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静脉输液制剂中采用不同配药方式对不溶性颗粒产生的影响。 方法 纳入实验研究的300个静脉输液制剂均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入组时间为2018年7月-2020年7月,分组方式以回顾性分析方式开展,分别采用手工加工药物方式(对照组,n=150)及超净加药机药物配置方式(实验组,n=150)开展药物配置,分析药剂中的不溶性颗粒。结果 在非洁净治疗室环境下,实验组的15微米以上、5-15微米及5微米以下的不溶性颗粒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开展静脉输液制剂干预过程中,应用超净加药机进行药物配置,可降低药液中不溶性颗粒的数量。

  • 标签: 不同配药方式 静脉输液制剂 不溶性微粒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方法:病例样本为2016年2月-2020年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64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研究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前彩超检查下肢静脉价值。方法:选取 2017年 5月 ~2018年 12月 我院收治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介入治疗,治疗前行彩超检查下肢静脉检查,分析检查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中 15例( 15.00%)患者彩超检查存在下肢静脉异常情况;其中 5例( 33.33%)为继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3例( 20.00%)为单纯性静脉瓣膜关闭不全, 5例( 33.33%)患者为下肢静脉, 2例( 13.33%)患者为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结论:彩超在股骨头坏死介入治疗前下肢静脉检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介入治疗 彩超检查 下肢静脉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优质化护理流程在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收治的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 108 例进行研究分析,将 108 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语言表达能力、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语言表达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表达改善情况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对比具有差异则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为采取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语言表达、神经功能改善情况,促进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改善预后。

  • 标签: 优质护理 脑梗死 静脉溶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儿童静脉留置针治疗中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应用优势。方法:研究样本(2019.01-2019.12使用留置针静脉输液患儿)取94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肝素帽)与实验组(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47例/组,比较两组不良事件情况、静脉留置针时间。结果:实验组中仅发生1例(2.13%)静脉炎,未出现管腔堵塞、针刺伤事件,对照组则出现3例(6.38%)静脉炎,4例(8.51%)管腔堵塞,2例(4.26%)针刺伤,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19.15%,明显比2.13%的实验组高,P<0.05;同时,观察各组静脉留置针时间,对照组、实验组依次为(63.48±30.36)h、(62.74±31.26)h,无明显差异,(T=0.12,P=0.91)。结论:在儿童静脉留置针治疗中科学使用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可有效降低静脉炎、管腔堵塞、针刺伤事件发生频次,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 静脉留置针 正压无针密闭输液接头 静脉炎 管腔堵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期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急性白血病化疗静脉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静脉化疗病人实施护理干预,化疗前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化疗期间指导性护理干预、化疗后保护性护理干预。结果:100例急性白血病静脉化疗中只有5例病人发生静脉炎,明显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结论:采用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化疗期 静脉炎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介入法在难置型外周中心静脉中的应用。首先,本文强调了难置型外周中心静脉的特征,这些特征包括血管解剖的异常、瘢痕组织的存在以及其他解剖障碍,使中心静脉导管的插入过程更加具有挑战性。接着,本文详细介绍了介入法的应用步骤,包括患者评估、影像学引导、无菌操作和并发症管理。这些步骤关键地影响了中心静脉导管放置的成功率和患者安全性。最后,本文强调了术后密切监测的重要性,以确保导管的功能正常并维护患者的安全。通过精心执行这些步骤,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风险,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支持。

  • 标签: 介入法 难置型 外周中心静脉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中药通脉汤联合前列地尔与血栓通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患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40例作为本次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20例/组。常规组患者采取单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在开展不同治疗方案后,比较和分析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采取中药通脉汤联合前列地尔与血栓通的中西医治疗方案,有效的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与预后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中药通脉汤 前列地尔 血栓通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方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用于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自本院 2018.3-2019.6收治眼底血管性疾病患者中抽取 86例,均分为对比组、联药组,对比组 43例接受血栓通胶囊治疗,联药组 43例则予以血栓通胶囊口服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前动脉旁皮下注射治疗,对照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本次观察中联药组临床有效率同对比组对照显著更高(P< 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提示为联药组显著更低( P< 0.05)。 结论:眼底血管性疾病治疗中利用复发樟柳碱注射液联合血栓通胶囊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安全性高。

