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泌尿系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精心护理、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输尿管壁面积对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至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因输尿管结石行输尿管镜碎石术197例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术前患者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C反应蛋白(CRP)、肌酐、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和输尿管壁面积等指标。根据术中结石是否嵌顿将患者分为嵌顿组和非嵌顿组。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差异,对有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嵌顿性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预测效能,Delong检验分析各独立预测因素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年龄的M(Q1,Q3)为51(36,56)岁;男137例,女60例;根据输尿管镜下结果分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82例,非嵌顿性输尿管结石11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结石最大径、结石CT值、肾盂直径、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结石侧别、结石部位、CRP、肌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石CT值(P<0.01)、输尿管壁厚度(P<0.001)、输尿管壁面积均为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1)。采用ROC曲线比较结石CT值、输尿管壁厚度、输尿管壁面积独立预测因素预测效能,输尿管壁面积AUC最大(AUC=0.901,95%CI:0.859~0.943,P<0.001),其次为输尿管壁厚度(AUC=0.799,95%CI:0.736~0.862,P<0.001)、结石CT值(AUC=0.700,95%CI:0.626~0.775,P<0.001)。经Delong检验,输尿管壁面积与结石CT值(Z= 4.527,P<0.001)和输尿管壁厚度(Z=3.407,P<0.001)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尿管壁面积的最佳预测值为79.6 mm2,该临界值预测输尿管嵌顿性结石敏感度为80.1%,特异度为89.5%。结论输尿管壁面积、输尿管壁厚度以及结石CT值均是嵌顿性输尿管结石的独立预测因素,且输尿管壁面积的预测价值更高。

  • 标签: 泌尿系疾病 嵌顿性输尿管结石 输尿管壁面积 预测 诊断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尿结石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7月-2017年7月收治的100例尿结石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于疾病的认知水平以及预防措施执行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尿结石患者治疗过程中,给予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于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有着非常显著的效果,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尿结石患者 临床应用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纤维胆道镜处理奥狄括约肌结石的方法与注意点。方法回顾6例胆总管奥狄括约肌结石患者行纤维胆道镜检查以及取石。结果6例病例均成功取石,取石时间30分钟~2小时,4例接受1次碎石,1例接受2次,1例接受3次碎石。结论纤维胆道镜检查需要常规查看奥狄括约肌内部,胆道镜联合钬激光是处理奥狄括约肌结石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纤维胆道镜奥狄括约肌钬激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URS)下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100例应用输尿管镜治疗的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URS组),和同期应用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的患者84例(MPCNL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一次碎石成功率、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和术后1个月结石排除率。结果在手术的一次碎石成功率和术后1个月结石的排除率方面,MPCNL组明显优于UR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URS组优于M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应用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可以获得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并推广。

  • 标签: 输尿管镜 输尿管上段结石 微创经皮输尿管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果糖二磷酸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从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内8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组法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硝酸甘油、阿司匹林、倍他乐克等抗心绞痛药物);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果糖二磷酸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效果更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果糖二磷酸钠 冠心病 心绞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老年女性,因淋巴结肿大、皮疹、贫血就诊,病程中突发急性溶血、急性损伤、心肌梗死,完善相关检查提示患者同时存在冷凝集素综合征、Ⅲ型冷球蛋白血症。鉴于此时淋巴结活检组织病理尚未回报,给予利妥昔单抗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红蛋白回升,肾功能、心肌酶恢复正常。淋巴结组织病理最终明确诊断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1程化疗后患者颈部淋巴结明显缩小,冷凝集素、冷球蛋白转阴。AITL可出现丰富的免疫现象,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继发的冷凝集素综合征及冷球蛋白血症均有效。

  • 标签: 淋巴瘤,T细胞,外周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冷凝集素 冷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中国患者人群的透明细胞乳头状细胞癌(CCPRCC)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确诊的细胞癌患者,按照CCPRCC、透明细胞细胞癌(ccRCC)、乳头状细胞癌(pRCC)进行分组,回顾性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术后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共纳入CCPRCC患者18例,占该时间段内本院术后病理确诊为细胞癌患者的0.44%(18/4 110),年龄(49.5±17.1)岁,男11例,女7例;所有的CCPRCC患者均无肿瘤家族史,其中只有1例CCPRCC患者具有相关的临床症状,为间断的腰腹部胀痛,而另外17例均是体检发现,无相关症状。与ccRCC及pRCC组相比,CCPRCC组患者在终末期肾病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ccRCC=0.291,χ2pRCC=1.161,均P>0.05)。CCPRCC组肿瘤最大径小于pRCC组(χ2=-2.280,P =0.027),但与ccRC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9,P =0.565);CCPRCC组患者基本上都处于pT1a期,病理分期明显早于另外两组,且其总生存也较ccRCC组和pRCC组更好(P<0.05)。结论CCPRCC是具有独特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及预后特点的一类细胞癌,患者较ccRCC和pRCC分期更早、预后更好。

