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底前脑位于大脑腹侧区域,被认为在睡眠觉醒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研究多关注该区域的乙酰胆碱能细胞在睡眠觉醒调控中的作用,后续研究表明,基底前脑的细胞组成存在高度异质性,且不同类型的细胞对睡眠觉醒调控的作用不尽相同。不仅如此,基底前脑不同类型细胞相互连接,形成局部网络,共同参与睡眠觉醒调控。笔者从神经环路的角度综述基底前脑调控睡眠觉醒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基底前脑 神经环路 睡眠觉醒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以CTA测量的形态学参数分析基底动脉尖动脉瘤(BTA)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20年11月天津市环湖医院收治的62例BTA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A图像特点,并根据BTA是否破裂分为动脉瘤未破裂组(44例)和动脉瘤破裂组(18例),测量并记录动脉瘤相关形态学参数。采用χ²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数目、动脉瘤形态、动脉瘤指向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间动脉瘤长径、动脉瘤高度、瘤径宽度、纵横比、大小比、动脉瘤角、血流角、基底血管角、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近端长轴的夹角(P1-P1角)、双侧小脑上动脉近端长轴的夹角、分叉角(双侧大脑后动脉P1段与基底动脉夹角之和)进行统计分析。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BT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其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参数进一步做ROC曲线分析。结果形态不规则的BTA更容易破裂(χ²=5.412,P<0.05)。破裂组动脉瘤长径[(4.18±2.11)mm]、瘤径宽度[(3.06±1.75)mm]、P1-P1角(148°±18°)均小于未破裂组[分别为(6.38±2.21)mm、(5.20±1.59)mm、17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组纵横比(1.19±0.13)、基底血管角(82°±11°)、分叉角(212°±18°)均大于未破裂组(分别为1.05±0.18、70°±10°、18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形态(β=4.878,OR=11.418,P=0.019)、BVA(β=0.165,OR=1.177,P=0.043)、P1-P1角(β=-0.223,OR=1.080,P=0.029)是BT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BTA破裂的BVA、P1-P1角临界值分别为76.7°、158.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0.86,两者联合诊断BTA破裂的AUC为0.89。结论动脉瘤形态、BVA、P1-P1角均是BTA破裂的独立危险因素,当动脉瘤形态不规则、BVA>76.7°、P1-P1角<158.5°时BTA更易发生破裂。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瘤,破裂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言语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基底节性失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6月到2020年6月间收治的94例脑卒中基底节性失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言语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看图说话、听话演示、听觉测试、主题对话、模仿长句、语言清晰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上述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言语康复治疗在脑卒中基底节性失语的应用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言语康复治疗 脑卒中基底节性失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在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治疗中探讨锁定加压钩钢板治疗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21年1月为研究实施阶段,该过程也是明确研究对象和开展研究的主要阶段,从经过本院确诊的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的患者中选取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保留鼻小柱基底切口法的改良上唇缩短术的有效性。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成都高新心悦容医学美容门诊对女性患者24例(年龄18~36岁,平均26.5岁)用保留鼻小柱基底切口联合双侧上唇皮瓣切除行上唇缩短术,对术后并发症、鼻唇角改善情况、上唇缩短效果、整体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24例患者中,2例术后上唇麻木,4个月后恢复正常;切口瘢痕隐蔽,有效改善了传统上唇缩短的直线形瘢痕和瘢痕挛缩;随访3~12个月,24例均获得满意的上唇缩短效果。非常满意22例,占91.7%;满意2例,占8.3%。结论保留鼻小柱基底切口的上唇皮瓣改变了传统法上唇缩短手术切口,避免了传统手术方法可能引起的横向瘢痕、鼻唇部凹陷及上唇向中线挛缩,同时确保鼻小柱基底部血运不被破坏,使得瘢痕隐蔽、最小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外科皮瓣 上唇过长 保留鼻小柱基底切口 上唇缩短
  • 简介:摘要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会造成如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足底压力分布异常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其损伤机制尚未阐明。为此,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2年8月至2019年8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74例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扫描数据及临床资料,利用Mimics 17.0软件将所有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患者的CT数据进行重建,再利用3-Matic软件在所有患者的第五跖骨立体图形中一一标识骨折线,绘制骨折线热图。探讨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中的骨折线三维立体分布特点,为第五跖骨基底部撕脱性骨折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跖骨 足损伤 图像处理,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高分辨磁共振成像(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对轻、重度基底动脉(basilar artery,BA)弯曲的患者间斑块分布、大小及成分的差异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经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造影(three-dimension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TOF-MRA),将BA弯曲的患者纳入研究。测量BA最大弯曲处的血管外壁到BA两端(BA顶部与左右椎动脉汇合处的连接线)的横向距离,分为轻度弯曲组(5 mm<横向距离<10 mm)和重度弯曲组(横向距离≥10 mm)。比较两组的临床相关因素、BA斑块分布(内弧、外弧)、大小(微小斑块、明显斑块)及成分[斑块内出血(intraplaque hemorrhage,IPH)]有无差异。结果92例患者纳入研究,共计106个斑块。轻度弯曲组54例,BA斑块60个;重度弯曲组38例,BA斑块46个。两组间BA斑块均常见于内弧(内弧与外弧:76.7%、73.9%与23.3%、26.1%);重度弯曲组中明显斑块所占比例较轻度弯曲组大(重度与轻度:65.2%与3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4);重度弯曲组中IPH所占比例较轻度弯曲组大(重度与轻度:69.6%与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临床相关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弯曲的基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多分布于内弧。基底动脉重度弯曲组较轻度弯曲组斑块更明显,且重度弯曲组中IPH所占比例较轻度弯曲组大,轻度弯曲组斑块相对来说更稳定。

