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50例不同心功能级别的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进行检测,并与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结果:DCM全组及各组EF、FS均明显下降,其中心功能Ⅲ、Ⅳ级组相差非常显著;心功能Ⅱ级组SV、CO、CI略增高;Ⅲ级组SV下降,CO、CI正常;Ⅳ级组SV、CO、CI均下降明显,相差显著。提示:DCM心功能Ⅱ、Ⅲ级时心肌收缩力下降,但心脏代偿功能好,心排量正常;Ⅳ级时心肌纤维收缩无力,心排严重不足,处于失代偿状态。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左室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图
  • 简介:心率变异光谱分析(SAHRV)定量测定65例偏头痛患者和50例健康人仰卧位和站立位自主神经系统(ANS)功能。结果发现,偏头痛患者站立位中频段积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表明其交感功能低下,且随着疼痛程度的增加及病程的延长,其交感功能低下的程度亦越重。本文还初步探讨了其机理及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光谱分析 偏头痛 自主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平板组,每组43侧。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平板组仅予以减重平板训练,联合组在平板组的基础上给予功能性电刺激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双侧平均步长、肢体负重时问百分比、3min步行距离、Fugl-Meyor运动功能量表(YMA)评分、综合痉挛量表(CSS)评分、10m最快步行速度(MWS),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侧平均步长、双侧肢体负重时间百分比、3min步行距离等步态评定结果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联合组步态效果较平板组改善更明显(P〈0.05);FMA、CSS、MW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联合组较单纯平板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减重平板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能有效提高其步行效果,同时有利于改善患者步态。

  • 标签: 功能性电刺激 减重平板训练 脑卒中 步行 步态
  • 简介: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滋肝补肾的著名方荆。在治疗糖尿病时,通过抗自由基,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功能,调节免疫功能,改善糖耐量和降低血糖,降脂、减重等发挥治疗作用,并且可以针对糖尿病的并发发挥直接的防治作用。

  • 标签: 六味地黄丸 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本文对28例心功能不全的老年忧郁病人在抗扰郁的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经对比研究发现:此类心律失常都是由于较大剂量使用三环类抗忧郁药物引起的.而且,对于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更为明显.本文对其发生机制及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指出了临床治疗时应注意的问题.

  • 标签: 三环类抗忧郁药 药物治疗 老年 忧郁症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应用引进新仪器验证探索性眼球运动(EEM)检测在首发精神分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精神分裂患者和75名正常对照者,进行EEM检查。测定凝视点数(NEF)和反应性探索分(RSS)。结果:首发精神分裂患者和正常对照组的NEF和RSS有差异极显著性(P〈0.01)。NEF和RS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好。结论:EEM可作为首发精神分裂的辅助诊断指标。

  • 标签: 首发精神分裂症 探索性眼球活动
  • 简介:目的:观察卒中患者急性期康复过程中功能恢复与脑电生理变化的关系。方法:将62例脑卒中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不同时间段内评价其功能及脑电慢波变化情况。结果:脑电地形图中8波功率值变化与NIHSS得分变化相关,虽然脑电慢波功率变化过程与NIHSS得分变化过程不完全相同,但总趋势是相同的。结论:脑电生理的慢波变化反映了卒中后功能变化的情况,可以作为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预测和评价指标。

  • 标签: 脑卒中 急性期 脑电地形图/定量脑电图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单侧L4-5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感觉神经电位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单侧L4-5,节段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神经肌电图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与波幅数据,并与健侧比较。结果:47例患者患侧和健侧的腓浅神经、腓肠神经在波幅和传导速度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有3例(3/47)患者腓浅神经异常,且均表现为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波幅降低,分别为健侧27.7μV、患侧7.5μV;健侧11.5μV、患侧2.3μV;健侧6.5μV、患侧3.8μV。感觉传导速度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单侧L4-5腰椎问盘突出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中,可能会有腓浅神经SNAP异常现象。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肌电描记术 感觉神经动作电位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
  • 简介:目的:探讨和分析老年骨科手术全身麻醉和椎管内麻醉对术后精神状态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在2014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主体,按照患者入院顺序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39例患者,A组患者行椎管内麻醉,B组患者行全身麻醉,对比A、B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情况、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评分情况以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睁眼时间、手术时间、麻醉药剂量、语言陈述时间、MMSE评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同全身麻醉相比较来说,椎管内麻醉在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更佳,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精神状态,并且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风险很小,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全身麻醉 椎管内麻醉 精神状态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患者QTc间期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患者134例,随机分为3组,氨磺必利组(A组,n=48)、齐拉西酮组(B组,n=46)和齐拉西酮合并九味镇心颗粒组(C组,n=40),每组随时间的延长增加剂量,并于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8周末进行心电图检测,对QTc间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组和B组治疗后第4、8周末QTc间期延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8周末A组分别与B组和C组比较,QTc间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对QTc间期的影响应受到关注,齐拉西酮合并九味镇心颗粒的影响相对较小。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氨磺必利 齐拉西酮 九味镇心颗粒 QTC间期
  • 简介:目的:通过对1例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检查结果的分析,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为该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这名患儿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常规检查结果、血、尿串联质谱和气相质谱检查结果、X光胸片、彩超、头颅MR、脑电图以及诊疗情况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患儿3岁,主要临床表现初期以腹泻、呕吐为主,后来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气促、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等。头颅MRI显示双侧侧脑室轻度扩张,脑沟、脑裂稍增宽。脑电图检查结果为界线性幼儿期脑电图,额、中央区尖波数次发放。血串联质谱检查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升高,尿气相质谱2-甲基-3-羟基丁酸明显增高,但未发现甲基巴豆酰甘氨酸和2-甲基乙酰已酸的异常,基因检测结果为hadh2基因第4外显子p.R130C突变。结论: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极为罕见,对有不明原因的难于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高氨血、或不明原因的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患儿应警惕该病,可送血或尿标本进行串联质谱、气相质谱及基因分析,以便早期诊断及治疗。

  • 标签: 遗传代谢病 2-甲基3-羟基丁酰辅酶A脱氢酶缺陷症 串联质谱技术 气相质谱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盲随机对照研究,161例首发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入组,典型组82例,非典型组79例,对典型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于初始剂量25mg治疗后1-2天进行脑电图描记。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慢波增多,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引起的脑电改变主要是α波失律。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与典型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对首发精神分裂患者脑电图的影响方式和作用强度是不同的.氯氮平的影响大于氯丙嗪。

  • 标签: 典型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 首发精神分裂症 脑电图
  • 简介:目的:研究二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3月门诊接受治疗的20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单用组和联用组两个组别,每组100人。单用组单纯以月经来潮第5-10d口服5mg·d-1来曲唑;联用组以月经来潮当天口服二甲双胍500mg,每天3次,连续治疗3月后,开始加用来曲唑,方法同单用组治疗方案。比较妊娠率、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的差异以及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和卵泡生长时间的数据。结果:相比单用组,联用组可获得更高妊娠率(P〈0.05);联用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后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改善更显著,排卵数目、优势卵泡数目更多,卵泡生长时间更短(P〈0.05)。但是两组自然流产率和卵巢过度刺激率相似(P〉0.05);联用组二甲双胍治疗前相比单用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IR相似(P〉0.05)。结论:二甲双胍与来曲唑联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糖代谢、促进排卵,值得推广。

  • 标签: 二甲双胍 来曲唑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