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科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旨在培养高级医学应用型人才,该宗旨的实现依赖于创新型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本文结合基础实践、专业实践、职业技能实践、创新实践四大模块,改进传统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3+1"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以期适应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快速发展。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 实践教学 基础实践 专业实践 职业技能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适用于大规模人群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时,科学确定筛查范围的指标体系。方法采用文献检索和头脑风暴法,拟定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指标体系初始框架和指标,通过层次分析法及Delphi法结合的方式,对全国21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确定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指数均为100%,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8±0.08、0.89±0.07,变异系数(CV)范围(0.08,0.24)、(0.09,0.25);Kendall’s W协调系数分别为0.34、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02、249.90,P<0.05)。最终确立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的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指标体系,并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结论初步建立了大规模人群新冠病毒核酸筛查指标体系,对卫生行政部门科学和精准地确定大规模人群筛查范围时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德尔菲法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筛查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1~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在护理管理中实施多层防御管理体系,比较实施前2个月(2017年11~12月)和实施后2个月(2018年7~8月)护理人员中文版安全态度调查问卷(Chinese Version of Safety Attiude Questionnaire,C-SAQ)量表评分、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人员C-SAQ量表评分安全氛围、团队协作、工作满意度、管理感知、工作条件、压力感知评分均优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实施后护理满意度高于实施前,纠纷及投诉事件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层防御管理体系在急诊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在急诊科护理安全提升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多层防御管理体系 急诊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精准肝胆外科技术体系是以病人利益最大化为价值观,以多种技术手段相结合为方法,以安全、高效和最小创伤为目标的全流程、全要素的外科实践规范。而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由于其疾病特点,术前评估困难、术中操作困难、术后管理困难导致疾病始终迁延不愈,被认为是良性疾病、恶性预后。近年来兴起的精准肝胆外科技术体系在复杂肝胆管结石病的诊断与治疗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以清除病变胆管树为核心,通过定位、定量、定构技术,增加了复杂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评估及手术作业过程中的确定性,不断提高其治愈率。笔者深入阐述精准肝胆外科技术体系的核心、内涵,以及在复杂肝胆管结石领域的应用实践。

  • 标签: 胆道疾病 胆石症 精准外科 胆道手术 肝脏切除 术前评估
  • 简介:摘要构建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培养高质量的检验医学人才,是新时代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南方医科大学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在建设国家一流专业过程中秉持高质量高等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全程式德育体系、立体化培养模式、国际化师资队伍、智能化教学技术的教学改革实践,提高检验医学人才培养水平。本文对高质量检验医学高等教育体系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并对建设经验进行总结,以期在增加院校间交流与沟通的同时,为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做出本专业应有的贡献。

  • 标签: 检验医学 高等教育体系 教学改革 人才培养
  • 简介:摘要质量监督是医院质量与安全工作的重要保证,也是浙江省第四周期等级医院评审的核心内容。杭州市妇产科医院立足评审标准,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医院的质量监督反馈体系,建立了可追溯的质量与安全闭环督查体系。该体系可以实现督查问题储存与抽取、督查结果在线记录、督查结果实时反馈、被督查科室整改意见线上反馈、职能科室追踪评价5大功能点。该体系运行后,医院的质量督查作业流程全部实现信息化操作,所有时间点均可在线追踪,提高了医院质量管理效率,更好地保障医疗制度的落实与患者安全,促进医疗质量指标的持续提升。

  • 标签: 质量控制 等级医院评审 质量监督 信息技术 反馈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在职培训课程体系,为提升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和规范培训提供参考。方法2020年7月成立研究小组,通过文献检索,以麻醉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为框架,初步拟订培训课程体系指标并制订函询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10月选取15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函询,函询内容包括课程内容、培训学时以及培训方法等,构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在职培训课程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0%(15/15),专家权威系数为0.864,第2轮咨询中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5。最终形成包括临床护理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科学素养5项一级指标、18项二级指标和79项三级指标的麻醉科护士在职培训课程体系。结论基于核心能力的麻醉科护士在职培训课程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提升麻醉科护士核心能力和规范培训提供参考。

  • 标签: 在职培训 麻醉科 护士 核心能力 课程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本文应用社会学结构功能主义理论,结合俄罗斯的经济系统、政治系统、社会共同体系统和文化模式维持系统等情况,对俄罗斯医学教育体系进行分析,并形成对我国医学教育改革的思和建议,即聚拢社会多方资源,提高支持能力;细化制度法律,强化刚性约束力;协同社会多元主体,整合形成合力;塑造价值文化,增强体系内驱力。

  • 标签: 结构功能主义 "AGIL"功能框架 俄罗斯 医学教育体系 启示
  • 简介:摘要学位论文质量保障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环节,而学位论文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原创知识的贡献。自2018年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念,积极实施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面质量管理和信息化智慧管理,逐步建立了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在提高论文质量、尤其是在保障论文学术道德规范层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6年至2020年学位论文查重率大体呈下降趋势。建立科学化的研究生教学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全过程,形成严谨、创新的学术氛围,保障并不断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才能够培养合格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

  • 标签: 学位论文 原创性 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保障体系 论文查重 研究生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者量化评价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名专家,2020年5月—2021年1月研究团队采用文献分析法构建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框架,并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专家咨询,确定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00%(20/20),专家权威系数为0.880,第1轮和第2轮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38和0.128 (P<0.01)。最终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43个。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医养结合机构失能老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可为医养结合机构的护理管理者量化评价失能老人的护理质量提供依据。

