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干化学分析仪联合尿沉渣分析仪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21年7月份58例住院患者的新鲜中段晨尿标本,均采用显微镜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进行检测,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作为金标准。结果:(1)尿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的准确率为86.21%,尿沉渣分析仪检测尿红细胞为82.76%,二者联合检测为96.55%,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的准确率, P<0.05。(2)尿干化学分析仪,尿沉渣分析仪及二者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分别为13.79%,17.24%,和3.45%,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明显低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渣分析仪联合检测在尿红细胞筛查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 准确率 假阴性率 尿液红细胞检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碘125(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效果及预后因素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与血管介入科收治的68例接受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的中晚期PHC患者,男44例,女24例,年龄(56.47±12.58)岁,年龄范围为37~78岁。以患者行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日为随访起点,2020年12月为随访终点,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合临床工作经验与相关文献资料,筛选出12个影响中晚期PHC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对资料进行生存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与log-rank test法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疾病客观缓解率为86.8%(59/68),局部控制率为100%(68/68),治疗总并发症率为19.1%(13/68)。随访至2020年12月,36例删失数据,术后1年累计生存率为75.8%,3年累计生存率为53.5%,中位生存时间为24.56个月。单因素分析提示,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TACE治疗次数影响中晚期PHC患者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治疗后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因素纳入Cox多因素回归模型,结果显示肿瘤数目、门脉癌栓、TACE治疗次数的Cox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TACE在治疗中晚期PHC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而肿瘤数目、门脉癌栓及TACE治疗次数均是影响中晚期PHC患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子,建议临床以此为依据,合理控制联合治疗适应证。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125I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学治疗栓塞术 中晚期肝癌 生存情况
  • 简介:摘要为更好地显示肺腺癌中弹力纤维的变化及其与肿瘤细胞的关系,应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和全自动特殊染色平台对30例肺腺癌组织细胞进行角蛋白(CK)7和弹力纤维双重染色,结果显示在双染切片中CK7免疫组织化学的特异度和灵敏度与单独染色基本没有差异,两者相结合除可以特异性显示胸膜受侵的情况,还观察到多数厚壁血管弹力纤维的增生和血管壁的重构,以及更多CK7和弹力纤维单独染色难以观察到的肿瘤细胞早期浸润血管壁的现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短视频及影像的微联合翻转课堂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4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实习的护生70人作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入科的35名护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以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入科的35名护生为研究组,采取基于短视频及影像的微联合翻转课堂教学。教学结束后评估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批判性思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采用SPSS 17.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教学结束后,研究组理论成绩、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教学结束后,研究组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7个维度评分均分高于对照组;自主学习能力评估4个维度评分和总分均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短视频及影像的微联合翻转课堂教学可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康复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制备一种针对整合素αM(CD11b)受体的预定位分子探针68Ga-1,4,7-三氮杂环壬烷-1,4,7-三乙酸-甘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精氨酸-谷氨酸-十一聚乙二醇-1,2,4,5-四嗪/CD11b抗体片段-反式-环辛烯[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anti-CD11b-F(ab′)2-TCO],并通过microPET显像探讨其作为CD11b受体靶向分子探针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膜表面CD11b受体的表达情况。将CD11b抗体与TCO连接,并通过酶切法得到anti-CD11b-F(ab′)2-TCO。对配体NOTA-Polypeptide-PEG11-Tz进行68Ga标记,检测标记率以及放化纯。进行预定位细胞结合实验,建立CT26结肠癌荷瘤裸鼠模型,进行预定位生物分布以及microPET显像实验。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验证肿瘤微环境中CD11b+细胞的浸润情况。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RAW264.7细胞膜表面高度表达CD11b受体。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验证成功合成anti-CD11b-F(ab′)2-TCO。放射性配体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标记率约为94.6%,比活度为7.0~7.4 MBq/μg,放化纯大于95%。预定位细胞结合实验证实该分子探针与CD11b受体有较好的靶向性。生物分布及显像结果示,在预定位4、12以及24 h时间间隔下,模型鼠肾放射性摄取较高,表明分子探针通过肾代谢;肿瘤/肌肉比值为9.23±1.45、12.53±1.36和10.74±1.11(F=848.8,P<0.05);在预定位12 h注射放射性配体后1 h显像,肿瘤与非靶器官对比度最佳:肿瘤标准摄取值(SUV)为0.67±0.12,肌肉SUV为0.09±0.04。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CT26结肠癌微环境中浸润了大量CD11b+细胞。结论成功合成预定位分子探针68Ga-NOTA-Polypeptide-PEG11-Tz/anti-CD11b-F(ab′)2-TCO,该标记物对CD11b阳性结肠癌具有较强的靶向能力,有望用于靶向CD11b受体的体内示踪。

