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宾川至南涧高速公路K41+737崔家大桥上构钢箱梁采取顶推施工,线路纵3.99%,最长悬臂为70m,单幅顶推总长度450m,总重量达1787.5t,且位于半径为600m的小半径曲线上,顶推时抗倾覆、精准对接、竖向坡度的精准控制的施工难度,高空作业安全等级高。本项目采取使用步履式多点同步顶推及双向纵坡顶推等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顺利完成了施工任务。

  • 标签: 钢箱梁 双向纵坡顶推 步履式顶推技术 关键技术及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以隐静脉曲张患者为研究对象,先在2020.1~2022.1中选出76例,再按治疗方案分组,得到对照组(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观察组(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各38例,观其手术基本情况,比较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手术用时更短、出血量与切口数较少、术后下床与出院时间更短且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观察组V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治疗隐静脉曲张操作简单、创伤较小,患者于术后可迅速恢复,症状有明显改善。

  • 标签: 大隐静脉射频消融闭合术 大隐静脉曲张 症状改善 术后恢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锐单孔蛇形机器人手术系统用于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2021年5—10月,前瞻性纳入因肾肿瘤拟行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岁;单发肾肿瘤,肿瘤最大径≤4 cm;体质指数(BMI)18.5~30.0 kg/m2;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1~3分;能配合完成方案规定的相关检查和随访;受试者自愿参加临床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其他恶性肿瘤,或既往有其他恶性肿瘤病史且研究者认为不适合纳入本研究者;既往接受过同类型泌尿系统外科手术治疗,且研究者评估后认为不适合参与本研究者;入组前3个月内以及研究期间计划行其他大型手术者;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研究者认为不适合行手术治疗者;入组前3个月内参与过其他干预性临床试验者。本研究手术均采用术锐单孔蛇形机器人手术系统,该系统由远程控制台、手术设备台车、含4个机械的操作系统,以及可重复使用的蛇形机械构成。蛇形机械是具有两段且均可四向弯转的手术器械,末端携带单极剪刀、双极抓钳、持针器等不同的手术器械,靠自身弯曲运动,通过专用单孔多腔道套管进入体内,可避免传统单孔套管的"筷子效应""反向操作"等问题。本研究均行单孔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全麻,患者取健侧卧位,升高腰桥、头低足低位。于脐水平腹直肌外缘取3~4 cm切口,逐层切开进入腹腔,置入配套的单孔机器人专用2.5 cm套管,连接机器人系统,装入高清3D腹腔镜镜头和蛇形机械,助手通过专用通道置入普通腹腔镜器械进行辅助,必要时增加1个辅助孔。所有手术均采用经腹腔入路,肿瘤切除和创面重建均采用零缺血方式。记录肿瘤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信息。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例患者,男2例,女2例。年龄44~52岁。BMI 26.5~29.0 kg/m2。2例有高血压病史。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均为0分。卡氏评分100分3例,90分1例。术前平均血肌酐(76.8±18.8)(70~104)μmol/L。肿瘤位于左侧3例,右侧1例。肿瘤直径1.1~2.8 cm。肿瘤分期均为T1a期。R.E.N.A.L.评分为4A、7P、6P、4P各1例。首例手术采用纯单孔方式,余3例为保证手术安全性,均增加1个辅助通道。手术时间155~210 min,术中出血量20~170 ml。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2例,切缘均阴性;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术后均未出现出血、漏尿、发热、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术后下床时0间1~3 d,术后住院时间3~9 d。出院前复查血肌酐(71.5±22.0)(54~103)μmol/L,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结论采用术锐单孔蛇形机器人手术系统可安全、有效地开展单孔腹腔镜零缺血肾部分切除术,蛇形动作灵活、指向性准确,可保障手术的顺利实施。

  • 标签: 肾肿瘤 机器人手术 单孔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蛇形臂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丛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1年4月沭阳铭和康复医院疼痛科收治的肩周炎患者4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联合射频组(n=20)采用超声引导丛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单次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手法松解组(n=22)采用超声引导丛阻滞下手法松解治疗。对治疗前及治疗后1 d、1周、1个月时的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治疗有效率进行记录。结果治疗后1个月时VAS评分,手法松解组为(1.6±0.5)分和联合射频组的(0.8±0.4)分均较同组治疗前的(4.6±0.8)分、(4.3±0.6)分降低(P均<0.001);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手法松解组为(79.5±11.8)分、联合射频组为(91.8±5.5)分,较同组治疗前的(42.1±4.1)分和(40.8±4.2)分均升高(P均<0.001)。治疗后1个月时联合射频组有效率为100%(20/20例),优于手法松解组的81.8%(18/22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超声引导丛阻滞下手法松解联合肩胛上神经脉冲射频治疗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明确,可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降低肩周疼痛。

  • 标签: 肩周炎 肩胛上神经 肩关节 脉冲射频 手法松解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为上肢骨折手术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丛麻醉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收治的64例上肢骨折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2例。给予参照组丛麻醉,在此基础上给予实验组右美托咪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疼痛评分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实验组发生率明显比参照组低(P<0.05)。结论 使用右美托咪定联合丛麻醉为上肢骨折患者麻醉时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值得在临床中使用。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臂丛麻醉 上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罗派卡因浓度的应用差异,对于手术麻醉效果的具体影响。为提升麻醉质量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实施基于超声引导的肌间沟,从神经阻滞麻醉观察麻醉药物浓度差异所取得的实际麻醉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分析可知甲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较之乙组更为显著,且麻醉起效时间短,神经阻滞恢复快、对疼痛抑制的时间长。整体麻醉效果较之乙组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手术室对丛神经阻滞麻醉下手外伤患者镇痛影响的效果。方法:研究的对象2018.1-2019.12月在腾冲市人民医院收治手外伤的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对全部患者进行分组,其中2018年收治的6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9年收治的66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前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后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结果:观察组术后4h、8h、12h及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丛神经阻滞麻醉手外伤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其疼痛症状,镇痛效果理想,同时能够确保血压、心率的稳定性,有助于促进患者恢复。

