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锁托槽矫治在牙颌畸形患者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88例牙颌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金属托槽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牙周指数变化情况、牙槽脱落情况结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三个月后、六个月后、一年后、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五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分别是0.00%、0.00%、0.00%、2.27%以及4.55%,和对照组患者在治疗二年后以及三年后两个时间点的牙槽脱落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治疗后,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牙周指数,降低患者的牙槽脱落情况,延长其牙槽使用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探讨 自锁托槽矫治器 牙颌畸形 正畸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自锁托槽矫治在牙周病正畸治疗中的运用效果。方法:从2019年4月至2021年3月,我院接诊的牙周病患者110例为对象。由计算机中心制作随机数字,将患者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均行正畸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直丝弓托槽矫治,试验组使用自锁托槽矫治,比较治疗效果和牙周组织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6.36%vs85.45%),有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治疗前的GR、SBI和PLI指标相近(P>0.05),治疗后GR明显增高、SBI和PLI明显减小,且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牙周病正畸治疗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不仅疗效更好,而且能促进牙周组织修复,可大力推广。

  • 标签: 牙周病 正畸治疗 自锁托槽矫治器 龈沟出血 菌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在口腔正畸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很多复杂病例需要用舌侧扣作为辅助附件进行弹力牵引,由于传统的舌侧扣是金属色,往往不被托槽隐形矫治患者所接受,所以在临床治疗中希望能找到一种舌侧扣来代替成品(金属色)舌侧扣。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接受托槽隐形矫治的57例病例(其中男性18人女性39人),探索尝试制作粘接树脂舌侧扣的基本方法和临床护理操作配合。结果在接受托槽隐形矫治的57例病例中,制作粘接树脂舌侧扣的成功率为90.35%,患者满意率为96.49%,95.24%的医生反馈现场制作粘接树脂舌侧扣快捷方便。结论通过分析总结我院托槽隐形矫治的57例病例、患者满意度以及医生反馈信息,托槽隐形矫治过程中制作粘接树脂舌侧扣用时短、颜色接近牙色、在满足治疗要求的同时又达到患者对美观的需求,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树脂舌侧扣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使用托槽隐形矫治联合修复治疗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院在2018年9月~2019年9月选取前牙美学修复患者6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个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修复治疗,观察组使用托槽隐形矫治搭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的美学修复的满意度效果。结果 根据调查的数据统计,观察组的美学修复满意度效果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修复治疗 前牙美学 牙修复体
  • 简介:摘要:托槽隐形矫治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牙齿进行控制性移动的矫治,利用膜片的弹性形变使牙齿发生移动。其原理与固定矫治有很大区别,隐形矫治多用膜片与牙的细微差别产生的推力使牙齿移动,而固定矫治多用拉力。因此托槽隐形矫治的特点使研究其力学机制成为一种巨大的挑战。口腔正畸学是一门与生物机械力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本文提到的三维有限元是口腔正畸领域中生物机械力学研究的常用手段。本文就三维有限元在托槽隐形矫治中的应用和展望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三维有限元 附件
  • 简介:摘要:托槽隐形矫治是一种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作的矫治,利用隐形矫治的膜片的弹性形变施加矫治力在牙齿上使牙齿发生移动。其原理与固定矫治有很大区别。托槽隐形矫治的特点的力学机制尚为完全明确。本文就三维有限元法在隐形矫治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三维有限元 建模
  • 简介:目的比较自锁矫治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用于拔牙矫治病例的矫治效率。方法从2006—2010年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就诊并完成治疗的错畸形病例中选择使用Damon3MX自锁矫治(自锁组)与传统结扎式矫治(结扎组)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病例各15例,分别记录其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并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整平排齐时间:自锁组为(5.8±2.10)个月,结扎组为(4.5±0.71)个月;关闭拔牙间隙时间:自锁组为(8.3±3.65)个月,结扎组为(6.6±2.99)个月;总体治疗时间:自锁组为(20.4±5.04)个月,结扎组为(16.8±2.66)个月;有效复诊次数:自锁组为(19.0±4.83)次,结扎组为(16.4±3.41)次。自锁组的整平排齐时间、关闭拔牙间隙时间、总体治疗时间及有效复诊次数均较结扎组多,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牙矫治中,Damon3MX自锁矫治并未表现出比传统结扎式矫治更高的矫治效率。

