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良性肿瘤的手术方式。方法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医院2013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48例咽旁间隙良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影像学检查,其中经颈部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32例,经口径路切除咽旁间隙肿瘤16例,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结果病理结果提示:神经鞘瘤20例(41.7%),多形性腺瘤17例(35.4%),神经纤维瘤4例(8.3%),血管瘤4例(8.3%),囊肿3例(6.3%)。住院期间并发症:经颈部径路手术者发生并发症6例,经口径路手术者2例。术后随访10~62个月,经口径路手术者复发2例,经颈部径路手术者复发3例,均再次手术后治愈。通过统计学分析显示,经口径路与经颈部径路手术在患者性别、年龄、住院天数、住院期间并发症、术后是否复发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在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径路对于位于咽旁间隙前半部的肿瘤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而位于咽旁间隙后半部的神经源性肿瘤,建议采用经颈部径路。

  • 标签: 咽旁间隙肿瘤 经颈部径路 经口径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失稳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进行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联合治疗,观察这100名腰椎滑脱失稳患者经过治疗后的效果。结果:通过术后的随访结果可以发现,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联合治疗腰椎滑脱失稳后患者的满意率和术后症状消失或缓解率都很高。结论: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与椎间隙融合器联合的方法可以对腰椎滑脱失稳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使患者的症状消失或者减轻,同时使患者具有较高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被推广使用。

  • 标签: 脊柱后路内固定系统 椎间隙融合器 腰椎滑脱失稳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新增人口使人口老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我国巢老人数量也呈日益增长状态,这个现象将持续存在并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当空巢老人在老年人的比例占据越来越大时,巢老人的心理不仅将会承受很大的压力,而且还会成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阻碍。

  • 标签: 空巢老人 心理健康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原菌分布及预后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杭州市大江东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200例,观察患者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分离培养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预后不良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住院期间,预后良好149例和预后不良51例。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200例中,培养出病原菌213株,其中包括137株革兰阳性菌,76株革兰阴性菌。经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性别、体质量指数、合并高血压、感染部位、感染来源、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的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和C反应蛋白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9.451、13.915、10.068、12.932、26.008,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病程、合并糖尿病、住院时间和C反应蛋白为影响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预后独立危险因素(OR=1.627、2.315、2.839、1.974、3.361)。结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其预后受多因素影响,为改善预后,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 标签: 细菌感染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病原菌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三维超声寰枢椎间隙法定位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成像率及诊断率,并与传统二维和三维超声定位法进行对比。方法连续选取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及深圳市人民医院孕20~28周的单胎孕妇318例,包括正常组276例与异常组42例,异常组包括11例脊髓栓系胎儿(脊髓栓系组)和31例非脊髓栓系胎儿(非脊髓栓系组),应用三维超声寰枢椎间隙法与传统法二维腰骶前突定位法和三维椎体骨骼成像法分别定位胎儿脊髓圆锥并储存图像;由3位高年资医师在离线软件定位胎儿脊髓圆锥,记录每种方法所定位的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对比产后结局分析三种方法的成像率和诊断率。结果①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对比三种方法对于正常组和异常组胎儿脊髓圆锥的成像率结果显示:调整检验水准α′=0.05/4=0.012 5,三种方法在正常组成像率和异常组成像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别χ2=7.39,P=0.025;χ2=5.32,P=0.070);②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对比三种方法在定位正常组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诊断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2,P=0.284);③运用多个样本率比较的χ2检验对比三种方法在异常组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诊断率,其中脊髓栓系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2,P=0.543),而非脊髓栓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69,P=0.008)。结论三维超声寰枢椎间隙法在评估胎儿脊髓圆锥位置上具有较高的成像率和诊断率,当非脊髓栓系原因如脊柱或肋骨畸形等干扰定位胎儿脊髓圆锥位置时,三维超声寰枢椎间隙法较传统二维和三维超声定位法更有优势,不易出现定位错误。

