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影响共同性斜视术后眼位回退有关因素。方法对124例不同类型的共同性斜视患者术后远期及近期的疗效进行随访并分析。结果共同性斜视术后近期与远期治疗率分别是86.29%和79.03%,其中继发性斜视术后远期复发率最高,具有双眼视功能者治愈率最高,无眼位回退现象。结论共同性斜视术后眼位回退与手术原则和设计,双眼单视功能,患者自身因素,术者的技巧及术后反应等诸多因素有关。

  • 标签: 外斜视/外科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患儿手术治疗的时机及疗效。方法抽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4例间歇性斜视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患儿年龄进行分组,其中A组(3~8岁)41例,B组(9~14岁)53例。两组患儿均接受手术治疗,指定由同一名高年资、高职称眼科医师完成相关操作。记录两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眼位情况,并将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两组BCVA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BCVA均较术前提高,且A组BCVA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眼位情况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8岁儿童时期实施手术治疗间歇性斜视效果显著。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儿童时期 少年时期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一个共同性斜视家系的新发PAX3基因突变。方法:实验研究。选取一个3代6人的共同性斜视家系,另选择散发患者180例,正常对照组150例。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基因组DNA,使用Illumina Hiseq 4000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测序平台测序,对测序所得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可能的致病候选基因。针对筛选到的候选基因设计引物,在家系成员及散发患者中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结果:全外显子组测序发现PAX3基因的c.G434T突变(p.R145L)可能是共同性斜视的致病突变。Sanger测序发现家系中2例患者均携带PAX3基因的c.434G>T杂合突变,且突变在家系中与疾病共分离,180例散发患者中有27例检测到此突变,150例正常对照者中均未发现PAX3基因G434T突变。结论:PAX3基因的c.G434T(p.R145L)突变可能为共同性斜视的致病突变。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全外显子组测序 致病基因 PAX3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间歇性斜视的效果分析。方法:通过回顾和分析我院2021年1月-2022年6月所接受的间歇性斜视患者共60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30例)在常规基础上使用双眼视觉训练,了解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斜视情况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斜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着治疗后双眼视远立体视锐度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进行比较,运用双眼视觉训练治疗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高间歇性斜视患者治疗效果,具有极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眼视觉训练 间歇性外斜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V征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V型斜视患者给予手术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的眼位变化及双眼视觉功能状况。结果术后眼位达到正位者54例(90%),V征消失48例(80%),获得双眼单视功能者44例(73%)。结论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有效矫正患者斜视并使之达到功能性治愈。

  • 标签: A-V综合症 V型外斜视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间歇性斜视在青少年常见,其发病机制不明,术后回退率高。其术后效果回退可能与手术方式、手术年龄、术前斜视度、术前屈光度、术后早期眼位以及联合非手术治疗等有关,但目前对此的相关性仍存在一定的争议。然而术后早期眼位过矫、联合非手术治疗可以降低间歇性斜视术后回退的风险。(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118-123)

