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共收治24例合并颈椎间盘突出的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其中男21例,女3例;年龄40~68岁,平均52岁,术前均行颈椎X线片、CT及MRI检查证实患有2~3个节段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同时合并邻近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全部患者均行前路颈椎次全切重建联合邻近突出的椎间盘摘除Cage融合内固定术,分析比较术前术后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24例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36个月,平均22个月.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4~13分,平均7.5分,术后JOA评分10~16分,平均13.6分,神经功能改善率32%~81%,平均65.6%,其中疗效优7例,良12例,一般5例,无疗效差者,优良率79.1%.结论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常合并邻近椎间盘突出,应早期进行手术干预以避免脊髓功能出现急剧恶化;前路颈椎次全切重建联合邻近椎间盘摘除Cage融合内固定术减压彻底,并发症少,脊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颈椎 后纵韧带骨化 椎间盘突出 减压术 前路
  • 简介:背景:十二烷基磺酸钠脱细胞在脱细胞的同时对支架结构存在一定的损伤,降低了支架的生物学性能;胰酶等脱细胞方法较为温和,虽最大程度保留支架结构与生物学性能,但脱细胞效果并不彻底.目的:制备并分析脱细胞牛肌腱作为组织工程韧带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取新鲜小牛跟腱,通过物理法去除肌腱表面腱膜、滑膜及软组织,制备50个跟腱,随机分为两组,均行冻干处理.实验组以TritonX-100行脱细胞处理,对照组不予脱细胞处理.两组均以PBS冲洗后室温干燥备用.行组织学、DNA含量、细胞增殖、生物力学(最大应力、弹性模量以及刚度)检测,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DNA残留量分别为(0.34±0.15)μg/mg和(0.7±0.03)μg/mg,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支架DNA含量对比显示,支架脱细胞效果彻底,无显著的免疫原性.两组在组织形态结构上无明显差异.细胞增殖显示脱细胞支架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实验组的最大应力小于对照组,弹性模量无统计学差异,刚度试验显示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脱细胞支架在保留天然支架生物学性能的基础上可作为组织工程支架的选择.

  • 标签: 组织工程韧带 免疫原性 组织相容性 脱细胞 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患者则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腹腔镜对子宫韧带肌瘤进行剔除,不仅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而且还能显著缩短患者的肛门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患者手术满意度也获得了显著提高。

  • 标签: 腹腔镜 子宫阔韧带肌瘤剔除术 手术效果 比较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自体七股胭绳肌腱重建交叉韧带的可行性,评估其近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四股半腱肌加三股股薄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随诊。观察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经12个月随访,膝关节评估采用Lysholm功能评分标准,术前平均(59.3±2.8)分,终末随访时平均(91.2±2.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关节镜下用七股胭绳肌肌腱重建后交叉韧带疗效可靠,方法简单,手术费用低,术后功能康复快。

  • 标签: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 七股胭绳肌肌腱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使用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进行治疗的21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脱位类型、受伤原因、手术时间、关节活动范围、X线片检查结果、美国肩肘协会评分(American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ASES)、Constant肩关节评分及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结果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05 ±2.62)个月,手术时间(50.57±8.13)min,术前等待时间(2.71±1.35)d。肩关节活动范围:前屈(167.14±5.19)°,后伸(41.14±2.20)°,外展(167.24±7.07)°,外旋(52.10±4.99)°,内旋(83.33±3.61)°。ASES评分(94.19±4.01)分(86.67 ~ 100分),Constant评分(92.95±4.98)分(78 ~ 99分),根据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优为15例(71.4%)、良为6例(28.6%)。结论改良钛缆系统结合肩锁韧带修复技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钛缆 肩锁韧带
  • 简介:目的探讨股骨髁间角以及胫骨平台倾角与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ACL损伤患者(病例组)与ACL完整患者(对照组)各34例。于MRI图像上测量两组患者的股骨髁间角(femoralintercondylarangle,FIA)、内侧胫骨平台倾角(medialtibialplateauslope,MTPS)以及外侧胫骨平台倾角(lateraltibialplateauslope,LTPS),比较不同性别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测量结果,Logist回归分析确定各解剖因素与ACL损伤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与女性的平均FIA、MTPS、LTP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FIA显著小于对照组(P=0.021),病例组MTP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8),病例组LTPS显著大于对照组(P=0.004)。FIA、LTPS与ACL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5,P=0.002)。采用合并概率的Logist回归模型计算出AUC=0.764。结论股骨髁间角和外侧胫骨平台倾角是ACL损伤的危险因素,联合二者可更准确预测ACL的损伤。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股骨髁间角 胫骨平台 Blumensaat线 MRI图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肌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睑法切口,于上直肌与提上睑肌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上睑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肌瓣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肌瓣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能有效地提高上睑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睑提肌肌力极弱的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瓣 check韧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配合体会。方法对11例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体会进行总结。结果本组患者手术顺利,无并发症。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准确熟练地配合手术,正确使用仪器和器械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 标签: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采用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患者11例。术中于桡骨远端尺背侧钻孔,将切取的掌长肌腱穿过桡骨隧道;并在尺骨颈和茎突隐窝之间钻孔,将肌腱两个断端经尺骨隧道引至尺骨颈处,前臂置于中立位,克氏针固定,抽紧缝合掌长肌腱。结果术后所有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均缓解,并恢复工作。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8例,良3例。VAS评分由术前的(4.5±1.2)分改善至术后的(0.4±0.6)分。结论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 标签: 韧带,关节 治疗结果 桡尺远侧关节 不稳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重建前、后交叉韧带80例,患者平均年龄36.7岁。术前Lysholm评分为(32.2±9.2)分,IKDC评分为(38.3±8.6)分s。结果:术后切口均期愈合,无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诊时间平均26.83个月。术后患者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不稳定症状消失,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术后Lysholm评分为(86.4±7.6)分,IKDC评分为(84.6±8.2)分,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 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行 关节镜下治疗的护理措施 。 方法:于 201 7 年 5 月 --201 8 年 12 月 ,选取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50 例,根据其 就诊单双号 分组 , 单号 25 例为控制组,双号 25 例为试验组 。 控制组应用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应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个组别并发症率及满意率。 结果:两个组别并发症率及总满意率对比发现试验组明显优于控制组( P<0.05 ),有统计学价值。 结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行 关节镜下治疗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即可有效减少患者各种并发症,且患者普遍满意,值得推广研究。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下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53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并对随访的50例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5例。结果分为A期和B期两个修复疗程。其中对照组25例,膝关节功能优13例,良10例,差2例;观察组25例,分为A期和B期两个修复阶段进行治疗,A期修复18例,B期修复7例,其中A期优16例,良2例,差0例;B期优4例,良2例,差1例。结论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A期修复效果较好。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内侧副韧带损伤 修复疗程
  • 简介:目的:总结17例关节镜下后交叉韧带重的体会。方法:关节镜下移植中1/3骨-髋韧带-骨或半腱+股薄肌腱组织建重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用于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后关节不稳定。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3.1个月。Larson评分由术前61例提高到93分。Lysholm评分由术前55分提高到91分。所有患膝术前后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阳性,术后仅2例抽屉试验弱阳性,1例Lachman弱阳性,所有患者主观评价膝关节功能明显增进,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在关节镜直视下,能准确确定位后交叉韧带解剖止点,钻制骨遂道,植入移植组织,该技术具有不切开关节囊,损伤小、关节粘连率低的优点。

