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总结2019-2020年2年内46例崎病患儿发病特点,以提高对崎病的认识,推广经验。[病例报告]回顾性分析2019-2020年2年期间46例崎病住延边医院儿科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发病特点。[结果] 2年间延边医院崎病住院患儿中,发病年龄分布为1个月18天~8岁,其高峰年龄为1岁,男、女 比例为1:1(男23例,女23例),其民族比例为:汉族65%(30例),朝鲜族35%(16例)。在临床表现中,以发热为主,其发病率为100%;皮疹(21例)、淋巴结肿大(21例)、口唇改变(25例)、球结膜充血(27例)、手足症状(17例)均有出现,发病率大致相等,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检验中,C-反应蛋白(CRP)发生率最高,平均值为63.0mg/l,升高的占93.4%(43例),其次发生率为白细胞(WBC)升高,平均值为16.2X109/l,升高的占86.9%(40例),其他化验指标血沉(ESR)增快、心肌酶异常、血红蛋白减低、肝功能异常、分别为73.9%(34例)、71.7%(33例)、60.8%(28例)、34.8%(16例)。CRP与WBC升高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CRP发生率与其它化验指标相比发生率有统计学意义(P均

  • 标签: []  川崎病 发病特点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崎病休克综合征是崎病的一种严重亚型,主要表现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组织低灌注。与无休克的崎病相比较,其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如发生冠状动脉病变、二尖瓣反流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的风险增高;并常伴有多脏器损害;容易对IVIG无反应。儿科医师应充分认识崎病休克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避免误诊、漏诊,早期识别、及时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川崎病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几篇论文的相继发表,给予了我很大的鼓励,感触良多。以前我对写论文有些不以为然,认为一般的写论文没多大的价值,只是晋升需要而已,不如实实在在地做些事情。随着学习的深入,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发现工作中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去探索、去改进。阐明一个问题,需查阅大量的资料,要反复思索,认真构思,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自主学习的过程,有助于自身的提高。并且在投稿、改稿的过程中,从责任编辑身上,我感受到了其具有人性化的严谨工作作风,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 标签: 心得 写作 发现工作 自主学习 工作作风 论文
  • 简介:清代养生学家曹庭栋在总结前人静养思想的基础上,赋予了养生以新的内容。他说:"心不可无所有,非必如槁木,如死灰,方为养生之道。

  • 标签: 养生学家 养生之道 曹庭栋
  • 简介:放置宫内节育器(RID).俗称“带环”.该避孕法迄今已有90余年的历史,由于其安全、长效、一劳永逸备受广大育龄妇女的青睐。但是“带环”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 标签: 宫内节育器 育龄妇女 避孕法 注意事项
  • 简介:为了保证联盟服务的质量和持续性,金百合导入了连锁药店的组织结构,又对其职能进行了很大调整,形成'驾马车'结构。在一次会议上,东莞仁德药店的负责人畅谈其与金百合的'恋爱史'。他曾短暂加入省内的另一个单店联盟,但对方的后续服务没有跟上,之前沟通好的换一个经理后又要重新沟通,

  • 标签: 营销 百合 培训部 商品结构 联盟 组织结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崎病是一种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的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因其病程长,并发症重,可因治疗,护理不当而致患儿死亡。因此,在临床上加强崎病的护理与健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

  • 标签: 川崎病护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本文聚焦崎病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包括不完全性崎病和重症崎病的诊断以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VIG)无应答的高危因素、IVIG使用剂量选择和应用指征等问题及其注意要点和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崎病的临床诊治和研究水平。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崎病患儿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001年1-12月收治的崎病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完全治愈,未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崎病系以全身皮肤、粘膜广泛损害及部分患儿心脏损害为特征,经临床系统观察,正确治疗和护理,预后均良好。

  • 标签: 川崎病 护理 治疗 小儿
  • 简介:摘要崎病(KawasakiDisease)多发生于5岁以内,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推测与感染有关。现就我院1例支原体肺炎并发崎病的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

  • 标签: 支原体感染 肺炎 川崎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肺部挫伤后穹嗪的药物治疗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分别设穹嗪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肺功能指数和胸片变化。结果治疗组肺功能指标及胸片吸收情况好于对照组。结论穹嗪的药物治疗对挫伤的肺组织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肺挫伤 川穹嗪 肺功能
  • 简介:摘要崎病是一种急性自限性的中型动脉血管炎,目前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小儿获得性心脏病的病因。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及治疗,约25%的患儿会出现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由于崎病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手段,诊断崎病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标准,因此,对于典型的崎病诊断不难,但对于表现不完全和不典型的崎病诊断却面临极大的挑战,尤其是在目前全世界都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情况下,使崎病的诊断更为复杂。本文结合最近美国心脏病协会发表的崎病诊治指南,对崎病诊断中的热点问题给予详细的阐述,希望能对崎病患儿的诊断有所帮助。

  • 标签: 川崎病 诊断 儿童
  • 作者: 李环 王娟莉 张艳敏 王涛 张展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710003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 710003;陕西省儿科疾病研究所,西安 710003;西安市儿童健康与疾病重点实验室 710003 ,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超声科 710003
  • 简介:摘要对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1例崎病3次复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儿,男,8岁7个月,于3岁首次崎病发病,其后分别间隔18个月、23个月、25个月再次复发,且每次复发均表现为完全崎病的特点。患儿前3次崎病发病予1次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2 g/(kg·次)]冲击治疗,第4次崎病发病予2次IVIG[2 g/(kg·次)]冲击治疗。其中患儿第2次崎病复发时以腹痛为首发表现,并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回盲部数枚肿大融合淋巴结。患儿第3次崎病复发时再次出现不完全性肠梗阻表现,且抗链球菌溶血素O进行性升高,经抗感染及IVIG冲击等治疗后出院。出院后随访0.5年未见崎病复发。提示对于既往有崎病病史且再次出现长时间发热患儿,应警惕崎病复发可能,且部分崎病患儿可合并有不完全性肠梗阻。

  • 标签: 川崎病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复发 肠梗阻 抗链球菌溶血素O
  • 简介:对筛选出的党参三个栽培品种进行了农艺性状比较,产量比较,同工酶分析比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组织显微比较,为党参选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川党参 品种 比较
  • 简介:目的:总结21例不典型崎病临床特点。方法:分析其临床表现厦各种实验室指标。结果:发热、皮疹、结膜充血、口唇皲裂、颈部淋巴结肿大、指趾端脱皮、冠状动脉改变的发生率依次为100%、71.4%、85.7%、76.1%、61,9%、90.4%、42.8%.其中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血沉增快、CRP增高、血红蛋白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80.9%、85.7%、95.2%、90.5%、76.2%。所有病例确诊或拟诊后均给予丙球、阿司匹林治疗。结论:不典型崎病容易误诊;主要症状太少或不典型时可结合实验室指标给予拟诊,并尽早应用丙球和阿司匹林,以减少冠状动脉损害。

  • 标签: 川崎病 不典型川崎病 实验室指标
  • 简介:【摘要】崎病(KD)是一种以变态反应性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结缔组织病。婴幼儿多见。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引发冠状动脉扩张甚至并发冠状动脉瘤,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诱因之一。本文针对小儿崎病的临床表现、护理措施等内容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类似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小儿 川崎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