  • 标签: 间歇性外斜 手术治疗 术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辐辏训练对间歇性斜视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2例间歇性斜视术后患者分为2组,一组术后行辐辏训练,另一组术后未行任何训练,观察术后半年两组患者双眼视功能及眼位的变化。结果间歇性斜视术后远近立体视的比较与非训练组相比,训练组的近立体视及远立体视均有明显的恢复,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间歇性斜视术后眼位的比较间歇性斜视术后经辐辏训练后双眼眼位正位率明显增加,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观察中发现非正位眼是以欠矫为主。结论间歇性斜视患者术后经辐辏训练能促进双眼视功能的恢复,而且能减少眼位的回退。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立体视 眼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直肌倾斜后徙术(S-LR)与直肌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斜视[CIX(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直肌倾斜后徙术(S-BLR)组44例和双眼直肌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高于BLR组的53%(χ2=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远近斜视角度差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间歇性斜视患者眼肌及其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以期探讨间歇性斜视的发病机制。方法取10例间歇性斜视患者及5例同期角膜移植供体的健康人眼内直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肌纤维及眼肌本体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结果(1)光镜下及电镜下间歇性斜视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眼肌纤维呈萎缩、损伤样改变。(2)光镜下及电镜下眼肌本体感受器正常对照组比较,眼肌本体感受器结构出现明显异常。结论间歇性斜视患者弱侧眼肌内直肌及其本体感受器发生了病理性改变,可能与间歇性斜视病因及发病机制有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眼外肌 本体感受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儿童间歇性斜视患者术前与术后调节反应、正/负相对调节(PRA/NRA)、调节灵敏度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20年9—12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并行手术治疗的儿童间歇性斜视患者24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测量患者双眼注视40 cm处调节视标的调节反应、PRA/NRA、调节灵敏度和单眼注视40 cm处调节视标的调节灵敏度。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患者术后3个月双眼调节反应为(0.28±0.24)D,比术前[(0.08±0.24)D]显著提高了0.2 D[95%置信区间(CI):0.033~0.363 D,P=0.015]。术后3个月的NRA为(2.46±0.39)D,比术前[(2.17±0.36)D]显著提高了0.29 D(95%CI:0.012~0.571 D,P=0.039);PRA术前为(-2.08±0.95)D,术后3个月为(-3.13±1.65)D,比术前显著改善了-1.05 D(95%CI:0.125~1.979 D,P=0.023)。患者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双眼调节灵敏度分别为(8.58±2.21)cpm和(9.33±2.39)cpm,比术前[(6.00±2.00)cpm]分别显著提高了2.58 cpm[95%CI:1.485~3.681 cpm,P<0.001]和3.33 cpm[95%CI:1.937~4.729 cpm,P<0.001]。患者术后1个月时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2.58 cpm(95%CI:1.644~3.523 cpm,P<0.001);术后3个月时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4.88 cpm(95%CI:3.665~6.085 cpm,P<0.001)。术后1个月时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1.96 cpm(95%CI:1.019~2.898 cpm,P<0.001);术后3个月时非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术前显著增加了5.13 cpm(95%CI:3.915~6.335 cpm,P<0.001)。术后1个月主导眼调节灵敏度比非主导眼显著提高了1.33 cpm(95%CI:0.130~2.537 cpm,P=0.031)。结论:间歇性斜视儿童经过手术治疗后,双眼聚散-调节系统联动功能逐渐恢复正常,调节功能得以改善。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手术 调节功能
  • 简介:摘要间歇性斜视是临床最常见的斜视类型,手术是其主要的治疗方式。对于年龄较小、检查欠配合、斜视控制良好或不愿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随访观察或其他非手术治疗。然而,由于对间歇性斜视的自然病程、手术时机以及不同非手术治疗方法的适用对象、有效性和可能风险缺乏深入理解,针对儿童间歇性斜视的处理,尤其非手术治疗还存在诸多误区。本文基于国外研究结果和临床实践,对间歇性斜视的非手术处理作一客观评价,以期同道正确认识并合理应用。