  • 标签: 超声检查 寰枢椎间隙 胎儿脊髓圆锥 脊髓栓系
  • 简介:摘要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其他损伤,如血管、神经、尿道损伤,容易漏诊。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患者,急救过程中大量液体复苏往往会引起腹腔内压增高,甚至引发腹腔高压(IAH)/腹腔间隙综合征(ACS),容易漏诊、误诊,故常规监测腹腔内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介绍1例骨盆骨折合并髂外动脉损伤和ACS患者,探讨该类损伤的诊治要点,供临床医师鉴别并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骨盆 骨折 血管疾病 腹腔间隙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不同穿刺间隙在剖宫产手术当中的麻醉情况,并展开进一步分析。方法:挑选我院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一共治疗的140位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并将所有产妇随机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为七十位产妇各一组,其中A组穿刺点为L1-2间隙,B组穿刺点为L3-4,比较两组产妇的麻醉情况,观察两组产妇生命体征和镇静成效等。结果:经过分析两组产妇在进行剖宫手术的时候,挑选不同穿刺间隙展开腰硬联合麻醉的成效得出,B组有效率为百分之九十三,比A组的百分之七十二进行对比差异极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产妇术后不良情况可以看出,A组不良情况与B组进行对比发生的概率明显较小,差异较为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研究表明,运用腰硬联合麻醉手段对产妇展开剖宫手术,挑选L1-2间隙对产妇展开穿刺,麻醉效果相对来说较为显著并且不良反应非常少,可以在手术上运用。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间隙 剖宫产手术 麻醉效果 价值探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对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择期脊椎-硬膜外麻醉下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102例,性别不限,年龄≥65岁,ASA分级Ⅱ或Ⅲ级,体重指数≤35 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n=51):FICB组和PCIA组。术后FICB组在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穿刺,穿刺成功后注入0.5%罗哌卡因30 ml负荷剂量,然后接自控镇痛泵,药物配方:0.25%罗哌卡因用生理盐水稀释至275 ml,背景输注速率5 ml/h,PCA剂量0.5 ml,锁定时间15 min;PCIA组连接自控镇痛泵,药物配方:芬太尼10 μg/ml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 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PCA剂量1 ml,锁定时间10 min。2组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先按压镇痛泵,观察10~20 min,若VAS评分仍>4分,则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补救镇痛。采用混淆评估法评估术后48 h内谵妄的发生情况。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情况以及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和皮肤瘙痒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24 h和术后24、48 h时,测定血清IL-6、IL-8、TNF-α和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与PCIA组比较,FICB组术后谵妄发生率降低,术后24和48 h时血清S100β蛋白浓度降低(P<0.05),术后补救镇痛率、恶心呕吐、尿潴留、便秘和皮肤瘙痒的发生率、各时点血清IL-6、IL-8和TNF-α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CB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

  • 标签: 神经传导阻滞 筋膜 谵妄 老年人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矫正眼袋伴泪沟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南部战区总医院激光美容科收治的68例眼袋合并泪沟畸形或中面部凹陷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例,女63例,年龄19~53岁。采用结膜切口,经眶隔前入路分离眶隔和眼轮匝肌,显露弓状缘,松解眼轮匝肌支持韧带和泪沟韧带,钝性剥离眼轮匝肌与提上唇肌之间的上颌前间隙,将眶隔和脂肪瓣带蒂转移到该间隙,经皮褥式缝合固定于眼轮匝肌深面填充泪沟。术后进行随访,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调查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依次记为5~1分),以及Hirmand泪沟等级量表评估手术效果。结果随访(145.8±82.9) d,患者术后满意度为(4.47±0.82)分,泪沟等级量表评估由术前Ⅰ型24例、Ⅱ型37例、Ⅲ型7例,降至术后Ⅰ型7例、无Ⅱ型和Ⅲ型泪沟。20例合并中面部凹陷患者获明显改善。12例有少量眼袋残留,但比术前均明显减轻,满意度较高;2例眼干患者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1个月后干眼症消失;1例下睑麻木,1个月后自行缓解;1例血肿,予以清除;其余患者无异常。结论经结膜入路上颌前间隙眶隔脂肪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矫正眼袋畸形的手术方法,尤其对合并泪沟畸形或中面部凹陷者效果较好。

