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健康观念的改变,患儿家长对孩子的保护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对护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护患纠纷,尤其儿科护理的特殊性,现对影响儿科护患沟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通过有效合理的运用沟通技巧,促进了儿科护患沟通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语言 技术 护患沟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儿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0月~12月每月连续10天的儿科门诊处方共2377张,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处方1614张,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49.25%,其中静脉给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71.25%,口服给药仅占28.75%。仅有二联用药,占使用抗菌药物处方的4.89%,无三联用药。抗菌药物品种以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居多,占使用抗菌药物总次数的60.78%。结论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任存在静脉给药比例偏大、无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联合用药等问题。

  • 标签: 儿科门诊 抗菌药物 使用分析
  • 简介:总结儿科常见风险的防范措施,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风险,保障患者身心健康。方法通过总结预防病房存在的常见风险,制定处理风险的管理对策,同时指导制定相应的措施,避免风险。结果儿科风险主要存在于患者,医疗技术、药物因素及消毒隔离等方面。结论儿科安全隐患数量多,人员涉及面广,提高质量,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人员应积极学习知识,从而提高的质量,为患者身心健康提供保障。

  • 标签: 儿科风险 预防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门诊输液的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矛盾与冲突。方法通过对2012例门诊输液患儿的护理总结出适合门诊输液的护理措施。结果通过人性化护理,改善了护患关系,增强了护患的信任,患者能更好的配合治疗。结论人性化护理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儿科门诊 输液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卫生服务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明显增强,特别是在儿科,现在孩子成了家庭的重心,一个孩子的安危牵动着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幸福和睦,因此很多家长,特别是婴幼儿患者的父母,孩子身体稍有不适,就到医院住院就诊,基于儿科临床的特殊性,特别要求医护人员对待小患者更要细心周到,医患沟通是医患关系建立后实现医患双方共同参与疾病诊治、恢复健康的重要环节,它贯穿于医疗的全过程。儿科是医疗纠纷的高发科室,患儿年龄小,发病急,表达能力差,诊疗过程中不配合,故如何做到既能治病就人,又能与患儿及家属们进行有效的沟通,规避风险。善于沟通对儿科医生来说极为重要。

  • 标签: 儿科 医患沟通
  • 简介:随着儿科护理的特殊性凸显以及家庭需求不断提高,改善儿科护理方法和手段,提高护理水平,努力培养高素质的儿科护理队伍势在必行。本文从增强护理专业素质、增强现代执业意识、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三个方面来阐述儿科护士的综合素质修养与儿科护理水平提高的紧密性。

  • 标签: 儿科护士 综合素质 培养提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护理管理中细节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7月90例儿科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试验组采用细节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度、小儿面部痛苦表情评分、小儿生命体征状态、父母对管理工作的配合度、小儿护理依从性、儿科住院时间、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方面相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患儿实施细节干预效果确切,可减少儿科不良情况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儿生命体征和心理,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儿科护理 管理 细节干预 实施效果 普通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逐渐加强,医疗成为高风险服务行业,护理纠纷也呈上升趋势,儿科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护理纠纷更易高发。在应对儿科护理风险时,应剖析构成儿科护理风险的因素,重视儿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结合临床护理经验,做出相应的措施。

  • 标签: 儿科护理 纠纷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儿科住院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关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总结儿科病房夜间发生的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分析其发生原因,并制定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儿科病房发生的夜间护理缺陷表现形式多样,其发生原因和护理人员自身因素、管理因素、患者因素等有关。结论护理管理人员应在儿科病房的夜间护理安全问题上给予重视,不断改进护理措施,提升患者就诊安全及满意度。

  • 标签: 儿科病房夜间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借鉴英国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的儿科转诊模式,结合我国儿科分级诊疗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英国儿科转诊模式对完善我国儿科分级诊疗发展的启示经验。方法:运用文献评阅、政策比较等方法,分析英国儿科转诊制度、转诊流程及转诊标准。结果:英国儿科转诊制度严格,由家庭医生负责首诊,转诊流程规范,转诊标准明确。结论:建议我国提高基层儿科诊治能力,使基层医疗机构与儿童专科医院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明确转诊流程与转诊标准,确保医患双方遵照执行;医保制度强制约束,确保患者基层首诊,推进儿科分级诊疗顺利实施。

  • 标签: 分级诊疗 转诊模式 儿科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 简介:摘要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医疗风险的识别、评价和处理,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的危害及经济损失。儿科急诊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婴幼儿为高发人群,家长陪伴,人流量大,常聚集就诊等特点。儿科的护理特点随机性强,要求护理人员穿刺技术高,应急能力强,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因此,在儿科急诊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防患于未然,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预见,制定措施,降低风险的发生。

  • 标签: 儿科急诊 风险防范 策略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0-0087-01
  • 简介:摘要本文从儿童患者的特殊生理结构出发,分析药师在门诊药房配发药物时,提醒患者家属在药物使用方法、剂量、贮存等方面应特别注意的问题,从而进一步保证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儿科 合理用药 调配
  • 简介:摘要目的就门诊儿科输液病人的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门诊静脉输液异常的100例患儿,对其进行安全护理管理。结果本组100例门诊静脉输液异常患者经过上述急救护理之后,没有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儿家属满意度达到了100%,患儿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缓解。结论护理人员应该准确评估静脉输液异常患儿的病情,才能够在宝贵的急救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

  • 标签: 门诊 儿科 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护士对压力的应对能力,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护士的身心健康,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儿科护士做了一些调查,从中分析并找出对策。

  • 标签: 儿科护士 压力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