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Damon自锁矫治器拔牙矫治后牙列拥挤的软组织变化,为预测矫治后的软组织侧貌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门诊因错畸形就诊的牙列拥挤患者15例,采用DamonMX或DamonⅢ自锁矫治器进行拔牙矫治,矫治前后进行X线头影测量,比较矫治前后上唇倾角、颏唇沟角、面角、Z角和面突角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经过平均16个月的矫治后,牙弓内无间隙或拥挤存在;上下颌牙列排齐整平;磨牙关系及前牙覆覆盖关系正常;牙齿位置及咬合关系精细调整至正常。矫治后上唇倾角和面突角均较矫治前略增大,而颏唇沟角、面角和Z角均较矫治前略减小,但各测量指标矫治前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Damon自锁矫治技术进行拔牙矫治,不会使患者面部软组织发生明显的前突。

  • 标签: Damon自锁托槽 非拔牙 头影测量 软组织
  • 简介:目的:明确牙本质胶原蛋白(dentinnon—collagenousproteins,dNCPs)对人牙髓干细胞(humandentalpulpstemcells,hDPSCs)增殖及矿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通过细胞活性噻唑蓝(MTT)比色法、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茜素红钙化结节染色和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定量分析钙离子浓度,检测10¨g/mLdNCPs对hDPSCs增殖和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dNCPs分别诱导1、3、5、7、9d,人牙髓干细胞增殖活性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诱导3、5、7d时,人牙髓干细胞ALP活性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诱导2周后,茜素红染色显示10μg/mLdNCPs组出现较大钙化结节,定量分析显示,其形成钙化结节的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10μ∥mLdNCPs可明显促进人牙髓干细胞的矿化能力,对其增殖活性的影响则不明显。

  • 标签: 牙本质非胶原蛋白 人牙髓干细胞 增殖 矿化
  • 简介:目的:研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reductase,MTHFR)基因位点C677T和A1298C与中国江苏地区汉族人群综合征型唇腭裂((nonsyndromiccleftlipwithorwithoutcleftpalate,NSCL/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对200例NSCL/P患者和213例健康人进行基因型检测。结果:MTHFRC677T对照组与病例组在基因型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T基因型和携带T等位基因儿童罹患NSCL/P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儿童的1.84倍及1.57倍。进一步分层分析发现TT基因型和CT基因型能分别显著增加儿童唇裂伴或不伴腭裂和单纯性唇裂的发病风险。MTHFRA1298C病例组和对照组在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A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的儿童罹患NSCL/P的风险分别比AA基因型儿童降低49%及43%。分层分析中,AC基因型和携带C等位基因可降低罹患唇裂伴腭裂及唇裂伴或不伴腭裂的风险。结论:MTHFRC677T可能为中国江苏地区汉族儿童NSCL/P的危险因素,而MTHFRA1298C有可能是NSCL/P发生的保护因素。

  • 标签: 病例对照研究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非综合征唇腭裂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研究在不同愈合时间和负载条件下微型种植体支抗-骨界面压力侧和压力侧的组织学变化.方法选用纯种Beagle犬8只,在其上颌根间牙槽骨中植入86颗微型种植体支抗,分别进行即刻负载、愈合2周、愈合4周、愈合12周后加载150g和300g牵引力,定期注射荧光标志物,加载2个月后处死动物.标记种植体的压力侧和压力侧,两侧分别进行种植体颈部骨结合率(BIC)、骨充填率(BSA)和矿物沉积率(MAR)的测量以及HE染色组织形态观察,以BIC和BSA作为骨整合能力的观察指标.结果即刻负载组和愈合2周负载300克组压力侧的骨整合能力、矿物沉积率和骨改建活跃程度均小于压力侧,其余各组则相反.不同负载力值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微型种植体支抗-骨界面颈部即刻负载时压力侧的骨整合和骨改建较压力侧低,随着愈合时间的延长,压力侧相对增强,压力侧相对降低,而负载力值对界面的影响较小.

  • 标签: 种植体支抗 骨整合 组织学
  • 简介:2011年11月9日上午,由美国“微笑列车”基金会支持、中华口腔医学会主办的“微笑列车”唇腭裂修复慈善项目,唇腭裂患者语音训练人员培训班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5楼学术报告厅开班。来自全国各大口腔医院的知名唇腭裂修复专家,中国台湾著名语音训练师与来自全国各地“微笑列车”合作医院的50名医护人员汇聚一堂,开始进行为期5天的唇腭裂患者语音康复训练培训。

