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择上呼吸道感染的门诊病儿1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0例采用利巴韦林颗粒及对症治疗,治疗组107例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抗颗粒,观察两组病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病儿治愈率(20.56%),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1.58%)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差异(P<O.01)。结论好医生抗颗粒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起效快,安全高,可迅速改善病儿症状。可作为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药物的良好选择之一,值得临床医生推广使用。

  • 标签: 抗感颗粒 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使用抗颗粒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经验,加强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通过对50例使用抗颗粒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把临床特征、治疗转归等结果加以总结。结果治疗组50例手足口病患儿与对照组46例患儿平均年龄、病情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退热、食纳增加、皮疹消失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总费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颗粒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肯定,且价格低廉,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抗感颗粒 手足口病
  • 简介:目的:评估穴位的组织特性(不同经络、组织、神经节段)对电针针频率、强度及产生针感电流量的影响。方法:电针针刺21名健康志愿者,根据穴位不同组织特性配成5组:足三里vs阳陵泉(ST36vsGB34,不同经络)、内关vs大陵(PC6vsPC7,不同组织)、足三里vs水道(ST36vsST28,不同神经节段)、关元vs中脘(CV4vsCV12,不同神经节段)、足三里vs关元(ST36vsCV4,不同组织、经络、神经节段)。电针频率为15Hz,电流量以受试者能忍受但不产生尖锐疼痛为度,间断电针3次,通电时间共90s。记录酸、麻木、胀满、沉重、麻刺、压、钝痛、热及冷和产生针的电流量,比较配对穴位间各种针感发生的频次、强度及电流量间的差异。结果:各种针频次在配对穴位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针刺的9种感觉中,胀满、麻木和酸最常见和最明显,沉重、压和麻刺次之,钝痛、热和冷的发生频次均较低;部分针强度在配对穴位间存在差别,酸、胀满、沉重在ST36较ST28更强(均P〈0.05),胀满、麻木在ST36较CV4更明显(均P〈0.01),胀满在CV4较CV12更明显(P〈0.05);电针针刺电流量在配对穴位间相近(均P〉0.05)。结论:在产生针的电流量未见明显差异的状态下,电针针次数与穴位的不同组织间未见明显相关,穴位间针强度的差异可能与穴位位于不同神经节段相关。不同时间电针刺激同一穴位产生的各针频次及其强度具有相对稳定性。

  • 标签: 电针 针感 穴位研究 针感强度
  • 简介: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遗传相关显著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seronegativespondyloarthropathies,SpAs),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中轴骨骼,并常发生椎间盘纤维环及附近韧带的钙化和骨强直。已知AS有显著的人种和地理差异,且具有显著的家族遗传倾向。双胞胎研究估计,其90%以上的易感性由遗传因素决定。AS临床表现的遗传现象也十分显著,广泛采用Bath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数调查表(BASDAI)和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对疾病活动评估的调查结果显示分别为51%和76%。

  • 标签: Bath强直性脊柱炎 易感基因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椎间盘纤维环 病情活动指数 遗传相关性
  • 简介:创伤脑损伤(traumaticbraininjury,TBI)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世界卫生组织研究表明,到2020年创伤脑损伤将成为死亡和致残的主要疾病^[1,2]。每年大约有1000万人遭受创伤脑损伤,其中主要集中在15-24岁的年轻人和75岁以上的老年人。TBI后神经细胞受损、缺失或死亡,常使神经功能严重受损而导致偏瘫、失语、智力障碍或昏迷,甚至死亡。

  • 标签: NSCS 组织工程 TBI 再生与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渐进活动训练促进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将9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在镇静中断后每天实施两次早期渐进活动训练;对照组患者每天两次接受床上被动或主动全范围关节活动。采用功能独立评分表(functionalindependencemeasure,FIM)对两组患者分别在拔除气管插管时、转出ICU时和出院时进行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拔除气管插管时FIM总分及自理能力、括约肌控制、转移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转出ICU时和出院时在FIM总分及5个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pneumonia,VAP)、下肢深静脉栓塞(deepvein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渐进活动训练能促进ICU机械通气患者神经肌肉功能恢复,并可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活动训练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听神经瘤患者外科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密切观察围手术期病情变化,做好术后病并发症预防及护理,保证病人在院期间的饮食安全。

