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多卡因、安定宫颈注射治疗第一产程宫颈水肿的疗效,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5月15日至2017年5月20日我院112例宫颈水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112例患者分为常规组(56例,未经特殊处理)、实验组(56例,应用利多卡因、安定宫颈注射治疗)。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常规组患者的第一产程活跃期、疗效及剖宫产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第一产程活跃期(139.24±62.61)min相比常规组明显更短,P<0.05;用药2h后,实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86%;实验组患者剖宫产率(5.35%)相比常规组(25.00%)明显更低,P<0.05。结论利多卡因、安定宫颈注射治疗第一产程宫颈水肿具有较好的效果,可有效缩短活跃期时间,减少剖宫产。

  • 标签: 利多卡因 安定 宫颈注射 宫颈水肿 第一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孕产妇110例,将110例确诊为孕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孕产妇采取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治疗组采取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孕产妇各项情况,总结优异的治疗方法。结果表1结果显示引产后,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和催产素引产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率显著提高,而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比催产素引产组宫颈成熟率更高,差异显著。表2结果显示,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也有显著差异,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产程时间更短,而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催产素引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这两项指标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是运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效果较好,其在引产过程中各个过程较单纯采取催产素效果好,临床对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患者多建议使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

  • 标签: COOK宫颈球囊 催产素 孕足月促宫颈成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不同LEEP术式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间我院接治的17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和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SRE术的治愈率为97.18%,DRE术的治愈率为95.71%,LEEPC术的治愈率为90.32%,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术用时、出血量和DRE术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LEEPC术用时、出血量均少于SRE术和DRE术,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程度及性质的宫颈疾病给予相应LEEP术式,可获得较高的治愈率和较好的塑形效果;对于CIN和宫颈糜烂的治疗方案应个体化。

  • 标签: LEEP刀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宫颈冷刀锥形切除(CKC)和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级)的预后进行观察与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3月份到2017年3月份所接收的60例患有CINⅡ级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采取CKC的治疗方式,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LEEP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在术中的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预后复发情况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经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手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伤口愈合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患者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的治疗方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该种治疗方式值得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宫颈冷刀锥形切除术 宫颈环形电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 预后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宫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疗效及其对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行宫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成功的妊娠初产妇50例为观察组,选取健康妊娠的初产妇50例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初产妇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宫颈裂伤等妊娠结局情况及分娩方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宫颈裂伤的发生率为8.0%、4.0%、16%及10%,对照组中早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宫颈裂伤发生率为6.0%、6.0%、14.0%及8.0%,两组妊娠结局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比例分别为62.0%、38.0%,对照组阴道分娩和剖宫产的比例分别为56.0%、44%,两组分娩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环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后,其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较优,并且能提高患者引导分娩率,降低剖宫产发生的几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环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收集至我院就诊的86例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孕妇(2015年6月20日-2016年6月20日),对所有孕妇均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其中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方案,实验组采取围手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所有患者中83例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术后7d无感染、宫缩、胎膜早破等并发症;实验组与常规组孕妇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35%与76.74%,P<0.05。结论对妊娠合并宫颈功能不全孕妇采取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给予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便于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妊娠 宫颈功能不全 紧急宫颈环扎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颈机能不全致晚期流产和早产实施紧急宫颈环扎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15年8月~2017年5月先后有37例宫颈机能不全致晚期流产与早产孕妇在我院行紧急宫颈环扎术。结果37例患者中术后流产的有3例,足月分娩的有6例,早产28例,娩出存活新生儿41例。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Apgar评分方面宫颈口扩张2~6cm者与<2cm者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宫颈口扩张>6cm者比较,宫颈口扩张2~6cm者与<2cm者新生儿出生体重与Apgar评分明显要高(P<0.05)。结论紧急宫颈环扎术用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临床治疗中能降低产妇早期流产和早产风险,使产妇孕周延长,改善妊娠结局。

  • 标签: 宫颈机能不全 紧急宫颈环扎术 晚期流产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全血铅含量测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肝素钠抗凝血0.5ml,在微波消化仪器的辅助下进行消化和定容。进样应用原子吸收仪石墨炉进行,峰高定量,对标准物质和血样进行检查。结果对于预防碳在石墨管中堆积以及仪器信号受影响减弱价值显著,同时,还可以对无人血液配置标准及其正常牛血的困扰有效解决。检出的最低浓度为1.5μg/L,回收率的数值介于94.1%-102.7%区间范围内,在样品和标准物质的检验结果上,也相对满意。结论将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在全血中铅含量的测定中应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同时,还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因此,实际使用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血液 微波消解-原子吸收测定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要点,评价护理质量改进效果。方法2017年1月~12月,医院内分泌科共接收并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象56例,常规护理。2018年1月~8月,医院内分泌科共接收并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对象50例,针对并发症观察、护理进行护理质量改进。结果观察组疼痛、肿胀、误吸误咽/呛咳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并发症疼痛疼痛、肿胀发生率较高,加强护理非常必要。