  • 标签: 唇腭裂患者 口腔医学院 微笑列车 语音训练 武汉大学 培训班
  • 简介:本文报道了一例根尖切除后出现根尖周炎、但无自觉症状的下颌第二前磨牙的手术再治疗。X线检查显示髓室充填不足,根管欠填.根端充填及根尖透射区。治疗包括清理和塑形根管、超声波与连续;中洗法去除根管倒充填物、根管内暂封氢氧化钙、以及用MTA(矿物三氧化物凝聚体)充填根管。在35年的随访中.该牙无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根尖状况良好。

  • 标签: 根尖切除术 根管再治疗 MTA 根端充填物的去除 手术失败
  • 简介:目的:观察比较义齿基托材料镀用纳米晶金刚石薄膜前后,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变化情况,探索纳米晶金刚石薄膜镀用义齿树脂基托表面后的抗菌可能性.方法:采用热凝牙托材料制作30mm×10mm×2mm标准试件30个.按不同粗糙度(280目、600目、1200目)分成3组,每组10个.相同粗糙度的10个试件再分成2组,每组5个,一组试件双面镀用纳米晶金刚石薄膜作为实验组,一组不作处理作为对照组.结果:3组不同粗糙度试件实验组及对照组均存在变形链球菌黏附,实验组少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1200目P<0.05;600及280目P<0.01);不论实验组还是对照组试件表面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均随粗糙度增大而增多(P<0.05),实验组增多趋势相对较小.结论:纳米晶金刚石薄膜能够改善义齿树脂基托表面的变形链球菌黏附量,具有部分抑菌功能.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纳米非晶金刚石膜 纳米材料 丙烯酸树脂类 细菌黏附 义齿基托
  • 简介:可控性炎症可能启动并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抵抗治疗等各个病理过程。研究表明,癌变过程中调控网络的关键节点多与应激、炎症和免疫相关。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尤其是NF—κB通路,在慢性炎症癌变和转移中发挥关键调控作用。在口腔黏膜癌变过程中,上游miRNA基因调控网络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以可控性炎症恶性转化疾病模型一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黏膜体外多步骤癌变模型为研究对象,针对癌启动、促进和发展过程,确立恶性转化时空调控节点的miRNA和mRNA表达谱型,综合利用医学统计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及整合分析策略,在遗传学和表观遗传学2个层面,动态解析可控性炎症和癌症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确定恶性转变节点的基本调控网络和癌变的关键因子,无疑能为“抗炎”这一新型癌症治疗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有效干预靶点。

  • 标签: 非可控炎症 口腔癌 癌变 调控节点
  • 简介:目的对下颌前突的骨性Ⅲ类错He畸形合并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的病例,通过不拔牙矫治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消除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改善面部美观。对象与方法一男性少年曾被建议正颌手术治疗。现舌体较大并运动异常,舌系带短,双侧咀嚼肌活动失衡,腭扁桃体肥大及上牙弓狭窄。由此引起的He干扰造成下颌偏斜。后牙临床冠短导致He平面和Spee曲线异常。结构和功能的不对称对关节的形态和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矫治目标是扩大上牙弓并促上颌向前下生长。通过固定矫治器直立后牙重建功能He平面,结合舌弓或上颌扩弓导板,解除He干扰。结果下颌矫正到合适的位置,B点后移,功能He平面重建,建立了基本正常的覆He覆盖。后牙达到良好的尖窝咬合关系。A点前移,有效地改善了颌骨及牙齿的咬合关系。唇侧貌得到改善。结论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的肌功能训练及牙齿正位器的戴用利于通过调整舌活动空间的大小、舌体位置和功能建立良好的口周环境、调整口周肌肉的活动以及建立正确的呼吸习惯,这些是能够维持长期咬合稳定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严重下颌前突骨性Ⅲ类错He 非手术疗法 不拔牙 矫治 咬合关系 长期稳定性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种植系统埋置式与埋置式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的骨组织变化。方法选择2008年6月至2013年5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中心接受种植修复的患者256例,总计450枚种植体。测量种植Ⅰ期、种植Ⅱ期、修复后当天及修复后1年4个时间点的数字化曲面断层片或根尖X线片,因埋置式无二期手术,故选择与之相对应时间点的X线片,测量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结果在负荷愈合期(从种植Ⅰ期到种植Ⅱ期)及负荷1年(从修复后当天到修复后1年)两个时间段,埋置式与埋置式愈合对Dentium、Begon及3Ⅰ三种骨水平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量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埋置式或埋置式种植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量没有明显影响;3种种植系统的种植体周围骨变化无明显差异,临床效果均较好。

