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血细胞形态检验患者实施的临床检验中的必要性。方法:针对40例本医院诊治的血细胞形态检验患者纳入实验资料,另选取同期血细胞形态检验结果正常的40例患者为参照组,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是抽取时间。比对两组血细胞形态检验指标及检验结果情况。结果:(1)实验组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数量、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参照组,与参照组相比,实验组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值、平均细胞体积、红细胞压积较低,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意义(P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临床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白细胞参数及其形态的影响。方法应用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白细胞参数定;取静脉血,制成血膜,瑞氏染色,油镜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急性酒精中毒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绝对数和中间型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与中间型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增高,由酗酒导致的病态造血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酒精中毒 急性 白细胞 参数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形态检查出现误诊与漏诊的的原因,并依此提出对策。方法选取自2016年3月—2018年1月我院血液科收治的接受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的44例误诊与漏诊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做出回顾性的分析以及对其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对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存在误诊与漏诊的44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临床表现以及细胞形态数量进行观察,均得到了较为准确的诊断结果。得出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出现误诊和漏诊的原因如下除了部分检验人员对血液分析仪的性能没有完全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的原因之外,还有使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的准确率并不是百分之百。结论虽然血液细胞形态检查能够为检验人员的工作带来便利,但对于疑似患者仍与要借助显微镜及其他的检查。其次,应提高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掌握对血液分析仪的使用,从而避免血液细胞形态检查出现误诊与漏诊的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测中血液细胞形态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为本院150例血常规检验标本,时间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所有标本均接受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将其中出现异常的75例标本纳入观察组,将另75例检查结果正常的标本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液细胞形态检查效果。结果 对照组出现血液细胞形态异常有3例,观察组中血液细胞形态正常有24例;对照组的白细胞形态异常占比明显高于血小板和红细胞形态异常占比(P<0.05)。 结论 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血液细胞形态检查能够显著提升诊断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对外周血细胞形态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随机分组,分别各有5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血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前者基础上行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比较两组患者血细胞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结果:观察组总检出异常率、漏检率与误检率分别为92.00%、8.00%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00%(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查中增加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可以显著提高血液中异常细胞的检出率、同时帮助降低漏检率与误检率,为临床诊断或治疗提供专业依据。

  • 标签: 外周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漏检率 误检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FAB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分型特点,了解其病态造血特点,对MDS的分型及细胞形态有进一步的认识。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7年至2021年确诊的62例MDS患者(男33例,女29例,中位年龄为62岁)标本,分别按FAB和WHO标准分型后进行细胞形态观察,分析粒系、红系及巨核系的病态造血情况。结果通过对62例MDS标本的细胞形态分析,得出MDS的重要病态造血特征:粒系为颗粒减少或缺失、Pelger-Huet畸形,红系为奇数核及核间桥,巨核系为淋巴样小巨核细胞。WHO分型更符合实际情况的需要。结论FAB及WHO分型标准对MDS病态造血特征的观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FAB分型 WHO分型
  • 简介:淫羊藿苷对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各模型组大鼠均可见病态造血,淫羊藿苷对MDS模型大鼠外周血病态造血的影响各模型组外周血可见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淫羊藿苷对MDS模型大鼠骨髓病态造血的影响(略)

  • 标签: 凋亡影响 增生异常 大鼠骨髓细胞
  • 简介:普罗普的《故事形态》一书开形式主义故事研究之先河。他在此书中提出的故事形态理论,具有伟大的创新之处。但这种创新是在继承和扬弃前人理论成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一理论本身也在后世经历了接受与误解的境遇。文章在评述普罗普故事形态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这一理论的渊源和历史境遇。

  • 标签: 普罗普 故事形态学 理论渊源 历史境遇
  • 简介:摘要形态实验室是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实验室之一,实验室主要承担了大量相关学科的实验教学工作,在提高学生的实验教学质量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当前形态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验室建设的措施,为形态实验室教学和管理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 标签: 医学 形态实验室 开放 多媒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当血小板的数目及直方图、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出现异常时,需结合血涂片染色镜检,这样才能有效地避免漏诊、误诊,为临床提供更加准确的结果。