  • 标签: 自锁矫治器 传统矫治器 Damon 3MX 矫治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颌畸形患者使用自锁托槽矫治进行正畸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70例本院于2017年8月—2018年9月收治的牙颌畸形患者展开本次研究,以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35例患者行常规矫治治疗,观察组35例患者行自锁托槽矫治治疗,对比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牙颌畸形患者采用自锁托槽矫治行正畸治疗,对改善龈沟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龋指数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缓解疼痛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颌畸形 自锁托槽矫治器 正畸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四手操作技术在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60例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的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全口托槽粘接由四手操作完成,对照组由医师独立完成,分别统计操作时间及正畸托槽粘接位置准确性,并由一名高级职称医师检查。实验组平均操作时间30.75±5.40分钟,600个托槽中粘接位置准确的有567个;对照验平均操作时间50.17±7.30分钟,580个托槽中粘接位置准确的有464个;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四手操作可以减少托槽粘接时间,增加直丝弓矫治托槽粘接位置的准确性,保证正畸治疗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正畸 直丝弓矫治 四手操作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锁托槽矫治在儿童牙颌畸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口腔科中近年来收治的100例牙颌畸形儿童为调研的对象,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了甲组和乙组,每组50例病人,甲组病人使用自锁托槽矫治的方法,乙组病人使用传统金属托槽,对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和美观度进行分析。结果:甲组儿童牙颌畸形矫正效果和美观度优于对乙组儿童,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儿童牙颌畸形 矫治效果 美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自锁托槽矫治对正畸治疗患者牙周指标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抛硬币法,将本院口腔科2022年1月到2023年8月正畸治疗患者66例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托槽矫正,观察组使用自锁托槽矫正,监测并对比牙周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分析自锁托槽矫治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炎性因子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锁托槽矫治可以良好改善正畸治疗患者牙周指标,减轻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传统托槽矫正器 正畸治疗 牙周指标 炎症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颌磨牙、前磨牙远移时的轴倾度、转矩和扭转变化,以及不同的牵引方式防止前牙唇倾和磨牙远移复发的作用。方法纳入患者16例,牙齿146颗。收集并重叠初诊研究模型(T0),上颌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1),以及上颌前磨牙远移阶段模型(T2)。测量磨牙和前磨牙远移效率和角度变化,对比矫治牵引、尖牙牵引和对照组前牙唇展量以及T1至T2磨牙远移效率是否下降。结果上颌磨牙远移效率为81.03%;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4.37°(P=0.000),颊倾1.6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扭转(P=0.160)。上颌前磨牙远移效率为78.79%;远移后平均远中倾斜5.96°(P=0.000),颊倾3.91°(P=0.000),颊尖远中向扭转1.98°(P=0.000),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推磨牙远移后(T1),矫治牵引组前牙无明显唇倾;尖牙牵引组前牙唇倾0.77 mm,对照组前牙唇倾0.52 mm。上颌第二磨牙矫治牵引组T1至T2远移效率无明显下降;尖牙牵引组效率下降16.37%;对照组效率下降13.23%。上颌第一磨牙不同牵引方式组T1至T2远移效率均无明显下降。结论矫治牵引能够有效防止前牙唇倾以及第二磨牙远移效率下降。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 三维重叠 磨牙远中移动 弹性牵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口腔正畸患者采取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口腔正畸患者 80例,为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9月间的病例,以“入院顺序单双号”分组,为对照组( n=40例)予以传统固定矫正治疗;研究组( n=40例)采取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治疗有效率、牙周健康指标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治疗 3个月后菌斑指数、龈沟探诊深度、龈沟出血指数高( 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中实施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有利于保护牙周健康,增强整体临床疗效,且美观性、舒适度高。