  • 标签: 下睑整形 结膜入路 眼睑 回顾性研究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护理。方法 在 2018年 10月— 2019年 10于该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老年患者中,随机选择 88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 37例接受全面护理的患者作为护理 A组,另外 51例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作为护理 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护理前后的血糖和糖基血红蛋白指标以及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护理后,护理 A组患者的血糖、糖基血红蛋白以及口腔颌面间隙感染改善程度比护理 B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患者的满意度比护理 B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老年患者进行全面护理,能够有效帮助患者实现血糖改善,同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口腔清洁护理,减少口腔颌面间隙感染的发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 ] 老年糖尿病患者 ;口腔颌面间隙感染 ;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nursing care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88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mong them, 37 patients who received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were selected as nursing group A, and 51 patients receiving routine nursing care were selected as nursing group B. The satisfaction, blood glucose 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before and after nurs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improvement degree of blood glucose,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of nursing group A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nursing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nursing group B,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 complicated with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can effectively help patients improve blood glucose. At the same tim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oral cleaning care of patients,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pace infection,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8年9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经临床诊断的13例(21耳)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LVAS)患者(LVAS组)和23例(23耳)听力正常者(正常组)外淋巴间隙钆成像资料。先行三维稳态构成干扰(3D-CISS)和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序列MRI扫描,经鼓膜向鼓室内注入稀释的钆对比剂,1、2、3、6 d后分别行3D-FLAIR扫描。对两组耳蜗、前庭及半规管外淋巴间隙显示情况进行评分,评分结果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测量LVAS组内淋巴管(ED)和内淋巴囊(ES)区注射对比剂前后信号强度,计算与同层脑干的信号强度比(SIR),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注射前后的差异。结果显示注射对比剂前LVAS组和正常组耳蜗、前庭及半规管在3D-FLAIR上呈低信号;注射对比剂后,对比剂分布于内耳耳蜗、前庭、半规管外淋巴间隙,两组间显示情况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5,P=0.34)。正常组ED和ES均未显示,注射对比剂后亦无信号强度改变;LVAS组ED和ES区在3D-FLAIR上呈完全低信号2耳,呈分界清晰低、高信号19耳。注射对比剂后患侧ED和ES区低信号区信号强度增强,注射对比剂前后SIR值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1.93,P <0.01)。本研究结果提示:LVAS患耳内耳(耳蜗、前庭和半规管)内淋巴积水不显著;患耳ED和ES可能与前庭外淋巴间隙相通;部分患耳的ED和ES内可能存在间隔。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内淋巴积液 大前庭导水管畸形 对比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经皮颌下区穿刺置管引流(percutaneous submandibular region puncture and drainage,PSPD)在咽旁间隙脓肿(parapharyngeal space abscess,PPSA)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接受PSPD治疗的26例PPSA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均穿刺置管成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100%,置管后12~24 h疼痛症状缓解,24~48 h体温恢复正常,48~96 h白细胞及C反应蛋白恢复到正常范围,带管时间为5~14 d,平均7 d。患者术前与术后7 d体温、脓肿最大径、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未出现重要血管、神经、腺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细菌培养阳性18例,最常见的细菌为溶血性链球。结论PSPD治疗PPSA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手术切开引流的替代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咽旁间隙 脓肿 颌下区 经皮穿刺 置管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部多间隙感染伴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 方法,为在临床中如何更好的护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依据,从而提升护理服务 。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部多间隙感染伴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 。 结果 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后血压、血糖均控制尚可 。 气管切开伤口逐渐愈合。 结论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颈部多间隙感染,及时将脓肿切开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控制血糖,防止并发症是治疗和护理的关键 。

  • 标签: 糖尿病 高血压 气管切开 颈部多间隙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细胞外间隙为细胞膜外相互连通的,充满组织液和基质的不规则特殊空间,是细胞赖以生存的微环境。脑细胞外间隙影响着神经系统的活动,并参与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但是,长期以来脑细胞外间隙在各种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缺乏重视和深入研究。本课题团队在国内外率先开展对细胞外间隙的磁跟踪技术。细胞外间隙占据高级别胶质瘤近一半的容积特性,本文重点介绍细胞外间隙在脑胶质瘤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在脑胶质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临床探索脑胶质瘤的诊疗新方法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FICB)联合单侧腰麻用于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手术麻醉的优化效应。方法择期拟行髋部骨折手术患者57例,年龄65~85岁,BMI 18.5~30.0 kg/m2,ASA分级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腰麻组(SA组,n=28)和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侧腰麻组(FICB组,n=29)。SA组患者入室后行单侧腰麻,FICB组患者入室后实施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然后再行单侧腰麻。2组患者均给予静脉自控镇痛至术后48 h,维持VAS评分<4分;VAS评分≥4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补救镇痛。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评分)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时评估患者睡眠功能,PSQI总分≥7分为术后睡眠障碍(POSD),记录POSD的发生情况、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量表及Barthel日常生活量表评价患者术后3 d恢复情况。于麻醉前、切皮前、术后30 min和术后24 h时测定血糖水平。于术前和术后24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浆皮质醇和褪黑素浓度。结果与SA组比较,FICB组患者POSD发生率、术后按压镇痛泵次数、补救镇痛次数、术后谵妄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术前血糖浓度和术后24 h时血浆皮质醇浓度降低,术后24 h时血浆褪黑素浓度升高(P<0.05)。2组患者术后3 d时Harris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髂筋膜间隙阻滞联合单侧腰麻可作为有助于缓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疼痛,改善术后睡眠,减少并发症发生的麻醉优化策略。

