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固定矫治中造成托槽脱落的相关原因分析。方法选取2005—2009年我院正畸科固定矫治病例200例,男100例,女100例,粘贴方丝弓托槽3650个,根据托槽脱落的情况作半年到一年的追踪观察,并分析其原因。结果通过统计学分析,1年托槽脱位率为16.55%;其中下颌第二双尖牙脱落率最高,尖牙脱落率最低,同名牙下颌高于上颌,后牙高于前牙。结论托槽的脱落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粘贴时间及牙位均会影响正畸托槽的脱落。临床上了解这些因素采取相应防范措施减少托槽的脱落,提高固定矫治质量。

  • 标签: 托槽 脱落 相关原因
  • 简介:目的评价SmartClip自锁托槽与传统直丝弓托槽对正畸疗程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经过自锁托槽(SmartClip)和传统直丝弓托槽矫治结束的女性患者各28名,均为恒牙早期(12-14岁)并拔除四颗双尖牙,比较两组疗程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PAR分值差异显著性。自锁托槽组疗程比传统直丝弓托槽组平均长1.75个月,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托槽均能取得良好的疗效,而正畸疗程略有不同。

  • 标签: PAR指数 疗效 疗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效果。方法:所选病例是2019年2月-2022年2月在本院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矫正的患者有30例,分析患者牙釉质脱矿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牙软垢指数。结果:30例患者中,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是30.00%(9/30);620颗牙中,上颌牙齿310颗,牙釉质脱矿发生率为18.39%(57/310);下颌牙齿310颗,牙釉质脱矿发生率12.58%(39/310),上颌牙釉质脱矿发生率比下颌更高,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口腔正畸 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 简介:目的调查OSAHS患者采用口腔矫治治疗过程中遵医行为现状。方法选择接受口腔矫治治疗的60例OSAHS患者,采用遵医行为依从性调查表进行调查。结果90%患者能按医嘱戴口腔矫治,但体育锻炼、饮食、控制体重的遵医依从率分别为46.7%、63.3%、65.0%,男性、低学历、从事体力劳动患者依从性相对较低。结论OSAHS患者采用口腔矫治治疗过程中生活行为遵医依从性有待提高。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口腔矫治器 遵医行为
  • 简介:摘要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畸形,在我国恒牙期青少年中约占23%,其原因主要是上下颌骨矢状关系不调,而且受环境及遗传两方面的影响,本文主要就FR功能矫治在治疗Ⅱ类错畸形效果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 标签: 安氏Ⅱ类错畸形 FR功能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导弓矫治在口腔矫正技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在我院治疗乳前牙反颌的患儿36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18例。观察组使用改良式导弓矫治,对照组使用上颌垫式活动矫治。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患儿的SNA、SNG、SNB、ANB、SN-Pg等数据,对比矫治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乳前牙反颌的患儿之间,对比矫治效果有差异(P<0.05)。结论探讨改良式导弓矫治,应用于口腔矫正技术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改良式导弓矫治器 口腔 矫正技术 效果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双阻板矫治加与不加磁力对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矫治疗程的影响,来试图证实磁力与肌力的协同作用.方法将临床收治处于生长发育期Ⅱ类工分类功能性下颌后缩患者18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9人,A组单纯用双阻板矫治矫治,B组在双阻板矫治的导斜面上安放适当规格的稀土永磁体,记录每例患者达到稳定的磨牙中性关系时所需要的时间.结果两组病例面型均获得明显改善,磨牙Ⅱ类关系纠正,咬合关系好,咬合稳定,A组平均疗程为9.6月,B组平均疗程为7.4月,B组比A组平均疗程缩短2.2月,t检验,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双阻板矫治所产生的功能矫形力与磁体产生的磁力能产生协同作用,明显缩短疗程.