  • 标签: 外斜视 治疗 随访观察 间歇性外斜视 非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有知觉性斜视的成人患者使用单眼直肌手术法进行治疗的 效果。 方法 : 选取于 2016 年 8 月到 201 7 年 8 月期间 收治的成人知觉性斜视患者 82 例 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 , 按照 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1 例 , 其中 对照组 的患者采用单眼常量直肌后徙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 治疗, 实验组的患者 采用 单眼超常量直肌后徙配合内直肌缩短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为 80.48 % ,对照组的术眼正位率是 58.53 % ,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在 治疗成人直觉性斜视时使用超常量单眼直肌手术具 有显著的效果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 标签: 单眼直肌手术 治疗 知觉性外斜视
  • 简介:目的:评价内直肌肌细胞数与共同性斜视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共同性斜视内直肌和14例正常内直肌,行HE染色观察,用斜视积分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间歇性斜视组手术前后的斜视积分差显著高于恒定性斜视(P〈0.01);光镜下斜视组内直肌横断面肌纤维排列疏松,间质成分多;斜视组内直肌肌细胞数极显著低于正常内直肌(P〈0.01),与病程和手术前后的斜视积分差显著相关(P〈0.05)。结论:内直肌肌细胞减少是导致共同性斜视的直接原因,是斜视手术效果下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内直肌 病理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觉训练对间歇性斜视术后患儿视功能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间歇性斜视患儿6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在术后不采取干预措施,观察组患儿在术后采取双眼视觉训练,比较这两种方法对该类患儿视功能重建的应用效果。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患儿在术后的双眼视功能、斜视度数、治疗有效率,以及术后6个月内的眼位回退率,与对照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眼视觉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间歇性斜视患儿的整体治疗效果,使其术后的双眼视功能、斜视度数和眼位回退情况均得到较好的改善,促进该类患儿的健康茁壮成长,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双眼视觉训练 视功能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眼前节光相干断层扫描(AS-OCT)探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肌止端位置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纳入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在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共同性斜视患者25例25眼,所有患者均接受斜视矫正手术。分别于术前、手术开始、术终、术后2周及术后1、3和6个月测量角膜缘至水平眼肌止端的距离,手术开始及术终时用卡尺进行测量,术前及术后用AS-OCT进行测量,应用AS-OCT评价斜视矫正术后不同时间点眼肌止端的位置变化。采用33 cm三棱镜联合交替遮盖法检查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点术眼斜视度。结果共测量共同性斜视患者25眼的44条水平眼肌,包括直肌25条和内直肌19条。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AS-OCT对肌止端的检出率低。术终卡尺测量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AS-OCT测量的角膜缘至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12.30±1.40)、(11.72±1.45)和(11.84±1.27)mm,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85,P=0.023);术终测量角膜缘至直肌止端的距离大于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术终卡尺测量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测量的角膜缘至内直肌止端的距离分别为(5.12±0.42)、(5.56±0.61)和(5.28±0.57)mm,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3.912,P=0.055)。术后各时间点患者斜视度均明显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AS-OCT可以成功显示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水平眼肌止端位置的纵向变化。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生物测量 光相干断层扫描,眼前节 眼外肌 肌止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展训练加交替遮盖治疗对非调节性内斜视眼位的影响,评价其在非调节性内斜视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非调节性内斜视病患者采用展训练加交替遮盖治疗。结果32例患者均在训练一个月内取得明显效果,三个月内眼位恢复正常。结论展训练加交替遮盖治疗可使患者眼肌力量的不平衡逐渐达到平衡,使两眼分离的眼轴重新合一。

  • 标签: 非调节性内斜 眼外肌 外展训练.交替遮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早期的双眼视功能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的间歇性斜视术后1个月眼位矫正成功的患者177例,年龄7~14(9.97±2.16)岁。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性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术后1个月的眼位和双眼视功能参数,及其与术前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者术后1个月斜视角均符合正位标准,与术前斜视角有显著差异(远距:-2.80△±3.96△vs.-33.67△±9.17△,t=-41.83,P<0.001;近距:-4.05△±4.68△vs.-38.50△±9.09△,t=-44.27,P<0.001)。远距(2.59±0.38 vs.2.80±0.25,t=7.30, P<0.001)和近距(2.19±0.36 vs.2.36±0.44,t=5.68,P<0.001)立体视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分别有16.4%和22.0%患者获得远距和近距正常的立体视功能。术后远距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获得明显改善(χ2=8.08,P=0.004),而近距结果与术前比较无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时的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与术前年龄、屈光参差度、远距和近距立体视功能呈显著正相关(远距:r=0.15,P=0.043;r=0.19,P=0.012;r=0.28,P<0.001;r=0.22,P=0.004;近距:r=0.23,P=0.002;r=0.34,P<0.001;r=0.15,P=0.043;r=0.49,P<0.001)。结论:间歇性斜视儿童眼位成功矫正后,术后早期立体视和知觉性融像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立体视功能状态与手术年龄、屈光参差量、术前立体视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术后早期 双眼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