  • 标签: 关节成形术,置换,髋 老年人 神经传导阻滞 蛛网膜下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EPVS)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住院并且完成认知功能检测的首发AIS患者223例,依据MoCA评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n=67)及认知正常组(n=156)。应用SPSS 21.0统计软件分析影响患者认知功能的危险因素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与认知功能的关系。结果认知正常组、认知障碍组两组在年龄、冠心病病史、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纤维蛋白原水平、基底节区(basal ganglia,BG)和半卵圆中心(centrum semiovale,CSO)的EPV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年龄(B=0.067,OR=1.070,95%CI=1.035~1.106,P<0.05)、同型半胱氨酸水平(B=0.032,OR=1.033,95%CI=1.007~1.060,P=0.013)、BG-EPVS(B=0.720,OR=2.055,95%CI=1.041~4.055,P=0.038)可能是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认知障碍组BG-EPVS的程度与患者MoCA总分(r=-0.332,P<0.05)、视空间与执行(r=-0.256,P<0.01)、注意力(r=-0.256,P<0.01)、语言(r=-0.182,P<0.05)、定向(r=-0.370,P<0.05)呈负相关。结论EPVS,尤其是BG-EPVS可以作为评价AIS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的指标。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 : 本文主要针对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治疗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 : 选取我院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 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 传统脓肿切开引流, 50 例 ) ,观察组 (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 50 例 );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脓肿大小、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白细胞计数。结果 : 观察组脓肿直径小于对照组,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P < 0 . 05); 观察组术后第 1 天、第 3 天白细胞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 . 05) 。结论 :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能提高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减轻术后疼痛,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炎症反应。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闭式冲洗留置负压引流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空军飞行员合理用药现状,评估用药风险,为进一步制定有关干预措施奠定基础。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某战区空军飞行员从用药观念、用药知识、用药行为三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使用 EpiInfo7.0软件构建调查结果数据库,对结果进行量化评分后采用 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观念、用药知识、用药行为按百分制计算的平均分分别为 58、 71、 64。用药知识高分组与低分组比较,用药观念评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用药行为评分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军飞行员的合理用药水平偏低,个人用药知识对实际用药行为的指导作用不强。需要加强用药风险反馈系统建设,并进一步完善教育培训措施。

  • 标签: 军事飞行员,合理用药,问卷调查,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间隙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急诊科院前急救救治的AMI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无间隙护理模式。记录两组患者出诊反应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同时记录急救成功率、转运成功率及急救诊断率等。评估两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水平,并调查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出诊反应时间、心电图时间、急救总时间及急诊入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急救诊断率、转运成功率及急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且试验组的SAS及SDS评分与对照组护理后相比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此外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急救AMI应用无间隙护理模式,可提高出诊效率,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诊疗满意度。

  • 标签: 无间隙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斜外侧椎间融合术(oblique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显露技术下斜外侧腰椎间清创双模块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的安全性、技术要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在OLIF显露技术下采用斜外侧腰椎间清创双模块植骨融合及后路肌间隙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12例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患者资料,男10例,女2例;年龄(65.4±9.5)岁(范围,49~79岁)。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及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病理报告、病原学结果及并发症。测量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病变节段角及腰椎前凸角,记录病变椎间隙的融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腰部疼痛及功能障碍程度,采用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及Kirkaldy-Willis标准评估患者总体健康状况及临床疗效。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6例使用双模块钛网,6例使用双模块自体三皮质髂骨块植骨。10例病原学培养阳性,阳性率83.3%(10/12),其中链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大肠埃希菌1例,肺炎克雷伯菌1例。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1±5.1)个月。白细胞计数,末次随访时[(4.89±1.28)×109/L]较术前[(6.25±2.02)×109/L]降低;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末次随访时[(8.48±8.79)mg/L和(9.25±5.50)mm/1 h]较术前[(58.73±52.56)mg/L和(51.88±19.04)mm/1 h]均明显降低。腰痛VAS评分和ODI,末次随访时[(1.50±0.55)分和18.00%±2.31%]较术前[(6.67±1.63)分和72.57%±3.41%]均明显降低;SF-36评分,末次随访时[(73.73±5.86)分]较术前[(56.33±4.93)分]明显升高。椎间隙高度术后即刻为(11.68±2.64)mm较术前增加,末次随访时丢失率为3.9%;腰椎前凸角术后即刻为32.89°±14.52°较术前增大,随访过程中维持良好;病变节段角术后即刻为10.8°±8.51°较术前增大,随访过程中维持良好。所有患者椎间均融合,融合时间(9.2±3.5)个月。临床疗效优10例(83.3%),良2例(16.7%),优良率100%。1例患者于术后第2天发生肺部感染合并栓塞,1例于术后第1天发现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结论OLIF技术应用于单节段非特异性腰椎间隙感染可直接清除椎间隙及椎旁病灶,椎间隙高度恢复佳,可矫正后凸畸形,且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 感染 脊柱融合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