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对提高早期宫外孕诊断符合率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两年来290例宫外孕声像图及临床资料。结果290例宫外孕患者均先快速经腹部检查一遍,不管患者膀胱是否充盈,后然嘱患者排完小便,再行阴超检查,经腹探查发现较明确的包块85例,经阴道检查重新发现包块者163例,42例为观察后复查确诊。声像图特点宫体略大或正常大小,宫腔内未见孕囊,子宫内膜8-15mm不等,附件区见混合回声包块,部分可见妊娠囊、胎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结论宫外孕患者大多以急腹症就诊,膀胱往往不充盈,经阴道超声操作简便,讯速,无痛苦,避免经腹时因肥胖或腹痛等充盈膀胱困难的缺点,特别是未破裂型,包块小,经阴道超声可以提高图像分辨率,诊断符合率大大提高,是宫外孕早期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子痫前期应用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06年3月到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且孕周小于34周的的早期子痫前期患者86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采取期待治疗的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非期待治疗的方法,分别分析两组新生儿体重、孕妇并发症情况和围产儿结局,来衡量期待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新生儿的体重明显升高,孕妇发生低蛋白血症、胎盘早剥、肝肾功能受损和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等比例明显降低,围产儿发生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和围产儿死亡等比例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期待治疗对于早期子痫前期孕妇,可以增加新生儿的体重,减少孕妇和新生儿并发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子痫前期 期待治疗 妊娠结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提供治疗新生儿肺炎合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到我科住院生后1~7天的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结合病史、临床特点和X线胸片可作出正确的诊断,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祛痰辅助治疗效果较好。结论早期新生儿肺炎的发病与产科有密切关系,临床表现不典型,X线胸片对诊断有积极的意义,治愈率较高。

  • 标签: 早期新生儿肺炎 临床特点 胸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各种因素对糖尿病预后的综合影响,笔者将糖尿病预后的影响因素综合为9条。并由此设计了一个“糖尿病预后评估表”,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能早日知道疾病的预后,从而使患者更积极地进行治疗,获得好的预后。

  • 标签: 糖尿病预后 预测 早期干预
  • 简介:1990年西藏文物普查开展以来,我国考古学家陆续在西藏西部发现一批属于早期金属时代的墓葬与居址,其中出土若干青铜器。本文结合周边地区如青藏高原东部、尼泊尔北部的穆斯塘地区、巴基斯坦北部地区、印度西北部的考古发现,对相关青铜器的文化属性予以比较讨论,认为欧亚草原文化因素自东、西两个不同方向辗转进入西喜马拉雅地区,这当与跨青藏高原的长距离贸易相关。

  • 标签: 西喜马拉雅 青铜器 文化互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动脉瘤进行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经DSA检查显示脑动脉瘤25枚,全麻及肝素化后,从股动脉置入6F导引导管,于患侧颈内动脉C2平面,微导管在微导丝导引下置于动脉瘤体的近端1/3~1/2处,行动脉瘤内造影,对圆形/卵圆形或宽颈动脉瘤,采用“蚕茧”栓塞技术,在鱼形/囊状动脉瘤,采用“蚕食”栓塞技术。结果治疗组24例25枚动脉瘤瘤腔完全致密填塞或几近完全填塞(填塞范围>95%)20枚;大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95%)2枚;部分填塞(填塞范围<70%)1枚;2例填塞失败。术后随访1月至5年,治疗组无一例死亡,亦未发生再出血;1例DSA复查发现动脉瘤腔扩大,未作特殊处理;17例CTA复查正常;6例未行DSA及CTA复查。远期生活质量GOS评分均为Ⅰ级。结论动脉瘤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有效防止动脉瘤再次出血,疗效确切,可操作性强,创伤小,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检查诊断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60例早期肺癌患者的CT征象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低剂量螺旋CT检查诊断,对照组给予常规CT扫描检查诊断,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出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的检出率为83.3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螺旋CT可有效提高肺内非钙化小结节及支气管病变的检出率,结节周围模糊征是早期肺癌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征象。对肺癌的筛选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早期肺癌 螺旋CT 低剂量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脑卒中患者早期预防便秘中的效果。方法将入住神经内科诊断脑卒中的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各59例,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护理预防便秘,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排便效果、腹部按摩和运动疗法等,比较两组便秘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及对照组便秘的发生率分别为13.6%、28.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地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降低糖尿病病人肢残的发生率。方法总结75例糖尿病病人其中57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的防治与护理体会,采用早期健康教育、降血糖、全身治疗和局部清创处理。结果57例糖尿病足高危病人未发生糖尿病足,14例糖尿病足痊愈,4例由于经济原因放弃治疗。结论早期健康教育能预防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发展为糖尿病足,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和致残率。

