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麻醉过程中护理配合的实践经验。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9例,实验组行手术室护理配合,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5.74±5.65)min,优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39/39),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麻醉护理配合手术时间缩短,满意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过程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膝关节置换辅助系统,模拟出患处组织及假体三维结构,辅助医护人员制定手术方案。方法:系统采用网络分层与.NET开发技术,以开源图像软件开发包ITK及VTK为綦础,模拟患处三维结构并进行定量测量,估算出患处与假体空间位置,为临床提供辅助决策信息。结果:系统在手术过程中显示出组织及假体位置、距离等信息,为膝关节置换操作者提供了辅助信息,也为医患沟通及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结论:该系统既可助于改进膝关节假体的设计,使其更符合膝关节复杂的形态学,从而减少假体一骨界面的松动发生率,又可有助于了解手术进程并直观掌握组织与假体材料之间的位置,及时制定或修改手术方案。[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辅助治疗;计算机软件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系统 计算机辅助 设计 膝关节假体 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TAVR)是一项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新型微创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存在高危、中危风险或手术禁忌证的患者。本文总结了目前TAVR的植入路径、围术期影像学检查、TAVR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展。植入路径主要包括经股动脉、经心尖路径、经主动脉等。超声和多层螺旋CT是围术期的主要影像学依据。34mmEvolutR瓣膜和Sapien3瓣膜的新型设计,明显减少了瓣周漏的发生,并为髂血管异常的患者实施TAVR提供了可能。JenaValve获准应用于治疗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拓宽了TAVR的适应证。最后对TAVR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主动脉瓣 主动脉瓣狭窄 人工心脏瓣膜 起搏器 微创外科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的价值。方法:本次研究样本共抽取髋关节置换患者60例,时间为2018年4月-2021年2月期间,依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所有患者划分研究及参照两组,分别为研究组患者30例、参照组患者3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按照临床路径表制订的要求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总结并评价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Harri评分(90.9±3.6)和barthel指数(91.4±3.8)明显高于参照组,统计学软件检验对数据进行检验差异明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骨痂出现所用时间(30.2±±4.8)d以及肿胀消退所用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中的麻醉护理方法,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结合研究课题从本院近两年收治的患者当中选出40例进行临床研究,根据平分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小组划分,其中20例纳入常规组,剩余20例纳入优质组,两组组名体现了差异性的护理方式。结果:从各项手术指标的对比情况来看(术中出血量、麻醉时间、手术时间),优质组的护理优势更为显著;从患者满意度调查情况来看,优质组的护理效益更大。结论:对于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来说,在对其进行麻醉的过程中,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成效,不仅能够起到优化手术指标的作用,而且还能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更为满意,进一步落实了人性化护理的基本要求。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麻醉护理配合效果及价值。方法:以回顾性方式展开该研究,研究时段控制在2022年7月-2023年5月,取我院30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随机取样法对其进行分组处理(每组纳入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展开麻醉护理配合模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的创伤性较大,而围术期给予麻醉护理配合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并推广。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手术 老年患者 麻醉护理配合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护理配合方式在老年髋关节置换中的效用价值。方法:此次实验共选取136例老年患者,均行髋关节置换治疗,根据护理模式的区别进行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加强麻醉护理的观察组各68例患者,对两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实验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苏醒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并且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加强麻醉护理配合可有效缩短手术及苏醒时间,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尽快康复,相比常规组患者满意度更高。

  • 标签: 老年患者 髋关节置换手术 麻醉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我院采用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对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疼痛程度、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从本院收治的内侧胫股关节炎患者中抽取出8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中行单髁置换的44例作为研究组,另行全膝关节置换的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各指标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优良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明显并发症;相较于治疗后的对照组,研究组VAS评分更低、HSS评分更高(P<0.05),各手术指标更优(P<0.05)。结论:单髁置换与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内侧胫股关节炎的疗效相当,但前者更有利于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单髁置换手术 全膝关节置换手术 内侧胫股关节炎 疼痛程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瓣膜置换术后护理。方法配合患者的手术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在后天性心血管疾病当中,瓣膜心脏病是成人主要的后天性心脏病之一。做好瓣膜置换手术期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瓣膜置换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方案应用于CPB下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入组因心脏瓣膜病择期行CPB下瓣膜成形或置换的老年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ERAS组(22例)和对照组(28例),ERAS组患者接受ERAS方案进行围手术期管理,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术后红细胞悬液用量、术后Hb、术后首次通便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以及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和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RAS组患者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术后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均较短,其中ICU停留时间、术后气管导管带管时间、苏醒时间、术后首次通便时间和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舒芬太尼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红细胞悬液用量、术后Hb、术后VAS评分、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RAS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实施CPB手术的老年心脏瓣膜手术患者。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加速康复外科 术后康复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心外科2012年11月~2015年11月期间,38例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方法,针对患者病情、手术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经手术后,38例患者均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其中25例显效,占65.79%;有效有11例患者,占28.95%;无效有2例患者,占5.26%,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同期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搭桥的临床效果较好,可行性较强,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 临床效果 心外科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冠心病合并瓣膜病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2019年01月~2020年12月期间,因冠心病合并瓣膜病而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电脑分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心脏瓣膜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分析在不同治疗干预下,两组患者临床数据(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心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脑钠肽)。结果: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后,实验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呼吸机通气时间等临床数据,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脑钠肽等心功能指标,均得到了显著效果,组间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脏瓣膜手术同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治疗后,改善了冠心病合并瓣膜病患者心功能以及临床数据,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冠心病合并瓣膜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人,对照组按骨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将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围手术期护理中,包括围手术期饮食指导,疼痛护理及康复训练。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满意度、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满意度、疼痛程度、关节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在膝关节置换中的应用,可使患者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改善患者住院体验,增加患者对抗疾病的信心,减轻疼痛,提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术 快速康复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室护理在人工单髁关节置换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患者60例(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随机分为手术室护理的观察组(30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0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改善好,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人工单髁关节置换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手术室护理 人工单髁关节置换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手术室护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54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将两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和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30min和术后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无缝隙手术室护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可有效预防术后感染发生,且可将手术所致应激反应减轻,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无缝隙手术室护理 髋关节置换手术 术后感染 应激反应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