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作者: 罗卫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22-09-17
  • 出处:《系统医学》2021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广安638000
  • 简介:本院医院急诊科近来收治了一名症状表现类似心肌梗死疾病的患者,据该例患者家属代述,入院半小时前这名患者刚刚与朋友们饮酒后回家,随后就表现出视线模糊、心悸、胸闷以及恶心呕吐的不良症状表现,直至抵达医院后已发生面部皮肤发红以及精神萎靡现象。入院后考虑心肌梗死,立即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奇怪的是,并无冠状动脉狭窄现象及心肌酶升高的情况,在了解用药史时发现,其5d前采用了头孢类抗生素静脉用药,进一步进行病情分析后得出,其病情是由酒精与头孢类抗生素而引起双硫仑样反应所致。为保障更多患者了解头孢与酒精混合应用后的危害性,本次从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头孢酒为什么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吃头孢后多久才能再喝酒、头孢其他注意事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 标签: 头孢;喝酒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浓度的头孢曲松钠在0.9%氯化钠溶液中、5%葡萄糖溶液中药物的稳定性.方法:将样品置于冰箱(4~8℃)中储存,按一定时间间隔取样,样品在室温下放置6h后,采用HPLC法测定含量;同时测pH值以及观察溶液的外观变化,并以样品即刻的状态为对照.结果:20d内样品含量无明显变化;质量浓度为5mg/ml样品存放14d后颜色逐渐变深;质量浓度为40mg/ml样品存放7d后颜色逐渐变深;pH为6.26~6.88.结论:头孢曲松钠与0.9%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配伍在7~14d稳定,可为配置中心预配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头孢曲松 高压液相色谱法 药物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疑难交叉血中凝聚胺法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准确性。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行输血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交叉血采用盐水法,观察组交叉血采用凝聚胺法,对比配血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时间、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假阳性率、不规则抗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采用凝聚胺法开展疑难交叉血时,可显著提高血效果,减少不规则抗体的产生,但其血时间较长,应根据患者病情结合运用这两种方法。

  • 标签: 交叉配血 输血治疗 凝聚胺法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中心审方药师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1月到2021年1月收治的用药治疗的患者150例进行研究,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对照组常规用药,观察组75例,安排药师监管用药,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静配中心审方药师 合理用药 治疗总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交叉血对临床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患者98例作为研究目标,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法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血,对比两种技术对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和交叉血情况,以及灵敏度。结果:两种技术方法检出不规则抗体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技术方法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交叉血不合格率高于凝聚胺法(P<0.05)、微柱凝胶技术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容易读取,可作为临床输血治疗有利保障。凝聚胺法检测快速,适用于急诊患者应用,且灵敏度较好,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可依据患者情况,选择2种方法同时使用,为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交叉配血 输血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技术交叉血对临床输血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在我院进行输血治疗患者98例作为研究目标,应用微柱凝胶技术和凝聚胺法对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交叉血,对比两种技术对不规则抗体检出情况和交叉血情况,以及灵敏度。结果:两种技术方法检出不规则抗体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技术方法对比,微柱凝胶技术交叉血不合格率高于凝聚胺法(P<0.05)、微柱凝胶技术灵敏度高于凝聚胺法(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微柱凝胶技术灵敏度高,操作简单方便,结果容易读取,可作为临床输血治疗有利保障。凝聚胺法检测快速,适用于急诊患者应用,且灵敏度较好,在临床实际应用时,可依据患者情况,选择2种方法同时使用,为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凝聚胺技术 交叉配血 输血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在交叉血试验中的比较。方法:研究期(2021年1月~2021年12月)内,纳入1542例输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以数字随机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应用微柱凝胶法交叉血(观察组,n=771)与聚凝胺法交叉血(对照组,n=771),对不同交叉血试验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进行差异对比。结果:观察组微柱凝胶法交叉血结果准确性、敏感度、特异性均高于对照组,聚凝胺法交叉血结果,(p<0.05)。结论:用微柱凝胶法和聚凝胺法在交叉血试验中比较,前者比后者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敏感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结果直观,扫描后可长期保存,适合手工操作、半自动和全自动,灵活方便。

