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再次剖宫产术应用剖宫产产钳的娩困难进行解决。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0年1月份到2012年1月份收治的18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产妇采用手取胎的方法,实验组产妇采用产钳娩的方法。对两组产妇胎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在妇胎分娩时间、婴儿窒息情况、婴儿产伤情况、产后出血情况以及切口延裂情况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产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在再次剖宫产术中应用剖宫产产钳,能够有效减少胎的分娩时间,降低新生儿的异常情况以及产妇子宫切口撕裂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再次剖宫产术 剖宫产产钳 娩头困难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胰癌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以评估其手术可切除性。方法选择20例诊断为胰癌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病人的临床资料、检查结果、手术方式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可切除性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肿瘤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判断,通过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与术中判断结果基本接近。结论病人术前的临床资料和检查结果可用于判断肿瘤是否发生血管侵润和转移及可切除性的评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位胎膜早破孕妇临产时做好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6例位胎膜早破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28例与干预组28例,普通组孕妇接受常规低臀高位体位,提供常规临产期护理,干预组孕妇接受阴道检查后观察胎先露部位到达位置,当发现到达坐骨棘以上两横指以下时,可嘱咐孕妇下床活动,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总结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等用时均较高,干预组用时较少,且干预组产后出血量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接受剖宫产率为71.43%,干预组患者为17.86%,且干预组患者接受导尿率为21.43%,低于普通组(75%),P<0.05。普通组患者满意度为67.86%,干预组为92.86%,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妇加强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做好体位干预措施,大部分孕妇表示对于临床服务感到满意,且孕妇产程用时较短,术后出血量较少,孕妇自然分娩率较高。

  • 标签: 胎膜早破 体位 生产方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采用针配合体针治疗失眠40例,同时设药物组40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5%,药物组有效率77.5%,经统计学处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

  • 标签: 失眠 头针 体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单纯控制胎娩出速度实施助产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240例阴道分娩生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其中,对照组生产过程中采取常规阴道助产保护措施,观察组生产中采用单纯控制胎娩出速度助产保护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会阴撕裂及生产时间、产后出血、住院时间等情况,以进行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发生率为19.2%,对照组为40.8%,且观察组患者会阴撕裂程度及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均比对对照组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助产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单纯控制胎娩出速度实施助产能够有效减少且减轻患者会阴撕裂,同时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具有较好效果。

  • 标签: 单纯控制胎头娩出速度 助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颈椎后路手术患者使用架来进行体位摆放的护理效果如何。方法选择80例进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手术体位摆放护理,观察组使用架进行手术体位摆放护理,然后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如何。结果对照组有6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观察组没有患者出现并发症;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时67.5%、95%。结论对于进行颈椎后路手术的患者来说,在摆放体位护理的时候应用架的效果很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颈椎后路手术 头架 护理 体位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龋病预防过程中,使用窝封闭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到2016年10月间收治的100例牙科就诊儿童作为观察组,对其实施窝封闭技术;选择同时期就诊但未接受窝封闭技术的10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组龋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龋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第12个月龋病发生率为2.00%,对照组则为24.00%,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窝封闭技术预防龋病的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龋病 窝沟封闭技术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水磨社区内常住儿童和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现状。方法依据水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辖23个居委会提供的住户名单,采取入户调查的方法,查对接种证、接种卡,并统计麻疹、乙肝、脊灰、卡介苗、百白破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水磨社区常住儿童的建卡建证率为99.47%,而流动儿童的建卡建证率仅为78.32%,常住儿童的麻疹、乙肝、脊灰、卡介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分别为97.17%、98.98%、99.71%、100%、97.77%,而流动儿童的麻疹、乙肝、脊灰、卡介苗、百白破疫苗接种率分别为78.32%、75.93%、80.05%、97.74%、74.20%、79.52%,且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水磨社区0至6岁常住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远远高于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覆盖率,笔者认为可以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区计划免疫补助经费及提高社区计划免疫医生的素质三个方面来解决上述问题。

  • 标签: 社区 免疫 卫生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初产妇位分娩产程图临床观察,及时掌握产程进展。方法对本院2010年度收治的初产妇位100例异常产程图的产妇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100例正常产程图的产妇作为对照组,将两组对比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实验组产程图中潜伏期、活跃期均较对照组延长,实验组中剖宫产、阴道助产也较对照组高。结论严密观察产程,正确的描绘产程图,对于及早识别难产,指导临床处理,减低母婴并发症非常重要。

  • 标签: 初产妇 头位 产程图 护理
  • 简介:摘要用超声观察针对创伤性脑血管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4例急性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分为针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分析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针组的脑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变慢,脑血管痉挛缓解。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明确表明创伤性脑血管痉挛早期应用针治疗可改善血流,缓解创伤性脑血管痉挛。

