致静脉炎的疗效以及滴速达标情况。 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均以40ivgtt/min的滴速输注阿昔洛韦,A组(n=30)采用5.0Um孔径的精密输液,B组(n=30)采用3.0um孔径的精密输液,C组(n=30)采用15um孔径的普通输液。观察3组输液滴速达标情况及静脉炎发生情况。 结论  采用3.0um、5.0um孔径的精密输液均可显著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   阿昔洛韦 精密输液器 静脉炎 不同孔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心脏起搏植入患者使用延续随访护理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治疗的62例心脏起搏植入患者研究,医学研究始于2020年3月止于2022年3月,以双盲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延续随访护理,对比两组效果。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延续随访护理用于心脏起搏植入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能显著提升患者心功能、生存品质。

  • 标签: 心脏起搏器植入 延续随访护理 生活质量 心功能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佩戴固定矫正的正畸患者应用实施口腔精细护理模式时对其形成牙菌斑及釉质脱矿的效果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正畸治疗与护理的患者,共计498例,按照所有患者开始治疗的先后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和口腔精细护理模式,同时对两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及牙面釉质脱矿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牙菌斑指数与牙面釉质脱矿水平明显更低。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对佩戴固定矫正的正畸患者应用实施口腔精细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口腔情况和护理效果,同时减少患者形成牙菌斑与牙面釉质脱矿等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口腔精细护理模式 固定矫正器 正畸 牙菌斑指数 牙面釉质脱矿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口腔正畸主要是通过各类矫正方法调节患者颌骨面部、牙齿以及神经肌肉,改善患者面部外形、牙齿排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咀嚼能力,随着我国居民口腔保健意识的不断提升,使口腔护理工作成为各大医院关注的焦点,因此本文分析椅旁四手护理模式对固定矫正正畸患者牙菌斑及釉质脱矿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自我院西区正畸科在2021年6月-2022年6月期间进行固定矫正治疗的50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牙菌斑及釉质脱矿发生情况。结果:常规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80%,牙菌斑及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6%,而精细四手操作护理组护理满意度为96%,牙菌斑及釉质脱矿发生率为4%,P<0.05,组间存在对比性。结论:对固定矫正正畸患者实施口腔椅旁精细四手操作护理模式显著降低出现牙菌斑及釉质脱矿的情况。

  • 标签: 固定矫正器 正畸 四手操作 口腔精细护理模式 牙菌斑 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联合牙周护理在牙齿畸形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85例牙齿畸形患者作为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3)。两组均采用牙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正畸治疗,观察组采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治疗,分别比较两组龈沟探诊深度(SPD)、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SPD、PLI、G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 牙周护理 牙齿畸形 矫治指标时间 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糖尿病伴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以我院2021年5月到2022年3月收诊的86例糖尿病伴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为对象,将患者使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患者发生情况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对策进行管理,对管理的效果进行探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轻度、重度、发生率2.33(1/43)、0.00(0/43)、2.33(1/43)和6.98(3/43)、2.33(1/43)、9.30(4/43),有差异,(P<0.05)。结论:糖尿病伴质性精神障碍患者低血糖发生原因比较多,要采取针对性对策才能够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降低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概率。

  • 标签: 糖尿病伴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 低血糖发生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低温蒸汽甲醛灭菌灭菌物品不合格的原因,对其进行干预措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2023.05-2023.09的灭菌物品200个进行研究,将2023.05-2023.06的100个灭菌物品分为对照组(常规低温蒸汽甲醛灭菌进行灭菌处理),2023.08-2023.09的100个灭菌物品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改良对策进行灭菌处理),将两种灭菌方式对200个灭菌物品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观察组灭菌物品中,水压不稳导致灭菌失败10例,占比10%,装载不合理为2个,占比2%,无湿包和其他原因情况。对照组灭菌物品中,水压不稳导致灭菌失败30例,占比30%,装载不合理10个,占比10%,湿包以及其他原因均为5个,各占比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不合格率更低(P<0.05)。结论 增加改良对策进行灭菌处理有利于提高物品的灭菌合格率,建议临床采纳。

  • 标签: 低温蒸汽甲醛灭菌器 不合格原因分析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判性护理的应用在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及管路凝血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选择120例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预判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以对照组的透析及管路凝血发生率为参照,观察组发生率更低,P<0.05;以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参照,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应用预判性护理有助于预防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及管路凝血,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预判性护理 血液透析 透析器及管路凝血 不良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延续随访护理对心脏起搏植入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目标,选取为院内细致囊起搏植入患者,共计纳入50例,2022年1月-2023年10月,电脑系统抽选下患者分组,对照组25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25例则接受延续随访护理,对所得不同护理结局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所得心脏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起搏植入患者,采取延续随访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并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心脏起搏器植入 延续随访护理 心脏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固定矫正正畸患者中应用口腔精细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3月——2023年5月,在我院实施固定矫正正畸患者78例为课题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均等分成两组,即参照组(39例,选用常规护理干预)与研究组(39例,选用常规护理+口腔精细护理)。记录两种模式的护理效果,并通过指标数据的比较,分析其对牙菌斑及釉质脱矿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牙菌斑(PLI)指数与牙釉质脱矿(EDI)指数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固定矫正正畸患者中应用口腔精细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优势。

  • 标签: 口腔精细护理模式 固定矫正器 正畸 牙菌斑 釉质脱矿
  • 简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死亡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临床表现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目前的主要治疗针对临床表现以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三腔起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引起的心力衰竭已显示出明显的临床效果。我科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为3例扩张型心肌病引起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植入心脏三腔起搏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 心力衰竭患者 起搏器治疗 三腔 心脏 充血性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