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是我国医疗体系并不健全,医疗体系和经济发展不能相适应,导致我国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要想改善医患关系,就要找出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对症下药,从根本上着手解决问题。本文通过从医务人员视角展开研究,探究医患关系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对策,希望能够为改善医患关系提供理论支撑。

  • 标签: 医务人员视角 医患关系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影响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以制定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率;方法:由医院感染专职人员采用直接观察法,于2022年1-3月对孕产期保健门诊的医师、护士的手卫生执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应执行手卫生时机280次,医务人员执行手卫生次数193次,手卫生依从率为68.93%;结论:应加强对手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培训和手卫生执行监督力度,是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有效措施。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调查与分析 干预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疗氛围轻松化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有助于医务人员间培植团结协作精神和角色定位能力。通过定位医务人员的职业角色,研究医疗氛围轻松化与职业角色道德的关联性,以期为提高医务人员职业角色道德水平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 标签: 医疗氛围 职业角色定位 医务人员
  • 简介:摘要高校医务人员的主要职责是保障学生和教师的的健康状况。因近年来各种意外事故频发、学生的突发状况增加、而学校医务人员专业水平相对较低,为了保证医务人员能够对学生出现的突发状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治疗,必须对学校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的急救培训,比如紧急的止血法和心肺功能的复苏等。本文主要对学校医务人员急救技能训练的需求进行相应的分析。

  • 标签: 高校医务人员 急救技能训练 需求分析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加快,随着而来的是更大的社会压力,这些压力来自于家庭、学业、工作等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压力的剧增,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人没有学会去正确化解压力,从而产生高度紧张、抑郁等不良情绪,使自己的心理状态处在崩溃的边缘,严重的甚至难以适应正常的生活,本文旨在总结目前的研究分析压力下的心理状态变化,以及相应的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

  • 标签: 医务人员,心理状态,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使医疗机构需要接受多方面新的挑战,基层医务人员要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及医学伦理素养对和谐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伦理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基层医务人员职业伦理素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效的培养建议。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职业伦理素养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基层医院检验科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危险,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危险情况,对其原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检验科医务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发生各种各样、或轻或重的职业暴露现象和感染事件,导致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结论基层医院检验科医务人员职业危险较大,必须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和防范对策,以有效地降低和避免危害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基层医院 检验科 医务人员 职业危险 对策
  • 简介:摘要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利益的多元化,使医疗机构需要接受多方面新的挑战,基层医务人员要在新形势下,充分认识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及医学伦理素养对和谐医院建设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对基层医务人员的职业伦理素养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基层医务人员职业伦理素养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有效的培养建议。

  • 标签: 基层医务人员 职业伦理素养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情况,探讨建立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制度。方法回顾性调查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42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发生情况,对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的基本资料、暴露时间、地点、暴露源、暴露方式、暴露发生的环节及医护人员有无防护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病区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占54.8%;锐器伤是职业暴露最常见的原因,占83.3%;护士,特别是低年资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占71.4%;暴露源以不明暴露为主,占47.6%,其次为乙型肝炎病毒,占23.8%。结论医护人员由于职业的特殊性面临职业暴露的高危风险,就职时提前注射疫苗做好自我保护、医院院感科建立快速有效的监测报告机制、并加强高危人群的职业防护培训、暴露后及时处理伤口合理用药及暴露后按相关规定进行追踪均是降低职业感染的有效办法。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暴露 防护制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及倦怠的相关因素。方法:对三家医院536名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研,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使用相关测评量表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职业倦怠、身心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分析影响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倦怠的相关因素。结果:在医务人员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分析中,发现在性别差异上无相关性,P>0.05;学历、职称、职业类型、是否有夜班以及是否未婚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呈相关性,P<0.05;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与职业紧张、职业倦怠亦呈现相关性,P<0.05。结论:在影响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倦怠的因素中,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职称、学历等个体化因素均有相关性。

  • 标签: 医务人员 职业紧张 职业倦怠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产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的培训,使职业损伤的发生得到控制,发生职业损伤后正确处理。方法首先根据文献回顾及本院医务人员已往发生职业暴露情况,自制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防护行为调查表,然后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职业防护培训内容,利用在线课堂管理平台进行培训。培训三个月后,再次进行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及行为观察调查表调查。结果职业暴露与职业防护理论知识培训方式,以院感培训覆盖面最广占90.09%,利用休息时间学习占72.88%。2.2对职业暴露与职业预防相关理论掌握程度比较,两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产科医务人员进行岗前职业防护培训,可减少产科医务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发生率.

  • 标签: 产科 职业防护 培训方式
  • 简介:自2002-11-06,广东省发生第一起家族聚集性非典到2003-03-02北京发现第一例输入性非典病例,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卫生部于2003-04-21号召全国军民抗击非典。此时各大医院都先后建立了发热门诊,使发热门诊成为预防和控制SARS的第一道关卡。

  • 标签: SARS 医学防护 发热门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现状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制定相关防控措施及应急处置预案,降低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2021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我院发生职业暴露的91名医务人员进行监测分析。结果:91名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中,以护士、实习护士、医生、保洁员和技师为主,分别占比39.5%、26.4%、17.6%、8.8%和7.7%;最主要的暴露方式是针刺伤和锐器伤、破损皮肤粘膜暴露,分别占比89.0%、11.0%;暴露源主要是乙肝、梅毒,分别占比25.3%、13.2%;全部职业暴露者均处理妥善,未发现相应的感染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结论:医务人员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但部分医务人员防护意识薄弱、安全教育欠缺,加强培训、完善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暴露报告是减少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风险,维护其身心健康的根本途径。

  • 标签: 职业暴露 医务人员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的医务人员24名作为研究重点人群,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繁重(95.83%)、消毒液损伤皮肤(83.33%)、认知不足(70.83%)、洗手设施不全或者不便利(54.17%)以及冬季洗手水温低(20.83%)。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医务人员应激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精神科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锡林郭勒盟安神医院的60名精神科医务人员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全国常模数据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90项症状清单(SCL-90)评分。然后,针对观察组中有明显应激反应的医务人员采取心理援助干预,以缓解其心理应激状况。结果:干预前,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观察组SCL-90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干预后观察组SCL-90总评分接近全国常模(P>0.05)。结论:医务人员容易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等因子出现应激,故而需要的心理援助,且心理援助的效果极佳。 

  • 标签: 应激 心理健康 心理援助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