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是目前治疗消化道息肉最简便、安全、经济、有效的方法,且病人痛苦小。是当今应用最普及和技术最成熟的一项技术,这一方法已基本取代了外科开腹手术。本文总结124例内镜下高频电切除大肠息肉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内镜下高频电切除 大肠息肉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癌变发生率
  • 简介:目的探讨顺逆结合法胆囊切除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8~2002年由作者施行的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206例病人。结果206例病人均顺利恢复,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无胆管、血管损伤发生。结论在开腹胆囊切除中规范的手术操作是预防胆管损伤的关键,顺逆结合法行胆囊切除是一种较为有效预防胆管损伤的手术方式。

  • 标签: 顺逆结合法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道外科 病例分析 临床研究 手术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疾病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5—01/2006—05我院18例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LC)的临床资料。结果腹腔镜下成功切除胆囊12例(66.7%),胆囊次全切除4例(222%),1例因结石嵌顿胆囊三角胆囊动脉出血,1例因胆囊床出血而中转开腹。手术时间56.6±152min,中出血75.5±207ml。术后腹壁戳孔处出血1例,腹腔引流出大量腹水3铡。未发生腹腔感染、肺部感染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7.5±2.4d。结论对肝硬化合并胆囊疾患的病人行LC手术是可行的,但如何控制中出血特别是胆囊床部位的出血是手术难点,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为减少并发症,应适当放宽中转开腹指征。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肝硬化
  • 简介:本文收集我院1995—02/1997—09住院经内镜诊断和治疗的早期结直肠癌9例,并进行了多年随访均达到满意效果现综合分析如下。

  • 标签: 结直肠癌 随访 早期 切除 经内镜 住院
  • 简介:脑出血的病人病情危重,变化快、病死率高。多见于严重脑外伤或既往有高血压病史的病人。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必须掌握各类颅内血肿的特点,要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现将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

  • 标签: 脑出血 术中护理 病死率 物品准备 药品准备 静脉通路
  • 简介:为了探索基底部宽大、无蒂及直径大于3cm的消化道息肉的内镜治疗方法,本研究果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息肉摘除法。在内镜前端安装吸引套,圈套丝沿活检孔道插入并安放在吸引套的内槽中.内镜插入消化道到达拟摘除的息肉部位.将吸引套的顶端对准选下的部位,将息肉吸入套内并收紧圈套丝,然后将息肉送出吸引套行电凝切除。32例病人采用内镜下吸引圈套法共切除消化道息肉37人。

  • 标签: 内镜下 消化道息肉 电凝切除 吸引 摘除 基底部
  • 简介:目的观察内镜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近5年来我院就诊的消化道黏膜下肿物的60例患者。采用超声内镜对病变进行确诊后行内镜消化道黏膜切除治疗,并对其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60例患者中食管黏膜下肿物18例(30%),胃黏膜下肿物30例(50%),十二指肠黏膜下肿物12例(20%)。所有患者都进行内镜黏膜切除治疗,60例患者内镜黏膜下肿物切除成功54例(90%),6例患者没有切除干净。所有患者在术后均未发生严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2例患者出现穿孔。结论对消化道黏膜下肿物进行内镜切除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 标签: 内镜 黏膜肿物 黏膜切除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应用食管断端及胃舌形切口采用单层、宽边吻合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首先将中、下段食管切除,然后把胃提入胸腔并把胃固定干食管的后方,在胃顶下方3cm处的前壁以及食管断端后壁作舌形切除造口,采用单层、宽边吻合。结果全部病例吻合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进食通畅,远期吻合口无狭窄,无返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管形胃悬吊于食管吻合口的上方,可避免张力性吻合口瘘。舌形切除单层宽边吻合口的形态与传统吻合手法不同,能够减少环形狭窄,且在胃顶下方前壁处吻合具有很好的抗返流作用。

