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研制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磁力外驱动轴流式心室辅助血泵的血液相容性能进行测试。方法利用特制血袋作为模拟循环管道,羊血作为循环介质,采用标准溶血指数衡量体外溶血实验性能。通过3只山羊12h在体实验衡量其在体适应性。结果实验测得轴流血泵体外实验标准溶血指数(NIH)为(0.158±0.043)mg/L。3例实验动物12h在体辅助无机械故障,血泵辅助后实验动物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FHb)开始上升,最高达到164.8mg/L。结论磁力外驱动轴流血泵实验结果比较理想,值得进一步改进。

  • 标签: 轴流血泵 溶血实验 动物实验
  • 简介:摘要青蒿琥酯延迟性溶血(post-artesunate delayed haemolysis,PADH)是指使用注射用青蒿琥酯抢救重症疟疾(尤其是高密度疟原虫血)患者,其血内疟原虫消失后1~3周出现血红蛋白减少和乳酸脱氢酶升高的溶血性贫血表现。其机制是青蒿琥酯杀灭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后被排出红细胞外,而该红细胞仍继续存活,但其寿命缩短,导致被感染过的红细胞延迟破裂。PADH避开了重症疟疾患者抢救最危险的时期,减少了抢救过程中的风险。本研究对PADH的定义和机制、临床研究和治疗进行综述,提高临床医师对PADH的认识和处理水平。

  • 标签: 青蒿琥酯 延迟性溶血 重症疟疾 输入性疟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间在本站进行正常体检的78例病人,所有病人均采集其5ml静脉血装入1、2号试管中,1号为正常组即研究组,将其放置在温室中进行自然分离及规范的离心,2号则为血溶组即对照组,对其进行人工血溶、规范的离心分离,并且对比及分析两组病患血清标本的生化检测情况。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尿素氮、葡萄糖、肌酐、血尿酸、三酰甘油等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研究组其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显著的优势,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溶血现象在病人的血液生化检测过程中对其多项指标都有影响,因此对病人血液进行检测时,血液标本采集、标本存储、检验操作一定要规范,进而才可以使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得到提升。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溶血疾病诊断的科学方法并总结优良诊疗方案。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出生的伴有溶血疾病的新生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参与临床研究,分别接受抗人球蛋白试验、放散试验、游离试验,微柱凝胶试验是主要检查技术,结合患儿实际情况及病情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分析比对三组新生儿的检查结果。结果经抗人球蛋白试验73例呈现阳性,经抗体释放试验76例呈现阳性,经游离抗体测定61例呈现阳性,经所有检测均显示阳性的新生儿58例。分析患儿就诊时间,轻度溶血患儿的就诊时间显著短于重度、中度溶血患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对症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康复且无不良反应或复发迹象。结论溶血疾病的诊疗时间越迟则疾病越严重,与疾病严重程度具有正相关;进行诊断时,要对溶血疾病本身和潜在或伴随并发进行联合诊疗,治疗过程中要综合应用光疗、补碱和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此外还需要强化对孕妇的中药预防从而在根本上降低新生儿溶血疾病的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疾病 疾病诊断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 64例在我院做肝功能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体检者抽取 4mL空腹静脉血,平均分成两份装入两支试管中,采用人为措施使其中一支试管内的血液标本溶血。对比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的肝功能检验指标。结果 两组血液标本的肝功能指标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溶血会影响肝功能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中应注意避免溶血的发生。

  • 标签: 溶血 肝功能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溶血标本对ELISA检测HBsAb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已知HBsAb阴性的血标本,人为造成不同程度的溶血,同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sAb的检测;测定其OD值,通过对检验结果的观察,分析溶血标本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的干扰程度。结果以标本的OD值≧1为阳性进行结果判读。结果当样本中游离血红蛋白≧8g/L时,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有明显的影响,可造成结果假阳性。结论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HBsAb检测时,如样本游离血红蛋白≧8g/L时,要重新取样进行复查。