  • 标签: 癌,肾细胞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临床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机器学习构建预测模型可以早期预测重症患者急性损伤(AKI),有助于临床尽早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AKI的发生率。机器学习也可以做到实时鉴定AKI亚型,以便于未来临床针对其亚型实施精准治疗,从而有可能改善患者预后。本文就机器学习构建AKI预测模型、机器学习鉴定重症患者AKI亚型与精准治疗以及机器学习应用于重症患者AKI领域的局限性与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述,以供临床参考。

  • 标签: 急性肾损伤 机器学习 预测 亚型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一例透明细胞乳头状细胞癌超声造影表现,在声像图上表现为快进、慢退,周边见环状高增强,内部呈不均匀高增强。其造影表现与常见的乳头状细胞癌和嫌色细胞癌典型声像图表现明显不同,但与透明细胞癌鉴别缺乏特异性,二者潜在差异需要更多病例的积累。

  • 标签: 肾肿瘤 透明细胞乳头状肾细胞癌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一例以CT发现左侧孤立肾盂实性占位为主诉的患者,疑诊为肾盂癌可能,但结合既往腮腺、颈部淋巴结及右肾手术切除病理结果(均提示淋巴组织良性增生),及血液IgG4明显升高,最后经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左肾盂占位活检病理确诊IgG4相关性疾病。该病例提示临床工作中,我们要对恶性肿瘤及IgG4相关疾病的诊断多加考虑,既要防止不必要的手术,又要防止漏诊恶性肿瘤。

  • 标签: IgG4相关性疾病 全身多处肿物切除术后 左肾盂肿物
  • 简介:观察模拟d000m高住低练后力竭运动对大鼠EPO表达及RBC、Hb和HCT的影响,为科学的低氧训练提供实验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与常氧组相比,无论是高住组、常氧运动组或者高住低练组EPO值均升高,其中高住8h组与常氧组相比EPO有显著性差异(P〈0.05);(2)与常氧组相比,高住8h组和高住12h组RBC、Hb、HCT值上升,但无显著性差异(P〉O.05),而常氧运动组和高住8h运动组RBC、Hb、YICT值显著下降(P〈0.05);高住8h运动组与高住8h组比较,RBC、Hh、HCT值显著下降(P〈0.05).适宜的低氧刺激可以提高机体的有氧能力,其中以低氧8小时的4周4000米海拔高度低氧刺激效果显著,考虑与EPO、RBC、Hb、HCT的升高有关;低氧后运动,血液RBC、Hb、HCT值显著下降,说明低氧刺激、运动强度过大,而使机体有氧能力下降.

  • 标签: 高住低练 力竭运动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EPO
  • 简介:采用投喂和组织学方法,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C对金鲫头和脾脏免疫细胞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维生素C1400mg·kg-1饲料和2800mg·kg-1饲料的剂量投喂金鲫6周后,与对照组相比,金鲫头和脾脏的细胞总数、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和黑色素巨噬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加,差异显著.该研究证明维生素C对金鲫头和脾脏免疫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 标签: 维生素C 头肾 脾脏 免疫细胞 金鲫
  • 简介:摘要总结22例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损害患者的护理。护理要点为密切监测病情,积极预防感染和药物不良反应,定期随访。患者呼吸系统改善明显,20%患者血肌酐明显下降,肌肉关节疼痛症状得到缓解;其中4例发展至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其余患者病情好转或趋于稳定,定期门诊随访,无死亡病例。

  • 标签: 血管炎 肾损害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测试男子30km跑后血清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尿蛋白及其组份的变化,探讨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运动性肾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参加2011年全国绿道长跑挑战赛30km的男子10名,分别于运动前、后采集肘静脉血(即刻)和尿液(运动后15min)进行血乳酸、血清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尿总蛋白及白蛋白、β2-MG含量的测定。结果:男子30km跑后,较运动前相比,尿总蛋白、白蛋白具有非常显著性增加(P〈0.01),β2-MG、Alb/β2-MG比值呈显著性增加(P〈0.05);血乳酸、血清素具有极显著性升高(P〈0.01),血管紧张素Ⅱ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醛固酮有所升高,但无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30km跑致肾功能暂时性异常,血清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应激显著,其在一定程度上参与运动性蛋白尿的生成。

  • 标签: 30km跑 肾素 血管紧张素Ⅱ 醛固酮 尿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