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0月14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北京市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要建立金字塔型的纵向医疗服务体系,调整大型医院诊疗结构,大幅压缩普通门诊,推动人事薪酬制度改革,调整对医疗机构的直接投入,逐步推行政府购买清单制。

  • 标签: 北京市 医务人员 职业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医改 医疗服务体系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究。方法 对我院2019年-2022年参加新冠疫情的抗疫人员随机抽取100名医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知识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正确看待新冠疫情常态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采用心理健康监测,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同时改善医护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休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医护业余生活等。对比两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后的 SCL-90 量表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各项 SCL-90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医务人员的压力,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职业幸福感,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助于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 标签: 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 医务人员 心理干预
  • 简介:强化社会医学教育研究,对医务人员转变思想观念、改善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落后工作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工作的对策,并对强化社会医学教育增强医务人员综合素质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 标签: 社会医学 医务人员 综合素质
  • 简介:高学历人员是目前医院临床工作的主力军。本文提出要统一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继续医学教育(CME)的认识;要明确CME的重点;同时,提出在抓这部分同志CME时要把握好几个问题。

  • 标签: 高学历 教育 医学 继续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医务人员职业紧张与其发生锐器伤的关系。方法:数据取自本院工作的500名医务人员,现场发放C-JCQ量表(中文版工作内容量表)、医务人员锐器伤调查表,分析职业紧张与发生锐器伤的关系。结果:500名医务人员发生锐器伤有265次,发生率为53.00%,不同职业紧张类型与锐器伤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医务人员职业紧张与发生锐器伤有直接关系,平时加强职业防护可提高预防意识、激发工作热情,值得推崇。

  • 标签: 医务人员;职业紧张;锐器伤;关系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护措施。方法对登记的83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地点、暴露方式及操作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护士发生率最高;暴露地点主要是手术室,其次是病房;暴露源病种以乙型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暴露方式以锐器伤占首位,而输液器针头是造成锐器伤的主要锐器。结论加强培训,规范操作流程,落实标准预防各项措施,完善登记、报告流程,强化职业防护,是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血源性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医院感染 院内感染 职业暴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并执行对策。方法:随机择取大英县人民医院183名医务人员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职业紧张、生命质量等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职业紧张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医务人员职业任务紧张、个体紧张反应与生命质量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体应对资源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性分析发现,个体紧张反应、个体应对资源对生理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具有预测作用(P<0.05)。结论: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程度越高,生命质量越差,临床应针对具体情况分析并制定对策,以减轻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提高其生命质量。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 生命质量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严密隔离病区建制中对病房和医务人员管理遇到的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为快速组建隔离病区提供建议。方法:本研为前瞻性研究,选取进入严密隔离病区工作的医务人员64人,进行三轮HAMD评估,通过医务人员心理状态评估隔离病房组建过程中的干预措施效果。结果:三轮HAMD评估总分均数分别为19.77分、6.06分、12.25分,第一轮评估中焦虑心境(2.42分)、紧张(2.28分)、害怕(2.34分)、失眠(1.66分)是;第三轮评估中失眠(1.70分)、认知功能(2.08分)、躯体性焦虑(2.14分)是医务人员焦虑状态中评分较高的项目。结论:隔离病区成立前,通过“以老带新”模式进入隔离病区,可明显消除医务人员的紧张害怕。但持续在隔离病房工作1个月后医务人员体力消耗严重,严重影响医务心理、生理健康。

  • 标签: 严密隔离病房 心理健康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职业暴露是因为医院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具有的独特性,医务人员不断暴露在各类职业危害印度之中,致使医务人员感染血源性传染疾病,甚至会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这也成为医疗行业中高度重视的职业问题。本文分析了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造成医院感染因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医院感染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监测上报的方式,对2011年1月—2014年12月发生锐器伤的37名医务人员,以及锐器伤发生的人群、原因、种类以及发生后的处置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发现,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比例较高,占67.57%;工作年资≤1年的医务人员发生率占35.14%;发生地点以普通病房为主,占54.05%;发生时间主要以采血、穿刺或拔针时,占32.43%。结论护士、低年资医务人员是锐器伤的高危人群,化实施标准预防等措施,切实降低锐器伤的发生。

  • 标签: 综合性医院 锐器伤 调查与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2019年12月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因突发性和极强传染性,造成国内及全球范围陆续扩散,对社会、经济、教育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医护工作人员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主要成员,肩负着抗疫阻击战的重要任务,不但要最大程度的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而且也要做好自身的防护,稍有不慎就会出现感染风险。基于以上情况,医务人员在疫情防控期间通常会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对此,做好系统组织支持,提升医护人员的压力承受能力对于疫情防控期间的医院应急管理工作而言尤为重要。文章着重探究提升医务人员组织心理支持感的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疫情防控 医务人员 组织心理支持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22年7月,我院出现血源性职业暴露的相关医务人员共2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的方式,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危害及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工作时间、人员类型、暴露环节、科室、暴露源、暴露方式以及暴露部位均属于医务人员血源职业性暴露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30岁,工作时间≤5年,护理人员,拔针注射,针刺伤等均为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结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应结合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因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止职业危害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医务人员 血源性职业暴露 高危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