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幼儿园新生家长的分离焦虑,一直存在却往往被忽视,它直接影响幼儿的顺利入园,也影响到家长安心工作,克服这一问题是幼儿园一项重要工作,新生家长的分离焦虑有一定的原因,幼儿“分离焦虑”和家长“分离焦虑”密切相关,应当同样重视,同时采取系统措施加以解决,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

  • 标签: 幼儿园 新生家长 分离焦虑
  • 简介: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和多模态优化输入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焦虑强度和成绩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多模态优化输入教学,可使学生的焦虑平均值低5.76%,英语平均成绩则高5.35%,焦虑情绪与英语学习成绩呈反比例关系。

  • 标签: 多模态优化输入 大学英语 焦虑
  • 简介:通过调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专业硕士英文写作的焦虑程度,以分析写作者英文写作焦虑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使用专业问卷量表对临床医学“5+3”培养模式下专业硕士的英文写作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写作焦虑与写作策略使用情况之间的相关性。此外,调查科研选题、写作时间等外部因素对写作焦虑的影响,分析并总结当前临床医学专业硕士英文写作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写作策略与写作焦虑呈现负相关,说明写作策略是写作焦虑的重要影响因素,另外科研思路与选题和写作时间对写作焦虑也产生重要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毕业后临床医学专业英文写作的教学指导与培训,并从多个层面探讨提高临床专业硕士英文论文数量与质量的有效方法,为缓解写作焦虑提升英文写作水平提出有价值的建议与参考,为医教协同的不断深化做出有益的探索。

  • 标签: 临床医学“5+3”模式 专业硕士 写作焦虑
  • 简介:以自助服务为主的高校图书馆环境中,馆员很难判断焦虑的对象及介入干预时间,于是预防和缓解图书馆焦虑就成为目前较为有效的办法。关注在图书馆物理环境中诱发焦虑产生的具体来源或因素,运用场所精神理论与图书馆空间及服务之关联,来实现功能与布局、空间与价值、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协同协调、互为前提的良好的图书馆意境来克服图书馆焦虑

  • 标签: 场所精神 自助服务 图书馆焦虑
  • 简介:在压力日趋增大的社会环境下,学生对考试产生的压力程度也水涨船高,学生(特别是毕业生)的考试成绩也由于这种因考试压力而产生的焦虑状况受到影响。

  • 标签: 中学生 考试焦虑 应用 音乐 考试压力 社会环境
  • 简介:马歇尔在《褐色女孩,褐色砂石房》里描写了大萧奈时期和二战时期巴巴多斯裔下层移民在美国纽约所遭受的种族歧视和经济压迫,巴巴多斯人及其后裔在美国的生存危机揭示了美国移民的自卑感、精神焦虑及其心态变异,生存需求所导致的焦虑感驱使他们为身份重构而奋斗。马歇尔笔下的人物没有在自卑感中沉沦,而是在自卑感中崛起,勇敢地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巴巴多斯裔移民在美国纽约所经历的各种焦虑不仅是他们的个体经历,而且还是所有美国移民生存窘境和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 标签: 波莱·马歇尔 《褐色女孩 褐色砂石房》 巴巴多斯裔移民 焦虑
  • 简介:本文以高考前两个月这一特殊时期为背景,以情感主义、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调查高中毕业生的外语学习焦虑情况。研究运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在证实高中毕业生确实存在较高焦虑水平的同时,也发现了引起高中毕业生考前外语学习焦虑的一些潜在原因,为改进高中英语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证启示。

  • 标签: 英语学习焦虑 毕业生 高考 潜在因素
  • 简介:本研究对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高职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采用感恩问卷(GQ-6)、Campbell幸福感指数量表、焦虑自评(SAS)和抑郁自评(SDS)问卷,探究感恩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焦虑、抑郁之间的关系.研究显示:感恩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与焦虑、抑郁存在负相关;感恩对主观幸福感、焦虑、抑郁具有-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高职生 感恩水平 主观幸福感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幼儿初入园时产生的种种哭闹、依恋、不正常行为等不适应症状,是一种典型的“分离性焦虑”现象。给幼儿园带来诸多事宜的同时,让家长担心和焦虑,甚至影响到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尝试通过有效环境创设、家园配合、快乐游戏等有效策略,让幼儿顺利度过入园焦虑期,快速开始幼儿园的幸福生活。

  • 标签: 分离焦虑 家园共育 有效环境创设
  • 简介:摘要通过考察120名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认知负荷与听力焦虑对英语听力理解的影响发现认知负荷、外语听力焦虑均与听力成绩呈负相关,认知负荷与外语听力焦虑呈正相关,而且认知负荷、外语听力焦虑和听力成绩均与学习者的自身外语水平及听力理解测试题题型有关。

  • 标签: 认知负荷听力焦虑英语听力理解
  • 简介:采用考试焦虑诊断问卷和学业自我效能感自评量表,以550名农村初中生为调查对象,探讨农村初中生考试焦虑、学业自我效能感的现状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的考试焦虑处于正常范围,但仍有少数学生考试焦虑水平过高;学段越高,学生的考试焦虑水平越高;考试焦虑与学业自我效能感的负相关极其显著,高焦虑者得分显著低于低焦虑者;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能显著预测初中生的考试焦虑水平。学校可通过建立高效课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完善家校互动机制等恰当的干预策略,预防或降低初中生考试焦虑现象的发生。

