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下图中共有20个空白处,请你填入1-20这20个,分别使横、竖两个长方形中的7个的和都等于82.红色小圆中的9个的和等于93,黄色大圆环中的8个的和也等于93.小朋友,

  • 标签: 填数 个数 空白处 长方形 小朋友
  • 简介:在下图中,有若干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顶点都有一个圆圈,并且有4个三角形涂上了颜色。现在把1~9分别填到下图的圆圈内(每个数只能用一次),使涂颜色的三角形三条边上的圆圈里的相加之和都等于17。

  • 标签: 填数 三角形 颜色 顶点 个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写写画画:晴朗的夏夜是星星最好的季节。吃完晚饭,我和哥哥一起来到草地上星星,“一颗、两颗、三颗……”星星似乎总喜欢跟我们开玩笑,挤弄着眉眼,迅速地出现又迅速地隐藏,古灵精怪的,它们真像一群调皮的孩子。

  • 标签: 《数星星》 儿童文学 童话 文学作品
  • 简介:同学们刚刚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请你数一,下列图中有多少个你认识的图形?(不要漏掉)

  • 标签: 图形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同学
  • 简介:把1—9填到○内,使每个小正方形上的相加的和,都等于21.把4-8填到□里,使每个圆上4个相加的和,者B等于26。

  • 标签: 填数 正方形 个数
  • 简介:在图中的19个圆圈内填入整数1到19,使所有直线上各数的和都等于30。计的?”国王问。“对,这是一位名叫山姆·劳埃德的数学家发明和设计的,我只是把他的图案用到了植树问题上。”大臣据实说。“好,好,你能用上这个图案,也是有功的。”说着,国王宣布了对大臣的奖赏,并将这个图案命名为“20图案”,这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植树图案。

  • 标签: 填数 植树问题 图案 数学家 国王 大臣
  • 简介:摘要儿童天性乐于玩耍,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策略以提升奥数学习的趣味性,实现寓教于乐,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掌握奥知识,收获奥数学习乐趣,真正实现从“学奥”向“玩奥”的转变,本文将结合具体实例分点阐述。

  • 标签: 奥数教学趣味性策略
  • 简介:所谓的形结合,往往考虑的是与形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形”中觅“”、“”上构“形”当中,通过相互转化,能够有效的解决高中数学中存在的问题,如函数、向量、集合等等.

  • 标签: “数” “形” 数形结合 高中数学 数与形 向量
  • 简介:'求小数的近似'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有用'四舍五入'法求整数近似的知识基础和经验。通常情况下,本节课只要引导学生将求一个整数近似的方法适当加以类推,就能帮助他们顺利解决求一个小数近似的问题。不过,由于教学时还会涉及一些'为什么这样做'的问题,比如作为近似的小数的末尾有可能出现'0',这个'0'是不能舍去的,而不能舍去的原因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怎样才能帮助学生化解各种认知困难,使他们更加透彻地体会作为求一

  • 标签: 小数近似 数形结合 理解小数
  • 简介:建立的表象,是帮助学生深刻认识数的内涵的重要桥梁。只有对数的表征认识清楚、到位,才能在具体、直观的基础之上逐步抽象,最终真正建立起的概念,理解数的意义。文中,笔者从整数、小数和分数三种的认识出发,分别阐述如何帮助学生建立的表象,从而丰富的内涵。

  • 标签: 表象 数的内涵 推算感知 形中蕴数 逐步抽象
  • 简介:形结合思想"是通过数与形的相互转化、相互利用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形结合思想,可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形结合"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各种数并形成数的概念。

  • 标签: 数形结合 数学教学 小学生学习 解题思路 数量关系 直观化
  • 简介:内容摘要

  • 标签:
  • 简介:形结合"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将抽象的""与直观的"形"巧妙结合,能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沪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数射线(千)这一课题为例,利用射线找千以内对应的点、确定数的大概位置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射线这个半抽象模型,进一步巩固千以内的计数单位和组成,培养学生的感。

  • 标签: 数形结合 数射线 数感 计数单位 数的组成
  • 简介:人口是中学人文地理教学的一大板块,它对农业、工业、城市、交通、环境乃至综合国力都有直接的影响。人口学本身又是一门宏大的学科,它包括人口的分布、增长、迁移、构成、素质等各类问题。其中,人口的构成又可分为民族、性别、年龄、文化、城乡构成等,这些人口因素对其他人文要素的影响又不尽相同。多数同学感到这部分知识繁而杂,其实,我们可以用几条线索将这部分知识整合起来。一、人口与环境首先,人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始终与环境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资源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进步离不开环境。其次,人又以自身的存在深刻地影响着环境。人口的数量与技术决定着影响环境的程度,而人口的素质却决定环境的发展方向。二、人口与农业首先,农业影响人口的分布。土地作为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它的不可移动性和数量的有限性决定着人口的迁移方向。其次,人口又影响农业的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如我国黄土高原和西北地区的农业生态严重恶化;南方丘陵区适宜发展立体农业;城市郊区可以发展乳畜业和园艺业等。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地广人稀的国家常常侧重于高度机械化。三、人口与工业首先,工业影响人口的分布和迁移。如西欧和北美是人口稠密地区;六七十年代,随...

  • 标签: 人口知识 知识链接
  • 简介:利用1969-1998全国分省人口的统计资料,描述了西部人口转变的过程,比较了西部与东部和全国人口转变的差异,以及西部内部人口转变的差异,总结出西部人口转变的三个特点,指出西部人口转变的彻底完成还有待于西部地区的全面发展.

  • 标签: 人口转变 西部 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