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国内各大媒体纷纷回忆十年前SARS经历时,H7N9新型禽流感病毒悄然来临;4月20日,四川雅安又突发7.0级地震,全国民众为此牵心。而在这些灾难中,医务人员都是坚守在第一线。病毒来袭时的高病死率,地震中不断出现的余震、次生灾害……面对种种潜在危险,医务人员会怎样选择?内心又是如何考虑的?

  • 标签: 医务人员 禽流感病毒 SARS 潜在危险 次生灾害 病死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况,探讨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9年10月-2012年10月,医务人员职业暴露事件进行监测、统计和分析。结果共监测到36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情况。暴露种类以锐器伤为主,占94.44%;血源性暴露源占75%;职业分布以护士为主,占61.11%;科室分布外科占47.22%,内科占22.22%;工作年限短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率高,占58.33%;伤害发生的地点以病房、手术室居多,分别占52.78%、19.44%;导致伤害的暴露物种类以注射器针头、缝合针居多,分别占36.11%、16.67%;职业暴露的操作环节最多为锐器物用后处置,占38.89%,其次为拔针时,占19.44%。结论护士和低年资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调查分析口腔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原因和现状,指出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并阐述了今后如何加强职业防护管理。

  • 标签: 口腔科 职业防护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HIV/AIDS一般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知晓度,提高防护意识。方法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对205名医务人员进行HIV/AIDS一般知识和职业暴露相关知识认知状况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HIV/AIDS的病原体、传播途径、预防职业暴露的方法和暴露后的紧急创口处理知晓度高,对HIV的特性和暴露后相关危险因素的评估及早期预防用药不了解。结论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对HIV/AIDS职业暴露的安全教育和规范化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 标签: 医务人员 HIV/AIDS 防护
  • 简介:摘要在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日愈受到重视今天,如何做好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工作(特别是县级医院),是我们医院管理者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通过介绍该院在医务人员职业防护方面的具体做法,从制定职业安全防护相关管理制度;更新各类职业防护用具,提高护理用具的安全性;熟练应用防护技术,做好标准预防;感控部门加强防护措施应用的监督力度;完善职业暴露监测系统等方面着手。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而导致的职业感染。

  • 标签: 县级医院 医务人员 职业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某院不同科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现状,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1年7月,对该院重症监护室(ICU)、急诊科、外科、内科、手术室、供应室工作满4年的340名医务人员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问卷340份,收回有效问卷332份,有效率97.65%。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为38.25%(127/332),其中医生为30.00%(30/100),护士为41.81%(97/232),护士锐器伤发生率显著高于医生(X^2=4.13,P〈0.05)。不同科室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29,P〈0.01),其中急诊科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最高(73.08%)。结论医务人员发生锐器刺伤的概率较高,应强化职业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操作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职业伤害,实现暴露后零感染目标。

  • 标签: 医务人员 锐器伤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医院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念珠菌对我院医务人员手污染的情况,有效地控制医院感染。方法按常规方法,对我院各临床科室的152名医护人员的双手随机进行了细菌学监测,标本培养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微生物部分进行培养鉴定,部分细菌用VITEK-32和ATB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结果取标本152份,共培养出真菌5种25株,污染率为16.45﹪,其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15株占60.00﹪,再次是热带念珠菌6株占24.00﹪,近平滑念珠菌2株占8.00﹪,克柔念珠菌1株占4.00﹪,光滑念珠菌1株占4.00﹪。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医院感染知识宣教,指导陪护或患者正确洗手,做到勤洗手,接触患者前后认真洗手,预防交叉感染。

  • 标签: 真菌 医护人员手 污染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职业暴露的防护意识,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8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院感意识和职业防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发生。结论在医疗护理活动中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和暴露后的预防,是降低职业性感染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艾滋病职业暴露 防护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医务人员在医疗安全方面的管理模式。方法通过对口腔医疗风险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分析,探讨口腔医疗风险的控制,旨在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口腔医疗服务质量。对口腔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管理模式进行调查。结果医疗安全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是口腔管理的核心。结论只有全面提高口腔医疗技术,才能有效地提高口腔医疗质量,防范口腔医疗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口腔医务人员 医疗安全 管理模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现状并提出防护措施。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12月发生的31例次锐器伤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1例锐器伤害中,岗位以护士为主,22人,占70.97%。在导致伤害的锐器中第一位为注射器针头,13例次,占51.61%;较大部分锐器伤是因受伤害者自己引起。结论锐器伤是造成职业性伤害的潜在危险因素,要减少锐器伤的发生必须规范操作行为,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的专业培训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状况及手卫生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方法现场观察并记录151名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手卫生执行情况并对其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培训较到位,对相关知识认知的正确率达到80%以上,90.07%的科室手卫生设施较完善,医务人员基本上掌握六步洗手法;但是护士、临床医生、医技人员手卫生的依从率较低,分别为70.92%、47.66%、43.36%。结论加强手卫生知识考核及手卫生依从性的督导。

  • 标签: 手卫生依从性 调查分析 对策
  • 简介:为追踪检查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执行情况,我院感染管理科进行了一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调查工作,以便针对手卫生依从性薄弱环节进行干预,从而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2012年7月,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设计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观察表,采用现场隐蔽观察方法分3组进行:一组调查手术科室,一组调查内科病区,一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调查是随机性的,调查的人员分为不同层级,涵盖所有人员,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 依从性
  • 简介:摘要高校医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学生和教师的的健康状况。因近年来各种意外事故频发、学生的突发状况增加、而学校医务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为了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对学生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治疗,必须对学校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急救培训,比如紧急的止血法和心肺功能的复苏等。本文主要对学校医务人员急救技能训练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

  • 标签: 高校医务人员 急救技能训练 需求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知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手卫生的知晓率,从而达到预防医院感染,保障医疗安全的目的。方法选择易发生感染的15个科室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手卫生指征认知的正确率较高,认知正确率绝大多少在90.0%以上,但对手套的使用和快速手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的知晓率较低。结论医院应广泛宣传,营造重视手卫生的良好氛围,加强培训力度,提高手卫生意识。

  • 标签: 医院 手卫生 知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和影响因素,总结些许医学经验,从而为临床提供借鉴意义。方法按照编号法随机抽取我院的一些病房和诊室,规则为选择编号是偶数的病房和奇数的2个诊室,在医务人员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根据统一的方式和表格对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相关调查。然后收集其调查资料,对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是31%,同时科室、岗位和工作区域的不同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也不同;病房医师的手卫生依从性较门诊而言要高(P<0.05),但不同区域间的护士的差异是不明显的(P>0.05);医务人员在实施手术之后手卫生的依从性是41%,比实施手术之前的手卫生依从性还要高(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普遍不高,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况给予相应的改善手段。

  • 标签: 医务人员 手卫生依从性 调查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