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麻苏醒病人应激反应,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将本院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全麻手术患者60例纳入本研究,随机原则分组。围手术期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在术后应激反应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我们发现实验组患者综合汉密尔顿量表(HAMA)评分、焦虑自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低,血浆皮质醇水平较低,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减轻全麻苏醒病人的应激反应,改善情绪状态,有利于术后康复进程。

  • 标签: 全身麻醉 苏醒期 应激反应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进行心理干预后促进骨折愈合的意义。方法选取168例患者进行心理状况分析,有针对性地实行心理干预。结果在168例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后,患者以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配合医护进行治疗,并能够在早期功能锻炼中促进骨折愈合。结论进行心理干预后能患者能够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早期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以促进骨折的早期愈合。

  • 标签: 心理干预 骨折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伴随着现代化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手术医疗已经在大部分疾病的医疗方法中占据的主体地位,即使手术治疗在较大程度上可以缓解病患者的痛楚,然而同时其会对人体造成必然的创伤,存在引发失血的风险。各种手术麻醉方法与手术应用药物容易影响到病患者自身的生理机能,针对这些在术前发生应激反应的潜在风险,分析存在的原因,探讨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更好地舒缓手术患者。

  • 标签: 手术 应激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减轻甲状腺手术应激反应。方法选取从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40位采取甲状腺手术的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护理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20位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有针对性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在模拟疼痛评分方面,对照组高于护理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手术前与手术过程中的心率以及血压方面,两组有着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甲状腺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方式,能使患者紧张情绪以得到缓解,有利于患者手术以后的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甲状腺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进行瑞芬太尼对于胃癌全麻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防治效果分析。方法通过选取60例全麻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并联合丙泊酚、维库溴铵,在患者手术治疗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注入使用;而对照组患者使用芬太尼,在患者手术过程中进行持续注入应用。对于患者全麻手术治疗前后以及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记录,并在对于患者血糖以及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指数进行检测确定。结果对照组患者在全麻手术的各个时间段,血流动力情况以及血糖、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水平指标都有升高变化,并且以全麻手术治疗的插管后、5分钟以及切皮阶段升高变化最为明显;而对照组患者在全麻手术治疗过程中,各时间段的各应激反应影响指标水平也有升高,并且以插管时和拔管时的呛咳、躁动反应最为突出,高于观察组患者相应指标水平参数。结论瑞芬太尼对于全麻手术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具有明显的减轻作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胃癌 全麻手术治疗 患者 应激反应 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患者应激反应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护理方法。方法以我院手术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以减少手术室应激源的暴露。对照组不接受干预。结果两组护理前血压水平及焦虑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血压水平及焦虑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分析手术中存在的应激源,提出针对性护理方法,可以减少患者血压波动和情绪变化,对保障手术质量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手术应激 护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016年老年肠癌的手术患者9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按照麻醉深度的不同分为浅度组、中度组与深度组,每组患者各30例。统计对比不同麻醉深度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手术结束时ACTH的水平要明显高于术后的1dACTH的水平;浅度组手术后1dIL-6、CRP、TNF-α的水平要明显高于麻醉前以及中度组与深度组的水平;浅度组与中度组Cor的水平在术前与手术后1d有明显地升高,且要高于深度组;深度组患者ET-1的水平在手术后以及手术后1d,均明显低于浅度组与中度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中度麻醉深度能够使老年肠癌手术患者产生的应激反应进行抑制,使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相对平稳,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肠癌手术 不同麻醉深度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子宫肌瘤手术病患通过实施术中保温护理术后低温体温反应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取的80例子宫肌瘤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病患,常规组在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术中给予保温护理,对两组病患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低体温情况、术中出血情况、应激反应等进行对比阐述。结果观察组低温、寒战情况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HR及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对子宫肌瘤病患实施保温护理不仅能降低术中发生低温反应,亦减轻病患术中应激反应,对保障术中病患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提升治疗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术中保温 子宫肌瘤 术后 低体温反应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 标签: 糖皮质激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全麻手术时应用右美托咪定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I一Ⅱ级的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开腹手术的妇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组)和右美托咪定组(D组),分别在全麻诱导前先静脉泵注0.2ml/Kg负荷量的生理盐水或4μg/ml的右美托咪定液,泵注时间为10分钟,而后均调为0.3ml/Kg/h至手术结束前30分钟。观察记录患者入室时(T0)、插管时(T1)、切皮时(T2)、切皮后30min(T3)、拔管时(T4)、拔管后30min(T5)和手术后24小时(T6)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并于T0、T3、T5、T6时抽取静脉血检测皮质醇及血糖浓度。结果与T0时相比,N组患者HR在T1、T4、T5时HR显著性差异,MAP在T1、T4时有显著性差异,皮质醇、血糖在T3、T5、T6时有差异(P<0.05);与T0时相比,D组患者HR在T2、T3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质醇在T5时有显著性差异,血糖在T3、T6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N组相比,D组患者HR在T1、T4、T5时有显著性差异,MAP在T4时有显著性差异,皮质醇在T3时有差异,血糖在T3、T5时有差异(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以维持围术期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减少吸入麻醉药的用量并降低围术期的应激反应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围术期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剖宫产患者应激反应的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分娩的产妇16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给予观察组产妇舒适护理,在以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基础上再给予观察组产妇舒适护理。记录两组患者在术前1h,术后4h、16h、24h、48h的β-内啡肽及血浆皮质醇浓度。结果观察组产妇在前1h,术后4h、16h血浆皮质醇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48h两组产妇血浆皮质醇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在前1h,术后4h、16hβ-内啡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48h两组产妇β-内啡肽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围术期剖宫产的应激水平,是剖宫产手术中较为理想的护理方式,可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围术期舒适护理 剖宫产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深度对于老年肠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肠癌手术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实行浅度麻醉治疗,观察组实行深度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进行麻醉后72h,两组患者的纤维蛋白原及其去甲肾上腺素显著高于麻醉前,且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和去甲肾上腺素指标显著高于观察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行深度麻醉治疗,能有效快速消除老年肠癌手术患者的疼痛,显著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水平,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不同麻醉深度 老年肠癌手术患者 应激反应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手术患者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由于老年群体自身机体功能衰退和合并基础病较多,麻醉和手术等伤害性刺激会给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和血流动力学影响,因此,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有助于临床选择合理的麻醉方式,减轻对老年患者的伤害。本文就常用麻醉方法对老年人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简要综述,从而为麻醉医生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麻醉方法 老年人 硬膜外麻醉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泊酚减轻颈丛麻醉甲状腺手术中应激反应。方法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1例选择在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治疗组21例与对照组20例,患者术前行常规麻醉及静脉通路的建立,治疗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采用微量注射维持;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氟哌利多联合芬太尼。监测两组患者麻醉前后、手术开始5、15、30、60min及手术结束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经观察发现,两组患者麻醉前MAP、HR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麻醉开始后两组患者MAP水平均有所上升,麻醉后至手术开始5min后,两组患者MAP水平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开始15min后,对照组MAP水平高于治疗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麻醉后至手术开始5min时,HR水平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开始15min后,对照组患者HR水平高于治疗组,两组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丙泊酚可减轻手术中产生的应激反应,但不能完全抑制这种反应

