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依据和谐社会建设对城市新型社区建设的要求,分析了城市新型社区居民参与的形式、参与的途径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和谐社会视角下城市新型社区居民参与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提出培育和增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培育和发展社区自治组织、扩展居民参与渠道、实现监督方式的多样化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社区自治的有效途径。

  • 标签: 和谐社会 城市新型社区 居民参与
  • 简介:高血压不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而且是其他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群生活方式和行为的改变,我国高血压的患病率逐年增长。据姜堰市2002年35-70岁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基线调查,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6.8%。从2002年4月份起,姜堰市疾控中心与卫生监督所联合在姜堰市社区随机抽取的5个镇(姜堰镇、顾高镇、娄庄镇、苏陈镇、张甸镇)中广泛开展高血压病健康促进工作,现将健康促进干预效果评价如下。

  • 标签: 社区 居民 高血压 健康促进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居民对药品分类知识和对安全合理用药的理解,从中发现不合理用药原因及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一方面通过在校学生在长沙市各大药房的实习机会,采取随机访谈式,进行访谈并当场记录结果进行分析。另一方面在学校周围社区展开调查问卷发放及回收分析。结果发现部分药店存在着药品陈列混乱,处方药销售不规范、居民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认识也不高。结论部分药房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社区居民对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认识也不高。建议加强对社区医师、药师指导用药,加大宣传力度,在居民中普及安全用药理念。

  • 标签: 处方药 非处方药 用药安全 认知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宣教对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选择连云港市某社区203例居民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观察组予健康宣教,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两组居民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进行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调查。结果干预前,两组居民卒中险因素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个月观察组居民的卒中危险因素知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健康宣教能提高社区居民卒中危险因素的知识水平。

  • 标签: 健康宣教 社区居民 卒中危险因素 知识水平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医院越来越受到医疗卫生行业的重视,为了给当下卫生院的发展提供更丰富的参考数据,本文采用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对6902名成年患者行调查,以了解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程度以及居住不同地区患者到社区卫生院就诊的情况。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就诊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京市玄武区居民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现状,提出适合我区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对策,为政府制定社区中医药卫生服务政策提供参考意见。方法现场调查法,收集玄武区居民对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数据,采用EXCEL、EpiData和SPSS13.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1.居民对中医药政策倾斜后愿意接受中医药服务和欢迎中医药服务进社区,但对于中医药的了解程度不高。2.老年人、文化程度较高、离退休居民比较喜欢选择中医药服务作为诊疗方式。3.居民患病后的首选诊疗方式是中西医结合4.玄武区居民最喜欢的社区中医药项目是中成药,但同时认为见效慢,不能救急是中药的最大缺点。

  • 标签: 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陀区白玉社区居民防盲治盲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居民的文化程度、年龄和区域等因素造成知晓率的差异性,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预防、早期干预和早期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性数据和背景资料。方法采用分层和单纯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社区居民进行抽样调查。结果防盲治盲总体知晓率均值达到60%以上,户籍人口基本知晓情况达到74.43%,外来流动人口基本知晓情况达到57.40%。本社区今年来眼防知识知晓率的目标已经基本达到市领导制定的预期目标户籍人口70%、流动人口40%。

  • 标签: 社区居民 防盲治盲 知晓率 调查分析
  • 简介:采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对广东省8个城市社区活动场地的周边居民与群众体育团体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群众体育团体在各区域有一定的影响,社区居民普遍认为群众体育团体对于周边社区居民的影响是积极的,丰富了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大多数社区居民愿意支持和参与;群众体育团体成员与居民交往比较密切频繁,没有发生过正面矛盾和冲突;周边各阶层居民与群众体育团体之间有利益冲突,但大部分没有形成矛盾;选择正面影响的远高于负面影响,完善群众体育团体的法律法规,规范群众体育团体活动的开展,是有关部门当务之急的工作,是消除负面影响的有效保障。

  • 标签: 群众体育 体育社团 城市居民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的社区治安问题成为了人民关注焦点,与治安问题相关的刑事案件发生率逐渐增多,已经成为了我国严峻的城市社会问题。城市社区治安管理主要指的是对某一区域内的社会治安问题进行的治理,即治安管理的主体利用司法机关、公安以及人民群众进行的管理活动,该活动能够有效促进社会有序健康发展,社区治安管理涉及的问题主要有生命财产问题以及社会秩序问题等。

  • 标签: 社区管理 居民安全意识 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期望及意愿。方法: 2019年 9月在东辛房社区选取 450名居民进行研究,为其介绍我社区家医师服务内容,发放调查问卷让其进行回答,问卷问题主要涉及服务期望、签约意愿。结果:服务期望上,多数居民期望与公立医院医生签约,签约金在 100元以上,期望有多发病诊治和预防,并上门服务,签约意愿上,高文化水平居民、城镇居民、城镇医疗保险、收入稳定者,签约意愿较高,均有显著差异( P< 0.05)。结论:如今多数居民对还是有较高签约意愿,但是主要是城镇居民和高文化水平居民,且对家医服务要求较高,后续阶段仍要重视服务内容的改进,并加强宣传,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

