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彭州市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个乡镇及社区472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0.1%的调查对象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名词,10.4%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组成部分,38.1%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1+4”内容,30.1%和34.5%的调查对象会和可能会看了营养标签后影响购买计划。54.9%的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有偶尔参考营养标签。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食品标签是生产日期(56.4%),而最关注营养标签的仅占6.8%。最关注的产品是乳及乳制品(68.3%)。调查对象主要从电视(45.1%)和报刊杂志(44.7%)获得营养标签知识。结论调查对象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率和关注度仍需大大提高,并且应提高对营养标签真正含义的了解。针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应该从电视、书刊等途径来获得营养标签的知识,还应该更多的参与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大营养标签理念的灌输,使其成为广大群众的营养宣传好导师。

  • 标签: 医务人员 营养标签 调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针对医疗纠纷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和医疗纠纷诉诸法律的民事诉讼案件数量的不断增多,分析了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阐述了不断强化医务人员法律保护意识,以法行医,以法治院,在防范医疗纠纷中的重要意义;探讨当前医疗纠纷的处置机制。

  • 标签: 法律意识 医疗纠纷 防范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手术室有害因素对医务人员产生的影响,并制定针对性的防护措施。方法我院手术室医务人员56名,另选择60名普通医务人员进行调查,对两组医务人员的疲劳严重程度以及心理健康评分进行对比。结果与普通医务人员对比,手术室医务人员的疲劳严重评分较高,其心理健康评分较低(P<0.05)。结论手术室中有害因素会影响医务人员,需要引起重视,并通过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护。

  • 标签: 手术室 有害物质 医务人员 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及其防护情况,探讨减少手术室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措施。方法选择6名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人群分布、暴露部位、暴露环节,暴露源以及暴露后处理情况等。结果暴露人员主要以手术医生为主,暴露部位以手为主,血源性职业暴露最主要的方式为锐器伤,手术中手术缝针是主要环节,暴露源病原体为乙型肝炎病毒。暴露后所有人员均立即作了局部处理。结论明确手术室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主要环节和锐器物,通过规范操作流程,暴露后正确处理可减少血源性职业暴露和暴露后感染的风险。

  • 标签: 手术室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防护 处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和认知干预效果。方法从本院2018年8月-2018年12月在职医生中,随机抽取73例,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常规组按医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规范》进行手卫生管理,干预组给予针对性干预管理。结果干预组医务人员洗手时间依从率70.27%,洗手次数依从率65.57%,洗手依从率70.27%;同时,医务人员手卫生考评中,手卫生基础知识评分(9.56±1.14)分、手卫生专业操作评分(9.78±1.04)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影响因素包括思想认知度、实践引导方法、以及手卫生管理制度的健全程度,采取有效的干预指导方法,可提升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的依从性,保障医务人员手卫生洁净程度。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管理 认知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采用回顾性原则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19年12月,研究对象为此期间院内各科室的30名工作人员,比较在采用PDCA循环法后相关科室人员第一季度与第二季度的洗手依从性。结果:在PDCA循环法采用后,内科、外科等7项科室在接受管理后,人员依从性均有所提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进行院内卫生管理时,采用PDCA循环法,可有效提高各科室工作人员对于手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提高个人依从性,推进医院卫生管理建设。

  • 标签: PDCA循环管理模式 医务人员 手卫生管理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特点,探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策略,提高职业防护管理工作水平,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对医院2013—2016年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8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显示,职称较低的护理人员(占62.07%)为主要的暴露人群,内科及外科系统,发生地点集中在普通病房和手术室,手部针刺伤是最主要的暴露部位和类型,病原体以HBV为首:结论配置合格的防护设施及用品,建立职业防护体系和制度,增强医护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逐年降低.

  • 标签: 职业暴露 标准预防 流程 防护管理
  • 简介:摘要主要研究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养策略,分析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主要特征和对医务人员应对能力提出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医务人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NICU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的定植情况,寻找减少和预防控制科内MDRO的爆发性流行的方法。方法对NICU病区医务人员和工作环境进行为期三天的随机采样,主动收集NICU医务人员鼻拭子、手无菌棉拭子及MDRO患者周围的物表,筛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等NICU常见的多重耐药菌。结果NICU医务人员的鼻前庭、手和物表MDRO携带率分别为19.05%、19.05%和34.78%,其中MRSA培养阳性率分别为14.29%、9.52%、21.74%。结论MRSA是NICU医护人员及环境中定植的主要MDRO,应继续加大手卫生落实措施,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做好环境的清洁与卫生,切断MDRO的传播途径,防止交叉感染,保证患者安全、医疗安全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多重耐药菌(MDRO) 消毒隔离 手卫生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DCA循环,以提高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方法应用计划一实施一检查一处理(PDCA)循环即管理循环模式,对ICU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PDCA循环后,ICU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从45.00%提高至96.11%,正确率从36.11%提高到95.12%。结论PDCA循环在提高ICU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中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PDCA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确保医务人员心理健康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2月4至16日,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中的《压力-焦虑亚量表》,通过问卷星调查615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共发放、回收615份问卷,有效问卷615份,有效回收率100%。结果医务人员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的检出率分别为13.82%(85/615)及25.37%(156/615)。31~40岁年龄段、工作于重点科室是医务人员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OR=1.779、2.127);女性、经常用肥皂/洗手液/消毒液洗手是心理压力的保护因素(OR=0.520、0.528)。医务人员工作于定点救治医院、重点科室更容易产生焦虑(OR=2.042、2.702);口罩与面部及鼻梁贴合高是医务人员心理焦虑的保护因素(OR=0.500)。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务人员表现较高的心理压力及焦虑,应早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心理干预,重点关注男性、31~40岁年龄段、工作于定点救治医院及重点科室的医务人员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 医务人员 精神卫生,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新医改方案的出台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作为医改方案的主体力量,医务人员的态度和行为对于方案成功实施至关重要,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修养成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也是公立医院进一步体现其公益性质的重要途径。

