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抗感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分析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汇总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上报的158例关于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报告。通过对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病种、给药途径、药物种类、ADR发生的部位或对脏器损害等临床表现等多种途径,进一步了解ADR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结果发生的158例不良反应中,抗生素引起的占64.52%,药物品种上以利福平、左氧氟沙星最多。临床表现上,以皮肤反应最多,占49.05%。结论应重视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ADR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抗感染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药联合中药应用造成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某院自2014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西药联合中药造成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0例患者中,根据不良反应程度标准划分,属于重度不良反应的患者有48例,所占比重最大48%,属于中度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9例,所占比重为29%,属于轻度不良反应的患者有23例,所占比重为23%;另外,在这100例患者中,年龄12岁的患者有32例,所占比重为32%,年龄为18~50范围内的患者有20例,所占比重为20%,年龄55岁的患者有48例,所占比重为48%,可见幼儿以及老年人是西药联合中药应用造成不良反应的主要人群。结论西药+中药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但是需要强化不良反应控制及监督管理,全面的提升西药+中药应用方法的准确性,以便降低不良反应率。

  • 标签: 西药+中药 不良反应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76例老年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疼痛症状主要给予阿片类药物治疗。然后采用的是中国人癌痛评佑工具(CCPAT)和NRS疼痛数字评价量表对76例老年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患者在入院治疗前服用阿片类药物没能起到作用,根据患者情况制定起始剂量,而对于为服用过阿片类药物的患者,先从小剂量开始尝试使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每天疼痛出现超过3次或者是疼痛没能得到缓解,可增加原服用剂量的基础上增加20%。然后记录将患者每天的疼痛轻度、疼痛部位和其他的副毒作用的情况。结果76例老年患者在经过治疗后,疼痛评分中位数为2,其中达到中度以上缓解的患者有62例,占81.6%。而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共有51例,发生率为67.1%,而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消化道症状,占68.4%。结论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不良反应效果明显,可以有效的缓解老年患者的中重度疼痛,其中发现最主要的不良反应表现在消化道症状中,为能更有效的降低阿片类药物应用于老年中重度癌痛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应及时采取预防对策以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所致不良反应。方法选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患者,患者均使用了左氧氟沙星药物,针对患者的不同年龄、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的类型、发生时间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析。结果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与消化系统方面的反应,中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比例较青壮年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熟练掌握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正确及合理用药,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美托洛尔的药理特性及不良反应。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3年8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50例服用美托洛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药理特点和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20例患者是心血管系统疾病,比例达40%,剩余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心血管系统患者最多。结论美托洛尔用药治疗阶段会出现不同程度不良反应,需要引起重视,合理用药。

  • 标签: 美托洛尔 药理特性 不良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手术患者不良反应有效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甲状腺手术患者26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及舒适度明显较优,同时不良反应率明显较低,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各项对比差异均较为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甲状腺手术患者中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具有较好的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推广。

  • 标签: 甲状腺手术患者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2-2008年我院关于中药注射不良反应的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16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涉及11个器官-系统不同程度的损害。不良反应以皮肤及附件损害为主;合并用药的不良反应率较高,占48.27%;其中老年人和儿童的不良反应率较高。

  • 标签: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痛风是我国高发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其生化基础为高尿酸,主要由嘌呤代谢异常引发。当前,痛风临床治疗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促排酸药物及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对副反应较多,故在临床用药中限制较多。中药材为天然药物,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长期用药安全性高等优点,成为痛风治疗的新选择。本文查阅了近年来中药治疗的痛风方剂等相关文献,对于中药单方、复方治疗痛风的临床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并对中药治疗痛风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了阐述,旨在为中药治疗痛风的临床应用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痛风 中药 高尿酸血症 肾损害
  • 简介:摘要静脉穿刺拔针技术是护士熟练掌握的简单易行的护理操作,拔针不当会出现许多不良反应,如明显疼痛、出血、瘀斑、血肿,增加了病人痛苦及心理负担。本文通过对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明显减少了拔针后不良反应

  • 标签: 拔针 不良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中常用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及其处理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8月至2015年内8月间肿瘤科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7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调查分析对象,其中包括非小细胞肺癌24例(予以吉非替尼),转移性肾细胞癌16例(予以贝伐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13例(予以利妥昔单抗治疗)以及直肠癌21例(予以西妥昔单抗治疗)。分析总结本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并在本研究小组的探究下,制定一套针对性处理措施。结果分析结果发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主要给患者的皮肤、胃肠道、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骨骼系统、代谢等产生影响,同时还可能出现感染、骨髓毒性以及全身反应。结论随着抗肿瘤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给肿瘤患者造成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加,临床应熟练掌握每种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采取预防措施,针对已经出现的不良反应应尽快进行处理,继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标签: 分子靶向治疗 抗肿瘤药物 不良反应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精神科患者的药品不良反应(ADR)进行分析,提高精神科患者在临床中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精神科出现药品不良反应(ADR)的150例患者,对其中使用精神科药品所导致药品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所使用的药品中药品不良反应(ADR)占比最大的为抗精神病药物占比56(37.33%)以及抗抑郁药物占比40(26.66%);出现不良反应的病患主要表现与中枢神经与外周神经系统、肝胆等系统遭受损坏有关。结论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监测管理,从而提高药品管理质量,确保精神科患者用药安全性避免和降低用药不良反应率。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ADR) 药品安全 精神科
  • 简介:目的:了解高州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引发不良反应生的情况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2015年我院98例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致不良反应报告,对其临床用药、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类型、临床表现及转归等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98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中,〉50岁年龄段占比最高,为48.98%(48例),其次为≤12岁年龄段(29例,占29.59%);静脉滴注给药方式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的占比最高,为68.37%(67例);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引发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数的占比为62.24%(67例),高于青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治愈75例,好转例18,有后遗4例,死亡1例。结论: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发生于静脉给药的特殊人群,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虽治愈率高,但仍存在因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而留下后遗甚至死亡的情况。因此,临床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时,应给予高度重视,及时发现其不良反应并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Β-内酰胺类 抗菌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 统计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一般规律和临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1994~2014年间国内外医药期刊公开报道的拉莫三嗪致不良反应的个案报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个案报道共检索到77例,Stevens-Johnson综合征死亡3例,急性肝衰竭死亡1例。不良反应主要以皮肤损害为主,其所致不良反应可能与患者性别、年龄、联合用药等有一定的关联。结论临床应用拉莫三嗪时,应关注患者性别、年龄、药物相互作用及给药剂量,高度重视其所致的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 标签: 拉莫三嗪 药品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 简介:摘要现阶段根据结构不同,主要将维A酸类药物分为三类,其药理作用大多是借助受体发挥的,但非受体机制也是存在的。其是许多生物学效应,如抑制皮脂腺分泌、免疫调节、表皮细胞调控等的参与者。本文探讨了维A酸类药的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

  • 标签: 维A酸类药 治疗 不良反应 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