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异物遗留或此类可疑不良事件体验及影响因素的认知,为制定手术器械可追溯管理、改进手术物品设计、管理术中异物遗留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通过面对面、半结构式访谈,收集 10 名手术室护士访谈资料,采用 Colaizzi 分析法分析资料。 结果 通过整理、分析和提炼访谈资料,共总结出 4 个主题: 1. 术中异物遗留发生率低,但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2. 手术室护士对可疑术中异物遗留的认知与应对方式达到统一; 3. 术中异物遗留问题的影响因素多样化; 4. 加强手术器械监管,加快手术产品改进 。 结论 术中异物遗留发生率低,但存在一定 的 安全隐患; 手术室 管理者要增强手术团队的安全意识,规范医护人员术中操作,严格执行物品清点制度;生产厂商 要 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加快可追溯手术产品研发与设计,进行手术器械全生命周期研究 ; 建议相关部门加快 手术器械使用与管理规范指南的 制定。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异物遗留 隐患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联合音乐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夫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2月~2014年5月符合标准的32对IVF-ET夫妇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认知联合音乐疗法进行干预。干预8周后使用SF-36量表进行评价。结果:8周后试验组夫妇在生理职能、总体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的得分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认知联合音乐疗法能有效改善IVF-ET夫妇躯体健康及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IVF-ET夫妇的生活质量。认知疗法联合音乐疗法可以改善IVF-ET夫妇双方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体外受精 - 胚胎移植 认知联合音乐疗法 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应用于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方法将86例川崎病患儿与患儿家属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家属认知互动模式干预,主要对患儿家属进行认知重建、结对式认知干预和情境扮演.干预前后评估患儿病情预后转归、患儿家属疾病认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儿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而规律服药率及按时复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干预组患儿家属的疾病认知得分和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家属认知互动模式有助于降低冠状动脉不良事件发生率,且能促进其病情康复,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家属认知互动模式 川崎病 冠状动脉 不良事件 病情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 60 例为对象,将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0 例。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测验次数和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抑郁症患者用综合心理护理干预对其认知功能改善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抑郁症 综合心理护理干预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璃人实施认知行为疗法的效果。[方法]将62倒符合CCMD-2-R诊断标准,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单纯药物治疗组(B组)和药物联合认知行为心理护理治疗组(A组),疗程8周,采用阴性症状评定量表、住院病人护士观察量表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第4周、第8周A组阴性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住院护士观察量表评定总积极因素分较B组高,总消极因素分较B组低。[结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认知行为疗法对阴性症状的改善有辅助疗效。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认知行为疗法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作用。方法将12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干预,治疗3个月,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在入组时及治疗后对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以及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及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分别于入组时及随访结束时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随访结束时观察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生活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量表中生活质量总评、独立性领域以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治疗依从性,有助于缓解其精神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

  • 标签: 认知行为干预 首发精神分裂症 依从性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 简介:目的调查综合性医院护士的骨质疏松症认知现状,为进一步提高其健康教育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选取杭州市某综合性医院1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护士骨质疏松症认知水平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护士骨质疏松症认知问卷得分为(31.3±6.86)分。其中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答对率为94.9%,成人每日钙摄入量答对率9.7%,48.9%的护士没有认识到适量负重运动对预防骨质疏松症的重要性。老年患者为主的科室与其他科室护士的认知得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4,P=0.018)。结论护士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水平一般,医院应组织相关培训不断提高护士的健康教育水平。

  • 标签: 护士 骨质疏松症 认知 调查
  • 简介:目的调查研究幼儿家长对误服中毒相关知识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为减少和控制意外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设计调查问卷,在儿科门诊随机抽取120名1撕岁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家长对误服中毒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结果只有38.3%的家长知道药品与有毒物品如何存放,34.2%的家长知道幼儿误服时会有哪些异常行为,仅21.7%的家长知道一旦误服如何催吐,说明家长普遍缺乏误服中毒相关知识;家长对误服中毒防治知识需求比较迫切,调查显示,59.8%的家长最希望得到的健康教育方式是医护人员专题讲座。结论幼儿家长误服中毒相关知识认知现状不容乐观,应引导家长从幼儿生长发育特点去看待幼儿生活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与幼儿误服之间的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促进家长健康行为的形成,从而减少和控制误服中毒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幼儿 误服中毒 健康教育 健康行为
  • 简介:目的提高高血压病人对高血压危害的认知度。方法100例城市患者、50例城镇患者、50例农村患者为调查对象,以问卷形式调查他们对高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度,根据初次调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之后定期对病人进行随访,并于8个月后再次让患者填相同的调查表。结果患者对高血压危害的综合平均认知度由42.33%,提高到74.01%;经u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心血管病,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少国家的财政支出,减轻个人及家庭负担,增加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危害 认知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心理护理干预与认知行为干预联合实施对老年患者睡眠障碍改善等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3-8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从中选取110例。采取随机法分组,对照组与联合组各55例,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老年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联合组老年患者加行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比较护理后患者的睡眠状况、心理状况、遵医行为。结果: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老年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组与对照组评分(7.05±1.20vs8.50±1.30)差异显著,P