  • 标签: 老年人 失能老人 医养结合 护理质量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为全面评估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5名居家失能老人、12名家庭照护者、6名社区为老服务人员进行半结构访谈,初步构建指标体系的内容。于2019年6月—2020年1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对指标进行完善和修订,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结果经过2轮专家咨询,最终形成了包含4项一级指标(家庭照护的经济能力、家庭的照护人力、家庭的照护凝聚力、家庭照护者的照护能力)、12项二级指标、27项三级指标的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轮咨询的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8,第2轮咨询后一级、二级、三级指标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647、0.635、0.620(P<0.01)。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社区失能老人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科学、可靠,内容全面,可为完善现有评估内容、制定评估标准、实施家庭照护能力评估提供参考和方向。

  • 标签: 老年人 社区 失能 家庭评估 照护能力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和支持是糖尿病治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生活质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在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中起到重要作用,带来了自我管理支持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本文将结合互联网技术围绕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的发展历史、国内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展开阐述,提出应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复合式糖尿病自我管理支持体系

  • 标签: 糖尿病 自我管理支持 互联网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管理工作中,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12月收治的54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分析,通过随机双盲法将其均分成对比组(n=27)和实验组(n=27),对比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接受优质护理服务体系管理,观察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案干预后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整体满意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后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对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体系干预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可行性较强。

  • 标签: 恶性肿瘤 优质护理服务 护理管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现状、防护知识和防护行为现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血源性职业暴露登记表、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知识、行为调查表、发生职业暴露后焦虑自评量表调查相关情况。结果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1.82%,其中针刺伤占总发生例数的60%,发生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上报人数8例,上报率为22.85%;急诊护理人员对四种常见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回答正确率分别为70.91%、68.18%、60%、69.09%,对职业暴露发生后的上报时间回答正确率为72.73%;对上报系统如何操作回答正确率为62.73%;统计结果显示,护理人员在接触患者体液、血液外溅时有24人每次会采用防护面罩;从不回套针帽的47人;从不徒手掰安瓿的25例;对自身抗体检测有21人每次会进行监测;发生职业暴露后,有77.14%的护理人员存在中度焦虑。结论急诊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较高、上报率低,防护知识较欠缺、防护意识淡薄,应该加强急诊护理人员的防护知识培训和教育,加强对职业暴露的监督与管理,提高安全型防护用品的普及率,不断完善和优化职业暴露上报流程,同时加强对职业暴露后护理人员的心理调适和管理。

  • 标签: 急诊 护理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现状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一套系统、规范、科学、有效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应用德尔菲法和目的抽样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4月对来自5家医疗单位、1所护理学院的17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专家函询,构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2。最终形成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个一级指标(职业素养、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岗位核心胜任力)、17个二级指标、52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科学、有效,可以为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提供借鉴,为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 标签: 护士 新入职 规范化培训 德尔菲法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以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为依托,结合学校自主研发的E-learning网络教学平台等在线资源,采用在线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口腔正畸学在线课程体系, 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贯穿其中,同时融入专业文献在线汇报和知识重点梳理总结,增加了虚拟交互在线实践训练内容。利用丰富便利的在线教学资源和形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自我提升。

  • 标签: 正畸学 教育,牙科 在线教学 翻转课堂 终结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方法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概念框架为理论基础,采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确定城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以广州市为例进行实测模拟检验。结果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构、投入、过程、产出、结果"绩效评价概念框架基础上拟定城市社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候选指标库。基于此指标库制定问卷,于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对20名专家进行函询。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建立了包括了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及34个三级指标的广州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包括组织结构与管理(权重0.21)、资源投入(权重0.24)、签约服务过程(权重0.19)、签约服务效果(权重0.36)。以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实测对象对个别指标的数据获取方式或评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完善。结论指标体系构建具有科学性;评价工具设计以结果产出为重点,综合从供需双方、健康管理服务规律等多角度评价签约服务质量;可为政策评估实施部门评价签约服务改革绩效提供评价工具。

  • 标签: 家庭医生 签约服务 绩效评价 指标体系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科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实施"健康中国"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迫切需求之一。从2016年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通过将"一流大学、一流学科、一流学生、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科创平台"等元素科学匹配、高度融合、有效实施,构建并实施了生物医学科学拔尖人才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以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科学事业提供实践经验。

  • 标签: 生物医学科学 创新能力 拔尖计划 人才培养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基于原位捕获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in situ capture real time 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ISC-RT-qPCR)检测感染性A组轮状病毒(group A rotavirus,RVA)的体系,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以自行构建的NSP3重组质粒为对象,绘制标准曲线;通过优化ISC-RT-qPCR体系中猪胃粘膜提取物(porcine gastric mucin,PGM)包被浓度、孵育时间、孵育缓冲液pH和封闭时间的参数,建立、完善RVA的ISC-RT-qPCR检测体系,并评估该体系的特异性、检测限及稳定性。结果ISC-RT-qPCR最佳试验参数分别为:PGM包被浓度为1.0 mg/mL、孵育时间为60 min、孵育pH为9.0、封闭时间为60 min;体系的检测限约为5拷贝/mL,检测特异性强、稳定性好。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ISC-RT-qPCR是一种可用于检测感染性RVA的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绿色环保、可高通量检测等优点,适合于临床、尤其是低病毒载量的食品和环境样品中RVA的快速检测。

  • 标签: A组轮状病毒 原位捕获 反转录实时定量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恩施地区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6例患者为研究组,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比较两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规范化压力性损伤管理体系,有助于减少患者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提升其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较高,利于在恩施地区推广应用。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规范化管理 护理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