  • 标签: 初中生 考试焦虑 学业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惠特曼诗歌结合阅读疗法认同、净化、领悟作用机制的研究分析,挖掘惠特曼诗歌蕴含的关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可以在心灵和精神上达到缓解大学生焦虑的效果。

  • 标签: []惠特曼 英文诗 阅读疗法 大学生焦虑
  • 简介:摘要:领导行为风格对员工焦虑的影响一直是组织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领导风格(包括专制型、民主型和放任型领导)对员工焦虑水平的影响,同时考虑了个体差异和情景因素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为领导力培训和组织发展提供实际建议,以优化员工的心理健康和工作绩效。

  • 标签: 领导行为风格 员工焦虑 专制型领导 民主型领导 放任型领导
  • 简介:考试焦虑是因为考试压力引起的一种心理问题。本文是对一例计算机专业的考试焦虑女大学生进行咨询的案例报告。咨询师通过使用自信心训练、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方法,消除其考试前的过度焦虑。咨询效果明显,属成功案例。

  • 标签: 考试焦虑 心理咨询案例 考试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校园欺凌中不同角色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方法:在某省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对8252名中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采用中文版Olweus欺凌问卷评估校园欺凌中的角色,广泛性焦虑量表及9项患者健康问卷评估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被调查者中,单纯欺凌者151人(18%),单纯受欺凌者1134人(137%),欺凌-受欺凌者293人(36%),未卷入者6674人(809%)。焦虑情绪检出率为151%(1248/8252),抑郁情绪检出率为204%(1685/82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欺凌-受欺凌者检出焦虑情绪(OR=348,95%CI:260~466)、抑郁情绪(OR=304,95%CI:230~402)的风险高于未卷入者。单纯受欺凌者(OR=261,95%CI:220~310)和单纯欺凌者(OR=211,95%CI:138~322)检出焦虑情绪的风险高于未卷入者;单纯欺凌者(OR=268,95%CI:184~392)和单纯受欺凌者(OR=253,95%CI:217~297)检出抑郁情绪的风险也均高于未卷入者。结论:校园欺凌中的不同角色中学生的焦虑抑郁情绪存在差异,欺凌-受欺凌者是检出焦虑抑郁情绪的高危人群。

  • 标签: 校园欺凌 不同角色 学生 焦虑抑郁情绪
  • 简介:摘要: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外语课堂焦虑量表为研究工具,通过问卷调查对学生外语焦虑的构成和总体水平、外语焦虑与专四成绩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外语焦虑包含“害怕说英语”、“恐慌”、“紧张不安”等九个因子;(2)英语专业学生的外语焦虑水平普遍较高,在“不愿意上课”上呈焦虑最高值;(3)“害怕说英语”、“恐慌”和“紧张不安”与专四成绩呈负相关关系。据此本文就如何处理和减轻外语焦虑提出了相应策略和建议。

  • 标签: 外语学习焦虑 英语水平 专四成绩 相关性
  • 简介:摘要:幼小衔接是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出现入学焦虑是非常普遍且正常的现象,对于入学焦虑这个问题,家校互动是有效的缓解措施。本文研究了儿童在幼小衔接中入学焦虑的主要来源,接着分析家校互动对缓解幼小衔接入学焦虑的作用,最后提出了家校互动的实践策略。通过分析文献资料和结合实际教学的经验,目的是提升家校互动的质量,减轻幼小衔接学生的入学焦虑问题。

  • 标签: 幼小衔接 入学焦虑 家校互动
  • 简介:摘要:社会比较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现象,是人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学校情境中班级内部的社会比较更加常见,本文欲探究借助考试焦虑测量结果的及时呈现,利用社会比较心理减缓过度考试焦虑的效果。结果表明,通过对比个体和团体考试焦虑,个体对自身的焦虑情绪有更深入的认知以及对焦虑情绪的接纳度有所增加。

  • 标签: 社会比较 考试焦虑 自我接纳
  • 简介:摘要:幼儿们第一次离家入园上学,是他们走上适应独立和社会生活阶段之前的人生必经的第一步,或多或少都会容易产生一种负面心理和适应情绪。入园大约一个月后,幼儿便可能会慢慢出现,他们对身边的一切新事物,感觉近乎完全陌生,并逐渐感到自己完全的难以去理解去接受,从而便会慢产生出各种的不安或紧张恐惧的情绪,在这一个新时期的生活环境条件中,幼儿也就自然产生发展出了“分离焦虑”和“陌生焦虑”。这样的另一种极端情况下,教师的本身的就最需要的就是要对自己和孩子们的教育更加的多加的要有一份耐心,更加的多加的也要有那么一点小小的爱心,让一些的幼儿就开始渐渐产生有了新一点的学习依恋心理和依恋情绪,让那一部分幼儿也逐渐开始养成了一点的新一点的学习技能。

  • 标签: 幼儿入园 分离焦虑 陌生焦虑应对方法
  • 简介:摘要:当孩子满1岁的时候,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成长显得十分焦虑,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在不断的增加,另一方面是幼儿的身体与心理的变化,是否能够顺利入园,由此可见,小班幼儿家长应对幼儿入园焦虑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以及研究价值,对于幼儿教师而言,需要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小班幼儿价值应对幼儿入园焦虑的策略展开仔细的分析与深入的研究。

  • 标签: 小班 幼儿家长 幼儿 入园分离 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