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手术创伤导致的应激反应直接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甚至预后。因此,应激反应的大小可作为评价手术优劣的重要指标。自1987年腹腔镜手术成功应用于临床以来,彻底改变了外科的传统手术模式,其一系列优点被认为与微创有关。由于腹腔镜手术环境的改变和应激反应调节的复杂性,腹腔镜手术与应激反应的关系仍不十分明确。本文就近年来有关腹腔镜手术与应激反应的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 标签: 腹腔镜 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状态逐渐得到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但目前关于脑卒中的研究重点主要在患者的急救、治疗以及康复上,对于急性应激反应及相关干预研究尚未得到重视,因此,本文将从脑卒中患者急性应激反应的概念、评估工具、研究现状、影响因素、干预手段四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制定有效干预策略,调节患者心理状态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应激反应 研究进展
  • 简介:战斗应激反应(Combat&OperationalStressReactions,COSR)是影响战斗力的重要因素,西方国家军队成立了专门组织应对COSR,制订了一系列战场应激反应控制(CombatStressControl,CSC)策略,并在实战中得到检验。CSC的目的是:(1)强化参战官兵积极作战动机。(2)预防、减少因心理应激导致的战场减员。(3)治疗心理应激障碍患者,使之及时回归战斗岗位。(4)及时发现群体不良心理应激反应,减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

  • 标签: 战斗应激反应 预防原则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静治疗ICU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患者,对比组酚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给药,研究组给予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给药,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12h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糖(Glu)、胃液pH值的变化来评定镇静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12h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糖(Glu)、明显低于镇静治疗前,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12h,胃液pH值明显高于镇静治疗前,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舒缓患者烦躁焦虑的心情,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危险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镇静治疗 ICU危重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行全程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到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参照组,每组各45例,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全程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状态。结果行全程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焦虑性心理表现强度以及抑郁症状发生率都明显地低于参照组。护理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率等生理指标的应急反应程度都明显弱于参照粗,两组患者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全程护理能够实现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的有效控制,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适宜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外科术后患者 应激发应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调控气腹所致应激反应的程度,为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法。方法将90例腹腔镜气腹病人随机分为3组:硬膜外组(A组),全麻组(B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C组)。观察记录麻醉前、气腹前、气腹后20min、放气后20min血液中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肝脏分泌的急性反应蛋白(CRP)浓度,同时常规监测MAP、HR、SPO2。结果三组患者中气腹时A组和B组的应激反应显著增强(P<0.05),且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现为E、NE、CRP在气腹后20min明显升高(P<0.05),而C组病人在气腹前后则无明显变化。结论气腹对机体呼吸、循环和内环境干扰导致应激反应显著增强,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明显降低气腹所致的应激反应,是气腹下腹腔镜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

  • 标签: 应激反应 麻醉方法 对比研究 调控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去甲肾上腺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患者在临床上急性应激障碍的危险因素,为脑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将 2016年 2月至 2018年 1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 90例脑损伤患者,按照患者是否发生急性应急障碍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单组样本量为 48。对照组患者仅为单纯脑损伤,而实验组患者则出现脑损伤急性应激反应,对两组患者应用 SASRQ、 PSQI、 VAS评分进行调查,分析组间差异( P< 0.05)。结果: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 SASRQ、 PSQI、 VA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脑损伤患者在发病时往往会存在较为明显的急性应激反应,医务人员需要注重各种风险指标,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保护患者的康复质量。

  • 标签: 脑损伤 应激反应 影响因素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术后应激反应及 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 结肠癌根治术患者 94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7 例, 对照组使用全身静脉麻醉,观察组使用全身静脉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和术后2 h 采集患者静脉血血清检测应激反应指标肾上腺素( AD )和 皮质醇( Cor )和炎症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及 C- 反应蛋白( CRP )。结果:术后2 h 两组的 AD 以及 Cor 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 同时间 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术后2 h 两组的 TNF- α以及 CRP 水平均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同时间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有效降低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患者术中和术后早期的应激反应和炎症反应

  • 标签: []硬膜外麻醉 结肠癌 应激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台不同机体应激反应与麻醉方法的关联性进行探究。 方法 以我院近期两月内,正在进行的 160 例手术治疗的病人为研究对象,分别标记为 A 、 B 、 C 、 D 组,四组人数比例平均为 40 ,并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法,如吸入麻醉方式、静脉注射麻醉方式、喉罩插管麻醉方式以及全麻插管麻醉方式等,各应用在四组中,并及时记录手术中对机体免疫系统、心脑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的应激反应的各项数据,同时进行有效的分析。 结果 静脉麻醉方式血压数据介于吸入麻醉、喉罩麻醉以及插管麻醉之间,其他总体数值均有变化,肾上腺素及心率数值最小,心率变化在应用喉罩插管方式在拔管时变化较为显著,而心率变化最小,则是在切皮时,所应用的静脉注射办法。各组数据之间具有明显差异,对比较为明显。 结论 对于应激反应的影响作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存在不同的差异变化,无论是哪种麻醉方式都会对手术具有辅助作用,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麻醉方式 应激反应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应激反应的本质是机体受内外环境、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刺激而产生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与内分泌、免疫、神经等多个系统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不良心理、精神因素亦可导致应激反应产生。掌握手术创伤与麻醉的病理生理变化规律,可有效减轻和预防应激反应,对患者心理创伤与生理创伤予以关注,可达到调控内环境稳定、改善预后的效果。麻醉可有效降低应激反应对机体的不良影响,目前临床常用麻醉方式有全身麻醉、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以及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应激反应的影响不尽相同,本研究就不同麻醉方法对应激反应影响进行阐述。

  • 标签: 手术 应激反应 不同麻醉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32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术中疼痛情况、术中手术体位耐受情况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的降低(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术中总疼痛率试验组为7.6%,对照组为65.1%,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术中体位耐受差比例及术后头痛、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2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缓解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中疼痛,预防或减轻患者术后头晕、头痛、呕吐、腰背痛等不适,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使患者更好地适应和配合手术,利于术后康复,是一项切实可行的护理模式。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焦虑 抑郁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以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为例,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 2015年 10月至 2018年 10月收治的 180名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以深度麻醉为主的麻醉方式,对照组采用以浅度麻醉为主的麻醉方式,分析两组患者麻醉前后的纤维蛋白原水平、血小板水平、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前的纤维蛋白水平差异、血小板水平差异与去甲肾上腺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麻醉 72h后,两组患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较麻醉前均有所变化,实验组患者麻醉后的纤维蛋白原指标与去甲肾上腺素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深度麻醉以有助于改善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深度麻醉 浅度麻醉 老年肠癌 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机体应激反应是机体对于外界侵害所产生的防御措施,抵御这些侵害,主要的涉及系统有,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等等。此次我们根据麻醉的不同方式所导致的应激反应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临床麻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标签:   麻醉 应激反应 临床研究 防御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正念疗法对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6月至2023年10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10例眼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正念疗法护理,对两组患者产生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正念疗法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应急反应及焦虑、抑郁情况,使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提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眼科手术 术中压力 正念疗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损伤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患者24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咪替丁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胃泌素和血浆胃动素的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胃动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胃泌素水平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应激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损伤及应激反应有显著影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奥美拉唑 高血压脑出血 应激性溃疡 胃黏膜损伤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