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脏瓣膜置换后低血钾的治疗与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52例行心脏瓣膜置换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引发心脏瓣膜置换后低血钾的治疗与护理方案。结果所有患者都发生低血钾症,采用补钾等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心脏瓣膜置换后患者易出现低血钾症,及时采取治疗手段及科学的护理措施,能有效促进心脏恢复。

  • 标签: 心脏病 低血压 精心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后的华法林抗凝治疗用药指导以及健康教育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这段时期收治经过心脏瓣膜置换的120例患者,对其进行抗凝药物知识宣讲、心理和用药指导等健康教育,使其掌握服用抗凝药物华法林的方法和抗凝的作用,同时监测凝血功能,减少并发症,延长机械瓣膜的使用时间。结果通过对患者的抗凝指导,所有患者在术后掌握了用药方面的注意事项,提高了依从性,减少了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心脏瓣膜置换后的患者进行抗凝健康教育,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药物的重视,学会自我保健,认识抗凝的重要性,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了机械瓣膜的使用时间,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术 华法林 抗凝指导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脏瓣膜置换中应用低温体外循环(CPB)对异丙酚血药浓度、麻醉深度的影响。方法选实施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6例,静脉诱导麻醉,持续静注舒芬太尼及异丙酚维持麻醉。监测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点相关指标。结果异丙酚血药浓度在CPB后的2min开始下降,30min后上升到CPB前水平;各个时间点的CSI在CPB期间较CPB之前明显降低(P均<0.01),在CPB停止后恢复到CPB前水平,且在全部监测过程中,CSI与鼻咽温度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低温体外循环期间,异丙酚血药浓度先下降(CPB2min后)至CPB前60%~70%后升高(CPB30min后)到CPB前水平;CSI在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较之前水平降低并在停止低温体外循环后恢复到之前水平。

  • 标签: 低温体外循环 麻醉深度 异丙酚 CSI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273-01
  • 简介:华法林作为临床抗凝治疗最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广泛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后、心房颤动、肺栓塞、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等的抗凝治疗中[1]。但在抗凝治疗过程中,华法林的抗凝作用易受其他药物、食物、遗传、年龄、体重、疾病、环境等因素影响[2],使其抗凝作用发生变化。

  • 标签: 心脏瓣膜置换 华法林 国际标准化比值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米力农对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后心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将120例风湿性心脏病行瓣膜置换的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行瓣膜置换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强心、利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0.5μg/(kg·min)持续静脉泵入、连用3d。术后第5日评估2组患者的心功能,进行心脏彩超检查,测定心脏指数。结果:术后第5日,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3.33%(38/60),观察组为93.33%(56/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射血分数、短轴缩短分数和心脏指数分别为(39±4)mm、(54±6)mm、55%±5%、33%±3%和(3.4±0.3)L/(min·m^2),观察组分别为(36±3)mm、(49±6)mm、63%±7%、37%±4%和(3.8±0.4)L/(min·m^2),2组以上各项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能够有效改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瓣膜置换后的心功能。

  • 标签: 米力农 心脏瓣膜置换 心功能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全髋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2-01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举措,希望能为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给予参考和支持。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适应症 综述
  • 简介:摘要总结了32例骨盆肿瘤患者行人工半骨盆置换的护理。手术前后加强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心理护理,术后加强各种导管的管理,积极预防和控制术后肺部感染、脂肪栓塞、血管栓塞等并发症。本组经手术治疗,患者髋关节功能和全身功能状态得到明显改善。本组术后出现l例肺部感染,通过及时发现并予以对应治疗后痊愈。精心的护理能够为骨盆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成功及术后康复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能够早日康复。

  • 标签: 半骨盆置换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心衰护理的方法。方法择取我院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34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参照组,两组各17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的心衰护理,对观察组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低,参照组的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数值较高,两组的对比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的对比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患者行综合性的心衰护理,能够缓解患者心衰的症状,对患者的的预后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心衰 护理措施 综合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牡丹江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优质护理,即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及系统的机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术后髋关节恢复情况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33%,低于对照组的39.9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实施生命体征监测、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系统的机能康复训练等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的手术配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及手术配合过程进行分析,总结该手术的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手术成功,术后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护理人员必须术前充分准备,熟悉手术步骤,中熟练配合并密切观察,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并发症,确保手术顺利完成。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配合
  • 简介:中图分类号R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322-01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患者的特殊护理效果及可行性。方法对本院20例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结果20例患者积极配合手术,手术顺利,术后无一例并发症出院,住院时间~(±)d。术后5个月随访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膝关节置换患者根据本组病例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对保障手术成功及肢体的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膝关节 置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二尖瓣膜置换后患者在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09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施行二尖瓣膜置换的1144例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术后ICU停留时间是否延长(停留时间延长定义为ICU停留时间≥3d)分为ICU延长组和ICU未延长组。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ICU延长组94例,发生率为8.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动脉高压≥60mmHg、左心室射血分数〈50%、自身瓣膜病变类型、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住院期间再次气管插管、近期心衰、体表面积〈1.5m2、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白蛋白、血小板计数、血钾、血钠、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凝血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机辅助时间≥48h、房性心律失常、术前左心房直径≥5.0cm、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7.0cm、术前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5.0cm为术后ICU停留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临床医生对于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患者早期识别、尽早干预,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 标签: 二尖瓣成形术 ICU停留时间延长 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