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许倩倩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3-12-23
  • 机构:福建省福州市第一总院综合重症医学科  350004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综合ICU护理应用俯卧位通气后对患者的压力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情况。方法:为配合本次研究,将从我院在2021年02月-2023年02月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并利用电脑随机分配的形式,将其等分成两组,每组分配30例患者,分别命名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对于两组的患者都采用仰卧位和俯卧位通气的治疗方式,接着研究组实施ICU的综合护理方式,参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分析两组危重症患者出现的压力损伤率,以及各危重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态度。结果:在两种不同护理方案下,研究组危重症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率要低于参照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却高于参照组成员,而且经统计学SPSS22.0分析后,满足P<0.05。结论: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施综合ICU护理应用俯卧位通气后,有利于降低患者发生压力损伤的几率,值得在今后危重症护理中应用。

  • 标签: 综合ICU护理 俯卧位通气 急危重症患者 压力性损伤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藻酸盐凝胶结合凡士林纱布对单纯皮肤损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纳入对象60例,均为我院2022年9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单纯皮肤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凡士林纱布,观察组使用凡士林纱布+藻酸盐凝胶,对比两组恢复情况(创面愈合时间和瘢痕评分)、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疼痛情况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疼痛评分低于治疗前,舒适度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单纯皮肤损伤患者治疗中采用藻酸盐凝胶结合凡士林纱布方式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预防瘢痕的形成,促进损伤恢复,减轻患者疼痛,提升患者舒适度。

  • 标签: 藻酸盐凝胶 凡士林纱布 单纯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藻酸盐敷料联合透明敷料在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PICC导管相关皮肤损伤患者78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PICC导管消毒,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透明敷料,观察组患者则应用藻酸盐敷料联合透明敷料进行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皮肤损伤治疗总有效率(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71.79%),P

  • 标签: 藻酸盐敷料 透明敷料 PICC 皮肤损伤
  • 简介:摘要隆突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发生于浅表部位的局部侵袭的低级别肉瘤,复发率高,儿童罕见。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发生于手背部的儿童DFSP。患儿男,6岁。因发现右手背侧包块1年,进行增大3个月入院,超声示右手背皮下可见一大小约2.7 cm×2.1 cm×0.7 cm的低回声区。术后镜下观察,真皮内见短梭形瘤细胞弥漫浸润生长,核分裂象较多见,表达CD34和bcl-2。分子检测结果:荧光原位杂交检测示COL1A1-PDGFB融合基因伴基因拷贝数增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基因测序结果示COL1A1第38号外显子和PDGFB第2号外显子融合。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群式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急性应激损伤预防中的作用。方法:以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神经外科手术后返回病房的应激损伤高危患者为对照组(105例)。采用常规应激损伤护理方法,以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手术后返回病房的压力损伤高危患者为观察组(110例)。采用集群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干预,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应激损伤发生率和应激损伤分期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神经外科应激损伤高危患者实施基于集群护理的应激损伤预防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减少神经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应激损伤的发生。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神经外科手术 围术期 急性压力性损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预防长期卧床患者压力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7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压力损伤情况差别不大,护理后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压力损伤平均面积和受压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患者进行压力损伤的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受压程度和受压时间,降低患者产生压疮的风险,进而促进疾病尽快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长期卧床 压力性损伤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关节镜手术患者术中应用标准化护理路径对其预防压力损伤的干预效果展开有效探讨。方法 从我院2021年2月-2023年2月该时间段内抽取行关节镜手术患者92例,所有患者为自愿参与研究并取得患者同意公布其相关研究数据。我院按照抓阄形式进行分组,患者抓阄结果为1的46例患者设置为观察组,抓阄结果为2的同例数患者则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围术期标准化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措施下压力损伤情况以及患者对术中护理的满意度进行记录并按照该研究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差异性。结果 经数据统计后得知,观察组皮肤压力损伤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行关节镜手术患者围术期应用标准化护理路径可降低患者术中压力损伤的发生几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患者康复且提高生活质量,对术中出现压力损伤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值得实践。

  • 标签: 标准化护理路径 关节镜手术 压力性损伤 预防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护理方案在ICU压力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入选60例ICU压力损伤患者主要于2022年7月-2023年1月接受本身试验研究,以分层抽样法分组,将3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3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实施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护理。观察指标:压力损伤风险及愈合情况。结果:入科时两组压力损伤风险及愈合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研究组压力损伤风险减轻程度及愈合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护理方案在ICU压力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减轻患者压力损伤风险,促进损伤愈合。

  • 标签: ICU 压力性损伤 图像信息化评估联合结构化护理
  • 简介:【摘要】阐述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高风险压力损伤患者预防措施落实率的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从各个环节入手,提高高风险压力损伤患者预防措施的落实率;结果:品管圈活动明显提高了高风险压力损伤患者预防措施的落实率;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有效提高了高风险压力损伤患者预防措施的落实率。