  • 标签: 功能矫形力 磁力 协同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分析。方法 选取我院牙科 2016年 10月 -2017年 1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该患者群中共有 160颗牙实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计算 EDI即牙脱矿指数。结果 68例患者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进行牙齿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共有 3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脱矿率达 22.5%( 36/160) ,其中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 72.2%,下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 27.2%,上颌牙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高于下颌牙的平均脱矿指数为 0.29±0.06。结论 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对患者进行牙齿正畸的矫治中,容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尤其是上颌牙,故在此过程中,医师需要及时预防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并对已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方法: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 50 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牙釉质脱矿现象。 结果: 50 例患者共检查 769 颗牙齿,其中 81 颗牙齿发生 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 1 级 7 颗;牙釉质脱矿 2 级 30 颗,牙釉质脱矿 3 级 34 颗,牙釉质脱矿 4 级 10 颗。 50 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 、 脱矿指数 小于 治疗前( P<0.05 )。 结论: 患者采用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软垢指数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应用中牙釉质脱矿的情况。 方法: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本院一共接收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患者 50 例,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后,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 牙釉质脱矿现象。 结果: 50 例患者共检查 769 颗牙齿,其中 81 颗牙齿发生 牙釉质脱矿,牙釉质脱矿 1 级 7 颗;牙釉质脱矿 2 级 30 颗,牙釉质脱矿 3 级 34 颗,牙釉质脱矿 4 级 10 颗。 50 例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 、 脱矿指数 小于 治疗前( P<0.05 )。 结论: 患者采用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期间,普遍有牙釉质脱矿现象,因此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时便需做好牙釉质脱矿的防治工作,尽可能减轻牙釉质脱矿程度。

  • 标签: 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软垢指数 脱矿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患者采取正畸固定矫治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牙科诊所2014年3月到2014年6月进行的正畸固定矫治的50例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采取正畸固定矫治有25例发生了牙釉质脱矿,发病率50.0%。在1000颗牙齿,有100颗发生釉质脱矿,发病率10.0%。下颌牙牙釉质脱矿率为20%,上颌脱矿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采取了正畸固定手术后依然会发生牙釉质脱矿,而且上颌牙的牙釉质比下颌牙的牙釉质脱矿率高很多,在进行正畸固定矫治方法时我们应该对上颌牙做好预防准备以及治疗。

  • 标签: 牙釉质脱矿 正畸固定矫治器 口腔科
  • 简介:摘要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SleepApnea-hypopnerSyndrome,OSAHS)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具有潜在致死危险的复杂疾病。本研究的目的利用核磁共振(magneiticresonanceimagingMRI)手段,观察正常人群戴入下颌前伸式矫治(mandibularadvacecmentdevices,MADs)后,上气道及周围软组织形态结构影像学变化,探讨下颌前神式矫治在OSAHS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临床进一步了解OSAHS病因机制及对其阻塞部位定位诊断和制定适合OSAHS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年轻医护人员30名(男、女各15例),年龄范围20-25岁,平均年龄22.5±1.74岁。磁共振扫描戴用下颌前伸式矫治前后上气道及其周围结构测量数据各段内气道截面积(包括最小截面积、平均截面积);矢向位像获取软腭厚度、软腭长度及软腭最大截面积,舌体高度、舌体长度及舌体最大截面积;累计计算咽腔各段的体积、咽腔总体积。所有测量数据用SPSS10.5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戴入矫治鼾正常合年轻人鼻咽平均截面积、腭咽平均截面积、舌咽体积平均截面积、喉咽平均截面积带入矫治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体积、腭咽体积、舌咽体积、喉咽体积戴入矫治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鼻咽、腭咽、喉咽的最小截面积戴入矫治后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舌咽的最小截面积戴入矫治后增大,差异统计学意义2..软腭、舌体面积、舌体长度、舌体高度戴入矫治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矫治能稳定的使下颌及舌体前移,增加口咽腔、下咽腔的空间;舌体前移组织舌根后坠,软腭失去舌对其向后的压力也发生前移,从而有效地开放气道,解除上气道的阻塞。2.矫治影响上气道主要改变气道大小和气道形状两个途径,使上气道鼻咽部、腭咽部、喉咽部的平均截面积、最小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舌咽部平均截面积及体积明显增大。增加上气道各段宽度,改变气道周围软组织的形态,3.矫治戴入后使软腭最大面积、软腭厚度及软腭长度、舌体长度、舌体厚度、舌体最大面积减小,舌体更直立,软腭前移。4.本研究结果提示下颌前伸式矫治是治疗OSAHS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上气道 下颌前伸式矫治器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鼾 磁共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Dynamax和Twinblock两种功能矫治治疗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前后软硬组织的改变。方法选择Hagg手腕骨片为FG-G期的安氏Ⅱ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Dynamax和Twinblock治疗,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22项软硬组织分析。结果GoGnSN(°)、Cm-Sn-Ls(°)、S-Ns-Si(°)的变化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统计学意义。结论Dynamax或Twinblock功能矫治早期治疗安氏II类1分类下颌后缩患者,其软硬组织疗效基本一致。但同twin-block组比较,Dynamax组下颌平面角增大,且Dynamax更适合于同时进行固定矫治治疗。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使用过程中牙釉质的脱矿情况进行调查。方法将我院口腔科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110例以口腔正畸固定矫治治疗患者按照刷牙频率分为两组,I组52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II组58例患者刷牙频率≥3次/天,对比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与脱矿指数。结果110例患者的2305颗牙齿,有79例患者的241颗牙齿出现脱矿,发病率为71.82%,脱矿率为10.46%,脱矿指数为0.033±0.017。2305颗牙齿中,脱矿程度0级2064颗,占89.54%,I级139颗,占6.03%,II级74颗,占3.21%,III级28颗,占1.21%。II组患者治疗后的软垢指数及脱矿指数低于I组(P<0.05)结论采用口腔正畸矫治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牙釉质脱矿,其中刷牙频率是重要影响因素,患者应保持适当的刷牙频率。

