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管理心脏瓣膜置换中的缝针,提高医护人员手术效率,防止异物残留,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总结2012年01月~2013年03月我院41例心脏瓣膜置换中器械护士对缝针的管理体会。结果减少了术中断针、丢针、找针现象,降低了术中缝针遗失率,杜绝了安全隐患。结论术中器械护士科学、规范、合理管理缝针,手术配合过程井然有序,增加医护合作的默契感和信任感,加快手术的进程,提高手术的质量。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缝针管理 新型排线板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成功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术前准备,手术技术及术后处理等。结果MVR157例,MVR+TVP12例,AVR9例,AVR+MVR22例(10例同时行TVP)。术后低心排综合征14例,肝素反跳5例,室性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2例,肾功能不全2例,反复室颤1例,快速房颤1例,顽固性右心衰1例。早期死亡4例,早期病死率为2%。结论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提高手术技术及改进心肌保护方法,可明显降低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

  • 标签: 心脏瓣膜疾病 心脏瓣膜 人工 体外循环 手术后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及临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04年~2012年期间收治的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216例出现肺部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脏瓣膜术后出现肺部并发症的42例患者中有气胸1例、胸腔积液7例、肺不张4例、肺水肿4例、肺部感染26例。术前心功能与术后肺部并发症有直接关联。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长≥24h的患者更易发生肺部并发症。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越长,则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越高。结论术前注重改善心功能、术中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规范使用呼吸机,是避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肺部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及注意事项。方法对本中心5例(6髋)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疗效进行回顾分析。5例患者,股骨颈骨折3例、股骨头坏死1例、髋骨关节炎1例,平均年龄42.8(18~57)岁。3例行全髋关节置换,2例行股骨头置换,采用HHS评分系统对髋关节疼痛、功能情况进行评价。另外,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近10年(2000~2012)公开发表的文献,同时配合手工检索已发表的骨科论文,并查阅相关文章所附的参考文献。对所纳入的文献研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随访时间平均26.8(8~45)个月,术后无病例死亡,6个髋关节均无感染及松动发生。HHS评分由术前平均24.6(4~62)分增加到术后平均84.8f80~90)分,患者对功能及关节的稳定性满意。共有10篇文献描述了终末期肾病长期透析患者关节置换手术方式、假体类型、围手术期处理、疗效及并发症等。结论本中心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的近期随访结果满意,结合文献研究,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适当的假体、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肾病专家协助.长期透析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结果。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肾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一种膝关节置换辅助系统,模拟出患处组织及假体三维结构,辅助医护人员制定手术方案。方法:系统采用网络分层与.NET开发技术,以开源图像软件开发包ITK及VTK为綦础,模拟患处三维结构并进行定量测量,估算出患处与假体空间位置,为临床提供辅助决策信息。结果:系统在手术过程中显示出组织及假体位置、距离等信息,为膝关节置换操作者提供了辅助信息,也为医患沟通及交流提供了新的方式。结论:该系统既可助于改进膝关节假体的设计,使其更符合膝关节复杂的形态学,从而减少假体一骨界面的松动发生率,又可有助于了解手术进程并直观掌握组织与假体材料之间的位置,及时制定或修改手术方案。[关键词】膝关节置换术;辅助治疗;计算机软件

  • 标签: 膝关节置换手术 手术系统 计算机辅助 设计 膝关节假体 膝关节置换术
  • 简介: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在老年患者膝、髋关节置换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膝、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EX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椎管内麻醉完成后,DEX组持续静脉输注DEX,速度为0.6μg/(kg·h),10min后持续输注速度改为0.2~0.4μg/(kg·h).对照组持续输注等容0.9%氯化钠.记录给药即刻(T0)、给药后10min(T1)、20min(T2)、30min(T3)、60min(T4)及术毕时(T5)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Ramsay镇静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麻醉期间两组循环、呼吸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内.DEX组T2~T4时Ramsay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本组T0时[(3.7±0.4)、(4.1±0.6)、(4.0±0.5)分比(2.1±0.2)、(2.5±0.3)、(2.2±0.4)分和(2.0±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X组T2~T4时血压、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EX在老年患者的椎管内麻醉手术中,有良好的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和充分的镇静作用,适合于在骨科老年患者关节置换中应用.