  • 标签: 丙泊酚 颈丛麻醉 甲状腺手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择期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2010年4月~2012年4月对接受择期手术治疗患者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spinalandepiduralanesthesia,CSEA)和单纯全麻(generalanesthesia,GA)进行临床麻醉,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对择期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血压在麻醉后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4,P<0.05)。在拔管时两组各项观察指标均高于麻醉前(P<0.05);两组Cor、B,EP、IL-10水平在拔管时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纯全麻相比,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围术期的应激反应,是一种很好的麻醉方法,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单纯全麻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进行治疗的96例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研究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应激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呕吐头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状腺肿瘤手术 应急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无痛肠镜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无痛肠镜患者60例,性别不限,年龄18~60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D组手术开始前泵入右美托咪定0.3μg/kg10min;C组泵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记录入室(T0)、肠镜进入时(T1)、肠镜过肝曲时(T2)、术毕即刻(T3)、苏醒时(T4)的MAP、HR、RR、SpO2;检测T0~T4时静脉血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的浓度;记录患者苏醒时间、离院时间及术中体动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T1~T4时D组HR明显慢于C组,MAP明显低于C组(P<0.05);T1~T4时D组NE、E、Cor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D组苏醒及离院时间短于C组,且术中体动发生率(10%)明显低于C组(25%)(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抑制无痛肠镜患者的应激反应,维持循环平稳,且缩短了患者苏醒时间及离院时间。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无痛肠镜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女性甲状腺手术病患的特质焦虑水平、术前焦虑状态观察在甲状腺术前和术中应激反应指标变化联合使用手部抚触护理和心理干预方式对女性甲状腺手术病患的应激反应实施干预。方法从2012.7到2013.7抽取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分院实施甲状腺手术73名女性病患,随机分为干预组(37名)和对照组(36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病患的焦虑进行评估,选取心率、血压作为生理应激指标进行评估。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内容的基础之上进行手部抚触护理。两组病患于术前、术中及术后2小时和8小时分别测定相应的客观和主观指标。结果手术前两组病患焦虑分值均较高,手术后观察组病患焦虑分值低于对照组病患(P<0.01)。术前两组病患的心率、血压无明显改变手术过程观察组病患血压稳定,对照组病患血压有增高现象。两组病患的心率、血压在术后2小时、8小时较术中降低,术后2小时、8小时对照组的收缩压高于干预组(P<0.01)。术中和术后2小时、8小时干预组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病患(P<0.01)。结论抚触可有效减轻女性甲状腺手术病患的紧张、焦虑情绪,对其心理、生理的稳定有明显的作用,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应激 焦虑 抚触 血糖 心率 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左辛伍用氢化泼尼松对患者全麻术后气管拔管期间应激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40例拟行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20例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B组(实验组)20例全麻诱导插管后静脉滴注氢化泼尼松20mg,手术结束前20分钟静脉注射地佐辛5mg。分别记录停用麻醉药(T1)、缝皮结束(T2)、拔管时(T3)、拔管后5分钟(T4)、拔管后10分钟(T5)时的平均动脉压(MD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并记录清醒时间、拔管时间、躁动发生情况,并在拔管后15分钟对患者的镇静和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A组患者T3时的血压、心率均比T1时明显升高(p<0.05),而B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则较平稳,与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在拔管后T4、t5点血压、心率仍高于T1点,而B组的T4、T5点心率、血压与T1点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变化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相比,B组躁动发生率更低(p<0.05);拔管后15分钟B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与A组相比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地佐辛配合氢化泼尼松可以明显抑制患者全麻后气管拔管期间的应激反应,降低躁动发生率,并且不延长拔管时间。

  • 标签: 地佐辛 氢化泼尼松 气管拔管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通过观察进行预防接种时婴幼儿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的反应,并针对此类反应进行有效干预,使其产生适应性应对,对健康人格形成起

  • 标签: 预防接种 应激反应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