  • 标签: 听神经瘤 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术式,可降低手术创伤,提高疗效。方法对45名脑出血患者行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后平均血肿清除率为80%,术前GCS评分为7.9±2.5分,术后3日为11.1±3.1分。术后6月平均GOS评分为4.2±1.1分。结论内镜清除脑内血肿,具有微创、直视、高效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脑出血的新选择。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出血 疗效
  • 简介:摘要对我科22例臂丛神经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手术后患者,观察伤口敷料渗血及患肢血运情况,进行神经电刺激物理疗法,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强化患肢功能锻炼,药物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治疗。结果19例患者均能恢复自主运动功能,其余患者自主运动功能未恢复。

  • 标签: 上臂丛神经损伤 神经电刺激 功能锻炼 自主功能恢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肢神经损伤病人术前、术后护理、并发症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6例上肢神经损伤病人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在收治的16例患者中,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上肢神经损伤治疗较困难,功能恢复慢。在上肢神经损伤治疗中,精心的治疗和康复锻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面神经麻痹属于神经内科诊断病症中的一种。神经内科是独立的二级学科,不属于内科概念。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周围神经组成。主要诊治脑血管疾病、偏头痛、脑部炎症性疾病、脊髓炎、癫痫、痴呆、神经系统变性病、代谢病和遗传病、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病、周围神经病及重症肌无力等。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歪嘴巴”,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我科11年下半年共对92例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了诊断与治疗,现将体会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面神经麻痹 诊断与治疗
  • 简介:目的:分析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分析某医院近两年产科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妊娠32周为界,将其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重度子痫,比较两组间期待治疗孕产妇及围产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晚发型组相比,早发型组孕妇并发症、异常围生儿、病死率等差异均有显著。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病情重,积极预防、早期诊治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对改善母婴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并发症 围生儿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分娩的所有确诊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239例病例,根据孕周分为3组Ⅰ组87例,发病孕周<30周;Ⅱ组84例,30周≤发病孕周<32周;Ⅲ组68例,32周≤发病孕周<34周。对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严重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围产儿结局进行分析比较。结果Ⅰ、Ⅱ组的期待疗法时间明显长于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并发症包括心功能不全、子痫、胎盘早剥、肾功能不全、HELLP综合征;3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发生孕产妇死亡。3组间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但Ⅰ、Ⅱ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胎及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Ⅲ组发生率明显低于Ⅰ、Ⅱ组(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对孕产妇严重并发症的影响不显著,发病孕周越早,其围产儿死亡率越高。

  • 标签: 发病孕周 早发型子痫前期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临床资料将38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cuteOrganophosphorusPesticideAOPP)患者随机分成常规治疗组(对照组)21例和特殊治疗组(干预组)17例。处理对照组迅速清除毒物,注射特效解毒剂,维持水电平衡,促进毒物排泄及对症治疗(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保留胃管持续胃肠负压引流并间断冲洗。两组在基本条件无明显差异基础上对住院天数,病死率、胆碱脂酶活力入院前后的变化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洗胃并保留胃管持续负压引流救治重度AOPP明显提高治愈率。

  • 标签: 洗胃 负压引流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识别、尽早气管插管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2年35例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根据行气管插管时机不同分为三组A组24例,呼吸衰竭早期行气管插管(死亡0例);B组8例,呼吸即将停止或呼吸停止行气管插管(死亡2例);C组3例,为心跳呼吸停止5min内行气管插管(死亡3例)。结果气管插管时机不同病死率比较,插管时机越晚病死率越高。结论气管插管最佳时机为呼吸衰竭早期,早期行气管插管可显著减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病死率。

  • 标签: 气管插管 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胆碱酯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剂量硫酸阿托品对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共收集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患者55例,分为大剂量阿托品组(35例)、常规量阿托品组(20例),均采用硫酸阿托品联合氯解磷定注射液进行解毒治疗,对治疗效果予以评价。结果大剂量阿托品组治疗的呼吸衰竭发生率、病死率比常规量组显著减少,达到阿托品化时间缩短,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大剂量硫酸阿托品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呼吸衰竭,能有效降低呼吸衰竭的发生率,缩短达到阿托品化时间、避免反跳现象、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阿托品 重度有机磷中毒 呼吸衰竭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