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吞咽障碍训练的疗效,提高脑卒中假性麻痹病人的吞咽功能。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收治的280例脑卒中引起假性麻痹吞咽困难病人,根据病人吞咽障碍程度,在住院后的第一天开始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每隔5天对病人的吞咽功能进行评定1次。结果通过吞咽训练,降低误吸发生率,减少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吞咽训练能有效改善和提高病人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

  • 标签: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吞咽训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为急性心肌梗死导致泵衰竭后,合并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用主动脉内囊反搏术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针对3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低血压及低心排血量综合征的患者,安装主动脉内囊反搏泵进行治疗,记录观察与护理全过程。结果通过主动脉内囊反搏治疗,能明显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减轻心脏后负荷,减少心脏作功及耗氧,增加心排血量及有效循环血量。结论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特别是股动脉穿刺处及囊反搏导管的护理,有效管理机器运转、各项参数指标,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心力衰竭 观察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分析22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和研究所有病理切片以及病因、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表现,手术为主要治疗方法。结果22例术后均随访1年~2年,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或复发。结论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但是组织病理学特异性并不明显。CT是真菌性鼻窦炎的主要诊断方法。根据病变程度和范围的差异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将病变组织彻底清除,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

  • 标签: 真菌 鼻窦炎 临床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膜放射切开、冲洗治疗中、重度眼部碱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科近4年(2007-2011)收治的46例(54眼)中、重度眼部碱烧伤患者行结膜放射切开,在结膜下用林格氏液冲洗。结果本组病例经治疗后随访半年至2年,角膜透明,染色阴性,视力恢复1.0以上者31眼,占57.4%。轻度角膜斑翳,上皮完整,染色阴性,无其他合并症者15眼,占27.7%,角膜缘新生血管,留有角膜白斑,假性胬肉增生者5眼,占9.26%。结论结膜放射切开、冲洗在早期治疗中、重度碱烧伤,疗效明显。

  • 标签: 球结膜放射切开 冲洗 重度眼部碱烧伤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主动脉内囊反搏术(IABP)治疗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11例心力衰竭患者应用IABP治疗,其中8例患者在床旁经皮穿刺股动脉置管,3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置管,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IABP的触发模式及触发比例。结果9例患者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改善,撤除IABP,1例患者死亡,1例放弃治疗。结论在应用IABP治疗心力衰竭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保证有效反搏是成功的关键,细致而全面的护理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心力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喂食法留置胃管在麻痹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喂食法留置胃管,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留置胃管。结果两组置管方法所需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麻痹病人采用喂食法留置胃管优于常规方法。

  • 标签: 喂食法 留置胃管 球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疗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脑卒中后假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4例脑卒中后假性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中药内服组)70例,观察组(针药并用组)74例,两组均给予相应的基础治疗和对症处理,所用方法和药物两组一致。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药物内服的治疗,对照组单纯内服中药,一个月后对主要症状、体征进行系统的比较和评估。结果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对脑卒中后假性麻痹有明显的疗效,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假性球麻痹 针刺疗法 内服中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有计划的护理干预提高脑梗塞伴重度吞咽困难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方法对3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实施心理、饮食、康复等护理措施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吞咽功能康复总有效率达到93.3%。结论做好有计划的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和提高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 标签: 脑梗塞 假性球麻痹 吞咽困难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内关穴位注射法治疗卒中后假性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应用维生素B1、B6针剂内关穴注射治疗观察164例,对照组应用针刺、合谷、哑门、廉泉、人迎穴治疗观察160例,两组连续治疗2—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是64.6%和28.13%,总有效率分别是95.12%和75.63%,二者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1)。结论采用内关穴注射维生素B1、B6治疗卒中后假性麻痹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方法简便,疗效快而捷便。

  • 标签: 内关穴 穴位注射 维生素B1 维生素B6 卒中后假性球麻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微囊压迫术治疗三叉神经痛789例,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术后重视病情观察和并发症的处理。结果疼痛完全消失723例(91.6%),疼痛缓解48例(6.1%),无效18例(2.3%)。提示优质的护理可缓解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疼痛,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微球囊压迫术 三叉神经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睑粘连病变严重程度使用不同眼表重建术式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我院眼科住院的睑粘连患者12例15只眼,根据病变程度分为4度,在切除睑粘连瘢痕组织的基础上,应用自体结膜、自体口唇黏膜、羊膜组织进行结膜囊重建。观察眼表面重建效果、视力、眼球运动、移植物情况。结果手术后随访1年,15只眼完全成功10眼(66.67%),部分成功3眼(20%),失败2眼(13.33%),视力提高8例(53.33%)。结论根据睑粘连病变严重程度使用不同眼表重建术式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标签: 睑球粘连 眼表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移植治疗效果的比较。方法原发性翼状胬肉45例(50只眼),随机分成两组,A组22例(24只眼),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B组23例(26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术后随访2年,观察术后患者自觉症状、角膜愈合情况,新生血管及胬肉组织增生。结果随访观察2年,A组复发2眼,复发率8.3%,B组复发3眼,复发率11.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与结膜瓣移植治疗良好,复发率低,二者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经皮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和囊扩张椎体成型术(percutaneouskyphonplasty,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sisvertebralcompressionfractures,OVCF)以及肿瘤的疗效,为今后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5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及椎体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25例行PKP术,部分陈旧性进展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及椎体肿瘤25例行PVP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椎体间隙高度、后凸Cobb角、VAS、ODI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者消失,VAS评分明显降低,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显著下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伤椎和相邻椎体间隙高度丢失率、后凸Cobb角明显低于PVP组(P<0.05),均未发生明显骨水泥渗漏、未压迫血管、神经或者脊髓、无肺栓塞以及气胸等并发症。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和囊扩张椎体成型术能明显恢复伤椎的高度,矫正后凸畸形,明显改善脊柱的功能,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及肿瘤首选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椎体成型术 球囊扩张椎体成型术 老年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椎体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腔填塞纱布、低位B-Lynch缝合术、Bakri囊填塞在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中采用宫腔填纱23例(A组)、低位B-Lynch缝合绑扎子宫止血57例(B组)、Bakri囊填塞30例(C组)进行对比,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小时总出血量、产褥病率。结果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4h总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位B-Lynch缝合术比宫腔填纱及Bakri囊填塞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及术后至24小时出血量少。结论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控制出血量非常重要,与宫腔填纱止血及Bakri囊填塞比较,低位B-Lynch缝合术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Bakri球囊 B-Lynch缝合术 前置胎盘 剖宫产 产后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