  • 标签: 关节镜 后交叉韧带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3年6月,本院30例接受膝关节镜下前又韧带重建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间做精心的护理。结果所以患者随访6—12个月,切口均愈合,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膝关节肿胀、肌肉萎缩。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不仅能促进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还可以降低切口感染、膝关节肿胀和肌肉萎缩的发生率。

  • 标签: 膝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目的探索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错位在关节镜下复位及钢丝内固定的新途径.方法关节镜下骨折块复位及钢丝内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4例.结果术后14例骨折块位置满意,所有病例均获正常活动范围.结论本术式为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错位提供了一种新的术式,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简便易行和便于推广应用的治疗.

  • 标签: 撕脱骨折 胫骨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下 治疗前 钢丝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对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针刺放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做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患,分为对照组11例(电针针刺放血治疗)和观察组9例(温排针针刺放血治疗)两组,比对不同方式下两组病患的治疗结果。结果经研究比对,在对照组和观察组以不同的针刺放血治疗后病患的病情状况全部得以好转,但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3.7%)显然低于观察组的8(87.4%),χ2=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针与温排针针刺放血对于治疗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患都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但温排针用于治疗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病患的疗效更快速有效,值得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针刺放血疗法 临床效果 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损伤
  • 简介:目的:为网球训练中认识和预防治疗急、慢性肘部疾患提供基础。方法:大体解剖分析肘关节周围的形态结构特点,观测按序切断桡侧相关结构、尺侧副韧带时分别表达的肘关节后外侧旋转度变化和外翻旋转角度变化。结果:(1)观察到尺侧副韧带前束由前部纤维和后部纤维组成,桡侧副韧带止于环状韧带和尺骨冠突的外下方;(2)检测到肘关节在屈曲30°-60°时,尺侧副韧带前束呈现内侧部较松弛而外侧部紧张,肘关节屈曲60~~145。后,前束内外侧紧张度无明显差异,后束在肘关节屈曲60°~145°后出现紧张;肘关节桡侧副韧带复合体对维持关节外侧的稳定作用约占50%,伸肌及伸肌腱膜起协同作用。结论:桡侧尺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前束是肘关节主要的稳定结构,副韧带的不同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结构的改变将导致该部机能失衡,研究结果能为网球训练及网球肘的预防提供参考。

  • 标签: 肘部韧带 网球肘 上肢标本 运动解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韧带重建术,术中使用可吸收钉来固定半腱肌,经过抽曲试验,重建术成功。结果手术进行顺利,平均每台手术使用时间为90min,术中每台平均出血量为50ml,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结论手术的顺利与否与护士的配合密切相关,所以要求加强手术室护士新技术、新业务的培训,使其在术中能够更好的配合手术,确保每台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手术配合
  • 简介:目的对比3种方法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7月~2012年2月,运用三种方法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患者82例,其中采用石膏固定法31例(Ⅰ组),带线锚钉缝合法28例(Ⅱ组),腓骨骨膜翻转结合带线锚钉缝合23例(Ⅲ组)。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后(包括12个月)按美国AOFAS足踝评分标准进行关节功能评定。结果本组8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6个月(平均l4.7±1.4个月),Ⅱ、Ⅲ组疗效优于Ⅰ组(P<0.05),Ⅱ、Ⅲ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距腓前韧带断裂,运用带线锚钉手术修复损伤韧带比石膏固定法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距腓前韧带 创伤和损伤 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