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心脏介入治疗术后的护理和术后并发症预防的方法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100个做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以这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等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提供基本的常规护理,但对于护理组进行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结果护理组的术后并发症远低于对照组,同时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比不上护理组,从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这两组的差异比较是有意义的。结论术后护理与手术成功与否有着密切联系,术后护理不仅包括身体物理上的护理,更重要的是心理上的护理,要让患者放心治疗,做好护理,不仅会是患者的满意度增加,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机率。

  • 标签: 并发症 护理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人工心脏起搏(artificialcardiacpausing)是一种作为治疗由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心动过缓的最为有效的方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能发放电子脉冲信号刺激心脏,使之激动-收缩,并模拟心脏电活动和传导的功能达到治疗目的。

  • 标签: 人工心脏起搏 介入 心内
  • 简介:摘要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由于应激、血液稀释等易造成应激性高血糖、低血钾症,胰岛素强化治疗和高浓度补钾既可有效降糖、迅速纠正低血钾,又能满足心脏术后限制液体入量的要求;严密监测血糖、血清钾、血气分析、心电图及尿量是重要措施。

  • 标签: 心脏术后 应激性高血糖 低血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性猝死的相关危险因素,得出其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56例心脏性猝死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的临床表征、既往病史、猝死诱发因素、猝死时间、相关辅助检查和治疗结果。结果引发心脏病猝死的基础病因主要有冠心病、糖尿病以及高血压,其中冠心病者最多(46.4%)。患者死亡时间集中在冬春两季,以中午至凌晨多见。猝死前23例(41.1%)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16例(28.6%)患者出现心室率加快,血氧饱合度下降5例(8.9%),血压下降5例(8.9%),意识丧失7例(21.4%)。低钾患者49例,高钾7例。

  • 标签: 心脏性猝死 临床治疗 危险因素
  • 简介:国际心脏和肺移植学会(ISHLT)成立于1981年,成立之初只有15名心脏病和心脏外科医生,它是一个致力于通过移植、药物维持和创新疗法来提高对心脏和肺移植病人护理的多学科专业协会。该协会的目标是使心脏和肺移植及相关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建立联系。

  • 标签: 麻醉学术年会 监护 临床 新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资料分析,以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2月住院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辅助检查和治疗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常见,多有长期大量吸烟史;临床表现以发热、咳嗽、咳白粘痰、呼吸困难、肺部罗音、紫绀和浮肿为主,咳痰以白粘痰为主;常合并有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损害;死因主要为心力衰竭和呼吸衰竭。结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慢性病理过程的结果,病情复杂,常合并有多脏器功能改变。临床治疗应采取以抗感染、合理氧疗、加强营养和对症治疗为主的综合措施,机械通气治疗日益受到重视。戒烟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减少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病率和阻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前、术后护理要点。方法通过有效的术前心理护理、术后综合护理、及时预防并发症、指导进行功能锻炼。结果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并发症,术后患肢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髋关节活动满意。结论通过人工髋关节置换及术后护理使患肢功能障碍降低到最低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

  • 标签: 人工髋关节 置换 术前术后护理 康复功能锻炼
  • 简介:针对当前河南省开展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工作进行调研和分析发现,虽然这种模式使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在互惠互利、合作双赢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文章对教育主管部门、高校、中小学存在问题分别进行剖析,给出建立长效机制、规范管理、创新模式等新的思路,对进一步提高质量和实效性提出建议.

  • 标签: 顶岗实习 置换培训 调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CNP)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40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例患者实施临床路径,对照组20例患者实施传统的治疗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在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平均住院天数实验组为15.8天,对照组为25.2天;平均医疗费用实验组较对照组减少3049.33元;患者满意度实验组为97.5%,对照组为87.2%;对健康知识实验组掌握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用于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是一种较优的工作方法。

  • 标签: 临床路径 全髋关节置换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α1受体阻滞剂乌拉地尔与其他传统治疗方法对比,是否可以获得额外临床收益。方法选择老年女性患者46例,随机分为乌拉地尔组24例,乌拉地尔50~300μg/min,硝酸甘油组22例,硝酸甘油5~20μg/min,总给药时间48~140h,根据血压及心功能状况调整药物浓度。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3、7d观察血压、心率、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乌拉地尔组治疗后7d收缩压控制明显优于硝酸甘油组[(108.12±6.54)mmHgvs(116.36±11.09)mmHg,1mmHg=0.133kPa,P<0.05],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较硝酸甘油组明显下降[(2378.42±956.12)ng/Lvs(4546.14±457.73)ng/L,P<0.01]。结论在老年女性患者中,乌拉地尔较硝酸甘油在降低和稳定收缩压方面有更好的疗效。并且在减轻心脏后负荷及改善心功能方面都优于硝酸甘油。

  • 标签: 心力衰竭 硝酸甘油 休克 心源性 高血压 糖尿病
  • 简介:在炎热的夏季里.人们热得大,汗淋漓的时候会打开电风扇或开启空调,力争凉爽舒适些。那么,那些怕热的动物们.是怎样打发这酷热难熬的日子的呢?这你就不用费神了!原来,那些动物们会以其独特的方式来降温防暑:以求安全地度过炼狱般的酷夏季节。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流及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和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各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药物流产组完全流产8例(88.89%),不完全流产1例(11.11%),平均腹痛持续时间为(57.9±7.2)min,平均出血量(49.81±10.2)ml。无痛人流组完全流产9例(100%),平均腹痛持续时间(4.9±1.7)min,平均出血量(10.8±4.6)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流产,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高人流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药物流产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9月宫腔镜电切患者180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患者均顺利手术,未出现子宫穿孔、术后出血、气体栓塞等并发症,均对护理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进行宫腔镜术前术后完善的护理可以减少宫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宫腔镜 电切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进行分析。方法从2013年2月到2014年4月,选取我院收治的79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 标签: 老年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ICU护理人员对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工作的临床价值进行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期间收治的60例实施心脏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术前访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价值。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遵医行为结果要优于参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要高于参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即P<0.05。结论ICU护理人员对心脏手术患者实施术前访视工作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可以提高遵医行为,同时也改善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心脏手术 术前访视 ICU护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胎儿心脏异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产科从2008年12月开始对前来规律产检的孕妇常规进行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截止2013年12月,共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异常的胎儿50名。对所有这些孕妇和胎儿进行跟踪随访,比较实际诊断结果和超声检查结果的相符度。结果经统计,超声检查出的心脏异常的50例患儿中共有36例在妊娠18-24周查出,2例在妊娠10-12周查出,12例在妊娠32周以后检出;而实际诊断为先天性胎儿心脏异常者共53例,漏诊3例,总符合率为94.3%。结论产前超声对胎儿心脏异常的检出率较高,可以作为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的常规检查手段。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胎儿心脏异常 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脏早期康复护理对预防压疮的效果。方法对60例脑卒中后遗症伴心功能III—Ⅳ级患者,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和早期康复护理方案实施护理,进行效果比较。结果促进患者心功能的恢复,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增进血液循环,并能有效降低压疮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在临床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效果优于传统的护理方法。

  • 标签: 心脏早期康复护理 预防压疮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