  • 标签: 彩超经颅多普勒 头针 创伤性脑血管痉挛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胎吸引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本院经阴道分娩使用胎吸引术助产183例产妇的资料。结果能够快速缓解胎儿窘迫,缩短第二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结论胎吸引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直接降低了剖宫产率,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胎头吸引术 胎儿窘迫 第二产程延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位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位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位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位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徒手旋转助产护理 常规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钳术和胎吸引术的合理选择、操作要领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施行产钳术的36例和胎吸引术的108例进行对比观察和临床分析。产钳术36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Apgarscore)7-10分30例,占83.33%,4-7分5例,占13.88%,0-3分1例,占2.78%;胎吸引术108例中,出生1分钟内阿普加评分7-10分88例,占81.48%,4-7分10例占18.52%,0-3分0例。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组无新生儿死亡病例。产钳组无宫颈裂伤,会阴侧切处阴道裂口向上延伸5例。胎吸引组无宫颈和阴道损伤病例。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和禁忌症,合理选择产钳术和胎吸引术,熟练掌握手术程序和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和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产钳术 胎头吸引术 对比 分析
  • 简介:摘要股骨头坏死是一种常见的骨科难治疗性疾病,保手术在年轻群体中尤为需要。ONFH手术保头目的在于保留自身股骨头,恢复关节功能,延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时间。该文就保治疗ONFH的不同手术方式作一综述。

  • 标签: 股骨头坏死 保头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负压吸引器助产术的可行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产科2008年元月2012年12月间行胎吸引器助产分娩的病例107例,胎吸者按分娩时所用负压分为高负压吸引组(A组负压150~180ml空气)和低负压吸引组(B组负压80~110ml空气)。结果A组新生儿头皮损伤及血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A组发生新生儿颅内出血1例,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两组吸引器滑脱率无明显差别,两组新生儿阿氏评分亦无明显差异。结论低负压吸引器助产术可减少新生儿损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助产方法。

  • 标签: 低负压 胎头吸引 高负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体位分娩在胎位置异常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2014年1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分娩方式,研究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方式,分析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的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产程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和胎儿窒息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顺产率(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6.7%),而经阴助产率(11.1%)和剖宫产率(2.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经阴助产率(24.4%)和剖宫产率(28.9%)(P<0.05)。结论在胎位置异常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自由体为分娩,可显著缩短产程时间,降低剖宫产率,改善母婴结局,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分娩方式。

  • 标签: 产妇 胎头位置异常 自由体位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包头市2008-2013年麻疹流行特征及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为进一步开展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包头市《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9年~2013年共报告麻疹病例139例,年平均发病率5.53/10万,无死亡病例;全市疫情分布广泛,以散发为主,不同地区麻疹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病例数市区高于旗区;包头市布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高峰为3~6月,共发病123例,占病例总数的94.24%,次高峰为10-12月,占2.88%(4例);麻疹发病在年龄构成上,最小的6个月,最大44岁。除6~11月龄幼儿外,散居儿童、成年人(20~39岁)为主,共发病71例,占51.80%;其中散居儿童最多,占36.69%;在139例麻疹病例中,有免疫史、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分别占17.27%(24例)、42.45%(59例)、33.09%(46例),其中,未到麻疹减毒活疫苗初免月龄者(<8月龄)9例,占6.47%。8月龄~3岁病例有接种史的比例最高,为9.35%(13例),其次是8~19岁,为4.31%(10例),20~39岁年龄组免疫状态大多不详或无免疫史。结论全面落实麻疹疫苗的常规免疫,防控工作重点为散居儿童和20~39岁组人群,对重点人群开展补充免疫和查漏补种等免疫策略是实现消除麻疹的根本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特征 免疫史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临产时胎高浮对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9月~2013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163例初产妇临产时胎高浮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其分娩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高浮的发生率占位分娩的16.58%,163例胎高浮的初产妇仅16例顺产,其难产发生率为90.18%。结论初产妇临产时胎高浮是难产的信号之一,与胎方位异常、骨盆异常、羊水过多、胎盘异常、脐带过短或脐带绕颈,以及巨大胎儿等有关。胎盘异常、脐带异常、胎方位异常及骨盆异常是导致胎高浮的重要因素。在进行试产的过程中应进行密切观察,采取适宜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初产妇 胎头高浮 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小儿龋齿病症中使用窝封闭术联合多乐氟进行治疗的远期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龋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病例数为66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中患儿接受窝封闭术治疗,观察组中患儿接受窝封闭术配合多乐氟治疗。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龋均值为(0.76±0.23),显著比对照组要高(0.91±0.27)(P<0.05)。同时观察组患儿的龋齿、邻面龋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保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完全脱落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部分脱落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小儿龋齿窝封闭术配合多乐氟治疗远期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龋齿 多乐氟 窝沟封闭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自酸蚀黏结剂对儿童磨牙窝封闭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儿童龋齿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7年5月在我院口腔门诊就诊的儿童病患120例。对照组60例儿童磨牙窝患者给予磷酸酸蚀黏结剂的方法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自酸蚀黏结剂进行治疗。比较患者在不同干预下的窝沟封闭剂的脱落情况和封闭后龋齿发生的概率。结果干预后,窝沟封闭剂脱落率、封闭后龋齿发生率等指标数据表明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自酸蚀黏结剂对儿童磨牙窝封闭的临床效果比磷酸酸蚀黏结剂显著,有效降低窝沟封闭剂脱落与减少儿童龋齿发病的概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自酸蚀黏结剂 儿童磨牙窝沟封闭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