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多孔生物微晶玻璃植入实验兔下颌缺损中引导形成的作用,为组织的修复与重建筛选一种良好的移植替代材料.方法:12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4组,每兔两侧下颌均制作1.0cm×0.8cm大小的贯通性缺损,实验侧植入多孔生物微晶玻璃材料,对照侧植入自体骨骼.术后第2、4、8、12周时,分别处死一组动物,对标本进行影像学、组织学及扫描电镜检查,观察颌缺损处的成情况.结果:多孔生物微晶玻璃植入体内后,并不引起明显的排斥反应,缺损周围类组织逐渐长入材料周边孔隙,并逐渐矿化成,术后12周时,材料与周围组织形成牢固的性连接.结论:多孔生物微晶玻璃具有较强的修复缺损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移植替代材料.

  • 标签: 生物微晶玻璃 骨缺损 骨形成
  • 简介:目的研究Herbst矫治安氏Ⅱ类错[牙合]6个月治疗期间颞下颌关节状态的改变材料和方法通过核磁共振检查96例颞下颌关节在Herbst安放前、安放后和治疗结束后的状态,结果用3种统计方法进行分析:Mann—WhitneyU检验,Wilcoxon检验和Kruskal—Wallis检验(H检验)。结果显示在Herbst的6个月治疗期间,关节间隙没有显著性改变。结论结果表明Herbst矫治器不会引起颞下颌关节和关节窝关系的不良改变。

  • 标签: HERBST矫治器 核磁共振检查 治疗前后 关节窝 Wilcoxon检验 髁状突
  • 简介:目的通过给予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观察PPARγ对老龄鼠软骨及软骨下的影响.方法18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2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每日予以吡格列酮灌胃20mg/kg,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灌胃.8周后处死动物取双侧下颌,行下颌X线检查及骨密度测定,同时行部位组织学观察,并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计算软骨下的静态参数.结果实验组的X线片灰度值、骨密度、小梁面积百分率、小梁的平均宽度、胶原纤维及弹性纤维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PPARγ能抑制老龄鼠的成代谢及软骨的增殖和分化,促进其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过氧化物酶增殖活化受体γ 髁状突 软骨 软骨下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1998年3月至2016年8月经我院拍摄X线片确诊的6例肱骨病例,其中在外伤后摄取X线片无意中发现1例,肱骨骨折手术后复查发现1例,因患者触痛就诊4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1例。发病年龄38~64岁,平均年龄60.5岁。发生部位,左侧2例,右侧4例。结果4例门诊患者随访3个月至2年不等,未见上突增大。2例手术证实。结论肱骨临床罕见,双侧均可出现,而以右侧居多。诊断需依据临床、X线摄片确诊。治疗方面无症状者,无需处理;疼痛明显者,需手术治疗,切除、Struthers韧带及其周围骨膜,以防日后复发。

  • 标签: 肱骨 髁上突 X线摄影术
  • 简介:摘要肱骨欧洲人多发,我国较少见,自1991年来全国约30余例报道,尤其基层医院对该病认识更少,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我在医院进修期间遇到一例因肘关节外伤附带发现的肱骨,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肱骨髁上突 喙状突 骨软骨瘤 软骨帽 干骺端
  • 简介:下颌骨折在颌面骨折中所占的比例较大。下颌的髁突是颞下颌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下颌发生骨折时,会对颞下颌关节的组织及软组织造成直接及间接的损伤。本文就下颌骨折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选择早期、正确、并发症少的治疗方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颞下颌关节
  • 简介:1病例报告男,50岁,半年前发现下颌前部膨隆,有一黄豆大小肿块,逐渐增大。查体:下颌颏部可及-5cm×3cm膨隆。未及乒乓球样感,下前牙松动Ⅱ~Ⅲ度,双侧下颌下可触及多个肿大淋巴结,大小0.5—1.0cm不等.光滑.可活动,无压痛。全景片示左下颌第一磨牙至右下颌第二前磨牙之间骨密度减低影。无家族性疾病史。临床诊断为“下颌囊肿”。于局麻下行“下颌囊肿刮治术”。