  • 标签: 臂丛神经麻醉 手外伤 手术室护理干预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丛神经阻滞中应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的效果。方法:40例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以对照组和实验组区分,每组20例,对比两组麻醉指标(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不同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结果:实验组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各部位神经完全阻滞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0.5%浓度罗哌卡因应用在接受上肢手术治疗时通过超声引导进行肌间沟丛神经麻醉阻滞的患者中,麻醉起效时间短且可以维持较长时间,镇痛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浓度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应用在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中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前臂手术治疗的患者78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划分成两组,实验组39例,为其采用单一的罗哌卡因药物麻醉。实验组39例,为其采用罗哌卡因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麻醉。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T0时的生命体征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在T1、 T2、 T3 与T4时的生命体征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罗哌卡因 右美托咪定 超声引导 不良反应 臂丛神经阻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术中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以院内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传统解剖定位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B超引导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比效果。结果:以观察组麻醉用时较短,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理想,且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B超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 评定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与肌间沟丛麻醉方案用于腕横纹以远手外伤中所获取的效果。方法 选取时间段介于2021年1月-2022年5月的腕横纹以远手外伤者共计100例,简单随机化方法分组处理,组一对照组肌间沟丛麻醉方案,组二试验组腕部神经阻滞麻醉方案,评定麻醉起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2组存在的差异状况。结果 试验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腕部神经阻滞麻醉 肌间沟臂丛麻醉 腕横纹以远手外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随机择取我院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内接收的在肌间沟丛神经阻滞下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76例,按照不同麻醉方式分设两组(均3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盲探肌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则采取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就此比较分析两组麻醉效果、相关麻醉指标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对应的麻醉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超声引导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临床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22例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完成分组,对参照组62例采用解剖定位法实施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研究组62例则采用B超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对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各项麻醉指标以及麻醉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极为理想,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用B超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研究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在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镇痛中的效果。方法 研究时间:2019年3月到2021年11月,研究对象为我院收取的90例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镇痛患者,随机进行分组,每组患者数量:45例。单一组采用罗哌卡因麻醉。复合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收集并分析患者的麻醉效果、心率水平以及麻醉并发症等数据。结果 复合组感觉阻滞麻醉起效时间、运动阻滞麻醉起效时间相比单一组更快,镇痛持续时间高于单一组,P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罗哌卡因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上肢骨折术中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上肢骨折患者取样62例,入院时间2019年11月至2021年07月,抽签分组,皆给予丛神经阻滞麻醉+瑞芬太尼,两组瑞芬太尼给药剂量分别为 0.1 μg/kg•min(n=33,实验组)和 0.05 μg/kg•min(n=29,对照组),对比血氧饱和度、心率、脉压指标和麻醉总有效率。结果:实验组术中血氧饱和度(95.20±1.13)%,心率(80.82±2.43)次/分,脉压(88.80±3.57)mmHg,术后血氧饱和度(96.31±0.92)%,心率(80.82±2.43)次/分,脉压(88.80±3.57)mmHg,皆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00.00%,比对照组75.86%高,P<0.05。结论:在上肢骨折术中丛神经阻滞麻醉联合 0.1 μg/(kg•min)剂量瑞芬太尼可优化麻醉效果,更好的稳定患者血氧饱和度、心率、脉压指标。

  • 标签: 上肢骨折术 麻醉效果 用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在上肢骨折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上肢骨折手术患者50例(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随机分为2组,患者均进行丛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给予0.05ug/kg/min剂量的瑞芬太尼,观察组给予0.1ug/kg/min剂量的瑞芬太尼,观察麻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指标情况好,麻醉效果好,P<0.05。结论:给予上肢骨折手术患者0.1ug/kg/min剂量瑞芬太尼联合丛神经阻滞麻醉,能取较好的麻醉效果,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借鉴。

  • 标签: 瑞芬太尼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上肢骨折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悬吊患侧上肢联合使用移动式C型在下肢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下肢骨科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悬吊患侧上肢联合飞利浦BV Libra 移动式C型X光机透视系统对下肢骨科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研究患者76例,手术平均时间(74.39±14.58)min,术中平均出血量(112.33±20.14)ml,住院平均时间(16.28±4.33)d,患者平均愈合时间(14.28±5.19)周;76例患者中术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无一例发生术后感染,无骨折明显移位、骨皮质不连续及肢体短缩的情况,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在手术过程中图像均满足医师要求,无图像不清晰现象,所有患者6个月后复查X线片显示骨折完全愈合,均有大量骨痂生长。结论:下肢骨科手术中采用悬吊患侧上肢联合使用移动式C型治疗,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够满足医师对手术部位全景图像的要求,提高手术质量,为下肢骨科手术提供有力的保障。

  • 标签: 悬吊患侧上肢 移动式C型臂 下肢骨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丛神经阻滞在高原上肢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21年3月-2022年1月80例高原上肢手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二组。盲穿组给予解剖定位下盲穿肌间沟丛神经阻滞麻醉,超声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穿刺肌间沟丛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阻滞效果、阻滞起效时间、麻醉完成时间、不良反应率。结论:高原上肢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优于盲穿阻滞。

  • 标签: 超声引导 臂丛神经阻滞 高原上肢手术 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