  • 标签: 心理护理 认知行为干预 老年睡眠障碍 睡眠质量 心理状况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2020年我院收治的68例老年抑郁症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认知性心理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性心理护理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

  • 标签: 认知性心理护理 老年抑郁症 临床护理 抑郁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抑郁症患者应用认知行为护理疗法对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抑郁症患者以双盲法分组,一组以对照组命名,实施常规护理;一组以观察组命名,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护理疗法;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DS评分与SAS评分,采用CQS量表对患者的事件应对方式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回避、自责、求助、解决问题等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间统计差异(P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行为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运用优质护理模式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院内的48例输尿管结石手术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对照组的工作,在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优质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认知水平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认知水平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整体患者的认知水平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尿管结石 认知水平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新模式对眼科住院患者疾病认知度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纳入医院2019年8月—2021年1月收治的眼科住院患者200例,将患者使用抽签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健康教育新模式护理,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对疾病知晓度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在入院时,两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中、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为99.00%,高于对照组的9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2,P<0.05)。结论通过对眼科住院患者采取健康教育新模式,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进一步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而改善患者的配合度,提升科室对住院患者的护理质量,该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眼科疾病 认知度 满意度 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以研究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接受认知行为护理对患者术后心理状态的影响为目的,并记录数据总结价值。方法 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择100例甲状腺结节术后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常规护理纳入参照组(50例)、认知行为护理纳入研究组(50例),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记录患者SAS、SDS 评分,护理后研究组分值低于参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研究组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数据显示研究组具有优势性。结论 经研究,认知行为护理有助于缓解甲状腺结节患者术后不良心理状态,让患者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康复期,同时提升临床依从性及舒适度,护理工作获得患者满意,可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认知行为护理 心理状态
  • 简介:目的:探讨认知护理对卵巢囊肿患者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收治的100例卵巢囊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心理护理、药物疗法和自我健康沟通等内容;实验组给予认知护理,包括环境认知护理,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与生活质量评分并记录数据,分析其差异性。结果: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疼痛的发生概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卵巢囊肿患者术后康复期间应用认知护理进行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因卵巢囊肿引起的痛觉反应,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认知护理;卵巢囊肿;术后疼痛;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抑郁症患者睡眠护理中采用CBT-I睡眠认知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CBT-I睡眠认知,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HAMD与SAS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CBT-I睡眠认知不仅可以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睡眠问题,还能够减轻其抑郁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CBT-I睡眠认知 抑郁症 睡眠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新生儿科护士新生儿疼痛认知和行为的意义。建议:抽取我院2021年1月至8月全部30名新生儿护士,采用误点问卷的方式收集分析新生儿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了解情况。结论:33.3%的新生儿护士了解疼痛认知,36.7%认为自己掌握了疼痛认知并能适应临床需要,26.7%因必须牢牢掌握新生儿疼痛知识而能做出正确判断,认知率为93.3%。结论:新生儿疼痛相关知识教育有助于提高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认识,对婴儿早期生长发育也能产生积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科 疼痛认知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主要研究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疼痛的认识与行为的意义。方案:选取了我院于2021年1月到8月之间的全部在职的30名新生儿科护士,利用点错问卷的方式,采集并分析新生儿科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的了解状况。结论:新生儿科护理对疼痛认识的了解比例约为33.3%,认为掌握疼痛知识并能够适应临床需要的比例36.7%,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的为26.7%,因为应该牢牢掌握新生儿疼痛的知识为93.3%。结语:新生儿疼痛相关知识教育有助于增强护士对新生儿疼痛管理的意识,也能够对婴幼儿的早期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科 疼痛认知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研究分析PDCA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实施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20例,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0年8月。采用抽签方法分组,将患者分别纳入到观察组和常规组;将常规护理用于常规组,观察组开展PDCA护理;比较护理前后LOTCA、NIHSS评分及Fugl-Meyer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护理后LOTCA(70.89±9.23)、NIHSS(9.26±1.53)分值均优于常规组LOTCA(59.22±7.89)、NIHSS(15.78±2.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91,9.092,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Fugl-Meyer上肢(49.03±4.82),下肢(35.35±6.03)和QOL 评分(85.77±4.76)均高于常规组出院时Fugl-Meyer上肢(35.34±3.53),下肢(28.11±4.17)和QOL 评分(72.81±6.7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026,18.992,23.193,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接受PDCA护理能更有效的改善受到疾病影响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提高肢体功能康复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PDCA护理 认知功能 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