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图分类号R6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81-02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的危险因素及有效预防护理措施。方法分析30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下肢静脉的危险因素,针对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采取基础,机械,药物等综合预防措施积极干预。结果31例中2例患者术后24h出现小腿及足踝轻度肿胀,经多普勒(Doppler)超声检查证实为腓肠肌静脉丛内血栓(远端血栓)。29例均未发生下肢静脉。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针对危险因素及综合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预防下肢静脉形成

  • 标签: 膝关节 人工关节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对术后静脉的预防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记录两组下肢静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静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股静脉流峰速度、平均速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在膝关节置换手术患者中能够降低静脉发生率,加大静脉液回流速度,提升临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患者静脉的疗效。方法取120例骨科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患者在静脉发生率和医疗费用明显低于常规组,而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应用护理干预对预防骨科术后患者静脉的临床效果非常肯定。

  • 标签: 护理干预 预防 骨科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院外科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对下肢静脉(DVT)形成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护理人员DVT的预防及护理水平,降低DVT的发生率及病死率。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法评估我院外科全体护理人员对下肢静脉(DVT)知识的自评及实际掌握情况。结果自评结果及实际掌握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5),经单因素方差分析,自变量职称、学历均对因变量DVT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调查反映了护理人员对DVT的认知有待改善,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加强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

  • 标签: 外科护士 深静脉血栓 认知 现状调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预防脊柱外伤及术后患者静脉的护理策略。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20例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照随机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形成静脉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形成静脉的发生率为11.7%,观察组患者形成静脉的发生率为1.7%,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1.7%,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8.3%,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脊柱外伤及脊柱手术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静脉形成,为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脊柱外伤 脊柱手术 深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下肢骨科手术静脉患者的西医治疗临床分析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接受治疗的100例下肢骨科手术静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随机将10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5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西医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5%,远高于对照组的86.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医治疗下肢骨科手术静脉,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西医 下肢骨科手术 静脉血栓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与复发性静脉的关系。方法选择215位复发性静脉栓患者,分第一次静脉复发(第一组)和静脉复发两次及以上(第二组)两组病人。结合患者的性别和年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含量与静脉复发的比值比。结果结合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含量,无论从整体上还是区别年龄段,第一组和第二组病人的高同型半胱氨酸频率无显著差别。结论静脉复发的发生比值比与病人血清中的半胱氨酸浓度、性别和年龄无关。

  • 标签: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高同型半胱氨酸 比值比 深静脉血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静脉中的效果。方法选自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脑卒中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2组,每组各60例。给两组脑卒中患者都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再联合循证护理,统计患者发生静脉的概率,测评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并发静脉的概率为1.67%,低于对照组的概率10.00%;观察组脑卒中患者的总满意程度是93.33%,高于对照组的总满意程度73.33%(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患者并发静脉,还能获得患者对护理较高的满意程度评价。

  • 标签: 循证护理 预防 脑卒中 深静脉血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是脾切除后一种少见并发症,,总结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的患者的护理。目的积累脾切除术后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特级护理,记录患者临床病情变化所对应的护理工作。

  • 标签: 脾切除 肠系膜静脉血栓 术后护理
  • 作者: 吴水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吴水平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湖北430077作者简介:吴水平,男,1976年11-1,主治医师,专业:介入放射学.工作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介入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在介入治疗静脉中的远期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静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在2011年5月至2014年6月期间,共80例,按照数字抽签法将这80例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共41例,一组为对照组共3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内科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经静脉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之后行静脉介入治疗,并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对比其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显效患者21例,无效患者4例,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有显效患者14例,无效患者12例(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置下腔静脉过滤器在介入治疗静脉中具有显著的远期疗效.关键词下腔静脉过滤器;介入治疗;静脉;疗效中图分类号R54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13-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腿肌间静脉扩张对小腿肌间静脉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92条小腿肌间静脉扩张患者及200例正常体检者进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小腿肌间静脉有无扩张及血栓形成,并测量其内径(D)及血流速(V)。结果192条小腿肌间静脉扩张的患者中,发生小腿肌间静脉者42条;而小腿肌间静脉扩张者暂未发生血栓者150条,管径较正常者显著增大,而流速较正常者显著减低,扩张静脉管腔越大,其管腔内流速越低。结论小腿肌间静脉扩张与肌间静脉是有关系的。

  • 标签: 彩色多普勒 小腿肌间静脉 血栓形成
  • 简介:摘要探讨预防高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形成的护理方法。对1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预防下肢静脉形成所采取的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采用合理体位、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进行总结。12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静脉形成。术前充分准备、术后采用合理体位、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早期活动和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可以显著减少下肢静脉形成的发生。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联合下肢静脉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4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采用心脏超声联合下肢静脉超声对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检查。结果通过心脏超声联合下肢静脉超声对46例肺血栓栓塞症患者进行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病症,有利于患者及早的接受治疗,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结论肺血栓栓塞症患者应用心脏超声联合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病症,从而进一步确诊。有利于临床上对肺栓塞患者尽早预防,尽早明确诊断并实施治疗,同时做出有效的疗效评估和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脏超声 下肢深静脉超声 肺血栓栓塞症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低分子肝素钠和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静脉形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74例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静脉形成患者,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华法林维持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钠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在法率为8.11%,显著低于对照组27.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消化系恶性肿瘤合并静脉形成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栓复发率。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钠 华法林 消化系恶性肿瘤 深静脉血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2例颅内静脉血栓患者的诊断方法及临床特点做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在经过治疗后死亡1例,重残1例,完全恢复10例。结论针对出现颅内静脉血栓常见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患者,应及时给予头部CT和MRI+MRV检查,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作为颅内静脉血栓临床治疗的有效方式,值得推广。

  • 标签: 颅内静脉窦血栓临床特点 抗凝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000例妇科手术后患者的护理,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在妇科术后患者中的使用及对患者双下肢静脉的预防的护理。方法对1000例妇科手术患者进行全面的观察与护理,记录发生术后并发症的患者例数。结果1000例患者住院6-14天,平均住院日7天.患者均按时出院。结论静脉栓塞的预防是一个国际患者安全问题1.对妇科术后患者及时进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治疗后能有效预防术后下肢静脉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临床上通过对住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进行干预和指导患者配合做适度的活动,经过观察评估,总结出间歇性充气加压对术后患者静脉预防的有效性,现总结出护理体会如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