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员应用细节护理对其护理服务效果的影响展开分析。方法:研究期:2019年1月-2021年6月,纳入200名观察对象展开研究,观察对象均为健康体检人员,按照体检时间先后顺序,对所有健康体检对象进行分组,并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细节护理(观察组,n=100),常规护理(对照组,n=100),以体检不良事件发生率、体检者护理服务满意度指标为参考标准,对不同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以体检不良事件发生率作为比较标准,观察组(4.00%)明显低于对照组(26.00%),(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观察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口腔专科医护人员急救技能训练中使用团队式急救培训方法所取得的应用效果。方法:科室考核推荐口腔专科医院中的50名医护人员,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培训方法)和观察(团队式急救培训方法)组,各25名。结果:考核成绩、操作技能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专科医护人员急救技能训练中使用团队式急救培训方法,医护人员掌握了完善的口腔专科急救知识,并且具备较强的操作技能。

  • 标签: 口腔专科 急救技能 团队式急救培训 操作技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电图知识培训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中的实施效果。 方法 以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 40例为对象,分为研究组(20例)及对照组(20例),对照组未实施心电图知识培训,研究组应用心电图知识培训,对比管理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研究组培训后心电图知识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P

  • 标签: 心电图知识培训 心血管内科 护理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在骨科护理人员中应用骨科手术室多科室协同模式的效果分析。方法:于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选取60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将其平均分配到采用骨科手术室多科室协同模式的研究组,和未使用该模式的参照组,分别涉及248例、251例患者,记录护理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室护理人员中,应用多科室协同模式可提高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的满意。

  • 标签: 骨科 手术室 多科室协同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模式在艾滋病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管理中的应用。    方法:于2021年6月在本院外科二病区实施知信行模式,采用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调查问卷评价并比较实施前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掌握及防护情况。   结果:实施知信行模式后,本科室护理人员职业防护相关知识行为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知信行模式 艾滋病 护理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传染科医护人员如何应对高风险操作的防护问题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传染科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间的医护人员,随机抽取28名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医护人员采用常规的防护措施,观察组在常规防护的基础上进行防护措施干预,最终比较不同防护措施下,及护理人员2个月前后防护能力评分以及一周内高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防护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评分结果差异明显(P

  • 标签: 传染科 医护人员 高风险操作 防护
  • 简介:摘要: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造成的代谢异常综合征,无论男性或女性非同日2次血尿酸水平超过420μmol/L就可诊断高尿酸血症。本研究主要探讨有氧运动联合力量训练对飞行人员高尿酸血症患者的影响。

  • 标签: 有氧运动 联合 力量训练 飞行人员 高尿酸血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人员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研究进展。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主要成员为我院2019年4月至2022年4月份的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将这4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分成两组,甲组与乙组,每组护理人员的数量为20例,甲组的护理人员提供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教学管理;分层分组的教学管理模式应用于乙组护理人员。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理论以及操作成绩。结果:在对两组护理人员提供了不同的教学管理模式后,乙组护理人员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高于甲组护理人员,P

  • 标签: 手术室护理人员 分层分组 教学管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飞行人员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的特点,自编颈腰椎训练操,并观察其对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编制颈腰椎训练操,并经相关航空医学、骨科、康复医学、运动医学专家审核通过。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疼痛评分、平均年龄、飞行时间、机型及空中职务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颈腰椎训练操进行训练,并于治疗结束后持续进行训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半年期的疗效。 结果  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腰痛、肢体麻木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vs对照组:96%vs92%,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vs对照组:17.18±5.42天vs24.59±7.93天,P

  • 标签: 颈腰椎训练操 飞行人员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冠肺炎期间方舱医院医护人员的心理调查情况展开分析。方法:采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方舱医院医护人员心理状况问卷调查表》调查2022年7月-2022年8月新冠肺炎期间兰州新区方舱医院237名医护人员心理状态,共20个项目。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较多医护人员存在紧张与着急、担心防护问题、担心手卫生及口罩脱落、担心病区环境、担心自身健康状态等情况,部分医护人员存在害怕、心理烦乱、紧张、易疲劳、易衰弱、苦恼、晕倒,同时也有部分医护人员心态良好,表现为乐观、平静、呼吸平稳、手脚干燥温暖、睡眠质量较好。结论:方舱医院医护人员普遍存在各种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注重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及疏导工作,使其尽快恢复身心健康,投入到医疗工作中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神经外科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1-2月医院136名神经外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估结果,他们被分为好组(SCL-90评分≤160分)和差组(SCL90评分>160分)。比较两组的一般数据,分析神经外科护士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结果:136名神经外科护士中,107名心理健康状况良好(78.68%),29名心理健康较差(21.32%);单变量分析结果显示,贫困组低职称、高工作强度、医疗纠纷和缺乏外部支持的比例高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1,P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策略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飞行人员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的特点,自编颈腰椎训练操,并观察其对飞行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方法  编制颈腰椎训练操,并经相关航空医学、骨科、康复医学、运动医学专家审核通过。将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飞行人员随机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疼痛评分、平均年龄、飞行时间、机型及空中职务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健康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颈腰椎训练操进行训练,并于治疗结束后持续进行训练,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半年期的疗效。 结果  治疗四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腰痛、肢体麻木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所缓解,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vs对照组:96%vs92%,P>0.05),但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vs对照组:17.18±5.42天vs24.59±7.93天,P

