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两种抗凝药物预防脊柱手术后发生静脉栓塞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脊柱手术患者当中选择60例,对于患者实施抽签法分组,分为分析组、参比组,分析组实施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参比组应用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对比两组静脉栓塞发生率、硬膜外血肿、切口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分析组静脉栓塞发生率对比参比组,无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分析组硬膜外血肿、切口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与参比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利伐沙班、低分子量肝素抗凝治疗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利伐沙班的治疗安全性更高。

  • 标签: 抗凝药物 静脉血栓栓塞 脊柱手术 血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子宫肌瘤术后下肢静脉栓塞的预防效果。方法:研究时间范围为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集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及下肢水肿、下肢无力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水肿、下肢无力和下肢深静脉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有效改善了血液流变学,血液粘稠度下降,促进血液循环加快,也降低了患者术后并发的发生。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子宫肌瘤 下肢静脉血栓栓塞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探讨基于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对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静脉栓塞预防的实践效果。 方法 选取在我科行泌尿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时长(患者进手术间至出手术间)≥2h的老年患者301例为研究对象,将2019年1月-2019年6月老年术后患者148例设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2019年7月-2019年12月老年术后患者153例设为观察组,行医护一体化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深静脉预防措施得分、血栓预防知识知晓程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结果的差异性 。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静脉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深静脉预防措施得分、血栓预防知识知晓程度评分及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医护一体化预见性护理能够对有效预防泌尿外科老年患者术后静脉栓塞的的发生,提升患者血栓预防措施落实率及预防知识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构建良好医患关系,保证病人安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 预见性护理,泌尿外科手术 静脉血栓预防
  • 简介:摘要:深静脉(Deep Vein Thrombosis ,DVT)是一种常见且严重 的血管疾病,若不及时预防和治疗,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甚至危 及生命。因此,提高患者对于 DVT 预防的知晓度,对于减少 DVT 的 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深静脉预 防患者认知度的提升与改进的途径。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患者知晓度 教育 宣传
  • 简介:摘要: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实验设计。将100名需要中心静脉导管置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实验组接受规范操作、导管护理和抗凝治疗综合干预策略,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期为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期间。主要观察指标为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导管相关感染发生率和并发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为6%,对照组为18%。实验组的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发生率实验组为10%,对照组为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表明,实施规范操作、导管护理和抗凝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策略可以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的发生率。然而,在导管相关感染和并发的发生率方面,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将有助于验证这些发现,并完善中心静脉导管血栓栓塞的护理预防策略。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栓塞 护理 预防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DVT)的病因以及预防策略。方法:本研究采用对比法,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期间的86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其病因及预防措施。结果:在86例DVT患者中,病因主要包括长时间卧床、外科手术、肿瘤、肥胖、妊娠、长时间飞行等。预防策略包括早期行动、肌肉运动、佩戴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等。与无预防措施组相比,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发生DVT的风险显著降低(P<0.05)。结论:DVT的病因多种多样,预防策略包括改变生活方式、药物预防等。通过采取预防措施,可以显著降低DVT的发生风险。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病因 预防策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骨科患者术后深静脉(DVT)预防策略的关键问题。通过系统研究不同预防方法的效果,包括抗凝药物、机械预防措施和床位管理等,以及患者的风险因素,本研究提出了一种综合性的DVT预防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策略可以显著降低骨科患者术后DVT的发生率,提高了术后康复的质量,从而为患者的健康与安全提供了更可靠的保障。这一研究对于改善骨科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和降低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PICC并发静脉应用PICC溶栓治疗时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分析抽取PICC并发深静脉患者68例设定为护理对象,患者均接受PICC溶栓治疗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接受预防性护理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内容,以患者并发发生率及护理满意率作为衡量护理效果的指标。结果:并发发生率:观察组是5.88%,对照组是23.53%,数据对比P

  • 标签: PICC 深静脉血栓 溶栓治疗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招募下肢深静脉介入治疗术患者,探析应用循证护理对预防术后并发的效果。方法:在本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诊治的下肢深静脉患者中招募50例,皆采取介入治疗术,以盲选法分成2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循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并发发生率更低,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介入治疗术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降低并发发生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循证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 介入治疗 术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深静脉栓塞(dvt)可累及身体任何部位,但以下肢多见。高龄、女性、吸烟、糖尿病、肥胖、下肢静脉曲张、恶性肿瘤、心功能不全、有dvt史及严重外伤史的患者术后易发生dvt[1]。正确认识和及时有效的预防骨科高危患者术后深静脉的发生,是护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骨科高危患者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保守治疗下肢深静脉(DVT)的健康教育体会。方法:纳入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的80例采取保守治疗的下肢深静脉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40例,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0例增加个体化健康教育,观察两组用药依从性评分、INR达标率、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NR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对进行保守治疗的下肢深静脉患者实施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其INR达标率,可减少出血发生。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保守治疗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下肢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如何采取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02月-2023年0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病人,搜集病人的一般资料以及住院资料,总结病人下肢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结果:本次实验共纳入100例骨科病人,住院后发生下肢静脉的有28例(28.00%,28/100);导致下肢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病人的年龄、骨折部位、凝血功能以及卧床时间有关,与病人的性别无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下肢静脉形成的危险因素与病人的年龄、骨折部位、凝血功能以及卧床时间有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方法:为了促进骨科手术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降低下肢深静脉的发病率,研究就加强护理干预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100例骨科手术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结果:经比较护理结果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骨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期间,采取加强护理干预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骨科 下肢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产科手术后预防下肢静脉的护理情况,并比较不同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期间在产科手术后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预防下肢静脉的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基线特征相似,包括年龄、性别、产科手术类型等。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静脉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术后恢复期间的下肢静脉流速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术后并发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手术后对下肢静脉患者采用特定的护理方法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的发生率,促进下肢静脉流速度的提高,并减少术后并发的发生。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积极采用这些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产科 下肢静脉血栓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