  • 标签: 医务人员 道德修养 公立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并分析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的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的态度状况问卷调查,并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的总体得分为(91.9±11.6)分,条目均分为(3.7±0.5)分,平均得分率为73.50%;“对于安宁疗护提升生命质量方面的益处”维度得分率最高(87.08%),“面对疾病晚期情况不断恶化的患者”维度得分率最低(60.88%)。医生(B=-1.207)、护士(B=-0.912)、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1.417)、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1.20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7.849)的医务人员的态度得分较低(均P<0.05)。结论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态度总体较为积极,但主动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应针对性开展医务人员相关专业知识培训,综合提升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从业积极性。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态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是其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本身及工作环境等因素的一种内在的感受和态度,即对其全部工作的满意状况的主观反映。在医院的工作和管理中,为更加充分的了解医疗工作者的工作满意状态,调动工作积极性,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阐述在医院管理中,工作人员的满意度评估的意义和价值,同时提出评估满意度的方法和应对措施。

  • 标签: 工作满意度评估 医院管理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知识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职医务工作人员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制的艾滋病防治以及职业暴露知识问卷调查表对所选医务人员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详细统计本次调查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优良率为94.67%,职业暴露防护知识掌握优良率为92.86%。。结论医院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以及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相关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检查机制,提高医务工作人员的艾滋病防护意识以及职业暴露后的应计处理能力,降低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确保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

  • 标签: 艾滋病防护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2019年11—12月,选择上海市16个区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抽取共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安宁疗护知识水平问卷调查,并分析安宁疗护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男1 460名(20.8%),女5 567 名(79.2%);年龄(36.9±9.3)岁;护士2 682名(38.2%),医生2 442名(34.8%);来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者5 065名(72.1%);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者2 982名(42.4%),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者4 039名(57.5%)。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应答的得分为(8.9±2.6)分,平均正确率为59.0%;其中对于安宁疗护专业团队构成认知率最高(93.9%,6 597/7 027),对于安宁疗护服务情感投入的认知率最低(16.6%,1 165/7 027)。学历大专(B=-0.429)、学历中专及以下(B=-0.544)、护士(B=-0.652)、近郊区(B=-0.278)、社会办医疗机构(B=-0.891)、未亲眼目睹过临终患者死亡过程(B=-0.329)、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B=-0.283)以及不愿意从事安宁疗护服务(B=-0.820)的医务人员的知识得分较低(P<0.05)。结论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知识的总体掌握水平一般,应加强安宁疗护知识的系统学习和培训,促进安宁疗护事业的良好发展。

  • 标签: 临终关怀医疗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知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上海市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完善安宁疗护培训项目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结合文献评阅和专家咨询,研制上海市医务人员安宁疗护培训需求问卷,于2019年11—12月,对上海市223家注册临终关怀科或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机构的7 074名医务人员进行培训需求调查。结果回收有效问卷7 027份,有效回收率为99.3%。医务人员对所有条目的培训需求均>71.0%,培训需求总分为(2.58±0.63)分。各维度培训需求从高到低依次为知识[(2.59±0.64)分]、动作技能[(2.57±0.68)分]和情感[(2.56±0.70)分],具体需求最高的前3项为生前预嘱和法律知识(80.5%,5 660/7 027),安宁疗护社会工作方法(75.3%,5 290/7 027),安宁疗护服务中的压力和适应(75.1%,5 279/7 027)。女性[(2.61±0.62)分]、行政管理、医技及其他岗位[均为(2.68±0.56)分]、初级职称[(2.61±0.62)分]、未目睹临终患者死亡的过程[(2.65±0.58)分]、未参与过安宁疗护服务工作[(2.68±0.55)分]的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更高(P<0.05)。结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培训需求均较高,建议靶向开展多层次、针对性强的安宁疗护培训,满足不同医务人员的培训需求。

  • 标签: 安宁疗护 医务人员 问卷调查 培训需求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