  • 标签: 颈腰椎训练操 飞行人员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在岗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选50例进行研究,应用行为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医护人员的各项洗手指征执行情况、各项洗手技术掌握情况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培养过程中,应用行为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干预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问题重点关注,探讨护理干预应用的分具体效果。方法 以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80例医护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干预的应用前后进行分组,目的是观察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临床执行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对比,总依从率60(75.00%)VS 80(100.00%),数据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依从率更高。结论 临床针对医护人员的手卫生问题行科学、规范的护理干预,可促进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提升,有效避免患者院内感染的发生,增强住院安全性,效果理想,建议推广。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卫生 护理干预 依从性
  • 简介: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了妇科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风险认知和临床护理实践的关系。首先,使用自制的跌倒风险认知问卷对妇科护理人员进行了调查,评估了他们对跌倒风险的知识和认识水平。其次,在临床实践层面,对妇科护理人员实施的护理干预措施和对跌倒风险高的病人的优先注意进行了观察和记录。研究结果发现,妇科护理人员对跌倒坠床风险有一定的认知,但在临床实践中,对跌倒风险高的病人的特殊护理措施并未完全执行到位。此外,妇科护理人员的跌倒风险认知水平与其护理实践中跌倒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程度有正相关关系,即认知水平越高,实施防跌措施的可能性越大。总的来说,提升妇科护理人员的跌倒风险认知,能够促进其在临床护理中更好的实施防跌策略,降低患者跌倒坠床的风险,提高安全护理质量。因此,有必要在护理教育与管理中,加大对跌倒风险认知的教育力度,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操作技能,从而更好地防止病人发生跌倒事件。

  • 标签: 妇科护理人员 跌倒坠床风险认知 临床护理实践 护理干预措施 安全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间在岗的医护人员中,随机抽选50例进行研究,应用行为干预,分析干预前后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影响。结果:干预后在接触病人前、接触病人后、两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体液血液、摘手套后中均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在掌心对掌心手指并拢互搓、手指交错掌心擦掌背、手指交错掌心擦掌心、拇指在掌中转动、两手互握互搓指背、指尖摩擦掌心、使用擦手用具情况中均优于干预前(P<0.05)。结论: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培养过程中,应用行为干预,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行为干预 医护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给于心理干预措施的效果分析。选取时间在2022年-2023年20例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根据干预方式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心理干预应用于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以及社会领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通过对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模式干预,干预前差异不大,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分别为54.0±5.7、41.6±5.2心理状态有所改善(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人员中具有良好效果,可改善护理人员心理状态以及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干预 消毒供应室 工作质量
  • 简介:近年,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生物治疗日趋重要,已经逐渐成为与手术、化疗和放疗并驾齐驱的治疗肿瘤的有效手段了。尤其是生物靶向治疗,以其针对性强,不良反应小和有效率高等特点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为一种生物制品类抗肿瘤新药,是世界卜首例血管抑制素,它是多靶点药物。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血管的内皮细胞迁移来达到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阻断了肿瘤细胞的营养供给,从而达到抑制肿瘤增殖或转移目的。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方法对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100例晚期小细胞肺癌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8周以上的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统计不良反应情况,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经治疗后,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24例,稳定50例,进展25例。总缓解率25.00%,疾病控制率75.00%。经吉替尼片治疗的患者,出现40例皮疹,14例腹泻,3例肝功能损害,1例口腔溃疡,13例胃肠道反应;经厄洛替尼片治疗的患者,出现47例皮疹,19例腹泻,1例肝功能损害,1例口腔溃疡,16例胃肠道反应。结论晚期小细胞癌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可能引发一系列不良反应,临床中应重视对患者的护理,加强临床监测,从而减轻药物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 分子靶向药物 不良反应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