  • 标签: 品管圈 压力性损伤高风险患者
  • 简介:摘要:球阀是油气输送系统中的关键控制部件,一方面起控制管道输送流程的功能,另一方面起紧急安全截断作用。我国成品油管道球阀内漏比较严重,并且球阀内漏处置手段有限,效果差,成本高,球阀内漏问题严重困扰和影响着正常的输油、输气生产。本文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成品油管道球阀内漏流场数值模拟计算,开展阀腔稳定压力与上下游密封圈损伤程度、损伤位置关系分析,开展阀腔压力与内漏量关系分析,阀腔压力上升率与阀腔中介质净流入量的线性关系。对降低球阀内漏失效概率,节约维护成本,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油管道 球阀 压力 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卧床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Braden压疮评分表导向的针对护理干预下,患者出现压力损伤的机率。方法:纳入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时间范围2022年6月份至2023年6月份,组别:参照组;实验组;每组40位患者。参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Braden压疮评分表导向的针对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的压疮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为长期卧床老年心力衰竭的患者提供Braden压疮评分表导向的针对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压疮的机率,护理满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广。

  • 标签: Braden压疮评分表 针对性护理干预 长期卧床 老年心力衰竭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现代皮肤病的研究细分越来越显著,皮肤病临床分型越来越多,探索越深,有时视野就越窄,整合皮肤性病学是研究深入后一定要整合起来。我国很多人患有各种皮肤病,皮肤性病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要遵循皮肤性病自身的规律,认真探索皮肤慢性炎皮肤病的发病机理、规律和诊治方法。要对皮肤病学作贡献,既要仰望皮肤病学的天空,也要足踏实地在基层医疗岗位撸起袖子加油干。现在我国大多数皮肤性病科医生在基层工作,做高端皮肤性病学研究的只是少数,只有扎实的皮肤病学基础才能有高端的皮肤病学成就。我国慢性炎皮肤病学研究团队比较多,研究机会和研究人员也比较多,现在是我国慢性炎皮肤病学发展的大好时期,提倡中西医并重,用整合皮肤性病学的模式去研究中草药治疗慢性炎皮肤病。

  • 标签: 整合皮肤性病学 中草药治疗 慢性炎性皮肤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白塞氏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皮肤黏膜损伤护理的临床效能。方法:2020年4月-2022年5月,将我院68例白塞氏病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3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规范化皮肤黏膜损伤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一般健康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精神健康评分指标,以及一般健康评分指标均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白塞氏病患者实施规范化皮肤黏膜损伤护理,能获取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白塞氏病患者 常规护理 规范化皮肤黏膜损伤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调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对皮肤细胞放射损伤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构建下调FABP5的慢病毒载体,将慢病毒感染人皮肤角质形成细胞(HaCaT)并检测转染效率。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下调FABP5组、单纯照射组、下调FABP5+照射组。予6 MV X射线照射后,CCK-8法测定细胞增殖活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放射敏感性,免疫印迹检测细胞中PARP1、γ-H2AX、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构建下调FABP5的HaCaT细胞,从RNA水平(t=25.14,P<0.05)和蛋白水平(t=20.06,P<0.05)验证均达到下调FABP5的目的。下调FABP5组细胞增殖(t=3.55、5.88、3.18,P<0.05)、迁移能力(t=15.44,P<0.05)显著减弱,其放射增敏比为0.782。下调FABP5+照射组细胞凋亡率较单纯照射组显著减少[(9.82±1.45)% vs.(22.05±6.71)%,t=3.08,P<0.05]。下调FABP5+照射组细胞的PARP1和γ-H2AX蛋白水平分别为0.04±0.04、0.11±0.06和0.26±0.11、0.22±0.07,均低于单纯照射组的0.21±0.10、0.52±0.22和0.57±0.06、0.43±0.02(t=2.83、3.07、4.50、5.33,P<0.05),而p-AKT蛋白水平高于单纯照射组(t=-16.24~3.02,P<0.05)。结论下调FABP5抑制皮肤细胞增殖、迁移,增强放射抵抗性,减少辐射诱导皮肤细胞凋亡和DNA损伤。这可能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来抑制皮肤细胞放射敏感性,为放射皮肤损伤防护提供一种新思路。

  • 标签: 皮肤 脂肪酸结合蛋白5 放射敏感性 辐射防护 PI3K/AKT信号通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采取风险预警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9月-2023年6月接收的危重症新生儿96例,采用随机的方式分为AAA组(48例)和BBB组(48例),AAA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BBB组给予风险预警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和皮肤损伤发生率。结果 BBB组新生儿的临床护理效果(97.87%)优于AAA组(87.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BB组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4.26%)低于AAA组(14.90%),P<0.05。结论 危重症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采用风险预警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能够减少医源性损伤的发生情况,改善新生儿的临床症状,预后良好。

  • 标签: 危重症 医源性皮肤 风险预警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癌痛-压力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对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整体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 便利选择2022年10月至2023年3月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缓和医学中心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患者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接受安宁疗护的癌痛患者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安宁疗护模式下癌痛-压力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干预后,对比患者癌痛评分(NRS)、医学应对方式自评(MCMQ)和及生命质量测定(QLQ-C30)。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NRS、MCMQ及QLQ-C30各项评分较入院时均有明显差异,观察组NRS、回避和屈服因子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面对因子及QLQ-C30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癌痛-压力损伤-免疫营养联合规范化管理应用在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中,能够提高其整体生存质量的影响,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癌痛 压力性损伤 免疫营养 规范化管理 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