  • 标签: 抗原,CD11b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点击化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结肠肿瘤 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尿沉淀分析仪与尿干化学分析仪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的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于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行尿常规检验的患者中抽选出120例展开系统调查,收集患者的晨尿作为标本,全部接受尿干化学分析仪和尿沉淀分析仪检测,以显微镜镜检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各自的检验准确性以及联合诊断结果。结果:联合检测的准确性(90.00%)明显高于尿干化学分析仪(83.33%)和尿沉淀分析仪(77.50%)结果,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在尿液红细胞检测中选择尿沉淀分析仪联合尿干化学分析仪检验的准确性高,能动态分析其尿液红细胞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检验结果。

  • 标签: 尿沉淀分析仪 尿干化学分析仪 尿液红细胞 检测效果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肿瘤患者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临床应用效果及准确性。方法:选取经超声诊断后疑似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76例行对比性临床研究,研究时间段:2019年1月~2021年10月,将患者随机分组后,于病理检查前予以对照组(n=37)常规血生化免疫检验,观察组(n=39)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血生化检验。比较两组甲状腺球蛋白、球蛋白抗体血清检验值差异,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效能。结果:(1)观察组检验所得Tg(672.51±45.48)μg/L、TGAb(13.98±2.85)IU/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诊断敏感度为93.94%、特异度为83.33%、准确率为92.31%。结论:相较反射免疫法检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血清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检验所得Tg、TGAb数据更具真实性,且具有较高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优势。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中医食疗与肿瘤防治》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基于慕及微信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慕及微信平台,实施翻转课堂的线上课程,线下课堂实行对分课堂,教学过程充分融合PBL+TBL的双轨教学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慕课 微信 混合式教学 中医食疗与肿瘤防治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翻转课堂联合微的皮肤科护理临床带教方案应用于护士的实际带教中的质量,探讨临床可用性。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间,我院中进入皮肤科内进行实习的护理人员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实习护士一般资料录入数据库中进行随机两组均分,单组样本量设置为30,按照实验习惯将其记名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内实习护士选择常规教学方案,实验组内实习护士则将翻转课堂联合微的皮肤科临床带教应用于其中,对两组护理人员的考试成绩以及满意度进行记录,分析应用价值。结果:在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护理学员的操作评分以及理论成绩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而在实验结果中,实验组中护理学员对于带教工作具有较高的满意度,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翻转课堂联合微背景下的皮肤科临床带教方案在现代教学活动中应用较为广泛,对护理学员进行皮肤科带教能够有助于提升护理学员的教学质量,对于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翻转课堂联合微课 皮肤科 实习护士 临床带教 教学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CLIA)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方式进行此研究,时段限制在2019年5月-2021年6月,对象为我院56例接受生化免疫检验的甲状腺肿瘤患者,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RIA)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并与病理检查结果(金标准)进行对照,分析诊断价值。结果:RIA下56例患者阳性率87.50%(49/56),CLIA下阳性率高达91.07%(51/56)。CLIA下患者的特异度、准确度以及灵敏度较高,两组数据对比,P>0.05。CLIA检验结果显示,56例患者甲状腺球蛋白水平较高,甲状腺球蛋白个数较多,两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瘤患者的生化免疫检验中应用CLIA效果显著,可提升检验准确性,并为临床后续治疗提供参考。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生化免疫检验 放射免疫 化学发光免疫测定 准确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微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血液病医学中心病房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 2018年 4 月—2020年 4月在我科血液病医学中心病房实习的 60 名护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实验组 30名,应用基于微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带教;对照组 30名,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临床带教。护生出科时采用理论考核、操作考核、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来评价教学效果。 结果 实验组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教学满意度 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调动护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老师的临床教学能力,便于促进师生共同进步,激发护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值得在其他科室推广应用。

  • 标签: 翻转课堂 血液病医学中心 护理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本、硕、博3种不同教育层次的学员之间的学习状态稳定性、对于网的态度、网需求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方法采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自编问卷,利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某军医大学全体学员为研究对象,发放网络问卷进行数据收集。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处理。结果①在学习状态稳定性方面,居家学习时间变化程度博士生(2.41±1.30)<硕士生(2.10±1.17)和本科生(2.15±0.99);网使用频率变化本科生(4.18±1.10)>硕士生(3.29±1.16)和博士生(3.29±0.98)。②网态度方面,必要性本科生(4.14±1.01)>硕士生(3.93±1.05)和博士生(3.78±1.03);熟悉度本科生(3.42±0.91)>硕士生(3.27±0.97);适应程度方面本科生(3.79±0.91)>硕士生(3.58±0.94)和博士生(3.63±0.97);喜欢程度方面本科生(3.36±1.04)>硕士生(3.25±0.96)和博士生(3.17±1.01);教学效果方面本科生(2.80±1.04)>硕士生(2.67±1.01)和博士生(2.61±1.03)。③网需求方面,理想人数本科生(2.52±1.27)>硕士生(2.11±1.21)和博士生(2.01±1.25);上课方式方面本科生(1.77±0.94)>硕士生(2.00±0.92)和博士生(2.04±1.83)。两个维度之间本科生与研究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本科生学习状态的稳定性相对最低;本科生对网的总体态度最为积极;不同的教育层次对网的需求不同。