  • 标签: ELISA 溶血标本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溶血病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发病率很高。预防时要注意婴儿前期症状,并在护理时注意针对新生儿的病症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配合顺利治疗。方法举例说明新生儿溶血的常见病症,以及必要且常见的护理方法。结果通过说明新生儿溶血的具体病症,并观察护理的正确方法,从而更有效的对患儿进行护理干预,配合患儿的治疗,使其早日恢复健康。结论护理人员要正确观察患儿的症状,对其进行精心、科学、系统的综合护理措施从而使患儿得到有效的救治。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症状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标本溶血是临床生化检验中最常见的一种干扰和影响因素。是由于各种原因如抽血时负压过大、水浴箱中温度偏高或离心分离血清时速率过高等造成红细胞破坏,胞内物质进入血清,使血清呈红色而出现的一种现象。本文就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及预防策进行论述。?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的结果影响。方法对60例患者的血标本分别分离出正常血清以及溶血血清,分别列为血清A组和血清B组,比较两组血清的基本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血清A组在AST、ALT、ALP、ALB、TP、TBIL和UA几项生化指标上较之血清B组的均值均存在明显差异;在Cr、TG和GLU三项基本指标上,差异性不明显(P>0.05),但整体比较,血清A组较之血清B组具有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应避免血样本发生溶血,以减少生化检验误差,提高临床对相关病症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影响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测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到本院进行肝功能检测的67例健康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在健康者空腹状态,抽取4ml静脉血作为标本,将其分别注入两支2ml的干燥洁净试管。标记为A管和B管。检测血液成分含量前,仅给予A管标本离心操作,对B管则给予同样的离心操作以及分离溶血血清。测量两试管中标本的肝功能指标值,比较结果。结果B管溶血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蛋白、白蛋白的浓度较A管高,血浆中的1一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总直接胆红素则较A管高,经统计学分析,两管的差异,P小于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肝功能的检测结果,在通过测定血液生化指标来检测肝功能时,医务工作者应该严格遵守标本采集、标本检验的各项步骤的操作要求,从而能得出较准确的结果。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检验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抽选出30个人的标本,通过生化分析仪对其标本溶血中的总胆红素、胆红素、肌酸激酶、丙氨酸氨基酶、肌酐、UA、TP、CHO、TG以及尿素氮等十项指标值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其临床指标。结果溶血对ALK、TBIL、ASK、DBIL、CHO、ALB、TP、CK的影响非常明显,P<0.05,而对Cr、UA、BUN和TG没有明显的影响,P>0.05.结论标本溶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生化检验的结果,引起其机制的因素有很多。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临床效果 分析
  • 作者: 全花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输血科吉林延边133000)【中图分类号】R1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22-01新生儿溶血疾是指由于母子血型不合,母体体内产生与胎儿血型抗原不配的血型抗体,这种抗体通过胎盘进入到胎儿体内引起同族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病(HDN)以ABOHDN为最多,其次为RhHDN,而MN系HDN少见。笔者在工作中发现了1例抗-M引致的新生儿溶血病,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李某,30岁,女,朝族,无输血史。2010年第1胎和2015年第2胎分别死胎引产;2017年,第3胎产后出现黄疸,未及时治疗死亡;现为第四胎,产后24h出现黄疸,全身黄染进行性加重。体温36.5℃,心率132次/分,前平软,呼吸尚平稳,肝脾不大,原始反射存在,经皮测胆338.58µmol/L,住院期间给予蓝光照射、白蛋白及鲁米那、尼可刹米等肝药酶诱导剂治疗,痊愈出院。2血型血清学检查2.1试剂广谱抗人球蛋白、抗-M、抗-N、抗-D、普细胞(均有上海市血液中心提供);抗-A、抗-B(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提供);A、B、O红细胞(本室自制)。2.2方法ABO血型采用常规正反定型;MN血型采用盐水法定型;新生儿血样应用抗球蛋白及乙醚放散试验。抗体鉴定及抗体效价滴定用抗人球蛋白方法。2.3红细胞血型患儿为O,MN,RhD阳性;其父为O,MM,RhD阳性。2.4新生儿游离抗体与抗体释放试验患儿血清与A,B,O细胞均呈凝集反应,释放液与A、B、O标准红细胞出现凝集反应,提示有ABO血型系统以外抗体。2.5母亲及新生儿不规则抗体鉴定母亲血清ABO反定型时,与混合O细胞呈阳性反应,提示母血清中有ABO血型体统以外的抗体。将母血清、经DTT处理以后的母血清及新生儿血清、新生儿细胞放散液分别与普细胞反应,结果见附表。新生儿与母亲血样反应格局相同,有抗-M存在。2.6母亲血清吸收放散试验将母亲血清与O,M型压积红细胞在4℃下吸收1h,吸收后的血清不再凝集O,M型红细胞。将吸收后的O,M型红细胞于56℃水浴放散,放散液能凝集O,M型红细胞,而不凝集O,N型红细胞。从而进一步证实患者血清中有抗-M存在。2.7抗-M效价测定母亲血清经DTT处理后,抗球蛋白试验测得抗-M效价为256,新生儿血清经抗球蛋白试验测得抗-M效价为64附表母亲及新生儿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取的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等。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后,70例患儿的病情均得到有效缓解且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引发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因素较多,及早发现且及早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新生儿的康复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新生儿 溶血性黄疸 护理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0名健康体检人员的临床资料,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e)、尿酸(UA)、尿素氮(BUN)、血清葡萄糖等(GLU),并对溶血现象发生前后数据做对比分析。结果溶血后TBIL、DBIL、γ-GT、ALT、AST、UA与溶血前相比,含量变化较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e、BUN、GLU前后变化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具有明显的影响和干扰,因此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应积极规避各种影响因素,尽量降低其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提升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生化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体检的11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标本,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溶血标本进行检测,同时与未溶血血清进行比较。结果溶血标本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清蛋白、谷草转氨酶、总蛋白、股酸激酶、谷丙转氨酶显著高于未溶血标本,乳酸脱氢酶、钾及葡萄糖明显低于为溶血标本。结论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需采取纠正措施提高生化检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的产生。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