  • 标签: 血小板计数 血涂片 血细胞分析仪 镜检
  • 简介:摘要形态评估是人类体外受精胚胎质量评价最主要的方法,在受精之前的卵母细胞阶段、受精后的原核期阶段、胚胎分裂后的卵裂期阶段以及囊胚期阶段对胚胎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并对其质量进行分级,选择发育潜能良好的胚胎进行移植或者冷冻。胚胎形态评估虽然存在主观因素影响,且缺乏动态连续观察等缺点,但是其对胚胎无损伤、操作简单、快速价廉的优点使其在胚胎实验室广泛应用。本文旨在对人类胚胎形态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 标签: 形态学评估 卵母细胞 原核 卵裂期 囊胚 质量控制
  • 简介:罗斯医学科学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科学中心利用骨髓细胞移植技术,首次成功地治愈了心肌梗塞疾病,对发展细胞内科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从而使心脏功能受到极大损害,极易引起患者死亡或残废。对于这种疾病,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细胞内科手术,即移植新的收缩性细胞,理论上可将成年人的骨髓细胞移植到心脏的相应位置,使其转化成肌肉细胞骨髓细胞移植中不会引起排异问题,也不需要预先对患者进行观察。在试验中,科研人员选择了10名年龄在50岁至60岁的患有心肌梗塞的男性患者。他们首先对患者做了几次冠状血管手术,然后在5天至7天的时间内,将骨髓细胞直接注入患者受损的心脏供血干流,骨髓细胞中含有大量能够分离血管增长因子的单核细胞。一个月后对患者重新检查发现,患者病情明显地获得改善,心脏的跳动正常了,供血状况也正常了。在试验中,科研人员首次使用了超声波心动记录仪来鉴定细胞移植的结果,该仪器可以同时鉴定心脏的供血和收缩功能。上述试验表明,利用移植骨髓细胞治疗心肌梗塞可靠、安全。有关专家指出,该科研成果对推动利用移植骨髓细胞治疗心肌梗塞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只有通过临床试验,才能更好地确定如何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1月 ~2019 年 10 月于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 205 例门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经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后,推血涂片显微镜下进行血细胞形态检验,将两种检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用于研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细胞形态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效果。结果:与镜检法比较,仪器法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意义( P < 0.05 )。两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 P > 0.05 )。 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于正常人群筛查作用明显,血细胞形态在血常规检验中也非常重要。二者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人工智能(AI)骨髓细胞识别技术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MRD)检测上的诊断价值及问题。方法收集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血液病医学中心2020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间经流式细胞术检查确认的白血病MRD患者65例,调取其骨髓瑞氏染色涂片,通过基于AI平台的分析系统对所有骨髓涂片进行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扫描及细胞分类。将AI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比例>3%者诊断为AI-MRD。按AI自动识别细胞数量,将病例分为识别细胞数少于500组(L500组)18例、识别细胞数500~1 900组(B1900组)35例、识别细胞数大于1 900组(M1900组)12例,组间病例无重合、遗漏。以多参数流式细胞仪(MFC)-MRD结果为标准绘制每组患者人工智能检测结果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各组曲线下面积(AUC)值和AI结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按AI自动识别细胞数量分组后,L500组检测结果MFC-MRD+/AI-MRD+7例、MFC-MRD+/AI-MFC-2例、MFC-MRD-/AI-MRD+6例、MFC-MRD-/AI-MRD-3例;B1900组检测结果MFC-MRD+/AI-MRD+13例、MFC-MRD+/AI-MFC-6例、MFC-MRD-/AI-MRD+6例、MFC-MRD-/AI-MRD-10例;M1900组检测结果MFC-MRD+/AI-MRD+5例、MFC-MRD+/AI-MFC-0例、MFC-MRD-/AI-MRD+1例、MFC-MRD-/AI-MRD-6例。以MFC-MRD为确定标准,L500组、B1900组、M1900组AI-MRD检测的敏感度分别为53.8%、68.4%、83.3%,特异度分别为60.0%、62.5%、100%,准确度分别为55.6%、65.7%、91.7%,AUC值分别为0.568(P=0.654)、0.678(P=0.069)、1.000(P<0.001)。结论初步探索了AI骨髓细胞识别在白血病MRD检测中的诊断价值及问题,证实当将AI细胞分类中原始细胞比例>3%设为AI-MRD阳性阈值时,随着AI识别细胞数量的增多,AI与MFC-MRD检测的一致性随之增高。

  • 标签: 白血病 微小残留病 骨髓细胞 人工智能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不断得到提高。临床实验中应用的自动化仪器越来越多,并有效提高了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外周血细胞分析仪操作方便简单,检测速度相对较快,准确性高,因此在大部分医院的实验室检验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从而使血细胞形态镜检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自动化血细胞分析仪利于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提高,并提供了更加科学的实验室参数,但无法彻底替代血细胞形态的检查。本文主要分析了血液细胞形态在血常规检验中的重要性。

  • 标签: 外周血细胞 形态学检查 血细胞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细胞形态检验在血常规检测中的价值与意义。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9月20日—2017年9月21日期间本院检验科检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200份(对照组)和检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200份(观察组)。将两组的血液细胞形态检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的假阴性率、阳性率依次为4.50%、34.00%;观察组的假阳性率为33.00%;对照组异常标本多为白细胞异常,和红细胞形态异常、血小板数目低下分别进行比较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情况下联合使用血液细胞形态检验可使临床诊断正确率提高,降低漏诊率,有利于疾病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案。

  • 标签: 血常规检测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