  • 标签: 口腔正畸 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08-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活动矫治矫正治疗在错位基牙固定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固定修复治疗的40例基牙错位患者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0例)与参考组(20例),观察组采用活动矫治矫正治疗,参考组采用固定矫治矫正治疗,观察两组修复效果。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参考组,修复时间显著短于参考组(P<0.05);修复后1年、2年观察组对修复效果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参考组,患者修复体移位、牙髓炎等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活动矫治矫正在错位基牙固定修复治疗中效果确切,修复成功率高,远期效果理想。

  • 标签: 活动矫治器 基牙错位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种类固定矫治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筛选病例为我院牙科接收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5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治疗,组别主要包括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患者治疗分别运用托槽隐形矫治、传统固定矫治治疗;详细比对两组最终获得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最终获得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患者的牙齿咀嚼能力得到良好恢复,牙齿美观程度也明显提高,最终发生的牙齿松动现象较少,两组之间数据差值明显(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托槽隐形矫治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咀嚼功能以及牙齿美观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 标签: 口腔正畸 不同种类 固定矫治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中,出现牙釉质脱矿的分析。方法选取我院牙科2016年10月-2017年11月采用正畸固定矫治矫正牙齿的口腔正畸患者,(该患者群中共有160颗牙实行口腔正畸治疗)对其牙釉质正畸脱矿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同时计算EDI即牙脱矿指数。结果68例患者在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进行牙齿正畸的治疗过程中,共有36颗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现象,脱矿率达22.5%(36/160),其中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72.2%,下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概率为27.2%,上颌牙牙釉质脱矿的概率明显高于下颌牙的平均脱矿指数为0.29±0.06。结论应用口腔正畸固定矫治对患者进行牙齿正畸的矫治中,容易发生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尤其是上颌牙,故在此过程中,医师需要及时预防患者上颌牙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情况并对已出现牙釉质脱矿的患者采取一定方法进行治疗。

  • 标签: 正畸固定矫治器 牙釉质脱矿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定制式正畸矫治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研究。方法:九十六名口腔正畸病人通过随机数字表达的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四十八人。对上述两个组别的病人的正畸有效率、倾斜牙扶正时间、扭转牙正畸时间和总治疗时间、牙齿健康状况、治疗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正畸十个月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是96.58%,传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9.65%,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正畸十个月后,研究组病人的主观感受、舒适性、牙齿功能、语言功能、生活便利性都要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定制式正畸矫治能够提升治疗效率,还能够改善牙齿健康,保持口腔环境清洁,能够避免牙齿疾病的发生,患者满意程度高。

  • 标签: 正畸 定制式正畸矫治器 传统固定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托槽矫治技术对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疗效及美观满意度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70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传统固定矫治治疗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予以托槽矫治技术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比对治疗效果。结果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7.2%)高于参照组(74.3%),组间数据结果证实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的美观满意度,研究组更高,与参照组比对后差异呈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口腔正畸治疗予以托槽矫治技术可获取显著的效果,患者美观满意度也可以明显提高,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普及。

  • 标签: 无托槽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临床疗效 美观满意度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