  • 标签: 网课 教育层次 军校学生 医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微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依从性、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诊治的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微及团体健康教育,观察组则是微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SDS评分与SAS评分)及睡眠质量(PSQI评分)。结果 观察组用药依从率97.50%,较对照组的85.00%明显高(P<0.05);干预后,两组SDS评分、SAS评分、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微及团体健康教育配合行为干预方式能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行为干预 精神分裂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分析寻找单纯股骨骨折和股骨骨折合并颅脑损伤患者早期差异表达基因。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骨科诊断为颅脑损伤合并股骨骨折患者和单纯股骨骨折患者各5例,分别取其伤后第1天和第3天的血清,应用iTRAQ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蛋白组学的差异,用T-test检验对蛋白质定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两个时间点均上调差异表达基因涉及的KEGG通路包括蛋白酶体、Wn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P<0.05)。根据PPI可视化网络互作分析,各差异基因在第1天和第3天均上调且密切交互的基因依次为蛋白酶体亚单位α2型(PSMA2)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36.40±15.08) 比 (77.56±3.86),F=0.316,P<0.05],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376.20±10.69) 比 (80.14±6.56),F=1.19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型(SERPINE1)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107.14±7.47) 比 (49.50±4.53),F=1.566,P<0.05],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78.74±8.67) 比 (33.40±3.85),F=4.605,P<0.05]、原肌球蛋白4(TPM4)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207.40±11.73) 比 (80.60±6.27),F=0.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4 230.18±182.35) 比 (1 325.66±96.43),F=2.05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4 974.81±163.97) 比 (978.82±110.92),F=0.34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907.46±95.98) 比 (355.51±21.95),F=4.24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蛋白酶体亚单位α-4型(PSMA4)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1 276.51±128.59) 比 (586.86±72.51),F=2.98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1 648.67±107.21) 比 (541.43±55.93),F=1.5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和肌球蛋白调节轻链10(MYL10)第1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118.84±12.78) 比 (51.43±5.48),F=4.13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3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168.14±12.12) 比 (58.01±6.07),F=4.0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ERPINE1、TPM4、MYL10、IGF-1等基因可能与早期颅脑损伤后骨折愈合加快密切相关,Wnt信号通路和HIF-1信号通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骨折 颅脑外伤 同位素标记
  • 简介:摘要错配修复(mismatch repair,MMR)蛋白的自动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已在多家医院的病理科开展且较为成熟,但仍存在因肿瘤背景复杂、癌细胞少且分散而难以评价MMR蛋白表达的问题。我们摸索出了利用全自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仪进行某一MMR蛋白和细胞角蛋白(CK)8/18的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染色方法,能够在复杂背景中清晰地勾勒出癌细胞,同时显示其细胞核MMR蛋白表达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在皮肤毛母细胞瘤(trichoblastoma,TB)与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集的58例TB与40例BCC,观察记录bcl-2、Ber-EP4、CD10、CK20和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达与差异,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5例(43.1%)TB bcl-2阳性表达定位于基底样上皮巢团周边细胞,BCC中仅有5例(12.5%),两组病例bcl-2阳性表达方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bcl-2阳性细胞数比例>75%的病例数在BCC组中所占比例高于TB组(40.0%和12.1%,P<0.01)。BCC组中Ber-EP4阳性细胞数比例>75%与51%~75%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均多于TB组(分别为12.5%和1.7%,37.5%和8.6%),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B组中55例(94.8%)毛源性间质CD10阳性,而BCC组中仅16例(40.0%)存在少量或局部反应性纤维化间质CD10阳性(P<0.01)。TB组中37例(63.8%)有散在或星空状的CK20阳性表达,而BCC组中仅1例(2.5%)局部区域存在少量散在细胞阳性(P<0.01)。BCC组中Ki-67阳性指数平均值≥15%与Ki-67热点区域阳性指数≥25%的病例数所占比例均显著高于TB组(P<0.05)。结论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标记在TB与BCC的鉴别诊断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基底样上皮CK20散在阳性和上皮巢团周边间质细胞成分表达CD10支持TB。bcl-2阳性定位于瘤巢周边的表达方式更常见于TB中。而BCC中Ber-EP4和Ki-67的阳性比例和阳性指数相对更高。

  • 标签: 皮肤肿瘤 癌, 基底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