  • 标签: 社区居民 家庭医生 服务期望 签约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社区居民对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的服务需求和相关影响因素,进一步对社区预防保健工作进行指导。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入户分层次系统抽样的方法入户调查,调查社区居民的一般资料和公共卫生社区预防保健的需求情况。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居民需求性最高的三种预防保健需求是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和妇女更年期保健,需求率分别为89.06%、87.96%、87.50%。通过对社区居民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职业和年龄)、健康知识、慢性病患病等进行Logistic分析,主要影响居民需求的因素为慢性病患病情况和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论通过调查了解社区居民对预防保健服务需求情况,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从而可以合理地制定相应的措施,提高社区居民在个体化慢性病管理、体检和妇女更年期保健的健康知识,最大限度地满足社区居民需求。

  • 标签: 公共卫生 预防保健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在不断的提高 ,我国大量建设保障房社区,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建设选址偏远、公共服务设施滞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使部分保障房社区被认为是“贫民区”。这一现象不仅造成了整个社会范畴上对保障房社区的“污名化”,也使得保障房社区居民这类受益主体对其居住社区的认同降低,一些保障房社区甚至出现了高空置率、退租退房等现象。虽然目前学者们对保障房社区建设的建设选址、融资等方面都有了丰富的研究,但是对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相关研究较少,不能为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如何评价及提高提供依据。因此,构建保障房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的评价方法,以度量保障房社区居民的社会认同水平,并提出提高保障房社区居民社会认同的策略十分必要。

  • 标签: 保障房社区 社会认同 社会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及改善措施。方法通过文献调查分析了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并提出对应措施。结果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管理现状为宣传不到位,居民健康档案意识低,管理标准不同,信息采集不及时,健康档案利用率低。结论为全面掌控人民的健康状态及发展趋势,应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积极性,规范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标准,建设专业信息化管理团队等措施,加快社区卫生体制的改革。

  • 标签: 社区居民 健康档案 信息化管理
  • 简介:城市居民社区参与是搞好城市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条件,在单位体制逐渐瓦解的后单位社会,充分把握城市居民社区参与的演变趋势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推进社区建设。本文对居民社区参与的演变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目前居民社区参与呈现出下列特点:行政动员型参与和自发主动型参与此消彼长;网络社区参与与现实社区参与共存;社区娱乐休闲型和维权型参与凸现;社区公益型和政治型参与逐渐增多。

  • 标签: 后单位社会 社区参与 演变趋势
  • 简介:目的研究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体质类型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对到北京市朝阳区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门诊就诊的社区居民,运用中医体质辨识调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06例中,男性84例,占27.45%,女性222例,占72.55%。平和质者30例,占9.80%,偏颇体质者276例,占90.20%。男性平和质、痰湿质所占比例均高于女性(P〈0.05),女性阳虚质所占比例高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阶段者9种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以下、60岁及以上者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特禀质的人数分布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6例中有慢性病者250例,其中平和体质者20例(8.00%),偏颇体质者230例(92.00%);无慢性病的56例中,平和质者10例(17.86%),偏颇体质者46例(82.14%)。偏颇体质在有慢性病者中所占比例高于无慢性病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体质者患慢性病情况进行统计,痰湿质者患慢性病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被调查者中各类慢性病中,患有高血压病者比例最多,其次为骨关节病、心脑血管病、慢性胃炎、高脂血症、失眠、糖尿病等。不同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的分布情况各有不同。结论社区老年居民慢性病患者偏颇体质居多,其体质分布与年龄、性别,以及所患疾病具有一定关系。

  • 标签: 中医体质 慢性病 老年人群 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与发病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为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和防治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进行了相关危险因素和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在抽取的1200名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者有461人,患病率高达2841%,远远超过了全国人口高血压患病率,而且男女性高血压患病率每年还在不断上升,并且年龄越来越低;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患高血压的机率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x2=1428,P<00001);高血压患者大都存在体重超标,在平时生活和饮食上,对食盐和糖摄入超标,对烟、酒也很依赖,精神过分紧张所致;而在以上因素中,家族史和肥胖及年龄是引起高血压十分重要的因素。结论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应在社区内配备专业医生,将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列为重点防控对象,并结合专业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大力提倡戒烟戒酒,注意饮食规律、低盐低糖,消除紧张,多加强体育运动,以此来改善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现状。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患者 发病情况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表示,我国正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5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达31%。家庭和人际关系方面是老年人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因素。例如家庭不和睦、子女不孝顺和生活没有愉悦感;老伴先行离去,感到孤独寂寞;自身生活不规律,身体状况较差;老人退休或离职后鲜少往来无人问津;终日足不出户,很少参加集体活动;生活自理能力有缺陷,少有亲人朋友关注等。这些潜在的因素都极有可能让老年人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重则厌世自杀。

  • 标签: 心理健康 社区服务 老龄化
  • 简介:摘要以笔者工作的社区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随机抽取居民1000人,男性580人,女性420人,年龄在18-90,平均年龄46.29岁;有配偶人数有730人,丧偶人数180人,未婚人数70人,离婚人数有20人;高血压患病人数高达350人,其中男性200人,女性150人。所有患者的高血压诊断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诊断标准。我们探讨了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与发病危险因素,并建议应在社区内配备专业医生,将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人群列为重点防控对象,并结合专业的高血压防治知识,大力提倡戒烟戒酒,注意饮食规律、低盐低糖,消除紧张,多加强体育运动,以此来改善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现状。

  • 标签: 社区 高血压患者 发病情况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