  • 标签: 甲状腺 良性结节 并发症 微波消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8例,通过随机分组,记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44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对照组)和综合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观察组)。护理后,比较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5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9.55%,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满意率为95.45%,对照组患者总满意率为77.2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临床上可以采用微波消融方法治疗,在治疗的同时,应对患者采取综合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微波消融 甲状腺肿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经聚焦超声治疗的30例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不同糜烂程度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1.67%、80.00%、62.50%,轻度、中度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重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患者出血发生率为12.50%,高于轻度、中度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患者的阴道排液量多的发生率分别为8.33%、10.00%、37.50%,其中重度患者发生率最高,与其他两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在宫颈糜烂的治疗中可以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尤其在轻度、中度糜烂的治疗中应用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宫颈糜烂 聚焦超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抽选我院2014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全面分析,及早作出明确诊断,及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76例患者均取得较满意疗效。结论全面的临床分析,有助于慢性宫颈炎的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提高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病原菌 病理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癌瘤之一,在女性生殖器官癌瘤中占第二位,1943年希腊医生Papanieolaou巴氏发明使用的宫颈细胞学被世界各个国家沿用近50年,为宫颈癌的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假阴性率较高,于2001年TBS分类法及液基细胞学技术法推出,从而代替传统的巴氏分级,现广泛应用于宫颈癌筛查。阴道镜检查是评估宫颈细胞学的结果异常确定病变位置、大小、及严重程度,对于阴道镜检查不满意应进行宫颈管活检术。宫颈癌病因学研究的突破确立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必要条件,作为新的生物标记,HPVE6\E7mRNA与细胞病变的相关性更好,相比检测hpvdna,可以更加精准的筛查病变.

  • 标签: 宫颈癌 筛查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宫颈癌放射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及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收治的宫颈癌患者64例,对其进行直线加速器体外放射治疗,与此同时,加强消化道、泌尿、会阴部、心理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将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64例患者的原发病灶得到有效控制,无1例放射反应发生,其中5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下降,2例患者出现放射性直肠炎。并发症明显减轻,护士的护理质量和自我防范意识提高。结论恰当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值得在护理的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宫颈癌 放射治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标研究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就诊宫颈癌筛查的8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宫颈细胞学检查宫颈癌,实验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宫颈癌,两组经不同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宫颈癌变的阴阳率及特异性对比,记录并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宫颈筛选宫颈癌和宫颈癌变前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病理特异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宫颈细胞学检查结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检查 宫颈癌筛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用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效果观察。方法根据随机性原则选取从2014年1月1日—2017年3月30日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孕产妇110例,将110例确诊为孕产妇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3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孕产妇采取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治疗组采取静脉点滴催产素引产,观察两组孕产妇各项情况,总结优异的治疗方法。结果表1结果显示引产后,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和催产素引产组的宫颈Bishop评分及宫颈成熟率显著提高,而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比催产素引产组宫颈成熟率更高,差异显著。表2结果显示,两组的第一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也有显著差异,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引产产程时间更短,而剖宫产率也显著低于催产素引产组。而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这两项指标对比中,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效果是运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效果较好,其在引产过程中各个过程较单纯采取催产素效果好,临床对于孕足月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患者多建议使用COOK宫颈球囊联合催产素。

  • 标签: COOK宫颈球囊 催产素 孕足月促宫颈成熟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应用LEEP(宫颈环形电切术)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09月15日—2017年09月15日于我院治疗的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50例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常规组25例患者进行宫腔镜下宫颈锥切术疗法,观察组25例患者行LEEP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治疗有效率分析之中,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存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宫颈高度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治疗之中应用LEEP术进行治疗,可有效的保障患者近期确切疗效,手术期间并未出现严重不可逆损伤,值得推广。

  • 标签: LEEP术 宫颈上皮 治疗效果 瘤样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切术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我医院治疗的慢性宫颈炎患者6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乙组和甲组,每组30例。此次研究乙组通过微波治疗仪进行治疗,研究甲组经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切术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手术效果、术中术后情况、复发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患者手术的总有效率小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平均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术后出血时间、排液时间均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乙组患者的复发率大于甲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切术的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术中术后情况良好,且复发率低。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高频电波刀宫颈环切术 微波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生殖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宫颈癌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方法对294例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进行人乳头瘤病毒(HPV)、衣原体(CT)、BV、滴虫等病原体的检测,观察分析生殖道病原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相关性。结果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检出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明显相关性;衣原体、BV、滴虫感染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亦存在显著差异(P<0.05),衣原体、BV、滴虫感染与CIN、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相关危险性。结论生殖道不同病原体感染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存在必然或一定的相关性,其相互作用的机制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生殖道感染 癌前病变 宫颈癌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对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患者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回顾2015年01-12月我院收治的皮肤性病患者82例,为全部患者应用微波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估。结果除尖锐湿疣及皮肤纤维瘤外,寻常疣、睑黄疣、传染性软疣、皮下囊肿、鸡眼的治疗效率均为100%;从治愈分级角度看,74例皮肤性病患者为一次治愈,4例患者为二次治愈,2例患者为三次治愈,2例患者未治愈。结论微波治疗皮肤性病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创伤较少,并且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创口不会存在瘢痕。是一种安全高效方法,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微波治疗 皮肤性病 临床效果