  • 标签: 埋置式 非埋置式 骨水平种植体 骨吸收量
  • 简介:目的:探讨MALAT1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细胞株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应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检测MALAT1在60例舌鳞状上皮细胞癌组织中及SCC9、SCC15、SCC25、CAL274株鳞状细胞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生物公司构建的慢病毒干扰载体GV248建立舌鳞状细胞癌稳转细胞株,通过生物基因芯片分析,应用GraphPad.Prism.v5.0软件包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MALAT1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4株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经沉默MALAT1后,CAL27及SCC25中MALAT1基因的沉默效率较阴性组降低75%以上;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表达显著下调。结论:MALAT1基因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下调MALAT1基因表达后,引起肿瘤凋亡相关基因BNIP3L、NRG1的表达下调,MALTA1有望成为新的肿瘤治疗靶点。

  • 标签: MALAT1 鳞状细胞癌 BNIP3L NRG1
  • 简介:为了确定成人正畸治疗的动机是否受自我感知能力的影响,我们建立了一个计算机图形程序,它可以使面部侧貌的数字照片动画化。我们预先假定正畸组比正畸组更不易接受侧貌的变化。本文选取16例正畸患者和14例正畸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侧貌的下1/3部分的5个特征加以动画变形。受试者要回答发生变化的侧貌中可接受范围和最满意的侧貌。尽管两组在可接受范围上没有差异,但正畸者对标准侧貌变化的忍受力较低,且正畸组比正畸组在最满意位置和至少一项真实侧貌特征上存在明显的不一致。两组准确复制自己侧貌的能力相同。此项检测自我感知力的独特方法使临床医生能够向患者提供一个动态范围,而不是单独一个可接受变化点。而且,这种计算机技术可以使患者通过交流对面部侧貌变化的喜好,积极参予到治疗计划的确定过程中来。

  • 标签: 计算机动画 正畸 真实侧貌 自我感知力
  • 简介:最近对口腔鳞癌的治疗观念发生了变化,其中包括新辅助治疗(术前化疗、手术、术后放疗)及辅助治疗(手术、术后放疗)。该文旨在对2种治疗方法对患者长期生存率的影响进行了比较。方法:将患者分为2组,一组74例,行新辅助治疗,另一组54例行辅助治疗。99例为Ⅲ-Ⅳ期的患者,

  • 标签: 新辅助治疗 长期生存率 口腔鳞状细胞癌 非随机性 术后放疗 口腔鳞癌
  • 简介:目的:使用去蛋白化无机牛骨(Bio-Oss)及钛加强膜(Gore~Tex)在拟种植区先进行垂直性骨增量,对种植体植入后进行早期负重,评估种植体负重1年后的成功率。材料和方法:20名患者的25个位点采用Bio—Oss联合膨胀的聚四氟乙烯钛加强膜进行垂直性引导骨再生手术(GBR).1年后.取出膜.植入64枚种植体(基线水平).30d后负重。基线水平及1年后摄标准根尖片。由1名独立的观测者对X线片上组织再生量及种植体周围骨水平进行临床评估。检测指标包括:手术成功率、种植体存留率、并发症情况、垂直骨再生量、种植体周围骨量以及组织学观察。结果:无患者失访.25个部位中23处愈合良好,有2处显示早期膜暴露.再次进行外科手术,2个月后也获得良好愈合。临床检测显示:平均垂直骨丧失5.6mm(s=1.7mm),行GBR术后,垂直骨量平均增加了5.2mm(s=1.5mm)。来自4名患者的5个组织学样本显示.异体骨及新生骨占骨总量的52.6%.散在的移植物颗粒被层状骨包绕。1年的功能负重后所有的种植体均处于稳定状态.种植体存留率为100%。在1年的随访期中,从X线片观察到种植体周骨丧失与基线水平相比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0、95mm;S=0.21mm;95%可信区间0.85~1.05:P〈0.001)。结论:本前瞻性队列研究显示.通过使用去蛋白化无机牛骨及不可吸收加强钛膜.可获得满意的垂直骨量增加.种植体植入30d后即可负载,种植体功能负重1年后.再生的垂直骨组织显示良好的稳定性。

  • 标签: 骨再生 骨替代品 种植体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二极管激光辅助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SRP)在慢性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同时评估临床指标(例如有牙周袋的牙齿的临床附着水平)以及血液中活性氧代谢产物的变化。方法和材料:本研究选取30名慢性牙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382岁。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人。对照组仅接受传统SRP,而试验组接受传统SRP并辅助使用二极管激光(GaAIAs)做牙周袋清创。基线时、治疗后60d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菌斑指数(PLI)、探诊出血指数(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PD)和临床附着水平(CAL)】.同时在基线时、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时.检测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各组组内比较,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60d的PLI、BOP、PPD和CAL均显著改善(P〈0001):两组从基线到治疗后30d和治疗后60d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显著降低(P〈0001)。但组问比较时,从基线到治疗后60d的临床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的变化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就临床牙周指标和血清活性氧代谢产物指标的改善方面.使用二极管激光辅助SRP和传统SRP之间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 标签: 牙周病 活性氧代谢产物 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