  • 标签: 基底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高分辨 磁共振成像 斑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治疗,以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基底动脉,其中mTICI 2b级3例,3级12例。一次实现血管再通成功11例,3例取栓2次,1例取栓3次。术后24~48 h复查头部CT未发现颅内出血病例。出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4.8 ± 2.1)分比(16.1 ± 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可以提高血栓抓取的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基底动脉 Penumbra抽吸导管 Solitaire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手术治疗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86例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时间2020年03月-2021年03月,86例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1个月后随访,采取改良Rankin量表评估患者近期预后,分析86例患者的近期预后以及影响近期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86例患者有56例为预后良好,占比65.12%,有30例为预后不良,占比34.88%;30例预后不良的单因素分析结果为与入院时SBP小于180mmHg、NIHSS评分小于15分、术前GCS小于8分和无上消化道出血的预后不良占比相比,SBP大于等于180mmHg、NIHSS评分大于等于15分、术前GCS大于等于8分和上消化道出血均明显偏高(P<0.05)。 结论 基底节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近期预后受到影响的因素具有多样性,包括SBP、神经功能评分、昏迷评分等。

  • 标签: 基底节 高血压脑出血 近期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治疗急性基底动脉闭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15例急性基底动脉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治疗,以改良脑梗死溶栓分级(mTICI)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基底动脉,其中mTICI 2b级3例,3级12例。一次实现血管再通成功11例,3例取栓2次,1例取栓3次。术后24~48 h复查头部CT未发现颅内出血病例。出院时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明显低于术前[(4.8 ± 2.1)分比(16.1 ± 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enumbra系统逆向半回收Solitaire支架,可以提高血栓抓取的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症状。

  • 标签: 动脉闭塞性疾病 基底动脉 Penumbra抽吸导管 Solitaire支架
  • 作者: 查明明 李芸 吴敏 黄抗默 刘锐 刘新峰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1-11-07
  • 出处:《中华内科杂志》 2021年第11期
  • 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南京 21000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 210002,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临床学院,南京 210002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南京 210002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东部战区总医院)神经内科,南京 210002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首选机械取栓(MT)和其他类型的血管内治疗(EVT)在急性椎基底动脉闭塞(VBAO)患者中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5月至2019年12月南京卒中登记系统中经影像学检查证实的急性VBAO并接受EVT的患者。根据首选EVT方式将患者分为首选MT组(包括可回收支架取栓及直接抽吸取栓)和其他类型EVT组(包括动脉溶栓、动脉内替罗非班、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等),采用t检验、秩和检验、卡方检验及精确概率法对两组患者间特征进行对比,选取两组患者基线资料中存在统计学差异趋势(P<0.1)的变量进行倾向评分的计算,并将倾向评分作为协变量在二元logistic回归方程中进行校正,以分析治疗方式和不同临床结局之间的统计学关联。结果一共纳入107例患者,男性82例、女性25例,年龄38~85岁,平均年龄62岁。总体成功再通率为82.2%(88/107),出院后90 d和1年期良好结局(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0~3分)比例分别为33.6%(36/107)和37.1%(39/105)。首选MT组患者手术年份晚于其他类型EVT组(中位数:2017年比2015年,P=0.017),房颤病史的比例显著较高(21.6%比0,P=0.002),入院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较高(中位数:26比23,P=0.049),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较低(中位数:6比7,P=0.027),预估闭塞到穿刺时间较长(中位数:367 min比283 min,P=0.023)。两组患者的卒中病因学分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首选MT组接受器械补救治疗的比例更低(28.4%比54.5%,P=0.009)。校正倾向评分后,首选MT组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EVT组(比值比5.201,95%CI 1.562~17.317,P=0.007),其他临床结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照病因分型进行的亚组分析结果提示,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首选MT的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EVT组(比值比7.859,95%CI 1.469~42.042,P=0.016),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因分型中两组患者成功再通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3.739,95%CI 0.613~22.812,P=0.153)。结论在急性VBAO患者中,首选MT的成功再通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EVT,再通差异主要体现在非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群体中。两组患者有着相似的90 d和1年期临床结局。

