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国家动物防疫水平的不断提升,畜禽疫病监测实验室工作在各级动物防疫部门迅速开展起来,监测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血清,采血是获取血清的主要技术手段。

  • 标签: 畜禽 病情监测 采血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机采血小板报废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对2013-2014年间所有经检测不合格的机采血小板进行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统计分析。结果机采血小板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阳性率在2013年分别为61.87%、23.02%、11.51%、1.08%、2.52%;在2014年分别为58.87%、21.21%、9.09%、3.03%、7.7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改善试剂及检测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机采血小板的不合格率。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报废 原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静脉采集血液标本是临床护理及检验工作中常用的操作之一。目前大多数临床采用的方法是针头先进入皮肤,探刺血管再抽吸,达需要量拔出。这种方法往往穿刺或深或浅。抽吸时不见回血再重新探刺血管,这样会使患者感到紧张及疼痛。另外在拔出时往往会带有血液,容易污染患者的穿刺部位的皮肤、操作者的手及试管外壁,易造成血液传播疾病的感染。在多年的工作实践

  • 标签: 静脉采血 疼痛 标本污染 检验医学
  • 简介:明确规定,血站每次采集的献血者血液量一般为200ml.但在实际的采血操作中,由于受献血反应,采血失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血量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采血量不足可引起抗凝剂与血液比例失调,用于临床易引起输血反应.因此,为保证献血工作的顺利开展及临床用血的安全性,笔者对200ml以下血量的采集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并探讨其原因及防治措施.

  • 标签: 采血量 原因 防治 抗凝剂 血液 输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把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采血室护理中,探讨其对服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来我院门诊采取的病人90例,并随机平均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取普通抽血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者护理后的疗效。结果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的研究组病人在采血成功率、血标本合格率和病人满意度均明显优于给予普通护理措施的对照组病人。结论在采血室工作中采取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提高采血成功率和标本合格率及病人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采血室 优质护理服务 普通护理服务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血站是当前无偿献血采血的主要场所,采血护理又是血站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如何在让无偿献血者满意的同时,保证采集血液的质量,是其质量管理的核心问题。为了防范采血护理安全隐患,提高采血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笔者总结出一套采血护理的质量管理办法,实际操作中收效显著。

  • 标签: 采血护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在我血站进行采血的的献血者82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对比分析两组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血液报废率。结果给予优质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8%,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4.3%,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报废率为1.5%,对照组血液报废率为4.2%,观察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血液报废率,使血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血站 采血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76-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受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输血达不到“零风险”,因不同原因导制输注血小板反应可能性的客观存在,为减少或避免血小板反应,临床护理工作者必须掌握正确的输注方法。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采血小板献血反应的原因、程度、处置措施,并根据反应的程度有针对性的预防与观察,保证无偿捐献机采血小板者献血过程的安全。方法2009年使用MCS+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217人次,对发生献血反应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和随访。结果发生献血反应19例,献血反应率8.76%。轻度18例,占献血反应的94.74%,重度1例,占献血反应的5.26%。结论成分献血中机采血小板的献血反应主要是轻度,重度较为少见且危重,应引起特别注意。对于机采献血者应进行严格筛检,以预防和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机采血小板 献血反应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血护士的职业风险及防护措施。方法本文随机抽取63名采血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采血护士的防护方法将其划分成观察组(33名)和对照组(30名)两个组别,分别为其提供常规防护和职业风险防护方法。观察职业风险发生率和感染率。结果观察组黏膜、破损皮肤暴露风险发生率3.03%、针尖刺伤风险0,均少于对照组黏膜、破损皮肤暴露风险发生率20.00%、针尖刺伤风险发生率23.3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感染发生,对照组1例感染HCV。结论职业风险防护措施的应用可有效降低采血护士的职业风险发生率和感染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采血护士 职业风险 防护
  • 简介:为保证军队卫生战备、突发事件用血,全军各采供血机构相继开展了采血工作,一个覆盖面广、管理严格的采供血网络在全军建立起来.血液从采集到临床输用,涉及多个环节、多个流程,影响因素众多,输血风险的客观存在更加强化了血液质量的重要性.

  • 标签: 采供血机构 卫生战备 突发事件 采血工作 供血网络 血液质量
  • 简介:摘要静脉采血结束后,立即用消毒干棉签按压穿刺部位,需在针眼及向上1~2cm处纵向按压3~5min止血,不能搓揉,以防止造成皮下血肿,24h内保持穿刺手臂清洁干燥,3~5天避免接触水。采血后按压时间要充分,因个体差异,每个人的凝血功能不同,凝血功能差的患者需要延长按压时间。所以,当皮肤表面看似未出血就马上停止按压,可能造成未完全止血,而使血液渗至皮下造成青淤。若有出血倾向,更要延长按压时间。若局部已经出现青淤,24小时后可用热毛巾湿敷,以促进淤血吸收。

  • 标签: 医用瓶口贴 静脉采血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血气分析采血技术护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采集的56例动脉血标本,其中包括38例男性,18例女性,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以后,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以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其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衰竭 临床指导
  • 简介:[摘要]血气分析是重症监护室检查的重要依据,而动脉采血是血气分析的重要措施,如何提高动脉采血成功率,减轻护理工作量,提升护理质量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 标签: []血气分析 动脉采血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站采血护士的职业危害与安全防护现状,并探讨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通过对血站工作流程特点的观察和日常质量管理制度,了解血站采血护士职业危害和安全防护应对措施。结果噪音、空气消毒、化学因素、针头刺伤、接触血液和接触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和心理因素都是血站采血护士常见的职业危害。血站采血护士应提高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从而预防职业危害。结论加强采血人员的职业风险防护管理,加强职业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各项控感规程,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不足及时改进,采血人员也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这样将会进一步降低采血人员感染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风险,才能更好地为献血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 标签: 采血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本文目的在于通过对2014年本站单采血浆过程中,所发生的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分析,试图探索引发不同不良反应的可能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和有效应对这些不良反应奠定理论基础。结果发现不良反应绝大多数为低血容量、低血钙或两者的合并症。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是否为新供浆者、年龄相关,新供浆员40岁以上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高于40岁及以下者。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