  • 标签: 食管癌 吻合术 技术改进
  • 简介:目的:探讨三角吻合技术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里的50例远端胃癌患者,将他们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5例病患。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实验组采用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联合三角吻合技术。比较和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患中、术后的情况以及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中出血量明显比较少,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重建消化道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3d疼痛评分、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几乎为0,,比对照组的26.67%显然要低,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角吻合技术应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中,安全可靠,效果显著,非常值得在外科临床中普遍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全腹腔镜 胃癌 根治术 三角吻合术
  • 简介:背景:临床上对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治疗以药物和手术治疗为主,但研究显示药物治疗EVB的疗效不甚理想,而外科手术治疗创伤较大,且可发生严重并发症。目的:探讨内镜套扎联合硬化治疗EVB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1年5月-2012年5月温岭东方医院收治的肝硬化伴EVB患者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内镜套扎联合硬化治疗,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泮托拉唑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总有效率、复发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72/76),复发率为3.9%(3/7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2%(10/76);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7%(59/74),复发率为14.9%(11/74),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8.4%(21/74)。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内镜套扎联合硬化治疗EVB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优于药物治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扎术 硬化疗法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出血 治疗
  • 简介:随着各种急、慢性肾衰病人不断增多,血液透析病人也随之增多,而股静脉置管对于血透病人血管通路建立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成功率高、病人痛苦小等优点,本研究旨在探讨股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股静脉置管术 病人 临床应用价值 血管通路 血透 人血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切与氩离子凝固对胃息肉患者疗效和各项因子的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胃息肉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频电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氩离子凝固治疗。术后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一次性切除成功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血清胃泌素-17(G-17)等因子水平,术后2周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半年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9%(P〈0.05);观察组一次性切除成功率为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术后,两组PGⅠ、PGR及G-17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PGⅠ、PGR及G-17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周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0%(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8%(P〈0.05)。结论胃镜下氩离子凝固对胃息肉患者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氩离子凝固术 高频电切术 临川疗效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脂肪抽吸是临床常用的美容整形,其中以腹部抽吸最为常见。为保证腹部脂肪抽吸的手术效果和预防手术并发症,我们试分析10例手术效果并结合皮肤脂肪切除病人的实际观察,旨在说明腹壁解剖在腹部脂肪抽吸的应用。

  • 标签: 抽吸术 腹壁 腹部脂肪 手术效果 解剖 常见
  • 简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并发症和致死原因,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是目前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是以内置弹性橡皮环结扎原理为基础,是安全有效、简单易操作的非手术性预防和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适应方法。2003-03/2005-03我们对48例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病人实施了套扎治疗,通过充分的套扎前准备和套扎后各个方面的精心护理,提高了套扎的成功率,降低了术后出血率,现将有关护理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 精心护理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肝硬化失代偿期 肝硬化病人 套扎治疗
  • 简介:Barrett食管(BE)是指内镜下发现并被病理组织学证实在胃食管连接处(GEJ)以上出现的鳞状上皮被伴肠化生(即含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所替代的现象。BE是胃食管反流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欧美报告反流性食管炎中BE检出率为10%~15%,国内报道BE的检出率为2.21%。BE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和逆转BE的肠化,

  • 标签: 疗BARRETT食管 氩离子凝固术 胃食管连接处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 病理组织学
  • 简介:随着内镜治疗学的发展,鼻胆管引流(Endoscopicnasobiliarydrainage,ENBD)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该方法简单、安全,疗效显著,现将我科32例鼻胆管引流的护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急诊 床边鼻胆管引流术 护理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胆管炎
  • 简介:心室纤颤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如能及时发现并得到迅速、准确地处理,可使患者转危为安,也为进一步救治赢得关键性时间。2003年2月我科收治1例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因突发室颤实施直流电复律抢救成功,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室颤 电复律术 突发 护理体会 患者 抢救成功
  • 简介:目的探讨脾切除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小鼠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方法40只雌性C57BL/6小鼠被分为脾切除组(n=10)、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和正常对照组(n=10)。在前三组,采用1%聚肌胞苷酸腹腔注射建立PBC模型,在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在实验20w末,对动物分别行脾切除,或在假手术组采取腹壁切开后仅轻微翻动脾脏,或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不行任何处理。在实验32w,行血生化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I型受体(TβRI)和II型受体(TβRII)mRNA水平。取末端回肠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其匀浆TNF-α水平。结果在32w时,脾切除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动物肝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41.5±5.2)、(39.6±7.5)、(39.1±1.0)对(53.2±2.1),P值均<0.05];脾切除组血清ALT、AST和ALP水平分别为(43.5±6.4)U/L、(157.7±20.9)U/L和(178.1±38.0)U/L,显著低于模型组[(52.0±9.0)U/L、(183.4±12.4)U/L和(195.3±62.6)U/L,P值均<0.05];脾切除组肝组织纤维化程度明显轻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脾切除组肝组织TGF-β1、TβRI和TβRIImRNA水平分别为(0.5±0.09)、(0.5±0.05)和(0.5±0.09),显著低于模型组[(1.0±0.10)、(1.0±0.08)和(1.0±0.09),P值均<0.05];脾切除组回肠末端匀浆TNF-α水平为(50.0±8.6)ng/L,显著低于模型组[(106.8±19.8)ng/L,P<0.05]。结论脾切除可缓解PBC小鼠肝组织纤维化进程,可能与抑制肝脏TGF-β1表达和抑制回肠末端TNF-α分泌有关。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脾切除 肝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小鼠
  • 简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TransjugularIntrahepaticPortosystemicShunt,TIPS),是应用介入放射学技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一种新技术。由于创伤小,分流效果好,尤其适用于肝功能不良难以耐受手术的门脉高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人,因而倍受临床医师的重视。一、TIPS的研究概况

  • 标签: 高压症 门静脉穿刺 TIPS术 肝硬变门脉高压 上消化道大出血 TIP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