  • 标签: 糖尿病足 健康教育 早期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母婴皮肤接触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将82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新生儿进行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产科护理基础上,实施早期母婴皮肤接触的护理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1、2、4小时时体温、婴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的差异。结果两组新生儿出生时基线体温比较无差异,但均低于正常值,出生后1、2、4小时观察组新生儿体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为92.68%,对照组首次成功母乳喂养成功率为48.78%;观察组新生儿首次觅食反射出现时间、婴儿吸吮持续时间及母乳喂养量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新生儿与母亲早期皮肤接触可明显促进新生儿出生后的体温回升,为婴儿提供最佳母乳喂养时机,提高首次母乳喂养成功率,建议临床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母婴皮肤接触 早期 母乳喂养成功率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乳房保乳手术后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7月在我院接受早期乳腺癌乳房保乳手术后放疗的68例乳腺癌临床资料。结果全组68例随访12~36个月,平均随访30个月。3年生存率98.53%(67/68),3年无瘤生存率95.58%(65/68)。术后3年乳房外形美容效果评估获优良者64例94.1%。结论早期乳腺癌采用乳房保留手术放射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 标签: 乳腺癌 保乳术 放射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12年间我院57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对预后的影响。结果57例早期胃癌患者,术后生存期为8~70个月,平均33.2个月,5年生存率为89.5%,6例因术后复发,肿瘤全身转移而死亡。肿瘤浸润深度、组织学分型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与患者5年生存率之间存在显著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类型、与5年生存率之间无显著关系,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胃癌的组织学分型、浸润深度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对早期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的分析有助于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价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 预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肺康复对COPD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和随意自我运动锻炼;康复组针对患者个体情况而制定个体化综合康复治疗计划。比较2组呼吸困难症状、日常活动耐量及住院天数。结果康复组呼吸困难症状减轻、日常活动耐量增强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早期肺康复能明显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和改善患者的日常活动耐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其效果明显,具有临床意义。早期肺康复在COPD临床治疗中值得普遍推广。

  • 标签: 早期肺康复 COPD患者 治疗效果 临床推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外伤性性截瘫病人早期行定期翻身,更换体位,翻身后行皮肤护理预防了压疮的发生。方法收集2009年-2011年28例外伤性截瘫病员早期2-3周预防压疮的资料结果28例外伤性截瘫病员无压疮的发生。结果加强对截瘫病员早期的勤翻身、针对性的按摩能预防压疮的发生。初期要求协助翻身的人员2-3人,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数量。结论压疮是截瘫病人护理工作的重点,超过2小时就有可能形成压疮。对截瘫病员行早期的翻身,解除压迫,能有效的防止压疮的发生。

  • 标签: 截瘫 早期 预防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HBO)治疗突发性耳聋的疗效。方法78例突发性耳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听力变化。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5%与71.1%,P<0.05),两组患者纯音听阈值测定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及听力下降效果明显。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早期高压氧治疗 纯音听阈测定
  • 简介:目的探讨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的早期显微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破裂前交通动脉瘤病人的临床资料,早期运用翼点手术入路治疗。结果瘤颈夹闭92例,动脉瘤孤立6例,同时行去骨瓣减压术12例。术后按GOS预后评分标准:良好91例,中残(生活能自理)2例,重残(需他人帮助)2例,死亡3例。随访80例,时间9-24个月,病人预后良好77例,中度残疾2例,重度残疾1例。结论破裂前交通动脉瘤应及早选择显微手术治疗。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蛛网膜下腔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和5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患者生命征平稳后即介入早期康复护理。结果经早期康复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2.73%,而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只有56.36%,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2=12.563,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arthel指数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早期介入康复护理比常规护理效果更明显。结论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可以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康复护理
  • 简介: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心血管病急症和重症.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与人口老龄化关系密切并随增龄而增加.国外文献报道,超过60%的AMI发生在65岁及以上老年人,约三分之一发生在75岁及以上老年人,而所有因心梗死亡的患者中7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了约60%[1].

  • 标签: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患者 早期诊断 人口老龄化 心血管病 国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