  • 标签: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固定矫治矫治病人的护理。方法配合矫正治疗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病人能够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能够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用较黏或较硬食物;借助工具正确使用弹性橡皮圈进行口内牵引;认识到使用口外力装置的重要性;纠正口腔不良习惯;认识到保持的重要性。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DamonⅢ矫治一步滑动法关闭拔牙间隙,研究治疗前后牙验结构及软组织的变化。方法选择双牙弓前突或上牙弓前突的安氏Ⅱ类Ⅰ分类患者20人,平均年龄16.6岁。拔除四个第一双尖牙,应用美国Ormco公司DamonⅢ矫治进行矫治,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18个项目的测量,并对测量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后上下切牙切缘分别向后移动7.47mm、4.93mm,根尖分别向后移动1.15mm、3.0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下磨牙分别向前移动1.82mm、1.9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U1/SN、U1/PP角在治疗后分别减小了16.70°和15.91°,L1/MP角、上下唇——审美平面距在治疗后也明显减小,Z角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SNA、SNB、ANB、MP/SN角在治疗前后差异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DamonⅢ矫治矫治双牙弓前突患者,在没有借助口外力及其它附加装置的条件下,仍可以进行很好的支抗控制,上下前牙回收明显,软组织侧貌改善显著,但上前牙的转矩控制可能不足。

  • 标签: Damon Ⅲ矫治器 自锁托槽 头影测量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牙颌畸形矫正中,采用自锁托槽矫治联合口腔正畸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牙颌畸形矫正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0例,采用常规口腔正畸治疗,实验组30例,采用自锁托槽矫治联合口腔正畸,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指标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牙颌畸形矫正中,采用自锁托槽矫治联合口腔正畸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牙龈指数,龈沟出血、菌斑指数以及疼痛情况,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自锁托槽矫治器 口腔正畸 牙颌畸形矫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评价种植体支抗辅助托槽隐形矫治远移磨牙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9月就诊于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并采用支抗种植体刚性连接支抗牙构建间接支抗、辅助控制托槽隐形矫治远移上颌磨牙的成年患者26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26.4±4.2)岁(19~31岁)。采用锥形束CT三维测量方法,测量患者矫治前(T0)、上颌第一磨牙远移到位时(T1)和前牙排齐内收到位时(T2)的上颌第一磨牙、第二前磨牙和中切牙牙根和牙尖以及牙根中心点位置,并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时间点间差异。结果上颌中切牙牙根和牙尖矢状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4.84,P<0.001;F=27.66,P=0.001);其中T0与T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舌向内收(1.81±0.28)和(2.17±0.42)mm。上颌第二前磨牙牙根和牙尖矢状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7.16,P=0.001;F=57.99,P<0.001);其中T0与T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向远中移动(1.95±0.42)和(2.53±0.33)mm。上颌第一磨牙牙根和牙尖矢状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37,P=0.002;F=140.26,P<0.001);其中T0与T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向远中移动(1.98±0.25)和(3.51±0.30)mm;而T1与T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颌第一磨牙牙根中心点垂直向位置3个时间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9.06,P<0.001);其中T0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向压低(2.28±0.24)mm;而T1与T2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测量指标3个时间点间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种植体支抗辅助托槽隐形矫治远移磨牙可有效增强支抗牙的支抗作用。

  • 标签: 正畸矫正器 正畸矫正器,可摘式 正畸矫正器设计 磨牙 牙移动 正畸支抗 透明矫治器
  • 简介:目的探讨Forsus推杆矫治治疗Ⅱ类下颌后缩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Forsus推杆矫治治疗26例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术前术后进行头影测量分析。结果Forsus矫治可刺激下颌骨生长,下前牙唇倾,前牙覆盖减小,磨牙关系改善。结论Forsus推杆矫治用于安氏Ⅱ类下颌后缩的治疗,可起到显著的生长改良作用。

  • 标签: Forsus推杆矫治器 Ⅱ类错 固定功能矫治器 骨性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