  • 标签: 下颌骨 下颌骨囊肿 牙成釉细胞瘤
  • 简介:摘要浸润深度是第八版口腔癌TNM分类分期中新增的指标,下颌牙龈鳞细胞癌(lower gingiv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GSCC)侵犯及浸润深度的诊断目前尚无标准化的评估方法。LGSCC浸润深度的评估不仅为手术切缘提供参考,更决定了手术方式的选择,也是预测颈淋巴转移的独立预后因素。目前LGSCC侵犯及浸润深度主要的评估方法有X线、MRI、多种CT及病理学检查等。本文对LGSCC侵犯及浸润深度的评估方法及效果进行概述,并分析其优点及不足,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下颌牙龈 鳞状细胞癌 骨侵犯 浸润深度
  • 简介:下颌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移植整复下颌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移植修复,而异体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的影像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14例肱骨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2~86[33(22,48)]岁,位于左侧肱骨8例、右侧肱骨6例。14例患者均行数字化X线摄影(DR),其中6例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测量和计算肱骨的相对长度比(肱骨侧位DR片长度与根部肱骨横径比值)、距肱骨内上的相对距离比(肱骨距肱骨上的距离绝对值与根部肱骨横径比值)、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观察基底宽或窄、尖端指向以及有无骨髓腔与软骨帽。结果14例患者变异侧肱骨下段前内侧见性棘物突起,相对长度比为0.44±0.13,距肱骨内上相对距离比为1.87±0.28,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为63.60°±21.20°。14例肱骨均为宽基底,前端尖细、指向内上性突起的境界清楚,密度略低于或基本等同于皮质密度,未见软骨帽及骨髓腔。结论肱骨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为距肱骨内上3~8 cm处肱骨下段前内侧,起源于肱骨皮质的鸟嘴或棘性突起,基底较宽,尖端较细并指向肘关节方向,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无骨髓腔与软骨帽。

  • 标签: 肱骨 肱骨髁上突 遗传变异 数字化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微种植支抗矫治成人性Ⅱ类面型,观察矫治前后矢向牙齿度和唇度变化。方法选取36例治疗结束的成人性Ⅱ类面型患者,所有患者均是拔除4颗第一前磨牙使用自攻型微种植体作为支抗内收前牙。对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36例患者的切牙、软组织等测量指标发生显著性变化,上切牙内收(5.98±3.82) mm,下切牙内收(4.95±3.89) mm,上唇度减少(3.5±2.40) mm,下唇度减少(4.99±3.29) mm,第一磨牙平均近移(0.87±0.66) mm,U1-SN减少(14.43±5.64)°,L1-MP减小(9.96±5.86)°。结论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成人性Ⅱ类面型患者,上下前牙唇倾度及上下唇度均得到较大程度的减小,软组织侧貌改善明显,取得良好的临床矫治效果。

  • 标签: 微种植支抗 骨性Ⅱ类突面型 内收 唇突度
  • 简介:病例介绍患者女性,16岁,因无意中扪及左侧下颌体部颊侧无痛性肿物3月余入院。查体:左侧下颌体部颊侧可扪及-3.5cm×1cm性突起区域边界模糊,质较硬,无活动度,无触痛,无乒乓球感,表面皮温及颜色正常,对应舌侧壁无异常,无任何牙体松动;辅助检查:口腔曲面断层片:左侧下颌肿物,密度较周围略低,对应牙根尖未见吸收(见图1)。诊断:下颌肿物。处理:在局麻下对患者行手术治疗,发现肿物为骨质沙物,边界不清,刮净骨质沙物(有铲“冻雪”感,可闻“沙沙”声),并适当扩大去除周围可疑骨质。术后病理:下颌纤维瘤(见图2)。患者出院后1年随访未见复发。

  • 标签: 下颌骨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诊治
  • 简介:目的探讨失神经对于下颌骨密度和高度的影响。方法对34例单侧下牙槽神经、舌神经及颊神经缺失的患者,使用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机,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和3年摄取标准化数字式全景片,分别测量失神经侧和正常侧的下颌的高度和密度。结果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灰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灰度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失神经组和正常组的下颌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2年和3年失神经组的下颌高度明显低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神经去除后,下颌骨密度和高度比手术前均显著降低,影响了骨质的代谢。标准化数字式曲面体层片作为临床上检测下颌骨密度和高度是简单而高效的。

  • 标签: 失神经 下颌骨灰度 下颌骨高度 标准化数字曲面体层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灌洗术与透明质酸钠注射预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择期进行骨折手术的患者,选择其中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对照组,常规组给予关节灌洗术,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透明质酸钠注射,术后对比两组患者1个月、3个月以及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比常规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少,(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灌洗术与透明质酸钠注射预防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关节灌洗术 透明质酸钠 髁状突骨折手术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下颌枪伤的致伤机理、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法,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结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下颌颏部及体部粉碎性骨折合并手枪弹头存留的病例,复习相关文献,对下颌枪弹外伤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经对症支持治疗,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后,手术取出存留弹头及移位感染的碎片,下颌复位固定,15d后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枪伤不同于一般的创伤,不但可致局部损伤,尚可发生远部脏器并发损伤,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救治时应重点处理局部伤口,同时密切关注全身情况。

  • 标签: 下颌骨 弹头 枪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