  • 标签: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右美托咪啶
  • 简介:目的:探索心脏瓣膜置换的汉族患者中华法林相关基因SNPs的分布。方法:人选2012年至2013年上海市在中山医院行心脏瓣膜置换后,需长期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的汉族患者110例.通过『蒯读文献筛选得到华法林相关基因及相应SNPs位点(CYP2C9rs1799853C/T、CYP2C9rsl057910A/C、VKORClrs9923231G/A、VKORClrs9934438C/T、CYP4F2rs2108622C/T、GGCXrsl2714145A/G、EPHXlrsl877724C/T、EPHXlrS2292566A/G、EPHXlrs4653436A/G)。使用直接测序法检测SNPs,采用Hardy-Weinbe职遗传平衡检验验证群体代表性。结果:CYP2C9基因rsl799853、rs1057910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45%、5.00%;VKORCl基因rs9923231、rs9934438等位基因频率均为91.36%;CYP4F2基因rs2108622等位基因频率为28.64%:GGCX基因rsl2714145等位基因频率为33.18%;EPHXl基因rs1877724、rs2292566和rs4653436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0.00%、24.55%、26-36%。结论:探索华法林相关基因CYP2C9、VKORCl、CYP4F2、GGCX、EPHXl的9个SNPs的频率在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人群中的分布.对建立和实施华法林个体化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华法林 单核苷酸多态性 心脏瓣膜置换 中国汉族人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124例应用拜仁司生物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经验及术后远期随访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应用拜仁司生物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124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24~72岁。有22人行二尖瓣置换+主动脉瓣置换术,共置换拜仁司生物瓣膜146枚;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1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47例。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院外随访1个月~7年,随访106例,随访率87%。4例术后5~6年内因非心血管病方面原因死亡,余随访患者定期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指数均有改善,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未发现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和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拜仁司生物瓣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近远期效果满意。

  • 标签: 拜仁司生物瓣膜瓣膜置换随访
  • 简介:摘要心脏瓣膜置换(开胸)手术创伤大,术后疼痛会使患者焦虑失眠、活动受限、功能恢复迟缓,甚至因伤口疼痛影响咳嗽排痰导致肺内感染,疼痛刺激引起的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应激反应还可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有效的术后镇痛可以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目前,采用药物控制术后疼痛是最常用的方法,典型的镇痛药物为阿片类、生物碱及其合成代用品;但也带来了呼吸抑制、呕吐等副作用。全麻复合局麻已成为当今外科手术的一种趋势。而其中盐酸罗哌卡因的应用日趋广泛。

  • 标签: 瓣膜置换术 镇痛 罗哌卡因
  • 简介:1例50岁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女性患者于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给予呋塞米、螺内酯、美托洛尔和胺碘酮对症治疗,并给予华法林和那屈肝素钙联合抗凝治疗。华法林由3.75mg·d-1增量至9.0mg·d-1,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始终维持1.03~1.25的较低水平,查甲状腺功能提示甲状腺功能减退,遂停用胺碘酮,并给予左甲状腺素钠后,继续抗凝治疗4天,复查INR2.20,华法林减量至4.5mg·d-1,并维持治疗。

  • 标签: 华法林 抗凝治疗 甲状腺功能减退 胺碘酮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部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和探讨,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部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部患者22例(35髋),9例患者为单侧髋,13例患者为双侧髋,所有患者均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其中22髋采用非骨水泥型假体,13髋采用骨水泥型假体,随访24个月~48个月,通过X射线结果观察患者的假体有无发生异位骨化、脱位以及松动等现象,并根据Harris评分标准评定患者的临床手术效果,手术前后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平均(30.64±4.87)个月,22例患者均表示髋关节的疼痛已经基本完全消失,无1例出现不良反应症状;通过X射线检查线片22例(35髋)患者关节均恢复良好,无感染、假体松动、移位、脱位、折断等现象;患者髋关节的活动度和Harris评分与手术前患者的数据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术后表现优良。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患者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在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部的临床手术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髋关节 强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帕瑞昔布(parecoxib,Par)超前镇痛及联合股神经阻滞用于人工表面膝关节置换术(TKA)镇痛的疗效,总结护理经验。方法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老年病人40例,ASA分级Ⅱ级,年龄58~75岁,体重55~86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单纯股神经阻滞组(FNB组,n=20)和股神经阻滞联合帕瑞昔布超前镇痛组(FNB-Pa组,n=20)。FNB组术毕时通过股神经阻滞导管注入0.25%罗哌卡因25ml镇痛,每8h给药1次,至术后48h;FNB-Pa组在术前1h、术后每24h分别肌肉注射帕瑞昔布40mg;股神经阻滞用药同FNB组,至术后48h。于术后12、24及48h时记录静态时VAS评分并记录有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2组镇痛方法均无药物不良反应,术前、术后凝血功能和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FNB-Pa组在术后24,48h的痛觉评分明显降低,与FN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神经阻滞结合帕瑞昔布超前镇痛能够提高镇痛效果,超前镇痛不影响凝血功能或肾功能,应用于TKA手术具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帕瑞昔布 超前镇痛 股神经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