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成药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近远期效果。方法2型糖尿病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注射双相门冬胰岛素30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成药左归双降方口服,两组都治疗1个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都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治疗后治疗组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7.5%,而对照组为87.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成药联合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有助于降低近期血糖水平,提高远期治疗疗效,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中成药 胰岛素 糖尿病 近远期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的使用情况。方法调查我院2013-2014年中成药的使用情况并采用DDDs分析方法和药物经济学方法,分析中成药的销售金额,日用金额,DDDs和DUI。结果大部分中成药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我院中成药的使用比较合理,临床用药正向着安全,有效,价廉的方向发展。

  • 标签: 中成药 用药频度 限定日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细过滤输液器用于中成药物所致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4例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和普通输液器输注中成药物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9%和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静脉输入中成药物使用精细过滤输液器可有效缓解局部血管疼痛程度,预防局部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炎 中成药物 精细过滤输液器
  • 简介:本文以咽喉中成药零售市场竞争态势分析为例,阐述了近年来中成药零售市场的重要变化:医院用药对零售市场的影响日益凸显,学术推广不仅在深刻地影响着医院市场,同样在深刻地影响着零售市场,零售市场主流营销模式已经从传统广告为主转变到以学术推广为主。

  • 标签: 学术推广 咽喉中成药 零售市场 竞争态势 营销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在输注中成药时加用一次性精密过滤器,观察引起输液疼痛、静脉炎和其它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中成药输液治疗的骨伤科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普通输液器和加用一次性精密过滤器,对比发生输液疼痛、静脉炎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比例及程度。结果输注中成药时加用一次性精密过滤器治,其输液疼痛、静脉炎及其它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程度明显降低。结论输注中成药加用精密过滤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输注 中成药 精密过滤器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常用中成药进行合理评估,为规范使用中成药提出管理对策。方法:从医院2019-2020年妇产的中药处方中随机抽取2000张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常见中成药使用情况、不同剂型中成药不合理性使用情况、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抽取的中成药处方,用量前15位为:鲜益母胶囊、新生化颗粒剂、八珍胶囊、桂枝茯苓胶囊、归芍调经片、康妇炎胶囊、康妇消炎栓、芪胶升白胶囊、乌鸡白凤丸、散结镇痛胶囊、补中益气颗粒、生乳汁、小金胶囊、妇科千金片、金鸡胶囊。不合理使用比例为5.8%,各药物剂型分别为:胶囊(6.1%)、颗粒(6.5%)、片剂(4.8%)、丸剂(5.5%)、其他(5.2%)。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比例为3.1%,均为轻症,以消化系统发生比例最高。结论:鲜益母胶囊等中成药在妇产科中使用量大,中成药在妇科中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从提高医务人员辨证施治、加强中成药使用的监督等方面进一步规范中成药的使用。

  • 标签: 中成药 妇产科 合理性评估 鲜益母胶囊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与发生的因素。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4年10月就诊于我院且出现中成药不良反应的63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此类不良反应的临床以及诱发因素。结果对于中成药不良反应,全身过敏24.6%(107/638)和皮肤受损23.2%(148/638)是两种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中成药不良反应更容易出现在61~80岁这一年龄段(39.6%,253/638);在中成药中,注射剂(76.6%,489/638)最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结论中成药不良反应的临床特征集中在全身过敏以及皮肤受损两大方面;诱发因素众多,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和药品类型等。

  • 标签: 中成药 不良反应 临床特征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200份中成药说明书内容的完整性。方法收集我院使用的中成药说明书200份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依据《药品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研究说明书所包含的项目、内容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结果200份说明书中,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间作用、禁忌无实质内容率分别为76%、26%、36.5%、66.0%;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间作用、禁忌有实质内容率分别为24.0%、73.0%、1.0%、34.5%;不良反应、注意事项、药物间作用、禁忌急救举措标示率分别为2.5%、14.0%、0.0%、0.0%。结论中成药说明书包含的内容存在严重的缺失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引起重视,并加强监管力度。

  • 标签: 中成药 说明书内容 调查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确定几种含人参皂苷成分的中成药与常用输液配伍后不同时间段内的稳定性,最佳的输注时间和配液、输注方式.方法:将参麦注射液、艾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康艾注射液这4种合人参皂苷成分中成药制剂与常见输液配伍,监测0-4h内的性状、pH值、微粒数及吸光度.结果:几种含人参皂苷成分中成药与常见输液配伍后0-4h的性状稳定,液体澄清;吸光度和pH值波动范围小;微粒数在0-2h内波动较大,且部分大于国家标准,2-4h微粒值相对趋于稳定,基本低于国家标准.结论:几种含人参皂苷成分的中成药与常用输液配伍后静置1h左右输注更安全有效,配液时宜缓慢注入药液,减少泡沫的产生.

  • 标签: 人参皂苷 中药注射剂 稳定性 输液管理
  • 简介:由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领衔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荣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该项成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被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重大新药创制”专项,并列入了生物产业发展规划和医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 标签: 二次开发 中成药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中医科学院 国家科技进步奖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摘要中成药六味地黄丸使用的原则主要是准确的辨证,即肾阴不足或肝肾阴虚。这是合理使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前提。六味地黄丸使用的第二个原则是“异病同治”。即用中成药六味地黄丸治疗临床多种病症。但中成药之间配伍一般多为加法,但实际上基本方相同的六味地黄丸系列即可实施加法也可实现减法配伍。本文从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的辨证运用,配伍加减、合并用药等方面,浅谈中成药六味地黄丸系列的临床加减应用。

  • 标签: 中成药 六味地黄丸 辨证 加减 配伍 临床应用
  • 简介:感染性疾病治疗全球以西药为主,中国中西药并用。近年来,中成药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使用比例明显上升,但目前研究难以对其分类和与同类西药对接。对感染性疾病治疗相关的46种中成药说明书的研究发现,说明书科学性和规范性欠缺。另以"清开灵"和"感染"为主题词检索发现,上市后临床研究质量较低,清开灵联合用药超过5成,近7成与西药合用。未来研究需要寻找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优势中成药品种,并提高临床研究方法学质量和论文报告质量,从而规范和指导中成药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合理使用。

  • 标签: 感染性疾病 中成药 上市后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中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10月~2020年9月收治的62例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参照组患者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实验组需药师加入,开展药物服务,对比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以及医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 对比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实验组不合理使用率为12.90%,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对比医患纠纷发生情况,实验组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在医院中成药合理使用的干预中通过药师开展药学服务,能够减少不合理使用情况的出现和医患纠纷,提升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药学服务 中成药合理使用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开具的中药处方,探究其中不合理用药原因及用药纠纷发生情况。结果发现我院所开处方中剂型与给药途径均相同,无重复用药情况出现,用法与用量正常,用药合理,无用药纠纷发生。结论加强中药处方点评对处方工作,降低药理作用、配伍关系、药用剂量和疗程等不合理使用的发生率,提升医院用药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处方点评 合理用药 实际作用
  • 简介: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药物治疗目前以抑酸剂和促胃肠动力药为主,包括中成药在内的中药也是FD重要的治疗药物。然而,西医医师使用中成药治疗FD时多数未依据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来选择药物。本指南经多位全国FD中西医专家讨论,制定了以西医医师能理解的主要症状为基础的FD的辨证方法,以及如何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中成药,并进行了全国多中心的临床验证,旨在促进临床西医医师能在辨证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中成药治疗FD。

  • 标签: 中成药 辨证 功能性消化不良 西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