  • 标签: 卒中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管内手术 血栓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以治疗形式的不同之处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58.58±3.58)岁;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9.05±3.66)岁。对照组应用骨瓣开颅手术治疗,研究组应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意识障碍恢复效果、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结果两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研究组意识障碍恢复有效率为85.0%(34/40),高于对照组42.5%(1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患者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研究组GCS评分为(13.57±1.05)分,高于对照组(8.95±1.66)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6.18±1.37)分,低于对照组(14.57±2.9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分别为5.0%(2/40)、2.5%(1/40),均低于对照组25.0%(10/40)、17.5%(7/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高血压基底节出血治疗中,采用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既能提升意识障碍恢复效果与GCS评分,又能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减少并发症与复发率,且此手术的血肿清除率与开颅手术相近,可将其作为高血压基底节出血的主要治疗方案。

  • 标签: 高血压基底节出血 显微镜下锁孔手术 血肿清除率 意识障碍恢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薄基底膜肾小球病(thin basement membrane nephropathy,TBMN)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东部战区总医院肾脏科经肾活检确诊为TBMN的成年患者,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以及蛋白尿和肾脏慢性病理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35例TBMN患者,女性116例(85.9%),男性19例(14.1%),年龄(40.56±10.30)岁,30例(22.2%)合并高血压,32例(23.7%)合并超重/肥胖。135例患者均有镜下血尿,血清肌酐均正常,41例(30.4%)存在蛋白尿[(0.65±0.19)g/24 h]。102例(75.6%)肾脏病理可见肾小球硬化,其中51例(37.8%)球性硬化比例>10%。79例(58.5%)存在轻度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53例(39.3%)存在血管透明变性。合并超重/肥胖和(或)高血压患者的蛋白尿、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及肾血管病变比例均高于无合并症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肥胖(OR=7.550,95%CI 2.091~27.257,P=0.002)和高血压(OR=4.424,95%CI 1.091~17.935,P=0.037)是蛋白尿的独立影响因素,蛋白尿是肾小管间质慢性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3.151,95%CI 1.046~9.491,P=0.041)。4例患者失随访,余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4.0(24.0,96.5)个月。随访末10例尿蛋白增加,3例(2.2%)出现估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此13例患者均合并超重/肥胖,其中4例伴高血压,余118例患者尿检较基线无明显变化,肾功能正常。结论成人TBMN患者蛋白尿、肾脏慢性病变发生率高,合并超重/肥胖、高血压可能造成预后不良,未合并代谢异常的TBMN患者远期预后良好,但尚需长期随访观察。

  • 标签: 肾小球基底膜 病理学,临床 预后 薄基底膜肾小球病 Ⅳ型胶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文将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80例资料,按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比较各组患者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应用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应用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58例住院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单盲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和盐酸丁咯地尔注射剂0.1g静滴,每日1次,疗程7天,统计分析用SPSS13.0统计软件,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明显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眩晕、头痛、头昏等症状,30例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组显效23例(76.67%)、有效5例(16.67%),总有效率93.33%;盐酸丁咯地尔注射剂对照组显效14例(50.00%)、有效6例(21.43%),总有效率71.43%。经卡方检验x2=6.088 ,p﹤0.05,差异有显著性。未发现天麻注射液有明显毒副作用。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使用方便,可用于急症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天麻素注射液 随机对照试验 从肝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于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72例(2020年1月-2021年1月),随机均分患者,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分别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神经内镜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血肿残余量明显更少,血肿清除率明显更高,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更短(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行微创血肿穿刺术对治疗中等量基底节血肿的并发症及疗效的影响。方法:104例自发性中等量基底节血肿患者,根据手术时机的不同,分为超早期组(﹤6h)32例;早期组(6h-48h)44例;延期组(﹥48h)28例。比较3组患者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及ADL近远期分级等的差异。结果:(1)3组病例患者年龄、GC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肿体积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期组血肿体积最小。(2)3组病例患者血肿腔注射尿激酶后血肿清除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组病例患者术后保留引流管时间和血肿腔注射尿激酶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患者引流时间最短,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次数最少。(4)3组病例患者再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最低。颅内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期组最低。肺部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术后14天3组病例患者ADL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延期组显著优于超早期组。术后3个月3组病例患者ADL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等量基底节血肿,发病6小时后行微创血肿穿刺术可获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对于意识清楚、血肿体积较小的患者,推迟手术至发病48小时后可降低再出血率、颅内感染率,获得最优的手术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开颅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间收治的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时间的前后分为两组,即早期组(n=56)与参照组(n=56)。参照组患者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早期组患者接受早期开颅显微手术。统计两组患者的术后NIHS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以及GOS评分、WHOQOL-BREF评分。结果 与参照组患者相比,早期组患者术后NIHSS评分、再出血发生率的数值水平均明显更低(P

  • 标签: 早期开颅显微手术 临床价值 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经侧裂-岛叶或颞叶皮层手术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科自2015年1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共35例经侧裂-岛叶或颞叶皮层手术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的相关临床、影像学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复查CT示血肿清除>90%者26例,清除80%~90%者9例,术后均无明显再出血,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6个月,GOS评分5分12例,GOS评分4分17例,GOS评分3分4例,GOS评分2分2例。结论经侧裂-岛叶及颞叶皮层入路清除基底节区血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应个体化选择。

  • 标签: 颅内出血,高血压性 基底节出血 手术入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