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促进监测中成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方法通过检索近几年“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相关文献,对国内中成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监测现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近年来中成药不良反应增多,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明显增加,各级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应加强对中成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监测。

  • 标签: 中成药 药品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成药中阿司匹林的薄层鉴定方法。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集的100种中成药,均采取薄层鉴定技术,评估中成药内阿司匹林含量。结果:通过对100种中成药的鉴定,可知各薄层板处均未存在和阿司匹林Rf值相同的斑点,可判定待测药品中无阿司匹林成分。结论:针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薄层鉴定技术使用,可在短期内鉴定是否含有阿司匹林成分,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准确性高等优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清热解毒 中成药 阿司匹林 薄层鉴定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每个月随机抽查1000张中成药处方,进行合理性和规范性的相关点评。结语希望医生开具处方在考虑疗效的同时,也应注意规避医疗危险,在中成药功效和不良反应之间找到最佳的切入点,才能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中成药,才能促进我国传统医药的发展。

  • 标签: 门诊西药房 中成药处方 处方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热解毒中成药中阿司匹林的薄层鉴定方法。方法:抽取本院2018年4月-2020年5月时段内收集的100种中成药,均采取薄层鉴定技术,评估中成药内阿司匹林含量。结果:通过对100种中成药的鉴定,可知各薄层板处均未存在和阿司匹林Rf值相同的斑点,可判定待测药品中无阿司匹林成分。结论:针对清热解毒类中成药,薄层鉴定技术使用,可在短期内鉴定是否含有阿司匹林成分,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准确性高等优势,应引起重视。

  • 标签: 清热解毒 中成药 阿司匹林 薄层鉴定技术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临床上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使用现状,对其存在的不合理现象予以把控,再通过针对性措施的施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的出现,提高活血化瘀类中成药的规范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提升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成药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科中成药使用情况,为用药管理提供依据。方法:研究对象为医院2019年1月~2020年3月期间接诊的80例儿童,共有240张处方,对处方用药特点及用药合理性予以分析。结果:儿科中成药中主要包括金莲花颗粒,蒲地蓝口服液,小儿豉翘清热颗粒,小儿消食颗粒,炎宁颗粒,银黄胶囊,小儿肺咳颗粒,复方鱼腥草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小儿宝泰康颗粒,其中220张处方用药合理(91.67%)。结论:医院儿科中成药种类较多,且用药基本合理,但需进一步加强儿童中成药用药管理,增强儿童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儿科用药 中成药 使用情况 用药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临床在使用中成药时必须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注意事项、药物相互作用等规范使用,不可无依据无原则使用。功能主治药品说明书的核心部分,是选择中成药的唯一准则,是使用中成药的循证依据。深入处方点评工作,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根本措施,我们在门诊处方点评中,发现了一些不合理使用中成药的问题,本文对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用药建议,以提请大家加强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管理。

  • 标签: 处方点评 主治功能 循证依据 应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成药处方点评在中药调剂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搜集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对我中心中药房开具的中成药处方共128例作为点评前,同期另抽取128例中成药处方128例作为点评后。评估与比对两组中成药处方点评前、后的在中药调剂中出现的不良事件及临床有效性。结果实验组实施点评后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9(7.03)%、总有效率为12(96.09)%,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点评前不良事件发生率的28(21.87)%、总有效率的112(87.50)%,点评前后,差距显著,(P<0.05),结论实施中成药处方点评对于促进中药调剂中的合理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中成药 处方点评 中药调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90%左右由病毒引起,细菌感染常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目的讨论中成药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轻症病人以口服板蓝根颗粒、复方感冒灵及对症治疗为主。有中度发热的病人,可肌内注射利巴韦林(病毒唑)或双黄连注射液。合并细菌感染者,口服复方新诺明或肌注青霉素治疗。

  • 标签: 中成药 治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选取 2016年 1月 ~2018年 12月我院 119例中成药不良反应患者,分析患者不良反应报告。 结果: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临床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加高,是引起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会对患者的心脏、脑、肾脏等器官造成功能异常影响,因此高血压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高血压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规治疗为西医药物治疗,但是中成药治疗高血压在控制病情和促进患者预后的方便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发挥降压效果的同时,还能改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病率,提高高血压疾病的预后,降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成药 高血压 防治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某三甲医院口腔科中成药使用现状与合理性,为中成药在临床的规范使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某三甲医院2018~2020年口腔科随机抽取600张含中成药的处方进行用药现状和合理性分析。结果:纳入处方的溶液剂占20.5%,颗粒剂占19.8%,胶囊剂占18.7%,片剂占16.2%,外用剂占8.8%。药物联用方面,单种中成药占86.0%,两种中成药占13.7%,3种中成药及以上占0.3%,中成药与西药联用为63.7%。中成药中康复新液占20.7%,血府逐瘀片占16.3%,清开灵颗粒占12.2%,口炎清颗粒占11%,黄连上清胶囊占8.8%,致康胶囊占5.3%,外用溃疡散占5.2%,白芍总苷胶囊占4%。有28张不合理用药处方,占4.7%。结论:口腔科中成药使用仍存在一定不合理现象,应采取多环节监督和控制措施,规范中成药的使用,以促进患者健康。

  • 标签: 口腔科 中成药 使用情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中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的制造方式也在不断改变和完善。在现代化进程中,传统中药制剂所采用的连续生产技术已不能满足现在市场要求,尤其是药品质量标准的不断更新。对此,为进一步提高中药的整体生产水平,本文对中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进行简要分析。

  • 标签: 中药 制造技术 现代化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