  • 标签: 复方樟柳碱注射液 血栓通胶囊 眼底病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境外静脉留置针在重症儿童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重症儿童监护室收治的 6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该部分患儿均采用 Y型密闭式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对其采用规范化置管、针对性护理。观察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穿刺置管留置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重症儿童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为 95%,穿刺置管留置时间介于 4~7天之间,并发症发生率为 3.33%。结论:针对重症儿童监护室运用规范化颈外静脉留置针流程与针对性留置护理,可以有效提升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

  • 标签: 颈外静脉留置针 重症儿童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的价值。方法:纳入时间为 2017年 12月到 2018年 12月,纳入 32例来我院就诊的严重水肿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分析穿刺成功率。结果: 32例严重水肿患者中, 1次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30例,其占比例为 93.75%( 30/32); 2次及 2次以上穿刺成功的患者有 2例,其占比例为 6.25%( 2/32);穿刺完成的平均时间为( 6.31±0.21) min。输液中出现轻度液体渗漏的患者有 1例,其占比例为 3.13%( 1/32);将穿刺针拔出后,并采取针对性处理,病情明显好转。结论:对严重水肿患者使用超声引导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可将严重水肿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予以提升,将治疗效果提高。

  • 标签: 严重水肿 超声引导 置入 18G静脉留置针
  • 简介:【摘要】 浅静脉使用化疗药物易造成给药静脉和 周围组织发红、肿胀疼痛、血管硬化等静脉炎表现。 本文旨在对外用药物疗法在预防化学性静脉炎的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化学性静脉炎 外用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金黄散加蜂蜜外敷与75%酒精湿敷两种方法治疗胺碘酮致静脉炎的成效比较。方法 将静脉泵入胺碘酮致静脉炎病患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干预措施,其中实验组采用金黄散加蜂蜜外敷静脉炎局部,而对照组采用75%酒精湿敷,比较两种方法治疗静脉炎的效果。结果 通过干预我们发现金黄散加蜂蜜外敷组治愈率为98.6%,而另外一组为78.6%,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c²=13.8,P

  • 标签: 金黄散加蜂蜜外敷 75%酒精湿敷 胺碘酮 静脉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尿毒症患者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瘘成熟性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40例入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成熟性。结果:观察组内瘘成熟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毒症 动静脉内瘘 早期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5.5号头皮针在慢性病病人静脉输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慢性病病人作为实验样本,参照红蓝球法分为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选择7号头皮针输液,研究组选择5.5号头皮针输液,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比其血管反应发生率、VAS评分低,两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病病人采用5.5号头皮针进行静脉输液,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缓解疼痛感,保护血管,值得借鉴和采纳。

  • 标签: 5.5号头针 静脉输液 慢性病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恶性淋巴瘤静脉化疗的安全管理方式和护理效果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收治的 90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45 例,采取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 45 例,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行安全管理模式 。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并且对比两组的意外发生率。 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显低于对照组 ( P <0.05 ) ,两 组之间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 结论: 恶性淋巴瘤患者在化疗期间施行安全管理模式,其管理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在护理期间发生意外,该管理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恶性淋巴瘤 静脉化疗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用药调配科在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7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住院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应用临床科室配制的药液进行静脉用药治疗,观察组应用静脉用药调配科配制的药液进行静脉用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用药调配科对医院的临床护理工作可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科 临床护理工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对老年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6年 12月到 2017年 12月期间接收的行静脉留置针输液的老年糖尿病腎病患者 5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采取全面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成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15.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7.69%,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有意义( 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肾病静脉输液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方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采纳推广。  

  • 标签:   全面护理 静脉留置针输液 老年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 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对自体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的影响。方法:将 2018年 1月 -2019年 10月间在本院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患者 60例作为观察样本,参照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的病例数均为 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评比两组的自体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情况的不同。结果:试验组定期监测、内瘘侧肢体不负重、不受压、保暖及定期健手操等内瘘自我维护情况与对照组间予以比较,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 P< 0.05)。结论:血液净化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自体动静脉内瘘自我维护能力和效果,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中的意义。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健康教育 自我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