  • 标签: 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 交叉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提升调配药工作效率、确保静脉输液安全的方法。方法:对排药流程进行改进,在实施集中排药的基础上辅模式,等到实行一段时间后和传统工作模式排药用时进行对比,同时还要和传统工作模式配置用时进行比对。结果:相比传统工作模式实施集中排药和辅模式之后无论是排药用时,还是配置用时都变得更少了。结论:实施集中排药和辅模式可以有效缩短调配药用时,还可以更好的确保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集中排药 配辅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环节质量控制在降低静中心退药率的应用实践。方法:调查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药房1000次静中心配药情况,常规质量控制组采用常规质量控制,多环节质量控制组采用多环节质量控制,对比两组相关情况。结果:多环节质量控制组配药的时间少于常规质量控制组,配药工作人员数量均少于常规质量控制组(P<0.05)。多环节质量控制组退药率2.00%低于常规质量控制组14.00%,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环节质量控制在降低静中心退药率的应用实践中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配药的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的人力成本并提高配药质量,减少退药现象,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多环节质量控制 静配中心退药率 应用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在静中心实施多环节质量控制干预后,退药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3月期间静中心实施常规管理,作为此次试验的参照组,选取我院2021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静中心实施多环节质量控制,作为此次试验的研究组,对比两组退药率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退药率为14%,参照组退药率为18%,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静中心采用多环节质量控制,可以显著降低退药率,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多环节质量控制 静配中心 退药率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讨自体修复技术与再生医学美学中应用再生美纳米复液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2年2月某医院收治的6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性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给予再生美纳米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溃疡复发情况及美观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0.00%(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30.00%(P <0.05);观察组溃疡复发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26.67%(P <0.05);观察组美观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结论 自体修复技术与再生医学美学中再生美纳米复液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提高创面愈合率,降低创面愈合后皮肤瘢痕增生及溃疡发生风险,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自体修复技术 再生医学美学 湿润烧伤膏 再生美纳米复配液 瘢痕增生
  • 简介:目的:提出在我国建立科学合理地利用与分配肾源的一种具体模式。方法:采用对型数据的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结果:在北京市的五家医院之间实现了科学合理的利用与分配肾源。结论:为推动北京地区参加"肾移植联网"和"肾共享"的四大系统五家医院的肾移动科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实现一次大步跨跃,做出应有的贡献!同时也在全国同一专业领域中树立起了一个"肾移植联网"和"肾共享"的成功的模式。向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分配肾源的目标又前进了一大步。

  • 标签: 利用 分配 肾源 肾移植 北京市器官移植配型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血输血反应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聚凝胺法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输血患者,分成两组,研究组采用联合方式,对照组采用聚凝胺法,对比数据差异。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阳性率以及诊断符合率均明显更高,输血不良反应明显更少,P<0.05。结论:预防血输血反应中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法联合聚凝胺法,效果理想。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法 聚凝胺法配血 预防 输血反应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图像引导放疗技术应用不同图像准方法的差异性探讨。方法:挑选了150例通过病理学验证的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图像引导放射疗法(IGRT)。采用机载的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XVI系统,对患者实施治疗前定位扫描、治疗期间的校正后扫描以及治疗后的再次扫描。在重建的CBCT图像和治疗计划系统的CT图像之间,我们执行了手动、基于骨骼和基于灰度的三种准技术。接着,我们评估了X(左右)、Y(头脚)、Z(前后)轴上的定位偏差以及GX、GY、GZ旋转轴的误差,并探究了这三种准技术间的异同。结果:在X轴定位精度上,灰度准优于手动准和骨性准,显示出显著的统计差异(P<0.05),其准精度亦高于两者,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Y轴和Z轴的定位误差及准效果上,三种准技术间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对于GX、GY、GZ轴的旋转误差和准质量,三者间的对比未显示统计学上的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于宫颈癌的图像引导放射治疗,骨性准和灰度准均可采用,推荐首先选择骨性准,若情况需要,可辅以灰度准。

  • 标签: 宫颈癌图像 引导放疗技术 不同图像配准方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G+OEC管理模式降低静中心静脉用药调配差错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4月(实施G+OEC管理模式前)和 2022年5-10月(实施G+OEC管理模式后)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质量管理资料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药品调配差错率、质量管理评分以及临床科室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满意度情况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药品调配差错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G+OEC管理模式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调配差错率 质量管理 满意度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抗结核药八珍汤及中药灌肠治疗结核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2例结核性盆腔炎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独采取抗结核药八珍汤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再给予中药灌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6.77%)明显优于对照组(8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性盆腔炎可将抗结核药八珍汤及中药灌肠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案,此治疗方式可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对患者生活质量有很大改善作用,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可大力推广。

  • 标签: 八珍汤 抗结核药 中药灌肠 结核性盆腔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盆腔炎汤内服配合白花蛇舌草坐浴对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门诊在2017年5月至201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